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绝大多数都不是真实的。这其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量词单位是概数或者是约数;第二种则是有很多战争的人数都是虚报的!
虚数量词,梗概说法
我们知道,古代战争多用到“万”这个量词单位。那么“万”是什么意思呢。通常的释义是数词,十个一千为一万。在搭配词组的时候,万国咸宁、家财万贯、万夫莫开、万家灯火、万古流芳等等。万国咸宁,当然不会正好指一万个国家,家财万贯也不是正好一万贯。这些都只是概数罢了。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古文学中,“三、六、九、百、千、万”都是虚数。
从现有的资料看,古代的战争人数,在统计上,多把后勤民夫都包含在内了。此外,古代军队不像现在有这么明确的军衔、编制、序列,再者说,很多古代军队都是寓军于民、军民一体,所以最高统帅自己也未必真正知道手底下到底有多少士兵。往往号称几十万、百余万都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
虚报人数,恐吓对手
最为关键的是,虚报人数现象更为普遍。《三国志·魏志·国渊传》里面都说了,“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上报杀敌人数的时候,一个当作十个来算。为什么会这样?除去邀功请赏不说,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战争伤亡人数过大时,没有人能真正统计得了真实的数据,少报不如多报。
再回到参战人数来看,冷兵器时代,人数的多少基本上就是决定战争成败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大家都喜欢吹嘘自己人多,手下有三十万人就敢号称百万之师,如此吹牛,主要目的就是吓唬对手。报的人数越多,越能起到起到恐吓对手的作用。中国古代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的时候,就把人数往大了说,先把你吓得半死不活,心理防线崩溃再说。
如上述的曹军号称八十三万。就是比较假的说法。赤壁之战中,曹操当时兵力如何?史料中载,“十五六万卒从,纳荆襄降卒,七八万人”。撑死了不过二十五万人。
网络图片
我们再详细分析一下号称参战军士达百万的淝水之战。这个战例在中国历史上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即诞生于此战。然而对于前秦军队数量问题,不得不说,这也是虚报人数的范例。
《资治通鉴》载:“(太元八年)八月,戊午,坚遣征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族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颖口。”
用词太夸张了吧。 “族鼓相望,前后千里”。什么概念呢,投入的兵力前前后后战线长达千里,从现在的视角看,有武汉到深圳这么长的距离。再看“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东西万里,水陆一起行动,运漕达到万艘,这规模,就算是现代战争,也不可能出现。
再看军队数量。慕容垂率25万前锋,苻坚率60万戎卒和27万骑兵,共110多万人。比东晋的“众凡八万”(《晋书·谢玄传》)要十几倍。但是,“九月,坚至项城”之后,“融等攻陷寿春……融乃驰使白坚曰:“贼少易俘,但惧其越逸,宜速进众军,掎禽贼帅。”坚大悦,恐石等遁也,舍大军于项城,以轻骑八千兼道赴之。”(《晋书·苻坚载记》)也就是说,赶赴前线的事实上只有苻融的30万士兵和苻坚亲帅的八千轻骑。剩下的士兵留在了项城并没有赶赴前线。
另外,这三十万人也并非全部参与了最后在洛涧的决战:第一,“梁成与其扬州刺史王显、弋阳太守王咏等率众五万,屯于洛涧”(《晋书·苻坚载记》),而这5万人则被刘牢之的5000精兵击溃,斩杀一万五,俘获三万五千,这样,前秦的军队就只剩25万,而东晋增加到了约12万。第二,“冬,十月,慕容垂拔郧城”,淝水之战兵败后,又说“是时,诸军皆溃,唯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下面又用小字加以了阐释“垂别击郧城,不与淝水之战,且持军严整,故诸军皆溃而垂军独全”。也就是说,25万中慕容垂又带走3万去攻占郧城而后驻扎在那里,前秦的军队剩下22万。第三:《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六》中记载,淝水之战时张蚝“败谢石于淝南”,也就是说他又带走了一部分军队,但人数无详细记载。综上三点,也就是说前秦参与双方最后一役的人数最多20万左右。
由此可见,由于战线、伤病、后勤、心理战等等各种原因,中国古代战争里,所谓的几十万上百万大军,多为虚报之数。
古代交通和通讯都很不发达,百万大军之间的通讯和协调,粮食供应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