回乡办丧事刘振墉
一九七一年的一天,我的夫人陈医生,突然接到消息,她乡下的大弟弟溺水身亡了,要赶快回去处理后事。我立即到银行去取出一百一十块人民币,又将所有烟票买了二三十包香烟,又找出一些粮票,再到车站预先买好车票,下午就将她送上回乡的长途汽车。太座兄妹四人,她排行老大,父亲患胃癌正在上海医院治疗,母亲在政治运动中被提升为富农,还[
阅读全文]
可怜无定河边骨刘振墉(原载世界日报2022/08/12).我的老家在江苏省如皋与靖江两县交界的西来镇,抗战期间是共产党的新四军与汪精卫的和平军,两股势力交锋争斗的拉锯地区,下面要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个农村小集镇上的故事。小学同学杨浩翔,性格平和斯文,跟我很谈得来。四九年初我从如皋城回家时,听说他病得很重(肺结核),就去他家看望,他只是躺在床上跟我讲话[
阅读全文]
铁骨铮铮
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可怜无定河边骨”,(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018/202208/13557.html)里面有一句不知有没有引起注意:“苏来宾曾参加中共如皋县委会工商管理局支部组织,在国民党基隆市党部担任干事,伪造学历考取台南师范学院肄业,因匪谍案被逮捕,------苏来宾因没有自首,从十二[
阅读全文]
你知道“双十协定”吗?刘振墉(原稿)
----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一九四五年秋天,毛泽东到重庆,国共双方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共识,协议书于十月十日签字,所以通称为“双十协定”。这算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攸关几百万国人生死存亡。奇怪的是,许多年来,在教科书上,在连篇累牍的文献中,“双十协定”却很[
阅读全文]
与领养的孩子们一起过中秋节刘振墉1999年的中秋节,我正客居在美国的东波特兰,那是缅因州的小城市,华人较少。中秋节的聚会,借用教会的礼堂和厨房,出面组织者是“华人联谊会”和“美华友好协会”。那天中国人到了有二三十人;美国人也有二十人左右,其中小女孩占了半数,都是从中国领养来的这些小女孩都在两岁到六岁之间,穿着讲究,发育良好,一[
阅读全文]
我与预制菜
现在国内对预制菜炒得很热,有点像几年前关于转基因的争论。
坐过飞机的人都吃过飞机上供应的盒饭,热汽腾腾的。每次我都吃得特别满意,因为它的口味比我烧的好吃多了。其实这些盒饭都是预制的,真正制作时间,也许是几个月前,甚至可能在一年多前。
我在平时生活中跟预制菜接触,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鲜蔬菜、二是盒饭。
超市里有袋装蔬菜[
阅读全文]
中国最好每年引进一两万个国外新娘不久前看到一条新闻。有个缅甸少女,越境在中国工厂打工,跟一个中国的青年农民工同居,然后两人回到男方的农村老家,生了个男孩,已经五岁了。此时被发现是非法入境,将女方遣送出境。新闻里没有说,小孩子是怎么处理的。我看了这条新闻心里很不舒服,不但生生拆散了人家的夫妻关系,成了当代的“法海和尚”,还让幼儿[
阅读全文]
祖坟的命运刘振墉
我们刘家的家族公共坟地,可算得上「豪宅」。占地六亩,因为是从曾祖父起始,只埋葬了三代人,坟墓较少,空地全部栽满了柏树。柏树生长很慢,但到我记事时,已经成林成材,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只有在东北角落上砌有两间小瓦房,那是给守墓人住的。最后的守墓人姓蔡,留下这印象的,不是来自扫墓,而是在逃日本兵到达这里时留下的记忆。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