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

漫谈[红楼梦]; 漫谈[金瓶梅] 及其他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花谢花飞花满天--- 漫谈[红楼梦](全)

(2008-11-23 15:39:38) 下一个

花谢花飞花满天--- 漫谈[红楼梦]

一泓

目录
一,摔不得的命根子--从宝玉挨打说起
二,情中情宝玉
三,荒凉的山岗上站著众姐妹
1),黛玉
2),宝钗
3),湘云
4),晴雯
5),袭人
四,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   ※   ※   ※   ※

[[红楼梦]是一本瑰丽神奇的书。她的光芒辐射,远远超过了小说以致文学的范畴

它象个奇异的万花筒,可折射出各种绚丽的图像。不要说政治哲学、社会人生等大
题目,就是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怀期盼,以及身边家庭朋友的烦杂琐
事等等也可在这万花筒中看到。而不同时代的男女能看到不同的图景,都五彩缤纷,
绚丽夺目。

两百年来,[红学]不衰。小时候,父亲长年订的几种红楼梦研究杂志伴着我长大。
现在流落西域,我所有的中文书不到屈指之数,但父亲遗留的82年版的[红楼梦]仍
在身边。和众多"红迷"一样,我也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见解独到而宝贵,不应遗
弃。这里有我胡乱凑的一联聊表写此文的心情历程:

故国千里,风声雨声依依入梦;
漂泊十载,落寞寂寞缓缓成文。


一,摔 不得的命根子--从宝玉挨打说起

先声明下,本文说的[红楼梦]只指曹雪芹的八十回残书。曹雪芹和高愕的差别是天
上人间,出版社们仍然将两者合着出版实在是对曹雪芹和红迷们的侮辱。我坚决认
为应将曹雪芹的八十回单独出版,而把高愕的补书和其它各种补书、续书另出,任
读者选择读之。高愕决无资格与曹雪芹并列,而只可和其它补书续书作者并列。

探索宝玉黛玉宝钗等在八十回后的故事结局如何,是本文的最初动机。高愕的补书
是歪曲。而王扶林的电视连续剧所给的结局太平庸,远不配红楼梦所具有的精神才
气。后几十回红楼会是怎样的故事? 那故事为什么会失传? 在下面将给出我悟出的
答案。

这里先从宝玉挨打一回谈起。宝玉挨打对大观园小孩子们的一个突兀事件。这一回
有很多令人初读红楼者迷惑不解的地方,解读宝玉挨打这回的疑惑是我解读红楼梦
的开端。

宝玉挨打是在第33回,可以此作一界线,这以前,书中宝玉、黛玉、宝钗等一伙大
观园的男女是小学到初一、初二年龄的儿童。

宝玉及众姐妹们不愁吃穿,只知玩乐,下棋、看戏,玩花弄草,聊天逗嘴。宝玉、
黛玉挤在一个床上说笑话,骚痒打闹,一起偷看禁书;加上宝钗、湘云一起朦朦胧
胧的口角,似懂非懂的情话,今儿吵架流泪,明儿和好如初。还有宝玉吃胭脂,黛
玉春困、宝钗扑蝶,晴雯撕扇、湘云成天爱哥哥的不离嘴等等都是明媚可爱的少儿
风景。贾母等也当他/她们是可爱的小孩子。就是闹了学堂,也不过是"精致的淘气”
(贾政语)。

而主角宝玉更是大观园里的亮点,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
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而且悟性非凡,诗
词文采(在京城小有名气呢);善解人意,体贴温存。是贾母的宝贝、王夫人的心肝、
元春王妃疼爱万分的弟弟,被众女孩环绕的宝玉。

可就是这样一个阳光、聪颖、高贵的翩翩少年,怎么忽然就会被老爸往死里打呢?


曹雪芹在这挨打一回作的交待是: 1)是老爸撞见宝玉唉声叹气,问他对生活还有何
不满;加上不久前宝玉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老爸有些生气。2) 忠王府找宝玉要戏
子。3) 贾环诬告宝玉“强奸未遂”,导致丫环投井自尽。

因为大清的文字狱非常恐怖,所以曹雪芹写红楼用了很多曲笔烟幕。这几条那个会
是曹雪芹想要说的真正原因呢?

这第一是件很小的事,从文章写法来讲是一个铺垫,给高潮到来造点气氛。虽然渲
染了老爸对宝玉有所不满,但绝不至于毒打吧? 小孩子没情绪的时候多的是,尤其
是宝玉。

第二件事有些突兀,和忠亲王家的往来整个书里就这么一次。曹雪芹笔墨太少,让
读者不好理解。

而第三件事,就算贾环告得是真的,会不会引起那场毒打呢? 应该不会。红楼一开
场就有贾家外侄薛蟠大街上打死市民事,虽然告上了官却没一点事都没有。而金钏
是一卖来的丫环(命本来就是贾家的),更何况是自己自尽。再说贾政真是那么蠢,
不调查调查就把命根子儿子忘死里打? 这些都说明,这第三条也不是毒打的原因,
而只是曹雪芹因不得已而用得曲笔烟幕而已。

那原因就只剩下第二条了,忠王爷家长史(这官名有些沉重)来要戏子的事。其实拨
开什么不读书、什么“逼死丫环”等等烟幕,实情就是:宝玉被老爸毒打是因为,
且只是因为: 宝玉犯到王爷头上了。

宝玉小时喜欢摔那块娘胎里带来的玉,老祖宗贾母说摔不得阿,那是命根子。

而这次宝玉真的是摔了贾家的命根子: 这命根子就是贾家和皇族(王爷们)的关系。
那是宝玉生来就有的(衔玉而生),也是让宝玉迷惑、恐惧的(经常摔它)。

把话扯远点,据说乾隆皇帝读红楼梦后的评语是:写的明珠家故事。现在大清戏满天
飞,凡是看过连续剧[康熙大帝]的应该记得那个明珠吧: 康熙的小舅,官相当于当
朝宰相,权势满天的,但最后被康熙送大牢里了。

毛泽东时代的红学家们说乾隆是想用家庭传记来打发红楼梦,是妄想贬低红楼梦伟
大的反封建意义。

毛时代的红学家们阶级斗争观念强了一点。乾隆的评语对理解红楼应该有价值,乾
隆和曹雪芹同一年代,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早清的皇家贵族圈子比谁都熟悉和了解。
虽然不能说红楼梦只是明珠家传记,但是曹雪芹笔下的贾家和明珠家应该有很多相
似之处。

想一想明珠,再比较下宝玉的老爸贾政,对理解红楼梦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贾
雨村一罢免贪官,通过贾政推荐,一下子就可以当上京都知府(后来还补授了大司马
,协理军机参赞朝政(53回)? 再比如为什么王夫人之弟是什么“九省兵马统制(第4回
)” ,后来又升了“九省都检点(九省都管?)(53回),但王家还是排在贾家之下? 再
有为什么贾家的丫环仆人们是宁可死去也不愿意离开贾府? 等等。若把贾政当明珠
那样的丞相兼国舅看,这些疑惑就都迎刃而解了。虽然曹雪芹写书时有他的苦衷,
有文字狱等要命东东在旁边伺候着,政治上的东西,尤其是沾上皇族,是不能明写
的。那是即使唱赞歌也有被歪曲被砍头的,而曹雪芹感到的是黑暗,要表达的是忿
怨。虽然写的雾蒙蒙的,但是曹雪芹的胆量和智慧也是足够的, 只是读者,尤其是
我们几百年后的读者不容易读懂他的“荒唐言”和“辛酸泪”而已。

就说贾政打宝玉。现代的电视电影及戏剧中贾政的形像都是僵僵的,甚至有些傻木
木的(尤其是在打宝玉那场戏里,整个一傻老爹),其实那些演员们是误读了[红楼梦
]。能混到当朝宰相或大官的,没一个傻的。就看曹雪芹描写的打宝玉这回,贾政是
非常非常的聪明,对突发事件处理的非常好,迅速果断,轻重适宜。

宝玉犯到王爷头上了当然得狠狠打。这不是为了教育挽救宝玉,宝玉是需要管教,
但是贾政不是那些笨家长,孩子不是靠毒打来教育的。这顿毒打只是给王爷和皇帝
看的。谁要说在家里打孩子,装装样子就可以了,王爷和皇帝不会知道,那贾政是
绝不相信的。不仅要打,要马上打,还要狠狠打,还要拿出绳子来勒死,这样才能
显示出对王爷和皇帝的忠心敬心和畏惧心。

当然真要打死或勒死的话,贾政是绝对舍不得。虽然打的汗流浃背(也痛澈心肺,那
可是他仅余的嫡子),贾政在挥板子时头脑清楚,轻重掌握的适当,既打的鲜血淋淋,
却不会打死或打残废。而拿绳子去勒死,也是看到王夫人来了之后,那时无论怎么
用劲努力,也不可能勒死了。

现实太沉重。虽然曹雪芹一再声明只谈风月,不会 "伤时骂世"(1回)、更不敢诽谤
朝政和皇家。但是风月谈到底毕竟要谈到宝玉的显赫身份,要谈到皇族。宝玉们的
风月以及贾家的命运和皇族太紧密了。

曹雪芹的本事在于虽然一层层掩盖,但是仍然把现实、现实的根本表现了出来。和
所有伟大作家一样,不管作家本人多么浪漫,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其作品描绘出来
的总是社会真实,而又震撼的真实。

这里顺便比较下[金瓶梅],红楼梦是在黑暗中有阳光,在污秽中有美好,红楼梦中
有一个可以给姐姐妹妹们一点保护一点欢乐的大观园,还有一个梦幻,一个姐姐妹
妹们无忧无虑生活歌唱的“太虚幻境”,而金瓶梅是全是黑暗全是污秽。另一方面
也可以比较下姜文、王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军队大院的孩子在文革中
同样是和外面的大环境有段距离,没有学校没有老师的日子对孩子们是阳光灿烂。
只是姜文、王朔等没有曹雪芹的本事将孩子的阳光灿烂和外面惨烈的大环境融化在
一起描绘出来(曹雪芹还处于文字狱最严酷时代),而只演出了阳光灿烂。所以姜文
王朔等挨骂,挨那些文革中被惨整的老头子们骂是活该也是应该,片面了历史就是
歪曲了历史。

把话题收回来,这里就宝玉挨打扯了这一大篇,是希望读者们能多了解些 宝玉和贾
家的背景,能感受到贾家命运的根本所在。宝玉衔着出生的那块玉石所象征的命根
子是红楼梦全书的关键所在,贾家与命根子的关系,宝玉黛玉与命根子的对抗冲突,
是全书隐藏的主线。要破解红楼梦留下的许多迷,要探索宝玉黛玉宝钗等在那失传
的后几十回里的故事和命运,必须记住这命根子所含的深义。

======
二),情中情宝玉

宝玉挨打的下一回(第34回)的回目是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这
个情中情当然是指宝玉。

这一回先是宝钗来探望送药,并红着眼劝宝玉改,然后是黛玉哭着来劝。但是错劝
的只是黛玉,要不然回目就该是情感姐姐妹妹和错劝弟弟哥哥了。宝玉挨打后,黛
玉来探视的一段很短,但笔力超强。全部抄在这儿:

==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 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
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
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
子欠起来, 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
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
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
暑. 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
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
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
抽抽噎噎的说道: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
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
(黛玉就赶快从后院走了) ==

黛玉怎么就“错劝”了呢? 你能看懂吗? 我年少时真的不懂,黛玉明明是劝宝玉
“都改了吧",那不是和宝钗湘云王夫人贾政等一致的吗,怎么就错了。后来长大结
婚后才知道女孩心里的意思往往和字面的意思相反,要看环境、表情、语气等等(我
现在仍然经常搞错,只会认字面意思)。而黛玉的劝就是黛玉的独特性格和方式,曹
雪芹的描写总是非常精致独到,尤其是这些关键情景。黛玉哭着要诉说的是: “哥
哥,你可千万别就改了哇”。宝玉是知音,知道妹妹的心思,所以"长叹一声”(很
痛苦)后,首先说的是“你放心”(隐藏的话是:我决不会改)。这里宝玉对黛玉誓言
不改,要坚持的是什么呢? (疑问1)

接下来的话也不容易明白: "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首先“这些人”是指谁
呢? 应该不是单指黛玉,因为那该说“为你死了”而不是“为这些人死了" 。是指
蒋玉菡、金钏两人吗? 他/她俩是宝玉挨打的导火线,但是这两人在宝玉心中的份量
决不会有那么重。把这段文字多读几次,可看到曹雪芹还真怕读者误会,不惜费笔
墨多说了几句: (梦见俩人来),但是"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是对蒋玉菡金钏,
宝玉"都不在意"。那“这些人”该是指谁呢? (疑问2)

其次"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他不惜生命打算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呢?(疑
问3)

这些疑问也困惑了我很久。在失去的后几十回应该有故事给出清楚的答案,可是后
几十回失传,我们只能依据前八十回的内容情节发展,去找出合乎情理的解答,去
看宝玉的 "情中情”到底怎样:

第一, 宝玉坚持不改的是什么

小时读红楼,最先注意到的宝玉的怪癖之一是他好吃女孩子的胭脂。这也仿佛和金
钏和他挨打有点关系(有一回金钏逗宝玉吃胭脂),也是第19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花袭人哄着宝玉改的行径之一。清末反清的红学家们从宝玉好吃胭脂看出了很深
的政治含义,说隐喻的是满族人喜好汉族文化。那些红学家很能深刻,我这里先把
吃胭脂的几段抄在这里(我喜欢这几段描写)。

===(21回,在湘云、黛玉处偷吃胭脂)
次日天明时,便披衣屣鞋往黛玉房中来,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见他姊妹两个尚卧在
衾内.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著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
拖于枕畔, 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著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
:"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林黛
玉早已醒了, 觉得有人,就猜著定是宝玉,因翻身一看,果中其料.因说道:"这早晚就
跑过来作什么?"宝玉笑道:"这天还早呢!你起来瞧瞧."黛玉道:"你先出去,让我们起
来."宝玉听了,转身出至外边.
黛玉起来叫醒湘云, 二人都穿了衣服.宝玉复又进来,坐在镜台旁边,只见紫鹃,雪
雁进来
伏侍梳洗.湘云洗了面,翠缕便拿残水要泼,宝玉道:"站著,我趁势洗了就完了, 省得
又过去费事."说着便走过来,弯腰洗了两把.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
少,不用搓了."再洗了两把,便要手巾.翠缕道:"还是这个毛病儿,多早晚才改. "宝玉
也不理,忙忙的要过青盐擦了牙,嗽了口,完毕,见湘云已梳完了头,便走过来笑道:"好
妹妹,替我梳上头罢."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先时怎么替我梳
了呢?"湘云道:"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宝玉道:"横竖我不出门,又不带冠子勒子,
不过打几根散辫子就完了."说着,又千妹妹万妹妹的央告.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
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
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著,一面说道
:"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
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黛玉一旁盥手,冷笑
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
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
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著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
,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24回,要鸳鸯的胭脂吃)
如今且说宝玉因被袭人找回房去,果见鸳鸯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见宝玉来了,便

道:"你往那里去了?老太太等著你呢,叫你过那边请大老爷的安去.还不快换了衣服走
呢. "袭人便进房去取衣服.宝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头见鸳鸯穿
著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著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著头看针线,脖子上戴
著花领子.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
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着, 一面扭
股糖似的粘在身上.鸳鸯便叫道:"袭人,你出来瞧瞧.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还是这
么著."袭人抱了衣服出来,向宝玉道:"左劝也不改,右劝也不改,你到底是怎么样?你
再这么著,这个地方可就难住了."一边说,一边催他穿了衣服,同鸳鸯往前面来见贾母
.===

各位读这些文字时能看到深刻的政治含义吗? 反正我不能,不好意思的说,我喜欢
这几段只是因为觉得描写很香艳,是小孩子色情烂漫的好文字。

我无法赞同吃胭脂对汉民族有深刻意义的说法,因为这说法很危险,宝玉后来把这
个乖僻改掉了,那就是说满族以后不要汉文化了,显然荒唐。宝玉的改变也不是因
为对袭人发了誓(对袭人发誓改是在第19回,而上面的描写是在21、24回)。而是宝
玉长大些后,就再也没有吃胭脂的行为,自然而然的去掉这小孩癖好(长大了还那样
就没美感,而且要让读者起疙瘩了)。那些革命红学家过分深刻的分析将曹雪芹的美
好文字搞的别扭,反而有损红楼梦的艺术性,有损宝玉的真性情。

第19回袭人的劝朦朦胧胧的,而宝玉山盟海誓的答应也是闹着玩儿。而第32回对湘
云的劝,宝玉就动真了。这一段写明了什么是湘云宝钗袭人等(她们以后会是宝玉的
妻妾)希望宝玉改的,而宝玉的态度又是什么。这一段一向被搞红学的重视,也抄在
这里让读者们复习下: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 "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
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 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
爷和他坐著就罢了, 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著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
,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
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
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
,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
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
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
人道: "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
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
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
么样呢. 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
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分了
.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
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
混帐话. "===

先请注意,对宝玉"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湘云等是无所谓的。不读书对他们这
个家族算不了什么,靠囊萤影雪、寒窗十年去当官发财的是穷小子们,贾家用不着。
贾珍、贾琏、贾荣等大多数贾府子弟也不爱读书,但是照样能当官,照样能搞“仕
途经济”,别忘了贾家是大大的太子党,不读书照样可为官作宰,有权有势。但是,
象宝玉那样成天只在女儿堆里混,不愿"应酬世务",反对“仕途经济”就很危险,
让这些女人担心了,宝玉可是荣府的独嫡子,是贾家未来的希望,未来的顶梁柱。


可是宝玉不愿改变,如这回里他对宝钗湘云观念的气愤,也如在第34回以情感妹妹
时对黛玉表示的。他憎恨那些混帐东西,不愿同流合污。

那个社会的仕途经济很黑很污,是。关于那些,在红楼梦之前已有[金瓶梅]描写至
尽。曹雪芹/曹家的家势远胜过[金瓶梅]中西门庆那种县城里的土财主,对社会主流
也知道的更透彻,红楼梦中对贾珍薛蟠等的污秽龌龊也有淋俐描写,但是红楼梦不
是要沉浸于其中,而是要表示人生本来美好的地方(尤其是女儿们),要表示对 "荆
榛遍地,狼虎同群"(第5回)的主流的厌恶和愤怒。所以,宝玉是不会改的,会改的只
会是贾雨村高愕一流(那种人很多,在现今社会里都可见很多那种所谓先有点叛逆后
l来就变成主流了)。若改了,宝玉就不是宝玉,曹雪芹就不是曹雪芹,而红楼梦就
不成其为红楼梦了。

宝玉是宁可“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19回),也决不会屈服于那些狼虎,去
作那混帐的"国贼禄鬼"(36回,宝玉语)。这是宝玉黛玉的共同人生观(也该是曹雪芹
的人生观),也就是宝玉在被毒打后,让黛玉放心,表示决不悔改的。

第二,宝玉愿为其去死的“这些人”是谁

前面说了,宝玉对黛玉说 "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这些人”不是单指黛玉,
也不是单指和挨打有关的金钏和蒋玉涵俩个。

宝玉愿为了他们去死的“这些人”,我想应该是在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中所说的:"当
日所有之女子"。(可再加上蒋玉涵(优玲)秦钟(情种)柳湘莲(象优玲)几个象女子的
)。这些大观园里明媚鲜艳,却在风刀霜剑之下,过早漂零凋残的女孩们。

她们是宝玉嘴里常念叨的"水作的骨肉”,常希望的"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著我"(19回
)。也是[红楼梦]开书第一回第一段中所说的"当日所有之女子"。注意这些女孩当然
包括了劝宝玉改去搞仕途经济的宝钗湘云袭人们,她们爱过宝玉;也包括可卿、平
儿、香菱、尤三姐等他人妻妾。以宝玉特有的情感,宝玉爱她们,愿为她们死去。


第三,宝玉能为"这些人"做什么

宝玉登场时曹雪芹所给的判词是“天下无能第一,世上不肖无双”。他能为这些女
孩子们做什么呢?

在前八十回里,宝玉虽然在贾府大观园里的地位很高,但是却只是个花瓶样的孩子,
一个无能为力的孩子。可卿死,宝玉只能吐血哀惜;金钏被逐自尽,宝玉只能悄悄
哭;秦钟被打去世,宝玉也只能在临终前看一眼,哭一场;蒋玉涵被王府追索,宝
玉除了自己挨顿毒打,也帮不上忙。稍长大些后,晴雯、司棋被从身边强行拉走,
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哀哭;在前八十回末尾,是看到迎春湘菱被折磨。在那失传的
后几十回里该是轮到黛玉宝钗妙玉等贵族姐妹们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轮
到她们凋残飘零了。

为她们,宝玉打算作什么,又能作什么呢?

宝钗湘云袭人等是希望宝玉进入主流,去当官,有财有势,能支持家庭。这是大多
数人的想法,实际又实惠,但是宝玉黛玉对其特别鄙视。第36回宝玉挨打刚恢复过
来,宝钗等劝他读书,他的回答是:"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 也学的钓名沽誉,入
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 不想我生
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身于权贵高官之族,
宝黛两玉感觉到的却是权贵们的污浊。不仅污浊还不安宁,“你方唱罢我登场”,
进入那主流,首先要肮脏自己,还必须参与黑暗,最后还会被那黑暗被绞得粉碎。
曹雪芹所处的大清康雍两朝离我们有些远,但从红楼梦的描写中你会感觉到就像近
代的文革一样,即使参入那主流,升到刘少奇林彪周恩来一般的高位,在帮助整人
后,最后也大多被整死。贾府是王舅宰相之门,最后结局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敏
感的宝玉黛玉(背后是曹雪芹)当然有彻骨体验。红楼梦决不是歌功颂德的主流文学
或桂冠文字,而恰恰相反,歌颂的是否定和反叛,所以宝玉是绝不会去进那主流的。


现在有些很生猛的红学家研究出了另一种结局。他们考证出曹雪芹为了要实现自己
的政治抱负送了个已经怀胎的妃子(即黛玉)进宫、然后黛玉放毒杀了雍正(好!),但
后来乾隆偷摘了桃子(可惜),宝黛两玉的儿子仅成为王爷(很不错,比一片片白茫茫
大地真干净好千百倍)。宝玉黛玉都成了政变高手,那是清宫戏(确切的说是秦宫戏
)的好情节。但完全将宝玉黛玉(及曹雪芹)换了性格,离红楼梦太远。是把秦朝的吕
不苇和清朝的曹雪芹搞混了。虽然宝玉不惜去死,但是他不会去搞什么阴谋政变,
他不是政治家,更不是那种阴谋政治家。而且搞政变能改变那个社会吗,那是换一
个好皇帝能解决的问题吗? 这些红学家满脑子还是那种清官好皇帝救天下的思维,
远落后于200年前的曹雪芹,白读了红楼梦,歪曲了宝玉黛玉的形像。

那宝玉会不会象高愕补书所说的那样,出家当个红衣和尚,天天为他的姐姐妹妹们
念经求佛呢? 不会! 虽然宝玉小时爱说要为某女出家当替身等,但那只是被黛玉讥
讽的玩笑话,仅表示点宝玉对女孩的感情而已。对佛教道教,宝玉向来反感,是一
贯“毁僧谤道”(19回),是"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36回)。在红楼梦里的和尚道
士没有什么可取的,有害人的马道姑和蒙人的王一帖。就是妙玉高傲洁净到极至,
结局却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伶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和[金瓶梅]一样,
红楼梦对那个社会否定的很彻底,仕途经济、神道鬼佛全看破, 全否定了。金瓶梅
还有一点报应,投胎转世,红楼梦都没有,没有佛的西方乐土,只有一个太虚的世
界:“太虚幻境”。

宝玉既不当和尚也不去科举更不会去搞政变杀皇帝,那他为他的姐妹们会去做什么
呢? 这个答案其实不那么玄秘,曹雪芹早就把这点写明白了的。那就是,要将所见
的美好女儿,所见的悲剧,以及自己的梦想记下来,留传下去。也就是著[红楼梦]!
那是在开卷第一回第一段就宣明的: "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
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说白点,就是要
为了“姐姐妹妹们”呼吁,而且要让这呼吁传世。

在元春和黛玉死后,贾家被抄,宝玉落入贫困。而这时若宝玉去钻"仕途经济”,百
足之虫,死而不僵,凭著贾家众多的老关系,也凭着宝玉的绝世聪明,应不难搞个
举人进士,一官半职。但是宝玉不肖,为了他的梦,为了他对黛玉发的誓言。他拒
绝了宝钗湘云等人的哀劝,坚持了贫困凄凉,坚持了他的红楼梦。这是书上的宝玉,
也是现实中的曹雪芹的选择和命运。宝玉(曹雪芹)为姐妹们奉献出的这种情,是世
人难以形容难以理解的“情中情"。

====
三),荒凉的山岗上站着众姐妹

对宝玉来说,那外面的世界是个荒凉的山岗,"荆榛遍地,狼虎同群,黑溪阻路" (第
5回)。但宝玉有情也有幸,有他爱并爱他的众姐妹。在那失去的后几十回红楼里,
这些姐妹该是怎样的故事,她们与长大成人的宝玉的情与爱会是如何? 她们的结局
又会是如何? 这一节将试着探索宝玉的众姐妹在那失传后几十回的红楼里的命运,
并说明那后几十回为何会失传,及下落会在何方(湘云段(3))。

(1), 黛玉

人一辈子,碰上个漂亮女孩容易,而碰上个即聪明又漂亮的就难了,若要碰上个即
聪明漂亮,又能心心相映、灵犀相通的女孩就难上加难了。所以曹雪芹说碰到黛玉,
是宝玉前世修来的福气(见第一回:甘露灌溉)。

大观园众姐妹中,和宝玉一样,热爱生命年华,但敏感于华林的悲凉之雾,却决不愿苟且于污浊的,唯有黛玉。

可惜,无论是过去的戏曲还是当今的电影、电视连续剧,都误读了黛玉。曹雪芹的
黛玉不是那个哭啼啼,酸溜溜,苦兮兮的形像。

曹雪芹的黛玉是阆苑仙葩,秉绝世之精神灵气,她 "姣若春花,媚如秋月"(第5回:绛
珠妹子:),"风流婉转" (第25回),而且聪明灵慧。在幼儿时,她和宝玉等玩笑打闹,
"静日玉生香"(19回)、"俏语谑娇音"(20回)。童年时帮宝玉作诗蒙骗王妃姐姐(比起
贾政在这王妃女儿面前的恭恭敬敬,黛玉是毫不忌讳,又胆大又可爱);以后和宝玉
一起掩埋落花,偷读禁书(23回。两个知音)。少年时玩参禅游戏时戏斥宝玉不坚不
贵(黛玉表现: 活泼聪颖);以后一起办诗社(诗词魁首),开PARTY(夜宴)。书中长大
后的黛玉哭的很少,而多了大方和坚韧,她在大观园的萧条气氛中重开桃花诗社(70回
);她为宝玉作临贴功课是在众姐妹中最体贴,用心出力最多的(第70回: "紫鹃走来
,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
自己十分相似.喜的宝玉和紫鹃作了一个揖, 又亲自来道谢"。 )。

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里,黛玉最后出场是在第79回初,遇上宝玉祭晴雯。这是曹
雪芹描写黛玉最后的文字,抄在这里:

===话说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唬了一跳.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
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宝玉听了,不
觉红了脸,笑答道:"我想著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原不过是我一
时的顽意,谁知又被你听见了.有什么大使不得的,何不改削改削."黛玉道:"原稿在那
里?倒要细细一读.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
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著现成
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
的窗栏,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宝玉听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极,是极!到底
是你想的出,说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现成的好景妙事尽多,只是愚人蠢子说不出想不出
罢了.但只一件:虽然这一改新妙之极,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说着,又接连说
了一二十句"不敢".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
人异姓陌路,尚然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宝玉笑道:"论交之道,不在
肥马轻裘,即黄金白璧,亦不当锱铢较量.倒是这唐突闺阁,万万使不得的.如今我越性
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故今宁可弃此一
篇大文,万不可弃此`茜纱'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
命.'如此一改,虽于我无涉,我也惬怀的."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
.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宝玉听了,忙笑道
:"这是何苦又咒他."黛玉笑道:"是你要咒的,并不是我说的."宝玉道:"我又有了,这
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
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

这里的黛玉没有一点酸苦爱哭的样子,而是坦然随和,懂事体贴,为安慰宝玉而多
作笑颜,宽言宽语。伴着曹雪芹作红楼的脂砚斋在"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
何薄命." 这句旁边批道: "虽耒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预示黛玉即将夭折。

那黛玉会是怎样夭折的呢? 我想,决不会象高愕的补书里那样,被傻乎乎地蒙骗,
然后怀着对宝玉的深仇大恨而被气死。高愕把两玉都写成了傻子,也完全不顾两玉
心心相印之爱情;其次,黛玉的死也不会象王扶林电视连续剧里演的那样平平淡淡,
无声无息的病死。从小时斗嘴到诗会夺魁,黛玉一直是曹雪芹尽力描绘的主角,其
最后结局也该有高潮激烈的故事;还有,如本文上一节所说,黛玉也不会如现代生
猛红学家所考证出的那样,投身皇宫,去毒杀雍正皇帝。那没有一丁点红楼梦黛玉
的影子了。

红楼梦人物的命运还是要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中去找。脂砚斋批红楼时说,曹
雪芹的写故事爱用“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即将后面的情节在很早以前就用伏
笔暗示。如袭人和蒋玉涵的姻缘在老早(28回)就用那条茜香罗红腰带去点明了。而
关于黛玉的命运在前八十回里也有很多“草蛇灰线" 。

黛玉的结局将是上吊而忘(如第5回其判词所说的“玉带林中挂”),而这个结局将和

个北静王有关。书上最明显的伏笔就是第16回那段: "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翎香串珍
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书上提
到北静王的还有第43回宝玉悼金钏,找的借口是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没了;然后是第
45回,宝玉要给黛玉北静王送的斗笠,黛玉说那成了鱼翁鱼婆了,后黛玉脸红,觉
得说漏了嘴。

黛玉的结局会是嫁给北静王吗? 绝不会,黛玉不是袭人之流,这是最根本的,黛玉
不是那种人。王爷算什么,黛玉当即就摔了那 "臭男人”的东西;其次,如79回脂
砚所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是指黛玉,她不会成为富贵王
妃,而是要薄命夭折;而且如黛玉判词“玉带林中挂”所指,她应该是投环自尽。


暗示黛玉结局的书上还有黛玉的两个影子,一个是“眉眼有些象林妹妹" (74回) 的
晴雯,晴雯是黛玉的影子,黛玉会如晴雯般被逼夭折,这个影子较明显。另一个影
子不容易被注意到,那就是尤三姐,书上第65回点了下,当仆人兴儿和尤家姐妹谈
到黛玉时,说黛玉 "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尤三姐这个影子影示着黛玉为情自
尽的结局。

那黛玉的命运和北静王该是怎样的关系呢? 按曹雪芹所埋下的伏线,应该是在元春
王妃暴病而逝后,贾家命运汲汲可危。而黛玉之美丽才华早被北静王所知,要么是
北静王先提示要么是贾家为维护其命根子先将黛玉许给北静王,反正是黛玉将被送
入北静王府。而黛玉知道后坚决不答应,而贾家和北静王催逼甚紧, "一年三百六
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黛玉葬花词)。但黛玉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
渠沟" (黛玉葬花词),决不屈服于王府,选择了投环自尽。那应该是在一个冬夜:
玉带林中挂,冷月葬诗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宝玉恨那快石头,那块伴着他出生的玉石(贾家的命根子: 贾家和
王府皇族的关系)。在第一次和黛玉相见,幼儿宝玉就气乎乎地摔它;又在第29回和
黛玉赌气,恨黛玉不懂自己的心时,不砸别的东西,却单砸那个命根子。我年青时
读红楼梦,总觉得这些描写有些莫名其妙、荒诞无稽,和红楼梦的现实主义风格不
符,很久以后才醒悟到,那应该是曹雪芹的曲笔,他不能够把对皇族的愤恨明白写
出,只好用快石头来代表。

而黛玉自杀前和宝玉会是怎样的故事呢? 那应该是全书的高潮,两玉之恋是红楼梦
的主要故事,是曹雪芹心血所系,结局不会是个平庸的蛇尾。那最后的情、最后的
爱应该是不同凡响,精彩绝论。这可先看看前八十回里晴雯和尤三姐的故事结尾,
晴雯和尤三姐只是黛玉的一点影子,她俩的故事只是孕育最大高潮之前的小潮峰。
但是三姐之"耻情归地府" 的故事已是让无数人泪下;而晴雯最后的故事也已经是绝
唱,在晴雯死之前,有她在抄检大观园时的不屈反抗的精彩表现,有宝玉探视、临
终告别的感人情景;在晴雯死之后,还有宝玉的祭祀和诔文等绝妙文字。

我等无福,读不到曹雪芹所写的两玉最后的故事。这里只推测一点,黛玉在投环前
和宝玉应该有过性爱。理由呢? 一是黛玉的故事不会是晴雯或三姐故事的简单重复,
应有更高的层次,黛玉不应该再淘晴雯和三姐之覆辙。那段改来改去改成了对黛玉
的诔文: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里面的“无缘”两字应该仅
仅是指两玉不能结婚成为夫妻而已。和第五回里对袭人的判词一样,“堪羡优伶有
福, 谁知公子无缘",的“无缘” 也只是说宝玉和袭人没夫妻缘,但是两人的性爱
关系却是早有的;第二,前八十回里暗示了和宝玉有姻缘关系的都应该和宝玉有性
爱,那不然不叫姻缘了,而黛玉是宝玉的“众姐妹”之首,两玉的木石前缘,本来
就是自然之性,不会拘于夫妻之限制;第三,在第五回宝玉游太虚幻境时,那和宝
玉领略男女之情的可卿,就是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明示了黛玉和宝玉有男女之情;最后,要指出的是曹雪芹不会是迂腐的道学,绝不
会有所谓的礼教束缚。前清的满族本来就开放,更何况曹雪芹对那个社会的否定很
彻底。宝玉黛玉更是秉天地清明灵秀之气而生,两玉都自然随性,就说前八十回里
黛玉的最后之言,黛玉第79回对宝玉说: "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异姓陌路,尚然
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 。那时从心理上已经是情如一人了。在黛
玉去世时,她和宝玉都已成人,早懂性爱,也不会在生理上“分晰得如此生疏" 的。


黛玉献给宝玉的不仅仅是所有的眼泪,还有所有的感情,所有的一切。

(2),宝钗

现在来说宝钗。在书上第五回给众金钗命运写判词时,宝钗和黛玉是合在一首词里。
这当然不是因为曹雪芹为节约笔墨而省点精力,曹雪芹是别有深意。宝钗宝玉之爱
是爱情的又一种境界。两人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虽然不同,但是两人仍然有情有爱,
宝玉宝钗之爱情是宝玉情中情的另一方面。

宝玉和宝钗有很深的感情。在宝玉挨打之后那一回,去劝宝玉的除了黛玉就是宝钗
了。宝钗的劝是别一种情意,也把这段抄在这里:

===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
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著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
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
"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
些, 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
,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
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
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 心
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伶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
, 可伶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
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
, 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

虽然宝钗是真劝宝玉改了,宝钗希望宝玉去搞那宝玉憎恨的仕途经济,但是她爱宝
玉,宝玉也爱她。宝玉也从宝钗的爱中得到了无限安慰,也愿意为这样的姐妹死去。
只是因为有知音黛玉,所以宝玉将对宝钗的感情努力压抑着。这种压抑在第28回: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里有生动描写:

===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著一串,见
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
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
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
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
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
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著门槛子,嘴里咬着手
帕子笑呢。===

因为有黛玉,宝玉对宝钗之情只好压抑著。同样宝钗也因为黛玉,压抑着自己对宝
玉的感情而时时与宝玉保持距离。从感情这点说,宝钗是宝玉体贴的姐姐,难得的
知音。

黛玉去世后,该是宝钗爱宝玉的时候了。

宝玉那时应该是神智糊涂,正在大病之中。这在前八十回里已经有前例,是在第57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紫鹃这"姑奶奶"(袭人语)哄宝玉说黛玉即将远离贾府,回到
苏州去,那时苏州到京城的距离可是比现在隔天隔海还要遥远,所以宝玉呆了,麻
木了,不省人事了。一般人可能不容易理解宝玉这种反应,我年轻时也觉得曹雪芹
夸张过分了点,但是多见些世上情人故事后,才知道这种怪事是有的,比如凡高把
耳朵割下送给他的情人妓女。这种痴情人不是我等俗人所能比拟的。所以黛玉自尽
给宝玉的打击太大,宝玉将会病的奄奄一息,和第25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宝玉
凤姐差点死去有一比。

第25回是和尚道士用那块命根子石头把宝玉救了回来,而这次命根子石头是不能用
了,该是和尚道士的金锁 --- 宝钗来救了。是贾家的安排更是宝钗的自愿,或许就
是宝钗的提议,把自己嫁给了宝玉,用自己的情爱去温暖痛失爱人的宝玉,用自己
的心去镶补宝玉那破碎的心,宝钗把宝玉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

一些红学家以至许多红迷将宝钗看成了阴险狠毒之辈,那主要是上了高愕的当,高
愕的补书里宝钗成了破坏两玉之爱的凶手,冷酷绝情。高愕不仅是严重抹黑了宝钗
的形像,也抹黑了宝玉、抹黑了宝玉的情中情、抹黑了宝玉热爱的众姐妹。曹雪芹
对宝钗用了很多溢美之词,大家没有忘记第5回宝玉游太虚幻境时遇到的可卿吧,她
是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宝钗不仅美丽可比黛玉,而
且聪明也可比黛玉,诗词才气与黛玉相当。只是宝钗父亲早亡,哥哥又糊涂,宝钗
对世事接触多些,懂事早些,说话作事心机多些而已。有心机不算坏事,曹雪芹的
前八十回里宝钗未有任何阴险害人之处,而只有为他人着想之处。

对宝钗有个误解就是第27回宝钗扑蝶时,说宝钗有嫁祸于黛玉的表现。那是宝钗扑
蝶时,撞上红玉坠儿俩人说悄悄话涉及私情,宝钗就撒谎找黛玉而脱身而去。实际
上宝钗当时是为两丫环着想,不让她们难堪。只是红玉当时小心眼,多心了。而事
实上也不会对黛玉有损害,宝钗不会把听到的话传出去,以后秘密保住了,红玉等
就不会恨上黛玉,还该感谢黛玉吧,宝钗怎么就嫁祸黛玉了呢。后来红玉贾芸在大
观园里都混得相当不错,显然没因此事受到伤害。据主流红学家考证,红玉贾芸在
曹雪芹的后几十回里还对贾府有报恩之举,那是题外话了。总之,花丛扑蝶本是少
女单纯美丽的风景, 无论如何,不能把少女宝钗往坏处想。

还有对宝钗的误读就是第70回她的柳絮词了,其中有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 青云”
之句。很多人凭此将宝钗断为趋炎附势之人,那是俗人们的以己度人了。这里将此
词全部抄上: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到第70回时贾府的悲凉气氛是越来越浓了。这一回前面有黛玉伤春的[桃花词],和
众姐妹的柳絮词,充满了悲哀伤败之气。宝钗希望众姐妹能振作些、刚强些,不要
全沉浸在悲哀里,所以翻转来作此阳光之语。这得到了众人(包括宝玉黛玉)的一致
称赞。 顺便说下,宝钗在诗社的第一会和这最后一会里压过黛玉拿了第一名,对第
一次海棠诗的评比宝玉为黛玉不服,但这次却没有异议。宝钗的柳絮“上青云”不
是众俗人们满脑子想的升官加爵,而是要在花落柳谢的末春中,看到柳絮花蕊随风
起舞,映照蓝天,不屈不挠的一面,这和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有相似的意境。


75回贾家的影子甄家被抄,77回王夫人竟然不能给生病的凤姐找到根好点的人参,
贾家显然已经失势衰败了。那以后宝钗的表现会怎样? 她会和宝玉结婚,但婚后该
是什么样的故事? 宝钗的最后结局又是如何呢? 在书中第五回的判词里说 "金钗雪
里埋”,高愕认为这是宝玉出家后宝钗受空房,而王扶林的电视剧把这"雪" 理解为
贫穷,宝钗最后成了一个可怜的穷妇人,好像遭了什么报应似的。高愕当然错,而
王扶林也错了,与宝玉相爱相伴,再穷困也不能认为是被埋没在冰雪里。

第22回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里面各人的灯谜将谶示各人的命运。宝钗作的迷有这
样两句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高愕的补书解释不通,就把这迷改成
黛玉作的了,说是形容黛玉在贾家寄人篥下的生活(纯属扯淡!)。而王扶林的电视剧
就算能解释也很勉强。合理的推测是宝钗的结局还是要联系到贾家那命根子,那和
王府皇家的关系。黛玉死后,北静王的事还没完,随着贾家越来越失势,北静王对
黛玉抗婚就会越来越不满,而念头就转到了美丽聪明和黛玉齐名的宝钗身上,非要
宝钗不可。

和黛玉不同的是,宝钗所养成的性格是总为他人着想。在这关系到宝玉和贾家整个
家族 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宝钗只能安慰好宝玉,然后 "随逝水,委芳尘",毅然进
了王府给北静王作妾。当然,尽管宝钗作了全部牺牲去为贾家争取一些希望,但是
仍改不了那大厦将倾、千艳同悲的命运。她进王府后或是被北静王家的正妻所不容,
如她家的香菱遇到那悍妇夏桂花一样;或是北静王死去(北静王是贾政一辈的人),
而贾家遭罪,宝钗在王府就全无地位。总之,宝钗在王府“那不见天日的地方”(第
18回,王妃元春语)生活极艰,是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鲜艳妩媚
"的宝钗,最后是"金钗雪里埋" 了。

钗黛二女合一判词,小时候二女同在太虚幻境仙女的影子里和宝玉梦中作爱,成年
后二女都与宝玉以某种方式成就了姻缘,全身心相爱过,但最后或“林中挂”、或
“雪里埋”都因为那命根子与宝玉隔天隔世了。

(3),湘云

和宝玉有姻缘的还有湘云。那性格爽朗,爱叫宝玉为“爱哥哥”,和宝玉一起烤鹿
肉吃,醉卧花下的湘云。宝玉湘云之姻缘是曹雪芹老早就明白预告了的:“因麒麟伏
白首双星"(第31回)。宝玉和湘云不仅会是夫妻,而且还该白头到老。

曹雪芹第31回的故事是湘云正和其丫环翠缕大吹特吹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以及天
地万物都是阴阳,包括男女时,就在蔷薇架下捡到了一个金麒麟, "比自己佩的又大
又有文采。湘云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语,正自出神,忽见宝玉从那边来了",原
来捡那麒麟是宝玉的,湘云拿给宝玉,宝玉很高兴。

宝玉是湘云捡来的。湘云原来已嫁一个姓卫的公子哥,那人不坏,可是命短,“湘
江水逝楚云飞”,卫公子早早病逝,没缘和湘云成白首双星。守寡的湘云后来因种
种巧合碰上了贾家被抄后流落在外的宝玉,湘云又见到了她的“爱哥哥”,虽然宝
玉此时境况难堪,但是湘云仍然收留了他,一起过上了贫穷凄凉的日子。

我想象的红楼的结局是这样: 宝玉和湘云(旁边可能还有麝月)在荒凉的山岗上,葛
衣荆裙;宝玉一篇长歌当哭,三人洒水为祭,祭奠那失去的富贵荣华、红楼春梦,
哭那凋零飘落的美好姐妹,哭那社会的无奈、人世的凄凉。

曹雪芹的红楼一书写完了。可那后几十回那儿去了呢? 这千古之迷应该和宝玉这最
后的妻子 --- 湘云有关。我小时读过有红学家认为湘云就是那个陪伴曹雪芹的脂砚
斋,怎么考证的我现在记不得了,但是我认为这观点可以成立。我的理由简单。首
先,因为宝玉故事是曹雪芹身世的某种体现。我们不能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转,
但是这倾注了曹雪芹半生心血的书里必然溶入了很多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曹雪芹自
己也不忌讳这点,他在开卷第一回中就说,书里的那些女儿是他"当日所有之女子",
而且,这书的目的之一是 "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
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
" 。简言之,曹雪芹说这书是关于他的“以往”和“今日”的。所以可推论,那和
宝玉伏白首双星的湘云在真实生活中就是那个最后和曹雪芹生活在一起的脂砚斋。
第二,我还有个有点精巧的理由: 从脂砚斋这名字就可以看出她是湘云。脂砚斋这
名用的是宝玉吃女孩胭脂的故事。而[红楼]中仅仅描述了宝玉和三个女孩要胭脂吃,
她们是: 金钏、鸳鸯和湘云。不要说金钏早逝,鸳鸯誓死不嫁人,单说她俩是丫环,
不通文墨,就不会是脂砚。能用这名字的只应该是即喜欢"爱哥哥",又文采洋溢的
湘云。她感谢曹雪芹在书中记下了儿时的旖丽梦境,所以用了胭脂砚台这个名号。



宝玉爱湘云,虽然湘云也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但是八十回红楼里湘云的形像
仍是单纯爽朗,活泼可爱。湘云小时候希望宝玉改变他的离谱行径,去建身立业;
而宝玉厌恶那社会,要把生命全献给“众姐妹”,为她们立传歌唱。那当两人生活
在一起后,宝玉(曹雪芹)全心思写红楼梦时,湘云(脂砚斋)会支持吗? 湘云应该先
劝过宝玉一下(为简便,这里就用湘云代脂砚,用宝玉代雪芹),因为那时写小说是
太荒诞无稽了,不仅没有稿酬而且还会惹祸,那可是封建皇帝的文字狱时代。但是
长大了、当了宝玉妻子的湘云已了解宝玉性情,也明白宝玉的誓愿。她顺从了宝玉,
虽然有点无可奈何。脂砚在书上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的回前批到"今日之宝玉
可箴,而他日之宝玉已不可箴也”。昔日相劝是少年朦朦不懂事,对爱哥哥不了解,
今日要是再劝就是愚蠢了。湘云当然不是那种天天埋怨丈夫埋怨命运的市井俗妇,
如脂砚这名子所表示的,湘云体贴贤惠,愿为宝玉磨砚添香。

现在来探讨那后面几十回红楼为什么失传。众多红学专家考证指出,曹雪芹的红楼
梦是已经完稿。实际上用不着什么艰深考证,只要认真读读红楼梦,就会看出曹雪
芹非常重视全书结构,红楼梦不是那种现代的报纸连载小说,作者靠码格子为生,
早上起来上厕所时才开始构思今天要交的那几千字稿子。而红楼梦倾注了曹雪芹的
全部生命,他盖的是一个精巧宏大的建筑物,蓝图不仅是早已描出,而且已经过反
复修改的。所以从前八十回的状况就看得出后面几十回的故事都早已在那儿了。举
个例子: 如凤姐的女儿巧姐,在后几十回里肯定有较多的故事,所以前面有刘姥姥
和板儿进大观园的故事铺垫,所以在金陵十二钗中有巧姐的位置,虽然她在前八十
回里一句话都没说,而且比众钗们晚了一辈。

那写成的后几十回(至少有初稿)在那儿呢? 为什么两百多年了还没找到呢? 我说,
不用找了,那后几十回被湘云(脂砚)烧了。很简单, 若没被烧,就应如前八十回
一样拿给朋友传抄,就会被以极快的速度传抄开去。有人说全被清朝收缴销毁了。
那不可能,不要说中国大地山之高、水之阔,就说现存的八十回脂评本就有恭王府
蒙王府收藏的,谁有那本事去那两王府家抄缴去? 何况还有俄国图书馆藏本,清朝
无论如何不会到彼得堡去搜缴吧。而且抄看者肯定会有笔记,批语,红楼梦从开始
手抄脂评本到后来的程高印刻本流行,时间不远,有看过曹雪芹那后几十回真本的
即使不站出来辩驳,也会在自个的日记里记一下。中国如此大,而且那时也已和周
边国家很多来往,这些笔记即使不在中国被发现,就该在蒙府俄国或日本等处被发
现,不会象现在这样一无所有。

湘云烧的理由也很简单,为了全家(包括宝玉)的生命,因为那后几十回是直接犯到
王爷头上了。宝玉虽在年幼时已为此挨毒打,但是宝玉说不改就不改,心中只有他
的众姐妹,即使再冒犯到王爷也不顾忌,但作为一家主妇的湘云必须顾忌。因为宝
玉身体不好,书稿是由湘云誊抄保管,随着前八十回的流传,索要后面几十回的很
多,有些就是王爷(如恭王),而有些就是那些搞文字狱的官吏要索去检查。

我们没有一丁点理由去责怪湘云,她为宝玉,为红楼梦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没有
她收留支持宝玉,现在的八十回红楼也不会有。在性命关头,作为妻子,作为母亲,
她别无选择。

(4) 晴雯

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里,描写得最精彩的形像,就是晴雯了。毛时代的诗人兼红
学家何其芳将晴雯评为他最爱的红楼女孩,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这点。这除了曹雪
芹对晴雯有特别的感情外,还因为晴雯的故事在八十回里是整体,不象其它姐妹的
故事还没有完结,而且更糟糕的是她们的形像还被高愕的补书严重歪曲。

丫环中,宝玉最亲最爱的当然是晴雯。虽然在贾府里,袭人的地位在晴雯之上,但
是在太虚幻境关于丫环们的金钗册子中,是晴雯名列第一。

曹雪芹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宝玉和晴雯的亲腻关系,和其它女孩相比多的太多。晴
雯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第5回,宝玉在可卿房中睡觉作梦时,袭人晴雯等四个丫环
在旁相伴(众环之一,只一个名字,没任何戏);第二次出现就和宝玉很亲了,那是
第8回,她为宝玉贴字手凉了,宝玉渥着她的手为她温暖。(那时黛玉也在场,和宝
玉的对话也亲近,但是比起宝玉和晴雯,还是要稍远些);后来撕扇子那一回是书中
的亮点,那一回开始的描写很亲腻: "(晴雯仍在赌气) 宝玉将她一拉,拉在身旁坐
下”;以后越长大越亲密无间,第51回晴雯受凉: 宝玉叫她 "你来把我的这边被掖
一掖."晴雯听说,便上来掖了掖,伸手进去渥一渥时,宝玉笑道:"好冷手!我说看冻著
."一面又见晴雯两腮如胭脂一般,用手摸了一摸,也觉冰冷.宝玉道:"快进被来渥渥罢
.",晴雯就进宝玉被子里渥着了(太亲密);第52回晴雯生病: "宝玉因记挂著晴雯,
便先回园里来。到房中,药香满屋,一人不见,只见晴雯独卧于炕上,脸面烧的飞
红,又摸了一摸,只觉烫手。忙又向炉上将手烘暖,伸进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
烧"。这一回晴雯病中为宝玉补雀金裘,"宝玉在旁,一时又问:“吃些滚水不吃?”
一时又命:“歇一歇。”一时又拿一件灰鼠斗篷替他披在背上,一时又命拿个拐枕
与他靠著" ; 后来第70回时该是发育成熟了,仍然膈肢打闹无拘无束: "宝玉忙
上前笑说:“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等我助力。”说着,也上床来膈肢晴雯。晴
雯触痒,笑的忙丢下雄奴,和宝玉对抓"。

尽管两人如此亲密亲热,就和现在热恋的情人一样了,但是晴雯却没有把身体给宝
玉。这不是宝玉不愿,而是因为晴雯心气高傲,要守住一点节气。如果宝玉强求,
凭宝玉的主子身份,晴雯只有顺从,但是宝玉尊重丫环,更尊重晴雯,他不愿伤晴
雯的心气,不愿伤晴雯的傲气。在宝玉心中晴雯是心爱的姐妹而绝不是奴仆,所以
两人反转是某种柏拉图式的清白。

晴雯临终前很不甘心,她对来探望的宝玉说: "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 就好
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 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
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 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
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

晴雯的“另有个道理"会是什么? 对此有些不同的解读。曾在网上看到一篇专门谈此
的文章,是新红迷写的,文笔不错,传播也广,还转贴到了我在国外呆的一个很小
的网站。此文的观点是: 晴雯后悔自己太单纯,认为晴雯的本质如贾雨村一样,如
果能从新来一便的话,晴雯会如贾雨村复出一样,媚上欺下,心狠手辣,纵横于大
观园,纵横于社会。我是服了这些这一代学者,即能让黛玉去进宫毒杀皇帝,又能
让晴雯变成贾雨村,任谁都是政坛高手。我想,等这些人增长些岁数后,就会知道
人的品性是难改变的,不要说一般人,就说那些政坛高手们,林彪邓小平在文革中
就不能把自己变成像周恩来那样伸曲自如。而很多人是不能去搞那政治的,就像阮
籍、陶渊明等,不是他们不聪明,不会识时务,而是他们的品性所定。而黛玉晴雯
这种心气比天还高傲的人就是重新活一千次,也不会变。黛玉还是要把王爷叫“臭
男人”,,晴雯还是要忍不住去扎那偷镯子的坠儿,还是要傲然反抗查抄大观园的
那一伙,而不顾那伙人多有权势。她们不会“污淖陷渠沟",更不可能去学厚黑学,
更更不可能变成为厚黑的政客类人物。是现代人太低级而不能懂黛玉晴雯的清纯和
高傲了。

晴雯后悔的是自己的假清高,空担了虚名。晴雯没有和宝玉发生性爱,不是因为她
不想,而是她要保持那个虚名节。让我们来看在晴雯撕扇子那一回中一段有趣对白
: "宝玉笑道:"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晴
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
作什么呢. 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著床腿,连席子上
都汪著水, 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碧痕帮宝玉洗澡,有5-6个小时,席子上
都汪著水。晴雯等不好进去看,但是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晴雯的口气有几分羡慕
几分嫉妒,但是她还是笑拒了宝玉的邀请。她太骄傲,她要显得自己比袭人碧痕等
高贵。她保持了自己的少女之身,可是最后却是没人相信,以晴雯的性格,当然不
甘,为自己的虚荣与清高后悔,所以在临终时那番话,既是表明自己的后悔,也是
对宝玉解释,解释她以前为什么错误地拒绝他。所以她接着就和宝玉换内衣穿,把
自己葱管似的指甲咬下给宝玉保存,表示什么都不顾忌了。这就是晴雯: 心气高傲,
性格炽热。

(5) 袭人

和晴雯相反,在红迷中袭人是人气最低,最不受人喜欢的。在王扶林的电视剧中的
袭人是容貌猥琐、心怀不正的模样。

袭人是冤大了。袭人不坏。她没害过任何人,那晴雯的被逐更不是袭人下的药。曹
雪芹大概也怕读者会误会,还专门写到: 是王善保家的趁势治倒了晴雯,本处有人和
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77回)。晴雯的性格容易得罪人,别说它人,就
是特亲的人晴雯都有得罪的时候,在第31回,晴雯和宝玉顶嘴,顶的宝玉大气,以
至要赶晴雯走。那时宝玉的公子哥儿劲头大概是发作了,不仅把晴雯吓得大哭,也
吓得 "袭人跪下央求"。

可以说袭人不仅不坏,心地还很善良。在第5回曹雪芹给她的判词里说她是 "温柔和
顺,似桂如兰" 。老太太贾母是"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第3回,袭人首次
露面),所以把她给了命根子宝玉。

那次袭人跪下为晴雯求情不是虚伪,是真心的,她是“似桂如兰" 的软心肠好人,
她不愿看到人被伤害。在第59回,春燕妈嫉妒宝玉身边丫环的地位,打了干女儿又
打亲女儿,平儿来了要将春燕妈打出去,春燕妈一哭,是袭人却"先就心软了”,反
替她说了情,保了她。也因为袭人心地好脾气好,所以和她呆过的湘云特别喜欢她。


袭人劝王夫人说宝玉大了应该从大观园搬出去,那也同样是出于好心,同样是想保
护到宝玉已及众丫环姐妹们不被伤害。是想保护宝玉晴雯等。晴雯等丫环们仗宝二
爷的势,得罪人多。晴雯甚至得罪到宝钗黛玉头上了(26回)。离开大观园那是非之
地,是明智之举,宝钗后来也醒悟,赶快搬出去了。如果宝玉等能在检抄大观园之
前就搬出去的话,晴雯芳儿等也许还能避开那场灾难,至少能避开一时。

袭人讨人烦的地方是她爱说教。如她反复规劝宝玉,虽然曹雪芹用得是褒语:“情切
切良宵花解语”(19回) 和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21回)。那也许是袭人身处的大姐
姐,或如麝月称呼的“花大奶奶"(51回) 的位置,她必须多说多管些,但说教多了
总烦人。

有一点不知该说是脾气好还是脸厚,袭人对人们戏谑她和宝玉的关系是居然受之,
书上有24回,当宝玉扭着鸳鸯要胭脂吃时,鸳鸯笑呼袭人: "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
劝" ;有31回黛玉当面叫她嫂嫂。对这些,袭人都受之不却,不生气也不辩驳。

总之,袭人是个温柔漂亮的好女孩。宝玉能够“强逐”她 "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 ,也是因为宝玉了解她性格温顺,要是对晴雯,宝玉就不敢用强了。也是因为袭
人这种温顺的性格,虽然不愿,她最后还是恭顺地服从,嫁给了优玲蒋玉涵。我们
这一代的女孩都经过毛时代"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的铁姑娘思想培
养,袭人那种 "温柔和顺,似桂如兰" 的女孩现在已成绝响,所以对袭人的温顺,
现代人反而不敢相信,以至往坏处度人了。


=========

四),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宝玉的众姐妹不仅是上面黛玉宝钗等五位,和他有亲密关系的至少还有麝月、碧痕。
另外,还有宝玉心爱或想爱的金钏玉钏鸳鸯芳儿等丫环,以及平儿香菱等。

宝玉在他那时代是异类,仆人兴儿瞧不起他: "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只爱在丫
头群里闹" (66回)。宝玉身边的女孩虽然喜欢他,但是除了黛玉晴雯外,其它都认
为宝玉的观点行为太偏了,劝宝玉改。

有趣的是毛时代的红学家对宝玉的态度,他们推崇[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但是他
们决不承认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毛的叛逆形像是黄巢李自成,是太平天国是义
和团。宝玉一哭哭啼啼的公子哥儿,怎么会是叛逆呢。更何况他还写了歌颂镇压农
民起义的诡画词(78回)。

其实那些充满了恨的农民起义不仅不是封建社会的叛逆,反而是封建社会中最残忍
愚昧的部分。黄巢吃人;张献忠七杀;而义和团不论是“反清灭洋”还是“扶清灭
洋”,都是愚昧和倒退。

宝玉才是那个社会的彻底叛逆。他的反叛,不仅是不读经书,不科举,不仕途。"懒
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 (36回)。这个许多没才的,
或懒于当官应酬的也能做到。

宝玉是否定了经书,否定了科举仕途,否定了那建立在经书和科举仕途上的社会。
虽然没有公开写说出“吃人”二字,但是在宝玉的眼光中就有看到很多人被吞吃。
而很多就是他身边大观园里花朵样的女孩。在前八十回里有金钏、晴雯、司旗,这
些是丫环,而后面被吞吃的是迎春惜春黛玉宝钗等贵族姐妹。

宝玉不仅否定了科举仕途,还否定了佛和道。宝玉是从小而且一贯 "毁僧谤道"(19回
)。书中关于道有马道婆,王一帖,或是祸害或是骗子;还有贾府老大贾敬被丹药毒
死。关于佛有宝玉瞎参禅(22回);有妙玉,她投身佛庙来保持高傲洁净,但是没用,
妙玉的命运是"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可伶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5回);宝玉长
大些后更是直接喊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36回)。宝玉梦中的天堂不是佛的
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道的玉皇大帝们生活的神仙世界,而是警幻天姑和可卿等姐
妹们居住的太虚幻境。

虽然出身于相府世家,但宝玉不要求"锦上添花,烈火烹油"的奢华,他反感贾珍薛
蟠等的淫欲挥霍,而赞赏探春宝钗等管理大观园的节约措施。他高兴的是和姐妹们
谈诗论词,办诗会;在书里他最高兴的一次就是他的生日夜宴,那也是袭人晴雯最
高兴的一次,在里面唱起歌来(63回)。说起来这些事儿也算不了什么,就是现代年
青人常搞的聚会和派对(PARTY)。宝玉对生活的要求不奢侈,而他那与贵公子哥儿们
相异的平等意识,他对生命的爱,他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所在。


宝玉如当年的王子释迦牟尼一样,在富贵豪华、锦缎花荣中却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深
深的悲哀。只是释迦牟尼选择了割断与他的妻妾丫环们的关系,而去追求生后的理
想世界。宝玉却不能脱离尘世,不能抛弃他的爱,特别是对女儿们,对那水做的骨
肉爱。他爱得很多,爱与他心心相印的黛玉,也爱人生观社会观与他相异的宝钗湘
云袭人等;他爱他贾家的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姐妹,也爱可卿妙玉凤姐尤氏姐妹等
末世女人;他爱晴雯芳儿等身边丫环,也为金钏司棋等他人丫环洒足了眼泪。

宝玉还爱平儿、香菱这些已婚女人,他对平儿、香菱的感情和对凤姐李纨妙玉等的
感情有质的不同,对凤姐等是如对大多数女人,珍惜敬重,偏于同情和友谊,而对
平儿、香菱的情就是属于那种对喜爱的女人的感情。宝玉这点勃逆于流行的道德礼
教观点,平儿香菱不仅已是他人妾,还是宝玉叔表兄弟的妻妾。而且那时宝玉已有
自己的爱人: 黛玉,还有袭人晴雯等未来的妾,可眼睛还盯到别人的老婆身上,会
挨许多传统的或死读圣贤书的人的骂。但是当我们读红楼梦第44回 "喜出望外平儿
理妆",和第62回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时,感觉到宝玉对她俩的爱不泛更不烂,而
是一片真感情。

许多男人自比宝玉,对每一个女孩子都爱,都去献殷勤,结果只能是自己伤心的时
候多。而若对象平儿、香菱那样有了主的也去献殷勤,那就要讨无趣了。男人们要
想想: 你落胎时嘴里有宝贝没有,也敢去比宝玉。这点曹雪芹描述的太清楚不过,
他给了读者一个“风流宝鉴"--贾瑞。本来男读者们基本上是该自比阿瑞而不是宝玉
的,可惜的是男人们大多又傻又可怜(就像阿瑞),尤其是年纪轻轻的红迷们。

曹雪芹写的宝玉的许多表现都不会为正统道德观念相容,既是是用现代的观点去看。
除了他对平儿、香菱这些他人妾的感情外,在红楼梦中宝玉刚出场,就在侄儿媳妇
床上睡觉,还在梦中和侄儿媳妇发生云雨关系。曹雪芹不是知道这样做不对,当可

让宝玉到她床上去睡时,就有老婆子反对说: "哪有叔叔睡侄儿媳妇床上的"。但是
曹雪芹显然蔑视这些闲话。我是佩服曹雪芹敢把“一个鸡巴往里戳”这样的文字写
在书里的,[金瓶梅]都用什么“金枪”来替代。而现代读书人都还是不好意思提这
些词的,我自己也是如此,要脸红。

曹雪芹虽然身处封建时代,却丝毫没有被那些传统的辈份啊,授受不亲阿等东西束
缚,他是直指人的真诚自然本性。而本来,爱是人性中最阳光的一面,而性也该人
生的是好东西。如我刚到北美时一个教会女孩说的: 性爱是神给人的最好的礼物之
一。可我们的传统是把性当成肮脏邪恶了。

宝玉这类太真诚的人不会被那个社会欣赏。从他周岁时的兴趣他父亲贾政就 "大怒
",,"不喜悦"了(第2回);连仆人兴儿都看不上宝玉,话中贬低他(第65回);如果
不是宝玉的身份,女孩们也不会喜欢他(除了黛玉)。就如现代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女
孩一样,她们喜欢的是在社会上混得开的八面威风的男人(如上海滩里的周润发,或
如红楼里的贾琏,以至西门庆、薛蟠)。而宝玉却显得碌碌懦弱,缺乏刚气。就像凡
高一样,在他的生活中没女人喜欢,既是把耳朵割下来送给喜欢的女人也没用。我
小时候曾看过一本19世纪欧洲诗集,里面的诗全忘了,只记得每个诗人都有几句简
介,其中一大半是年纪轻轻就自杀了。他们与现实太不相容。

曹雪芹著红楼时是非常悲观绝望,和比他早百把年的[金瓶梅]的作者一样,他也看
不到社会的光明所在。他不仅绝望今生,连来生都不愿再有,他用宝玉的嘴中说出
: "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
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
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36回)。和 "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
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形迹,不如再化一
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
才好!"(57回)。曹雪芹有个梦中世界,但是那不仅是“幻境”,而且“太虚”。所
以宝玉在里面的饮的茶是“千红一窟(哭)”,喝的酒是“万艳同杯(悲)”。

但是,与[金瓶梅]作者截然不同的是:[金瓶梅]的作者的心太冷太暗,而曹雪芹的内
心却非常阳光,就像凡高的画[向日葵]那样火热,象海子的诗“面向大海,春暖花
开" 一样美丽。在为他的众姐妹悲哭中,"曹雪芹于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辛苦耕耘他的[红楼梦]。这里的十和五都该是虚数,只代表很多,曹雪芹为红楼付
出的不只是十年,而是他的后半生全部生命。人生残酷,但是他的众姐妹值得留恋,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海子诗),曹雪芹让他众姐妹的
形与魂在[红楼梦]中再现芬芳。

曹雪芹有福气,凭着他的显贵出身和绝世才气,爱过他得女人很多,即使在贫困中
也有湘云相伴;海子是北大才子,也曾有四姐妹爱过;可怜的是凡高,连个妓女的
爱都难求。但是,凡高用他的画,海子用他的诗,曹雪芹用他的红楼一梦,都让生
命在悲凉沉重中绽放:

花谢花飞,满天灿烂。是一瞬,也是永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