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

说点心里话,做点想做的事,给朋友一点安慰。
正文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

(2014-04-02 04:09:57) 下一个

  1930年初,梅兰芳率领剧团到美国六大城市进行访问演出,首次把中国京剧推向国际戏剧舞台。5月的一天,梅兰芳一行抵达电影名城洛杉矶,当晚应剧场经理之邀来到一家夜总会,出席了由市长、企业家、导演、明星、著名艺术家等组成的62人赞助委员会举办的盛大欢迎酒会。宾主刚刚入座,一位神采奕奕的中年人迎面走来,他穿着工作服,连领带也没有系,与那些身着正统礼服的参加者相比显得格外特别。梅兰芳觉得似曾相识,正思量着在哪儿见过此人时,剧场经理站起来向他介绍说:“这位是卓别林先生。”经理又向卓别林介绍说:“这位是梅兰芳先生。”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情不自禁地热烈握手并紧紧拥抱。

  那时,卓别林正在紧张地拍摄影片《城市之光》,当他得悉洛杉矶专门为梅兰芳举行欢迎酒会后,他赶紧抽出时间前往参加,并为自己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而向梅兰芳连连道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酒会竟然成了梅兰芳和卓别林的私人聚会。他们一边品着美酒,一边畅谈戏剧。梅兰芳说,他从卓别林的无声电影里学习到了如何依靠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剧情内容。卓别林盛赞中国古典戏剧不仅给美国人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而且给美国电影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参考价值。他还向梅兰芳介绍自己早年也是舞台剧演员,后来才拍电影,并详细询问了京剧中丑角演员的表演技术。梅兰芳对卓别林说,中国京戏里的丑角是很重要的,艺术含量也很高,自己的前辈中就有一位造诣很深的丑角名家萧长华先生,可惜这次他带来的节目中这类角色不多,仅《打渔杀家》中有一点,希望卓别林以后有机会访问中国,到时一定能够欣赏到中国京剧界许多丑角的精彩表演。尽管这是梅兰芳与卓别林的第一次见面,但是由于对戏剧有着共同的挚爱和追求,他们毫无陌生感,反而无拘无束,相谈甚欢。

  几天后,梅兰芳应邀到卓别林和范朋克等合办的联艺公司,以及米高梅、二十世纪等拍摄现场参观,再次和卓别林探讨了舞台表演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卓别林热情相待,详尽地向梅兰芳介绍了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情况,最后两人亲切合影,为世人留下了一幅十分珍贵的照片——梅兰芳身穿蓝缎团花长袍、黑缎马褂,卓别林身着笔挺西装,两人面含微笑,双手紧紧相握……当时,梅兰芳与卓别林都正值壮年,各自在艺术创作和表演道路上独树一帜,他们彼此仰慕,互相勉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梅兰芳与卓别林约定,如来中国,一定到梅家做客。

  1936年,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3月初,梅兰芳接到卓别林发来的电报:“来华旅游,过沪时极愿一晤。”一别六年,卓别林果然如约前来,梅兰芳十分高兴。3月9日下午1时半,卓别林乘坐的“柯立芝总统号”抵达上海。下午5时半,卓别林在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的陪同下,出席了国际艺剧社在国际饭店举行的招待宴会。

  老朋友重逢,分外高兴。卓别林不无感慨地说:“记得六年前我们在洛杉矶见面时,大家的头发都是黑色的。你看,现在我的头发大半都已经斑白了,而你呢,却还找不出一根白发,这真是太不公平了!”说完,卓别林哈哈大笑。梅兰芳却从卓别林幽默、调侃、夸张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颇不顺达的坎坷境遇,便安慰道:“你比我辛苦,每一部电影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己亲手制作,太费脑筋了。我希望你保重身体。”

  宴会上,梅兰芳关切地问卓别林喜欢看什么,卓别林兴致勃勃地提出想要看中国的国粹——京剧。梅兰芳回答说,很不巧,自己当晚没有演出,但可以带他去观赏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的表演,卓别林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