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中国心

混迹文学城已九载,神交爱护华夏之网友,扫泼向故国之污泥 (人勤笔拙,转贴为主,请作者见谅)
正文

随便写点什么:李相日记读后感 [ 雪里蕻 ]

(2010-06-09 03:11:48) 下一个
随便写点什么:李相日记读后感 [ 雪里蕻 ] 于:2010-06-07 04:51:18 主题帖

既然老几位把俺架上认证会员的火炉,怎么着也得意思一下。随便写写,最近拜读李相《关键时刻》的一些感想。
几年前就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在高干的小圈子里流传,俺级别差远了,无缘看到印刷本。今年5月,终于有人将这本书捅到了香港,还搞到了网上,引起了海外媒体的一阵骚动。
1,这本书的真假不用怀疑,李相亲自作序,71天的日记,288页的篇幅,李相毫不讳言,许多情节是第一次公诸于众。
2,从序言中看,李相早在2003年就已将这本书写毕,应该是对当时海外流传的美国版《XX真相》还击。当时中央诸大佬应都已审阅过这本书,最后决定不出版。俺以为,是想息事宁人糊弄过去。而今年有人把这书抛出来,还是有现实目的。
3,现实目的是什么?防止前几年呼风唤雨的普世集团反攻倒算,让自己背黑锅。普世集团与紫阳真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骨干就是赵氏遗孤。相似之处还在于,有人可能效仿真人故伎,因经济失败而去寻求普世集团的支持搞政改。
4,紫阳真人:书里揭露了紫阳真人玩弄的政治小伎俩。比如,在乱邦的追悼会后自己去打高尔夫,却放谣言说李相要接见请愿学生;在426社论上出尔反尔,先表态支持再加以破坏;隐瞒凳公对其不利的意见;在常委会上搞突袭,等等。
5,凳公:关于凳公的描述很有意思。凳公是“有实无名”的最高领袖,而恰是这种“有实无名”给一线的领导带来很大困难,大家都要等凳公发话,即便以李相之高位也得等凳公的传话或召见。李相记述给我以这样的印象:凳公虽然426社论上定了调,但在赵回来之后很少明确表态,听任赵和李分歧争论,延误了处置事态的有利时机。
6,传言:李相的记述印证了很多传言。比如,386确为陈云、老李木匠所举荐,凳公还征求过李相的意见;还比如,小李木匠为凳公所荐,实际上我感觉如果不是陈、李推出的386,小李木匠可能是凳公选择的一号。这个跟以后江与小李木匠之争是否有关系呢?
7,改开:凳公确实是把改开看作命一样,大事件爆发之后选择新领导班子还不忘强调改开形象,这决定了其处置还是治标不治本的,对赵也一直犹豫,跟赵氏孤儿铲除未尽,以后还是兴风作浪是否有关系呢?
8,老人:感觉上,大事件中老人也开始分裂了。陈云、老李木匠、王胡子几位,形成了一个支持李相的老人集团,这些老人对凳公施加了很大压力;而肖春秋和李锐,上窜下跳,是支持动乱的。凳公相当尴尬。李相的揭露,对肖、李、杜为首的炎黄春秋派也是一棍子。
9,乱邦与真人:李相的叙述给人一种印象,乱邦在党内干部群体中还是有一定声望的,是“好人办了糊涂事”,而真人则已是对立面去了。乱邦和真人也不是一伙,真人捅过乱邦的黑刀。
10,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是TG的一大过场,尤其在老毛之后没有威望如天的领袖,凳公也不能做到人无异言,因此办什么大事都得统一思想。李相在日记中记述了如何在人大、政协、政府、各省市统一思想,有意义的是当朝各大佬当时的立场,比如386、蟹帝、贺纪律等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