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带着孩子回了一趟家。回来后一直没有整理,
现在才把一些照片整理出来。
吃来吃去,还是家乡的菜最好吃。火锅是最有名的了,现在的创新川菜和
各种江湖菜(民间创新菜)很“霸道”,味道简直“不摆了”。
家乡的菜是“无辣不欢”,有一些看似没有红油,没有红色的菜,其实也暗藏玄机,辣你一跳;当然也有很多不辣的菜,但是我就想吃这个久违了的“正宗”的辣,所以点的菜是辣的居多。
凉菜•前菜
凉拌蜇皮(微辣) 红油耳片
凉拌黄瓜(大辣,用的是青辣椒的油来拌的!) 夫妻肺片

侧耳根 凉拌苦瓜(有一点点泡椒,微辣)
跳水藠头(拌调料,下饭极了) 凉粉(绿豆凉粉)
说到凉粉,凉面,使家乡一年四季都吃的小吃。凉粉也有好多种,绿豆白,豌豆黄,豌豆绿;
凉面也是不用煮,要用蒸的,这样面才更筋斗。

又是凉粉(豌豆黄,白)

翡翠镶玉(凉拌香菜和鱿鱼条,微辣) 黑白双耳(凉拌黑,白木耳,微辣)
大头菜(酸甜香辣,下饭惨了) 香辣生菜(有个特别的名字,忘了。
也是酸甜香辣,菜是新鲜生脆)

不辣的来了
麻酱生菜(浓浓的芝麻花生酱) 蘸酱黄瓜(属于改良版,酱没有那么甜)
香油蜇头(有红绿椒丝,葱丝,微酸开胃爽口)卤水拼盘(鸡蛋,豆干,毛肚,
黄喉(牛)牛舌,鸭舌)

老四川的牛肉是一绝
牛肉拼盘(香肚(不辣),五香牦牛肉,灯影牛肉丝) 还是夫妻肺片
卤牛肉(可蘸干辣椒粉吃,不蘸就是五香味) 香酥鸡(不是老四川的)

热菜
菊花鱼(造型得名,酸酸甜甜的糖醋味) 红绿漕鹅掌(剔了骨。用青红泡椒,微辣)
干豇豆红油肚条 泡椒鱼(什么鱼忘了,辣翻天,鱼肉是鲜
嫩无比)

都与糯米有关
咖喱糯米香酥骨(带一点咖喱味,又香又辣,中间的糯米更是辣)
南瓜蛋黄虾肉糯米卷(不辣,香甜酥糯)
虾卷薯条(白色散着的是糯米粒,小孩子好喜欢吃)

辣的又来了
第一排
青花椒鸡(回去的时候,正是青花椒丰收的时候,这道菜,第一重的是麻!
辣椒也是青辣椒,麻辣得畅快淋漓。)
第二排,丛左至右
毛血旺(在红油,辣椒中寻找,有血旺,黄豆芽,腰片等等)
石锅腰篇(石锅把调料,红油煮得沸腾,倒入切得极薄的生腰片,就此烫熟)
第三排
鱼香肉丝(正宗用泡椒泡菜炒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改良版生煎肉(少用了豆瓣酱)
最后
红油芥蓝牛筋(麻辣鲜香,不是一般地好吃)

三鲜土锅米线(家乡的米粉,米线种类也很多,
我比较喜欢米粉,宽宽糯糯,有嚼头)
三色鸡蛋羹(内容丰富,鸡蛋,土豆泥,虾米鱼糜,绿色的是什么忘了)
北极虾。在麻辣中点缀一下
老四川的烤鸭。酱还有辣味的!

我最喜欢的“粉蒸肉”,“烧白”
粉蒸肉,烧白,都是肥瘦肉相间,肥肉还多点的肉做的。亲戚朋友都不太常点这个菜,点了也是浅尝几口而已。但是我吃起来是没有顾忌的,剩下的全进了我的口。
还好我平时活动量大,虽然吃得多,热量摄取也高,但是体重不会有大的起伏。
家乡的粉蒸肉,一般要放点豆瓣酱,就会稍有辣味。
第一排,第二排的左就是一般的粉蒸肉。
第一排,右,是有名的会利元(老字号)的粉蒸肉,没有用豆瓣酱,又香又糯,入口即化,是这家店的第一招牌菜。
第二排,右,是加了甜酱的改良粉蒸肉,酱香四溢,让人(我)食指大动。
记忆中妈妈做的粉蒸肉,打底的是南瓜,土豆,芋头什么的,这次回去吃到的都是
豌豆打底,可能是颜色配起来好看一些的原因吧。
我也很喜欢吃烧白,小时候那年头油水少。成人三指宽,半个手掌长的烧白,某次,
我一口气吃了11块,把妈妈“吓”了一跳,不准再吃了,其实我还意犹未尽。
烧白类似江浙的“梅菜扣肉”。用的菜不是霉干菜,而是用的芽菜,咸菜,味道上甜味不是很突出,偏向咸鲜。有的还加入些微辣椒,让口齿中多了一点淡淡的辣味。

家附近有家“彭水(地名)石磨老豆花”。价廉物美,生意之好。从开门营业到关门,食客都是穿流不息。特别是晚上,一直都有侯着的客人。晚上7点以后,
规定可以将桌子摆到店堂门口了,就在门口也会摆上7,8桌。
主打是豆花,其他是家常菜。豆花是白生生,棉扎,油碟佐料是“自助”,
自己打—红油,青椒,各种各样,光是吃豆花,就可以吃好几碗饭。
师傅现配凉菜佐料 各种调料,一笼粉蒸排骨正出笼
各种烧菜(干豇豆烧肉,红烧肥肠,红烧猪蹄最受欢迎)
打好的豆花调料(愿意自己打,就可自己另打)

老四川在北滨路上开了店。
北滨路是靠嘉陵江,江对岸就是解放碑。那块解放碑早已不是最高了;
现在最高的是叫做“纽约•纽约”的大楼,据说是在市内任何地方遥望解放碑时,都能看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友谊酒楼(老字号)包间的灯饰。“导吃”小姐也是高挑大方,乖巧。报好菜名,就隐身。
我家附近的老字号面铺。没有装修,店面不怎样,但是牛肉面,牛筋面乃是当地一绝,吃不腻。

洪崖洞下面的小吃街里的:
宜宾燃面,小面。猪儿粑—两种馅,甜的,咸的。调料。

家乡的菜确实是红通通,火辣辣的,像是家乡人的性格一样,直爽耿直,畅快。让我更感心是亲朋好友对我的热情招待。亲情,友情,好吃在口,温暖在心。
由于一些原因,这次没有去吃火锅,现在想起来,这是遗憾。只有靠回忆和想象解馋了。
谢谢看完!谢谢我的亲戚朋友们!
我家也住"杨氏牛肉面"那里,世界真小哦!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