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还是不挖——发掘武则天之墓争议追踪
(2009-04-09 13:15:11)
下一个
挖,还是不挖——发掘武则天之墓争议追踪
一切,都缘于乾陵的诱惑。
在这个素有考古界“三峡工程”之称的墓里,躺着是距今1300年的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以及据云五百吨之多的瑰宝。
一千多年了,多少人打它主意,可终因石固墓坚无法撼动。
新中国成立,中国考古第一准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历五十年风雨,乾陵保护完好。
却石破天惊,近日“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传出发掘消息,沸沸扬扬。
果真,有这回事?
还不仅是挖乾陵
“发掘乾陵?根本没这回事。”昨日采访中,参加了那场座谈会的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刘向阳劈头一句。“发掘乾陵也不是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当时,陕西考古界前辈石兴邦先生在谈到乾陵文化研究方向时,只是提出要继续准备发掘工作。”
“传闻发掘乾陵,可能来自乾陵博物馆申报的《唐乾陵陵园考古调查计划》。”刘向阳说,“这个计划倒是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预计今年开始,为期三年,主要对乾陵的内城、外城范围和地面文化遗存进行勘察,并不涉及对地下部分的发掘。而且,我认为石先生说的准备工作,大概还得20年。”
难道竟是误会?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此次“发掘”的焦点人物、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兴邦。曾主持陕西半坡遗址和法门寺发掘的他,坦承自己确实主张发掘乾陵。
记者:怎么就敢要主张发掘乾陵?
石兴邦:不仅是乾陵,其他唐陵也应发掘。中国唐陵研究自解放以来几十年一直受限,几十年前研究那些,现在还是那些。
记者:是否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完好保存出土文物了?
石兴邦:这个不能保证。现在提出发掘乾陵,并不是说技术已经达到保存所有珍贵文物的水平。对金银器物的保存没有问题,但是对纸张、丝绸等并不能做到完好保存。理论上,是要等到技术水平完全成熟再发掘,但是现在如果不提出主张,研究的进度就会拖延,没有人关注。所以对发掘要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凡事要有一个计划才能提上日程。而且,文物在地下也只是破损的速度比较慢,就像东西放在冰箱里,过几天也可能坏,更不要说埋在地下了。当然,我主张发掘唐陵,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挖,要先从被盗的陵墓开始试验性发掘,积累经验,进而才能发掘完整的陵墓。乾陵,就是没被盗墓的难得的完整陵墓。
梁山失败盗墓者
乾陵,真的没被盗过?
它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乾陵占地约20余万亩,位于西安西北85公里的梁山主峰下,盛唐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规模宏大,收藏丰富。
“它绝对没有被盗过。”陕西乾陵博物馆促销部邸女士非常肯定。“因为乾陵依山为陵,是在海拔1000多米的梁山半山腰打洞开凿的墓穴,山上都是坚硬的青石,盗这种石头墓,非常难。即使按照现在的盗墓技术,打开墓穴至少要1—2个月的时间。对于盗墓者来说,时间太长了,还没打开盗洞,就被逮住了。”
不过,1200多年间,垂涎它的梁山盗墓者的身影从未断绝过。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但都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唐末,黄巢动用了40万大军,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悻悻撤兵;五代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掘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大部分唐代帝王陵墓,盗得大量钱财后,又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但是一挖,就狂风暴雨大作,温韬受了惊吓,这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乾陵幸免于难。”
邸女士说:“上世纪60年代专家曾勘探过乾陵,发现墓道完整,而弃墓道、在青石上打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盗洞。现在我们博物馆晚上白天都在看守,保护得非常好。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乾陵可能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正因为尘封了千年,这个“保存最完好”的王陵更加让人向往。可能有“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能有“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这是郭沫若称之为“石破天惊”的奇珍;也可能有相传李世民死后要枕在脑袋下的《兰亭序》,因为温韬盗了李世民的墓后写的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它,所以乾陵博物馆一直有个说法,它也许是给武则天陪葬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已知的藏宝已经让人咋舌。刘向阳说:“两个皇帝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自然极具价值。陪葬品中肯定有大量的金银玉器、唐三彩器皿,可能还会有丝绸、典籍和字画。因为太宗昭陵被盗时就有大量字画,而高宗也酷爱字画,传说他的遗言就是把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
就怕重蹈周公墓
一个周公庙墓群,曾经多少沸沸扬扬,考古学家多少期待。
可打开一看,原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杨才玉的印象太深了:周公庙墓群的开掘就是等到国家允许后才开始,结果全被盗空,其中竟然还有2002年的矿泉水瓶!
“被盗后再组织抢救性发掘,是对文物政策的‘嘲弄’。”杨才玉说。
他的主动发掘理由有二:一是积极保护,“地下水的渗漏对地下建筑造成的破坏不能忽视。而且,出土文物的保护难题并非不能解决,有些文物可以继续放在帝王陵中,采取特殊隔离处理后,不影响参观。”二是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可作振兴陕西经济的兴奋剂。“有经济学家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500万游客,这是多大的经济效益,这又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多大的投资?”
从技术而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前总工程师甄广全也赞成发掘:“目前我们的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已经奠定了保护好乾陵出土文物的坚实基础。”
甄广全说,以“移植”为主要特征的文物保护技术,近年已有很大进步。比如人们最担心的丝绸纸质文物保护,就已取得多项成果,有的还具国际先进水平,如陕西省考古所已成功开始揭取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呈团块状的丝绸文物,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研究成功的保护丝绸、纸质文物的生物技术方法更是世界领先。“如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力量不停顿地奋战三五年,对发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拿出确保安全、科学发掘的实施方案和工艺措施,那么我想,再过几年,或许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时,我们的技术准备工作就已充分,就到了发掘乾陵的好时机。”
沉睡是金
“怎么,几十年前郭沫若在世时提过的事,现在又有人提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一听电话就炸了。
因为盼望有生之年能目睹传说中的乾陵,更因巴望能亲眼看看相传藏于其中的《兰亭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努力试图说服周总理,可只听得总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暂不发掘,实因难忘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那唯一一次的主动发掘。
1956年,十三陵定陵发掘。虽然24箱、3000余件绝世稀珍惊艳世界,虽然一顶金质皇冠更令中外叫绝,但却因科技水平有限,造成多少遗憾痛心:鲜艳织锦黯然失色,皇帝棺椁焚毁无存……
就此,周总理批示:地下埋着比我们地上保存还好,给子孙留点活干。后来,这就演变成了中国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昨日采访时,北大考古学系教授宿白说:“目前技术尚未完善,不主张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总体来说,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还很落后,包括我们系在内的很多高校考古专业招收的都是文科生,相关专业的理科生也大多不愿从事文物工作。而且在国外,对木器、纸张、丝绸的保护技术,也是尚未攻克的技术难关。”
陕西省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强调:“只有在我们能够切实保护现有的文物遗址遗迹后,我们才有资格讨论帝王陵墓的发掘问题。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帝王陵墓的借口,甚至也没有必要讨论它。”
正在西藏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林说:“文物界在丝织品、彩绘颜料的保护方面确实有了些进展,但离完全有把握还差得太远。就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织品近年开始揭取保护,但多数遗物一触即碎,难度非常大。用这样还不成熟的技术,将乾陵可能出现的珍贵文物当试验品,极为危险!而且,全国有几百座帝王陵墓,乾陵这个口子一开,别的陵怎么办?”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杨志刚认为:“不能因为发掘乾陵的轰动效应而忽视经费有限、技术滞后等问题,教训已经够多了,为什么不留待我们的子孙再挖呢?”
同为复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陈淳教授也说:“考古学不是只关心帝王将相,如果要研究某个朝代,那么老百姓的墓不是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普遍形态?难道,非要眼睁睁看着那些鲜亮的衣服一见天日就变色、那些丝织品一点点毁掉、那些木雕渐渐成灰烬?即使《兰亭序》真在乾陵,现在一发掘,很可能就得看着它慢慢变成一堆灰……”
“因此,尽管陕西省几乎年年都有人大代表联名提案‘开掘乾陵’,但我们全国专家组研讨后,最后都是屡提屡否不能挖。”徐苹芳说。
乾陵,沉睡是金?
沉睡是金!
乾陵的故事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的时间基本完工。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去皇帝尊号,“遗制庙,归陵”。但围绕她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的问题展开了争论。
最后,由于武则天毕竟是唐中宗的母亲,中宗以“准遗诏以葬之”为由,在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吴长亮 刘旻 林环 王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