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

说点心里话,做点想做的事,给朋友一点安慰。
正文

清华大学教授:建台海隧道 不存在不可克服难题

(2007-05-01 19:33:20) 下一个


吴之明,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国家项目管理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1996年初,吴之明对刚刚开通的“英吉利海峡隧道”进行了考察,随后在《科技导报》发表了《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经验教训和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首次提出开挖台湾海峡隧道、联通两岸的构想。

■对话动机

4月20日,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此次会上,两岸学者提出两岸间更加直接的交通方式:建设台湾海峡海底隧道。

5天后的4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表示,“对于建设跨越台湾海峡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在具备充分的可行性前提下,会考虑实施建设问题。”杨毅称,大陆交通部门在制订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时,已经提出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通道的规划。全部实现整个规划大约需要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建成大陆至台湾高速公路直达的通道将是人类历史性的工程突破,将方便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造福两岸同胞。

建台海隧道,已逐渐提上政府日程。而早在11年前,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明在考察英吉利海峡隧道后,大胆提出建设台海隧道的构想。吴也因此被媒体称为“台海隧道构想第一人”。

建台海隧道,有多大可能,需多长时间,有怎样收益,又面临如何困难?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与吴之明进行了对话。

构想 联合统一的象征

欧洲作为不同的国家,都可以走向联合,何况台湾海峡两岸都是属于一个国家。

新京报:据媒体报道,你是第一个提出建台湾海峡隧道的人。

吴之明:其实,提出建台湾海峡隧道,我不能算是第一人。据台湾专家介绍,早在1948年夏天,台湾学生反专制游行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要做台湾海峡隧道、与大陆连接起来。我们大陆在上世纪60年代,也有人提出要修个隧道到台湾。当然,作为专家,系统研究了这种大型隧道后再公开发表的报告,是第一个。

新京报:当时你是怎么提出台湾海峡隧道构想的?

吴之明:我在清华是搞工程的,1996年得到资金支持到英国去作短期的交流。英吉利海峡隧道1995年夏天刚刚通车,于是我就报了这个题目,对它进行考察研究。

在考察之前,我已经收集了很多的研究资料。从工程技术上来说,这个工程很成功。

之后我写了一个报告《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经验教训和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在国内发表。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清华校内也得到了支持。

新京报:英吉利海峡隧道与台湾海峡隧道具有可比性吗?

吴之明:英吉利海峡隧道是整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进程的产物,欧洲作为不同的国家,都可以走向联合,何况台湾海峡两岸都是属于一个国家。海峡隧道是联合统一的象征,具有标志性意义。当然,它还有实际的经济利益。

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占了60%,打通英吉利海峡隧道、加强与欧洲大陆的交通联系,肯定对经济有很大的益处。台湾两岸经贸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从零发展,到1996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的依存量已经发展到16%,而去年的数据已到了30%以上,而且两岸的经济合作交流也会继续加强。

现实 需20年勘探与研究

台湾海峡是英吉利海峡长度的三倍,工程上的难度也要更多,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难题。

新京报:隧道到目前还是在科研阶段,主要问题是出在资金方面吗?

吴之明:最主要的是,两岸目前还没有统一,在关系没有正常化的情况下,修隧道是不可能的。至于资金,我刚刚提到这个构想的时候,反对的人也不少,以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是经过这十年看来,国家的变化太大。

如果把大陆、香港、台湾的GDP加起来,已经和当时英法的GDP总和相当了,我们的经济实力已经很强。当然这些钱怎么花,是先用在哪个方面,也不一定,需要研究。

新京报:技术方面呢,台湾海峡隧道与英吉利海峡隧道相比?在海底挖隧道,怎么解决海水倒灌?台湾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运动频繁,如何克服?

吴之明:台湾海峡是英吉利海峡长度的三倍,工程上的难度也要更多,这需要一个个去克服。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难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解决。

当然,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在科研方面,需要20年勘探与研究。

海底隧道有两种,一种要在海底几十米岩层下打洞,挖隧道,形成防水的管道。另一种是做成混凝土的管道,让它沉到海底,连接进来,进行防水处理。国际上还有一种悬浮的隧道,悬浮在海洋中,但这种技术还处在论证阶段,全世界还没有一条。

台湾的地质情况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这要通过精心选择线路,躲开最强烈的地震带。目前有四条线路,大家目前都倾向北线,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的新竹。当然,这不是定论,还只是大家的一个想法。具体选哪条,还要看发展。

新京报:有消息说琼州海峡也将建设跨海通道,未来的台海通道,能否从中取经?

吴之明:琼州海峡隧道会比台湾海峡开工要早,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已明确表态,交通部将更积极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逐一攻克海峡通道工程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为今后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特别是台湾海峡等跨海通道工程提供经验。

争议 大工程从来就有不同观点

就像三峡工程一样,这样的大工程,从来都是有很多争议的。

新京报:考虑线路的时候,除了安全,还有什么方面的考量?

吴之明:避开地震带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是要考虑连接两岸的重要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北线在大陆这端是靠福州,台湾那边是靠台北。南线,我们大陆这边是靠厦门,台湾是澎湖至台湾嘉义,都是从经济的方面去考量。

新京报:这次首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台湾学者怎么看海峡隧道?

吴之明:从来的人看,大家都还是支持的。有的学者也提出了可行性报告。有个80多岁的台湾学者,最早在1948年,台湾的大学生在进行反蒋游行示威时,就提出要修一条隧道来连接大陆与台湾。

新京报:台湾也有舆论认为,大陆讨论修隧道是统战需要,显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口头上“吃台湾豆腐”,是政治考量,而不是出于经济需要。

吴之明:不同意这种观点,第一我们是从两岸人民的福祉考量,第二我们是从经济发展与工程技术的方面考量。至于台湾方面有不同观点,也不奇怪。但就像三峡工程一样,这样的大工程,从来都是有很多争议的。包括英吉利海峡隧道,因为目前还是亏损的。

实践 台海通道跳出学者圈

“海峡两岸通道学术委员会”的负责人由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担任,有了新的意义。

新京报:前年,交通部提出了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规划,这是否与台海隧道的构想有关?

吴之明:我认为,这意味着目前台海通道的研究已经跳出学者圈,获得国家交通部门的支持。交通部在2005年的这次规划里,正式将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并以通道北线(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作为规划方案绘入全国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新京报:这次在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被称作“第一届”,但是据我所知,此前已经召开过多次研讨会。

吴之明:是的,这个专题研讨,实际上已经召开了五届了。第一届其实是在1998年开的,是台湾大学与清华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合办的。这个论证中心,是研究院的领导看到我的报告后于1997年组织成立的,我是主任。

这次福州的会议为什么叫第一届,是因为政府介入了,由福建省交通协会和台湾中华道路协会共同主办。会上成立“海峡两岸通道学术委员会”,委员会的负责人由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担任,有了新的意义,所以才叫第一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