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时光

二野,居于南美,正宗华人也。
正文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完整版)之一

(2008-09-22 18:51:10) 下一个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完整版)


(1)
  
  王者之师
  
  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个国家夏 诞生了。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西元前11世纪,周王朝又以武力征服了天下。由于王位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们就要得到封地。这样一代代分封下去,周天子脚下就出现 了几十个国中之国。从此,这些属国之间就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战争。
  
  直到西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10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
了所有的国家,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就是这支军队,最终结束了500多年的战乱,在中国第
一次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帝国。
  
  这是一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然而,多年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它真实的形象 一直模糊不清。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它靠什么建立了空前的丰功伟业?
  
  回望秦军统一中国的步伐,那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史。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 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西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
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 秦人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刚刚立国的秦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当时,西北高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这 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猛,他们经常对秦人进行攻击和屠杀。史书记载,秦人几代先王都战死在疆场,刚刚诞生的秦军血流成河。然而,这支顽强的军队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 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
  
  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之后,秦人的眼光转向了东方。此时,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弱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消失了,出现在秦人眼前的是六个强大的对手。秦人发现: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向东扩张的梦想一时很难实现。
  
  转折发生在西元前356年,那一年,一个叫商鞅的人开始在秦国推行改革。商鞅变法之
后,秦军开始迅猛地向东推进。
  
  魏国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史书记载:魏国军队身穿重装铠甲,以强悍而闻名。然而,强悍的魏军成了秦军的第一个牺牲品。西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衰
落。
  
  楚一直是南方的大国,实力雄厚,楚人制造的青铜剑直到今天都赫赫有名。
  
  西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经营了几百年的都城郢,楚国一蹶不振。
  
  赵国位于北方。由于长期与游牧民族对抗,赵人民风剽悍,十分善战。但是,
  
  在西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消灭了整整45万赵军精锐。赵国元气大伤。
  
  自商鞅变法以来,强大的秦军通过一次次战争消耗东方列强的军事力量。在130年的时
间里,秦军歼灭六国军队160多万。到西元前230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对手能够与秦军抗衡,秦王嬴政就此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十年统一战争期间,六国军队的伤亡总数超过了200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公
元前221年,最后的齐国不战而降,秦军挺进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临淄。至此,战国时代
结束,秦帝国诞生了。
  
  从崛起于西北高原到一统中国,这支伟大的军队经历了550多年的奋战。
  
  在今天陕西省的咸阳市附近,这个平台曾经是秦帝国的心脏:咸阳宫。就在这个地方,秦王嬴政发号施令、指挥秦军一统天下。2000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了黄土堆,帝国的军队却找不到任何踪影。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在秦帝国之后100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诞生了。他的经典巨著《史记》记录了几百
年间秦军发动的一次次战争,但对于战争的详细过程和具体细节,司马迁却很少提到。一场涉及几十万军队、持续几个月的战争,往往只是简略的几十个字、甚至几个字而已。秦军使用什么武器、如何装备、用什么方法攻击对手,司马迁似乎并不关注。
  
  长平之战是《史记》中惟一一场记载比较详细的战役。西元前260年,秦军和自己最强
大的对手赵军在长平决战,战争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
  
  司马迁写到,当双方僵持,久攻不下的时候,秦军出动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将赵军一分为二。这支出奇制胜的部队到底是如何作战的,司马迁却没有更多的说明。
  
  在赵军被分隔的同时,秦军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切断了赵军的粮道。秦国的骑兵部队又是什么样的呢?
  
  秦军合围之后,立即派出一支轻兵部队冲击赵军。这支令人费解的轻兵,应该有超乎寻常的攻击力,这个字又做何解释呢?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一带就是当年秦赵交战的地方。岁月流逝,古战场上建起了村庄。 县博物馆的馆长定期来村里收集文物,因为村民经常能够捡到箭头之类的古兵器。这些箭头曾经深埋地下,上面似乎还散发着血腥。秦赵长平大战是秦军统一中国的进程中最为关键一 场战役,它的结局对秦帝国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场战役去了解秦军,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就在这个山谷,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长平离秦国的都 城咸阳将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这是一个令今天的军事专家们迷惑不解的地方,以当时的条件,秦军的后勤供应几乎是一 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48年的冬天,淮海战役爆发,这是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在宽阔的战场 上,紧随在解放军身后的是一支支由农民组成的运输队,他们用自家的小车、耕牛连续不断地向前线输送粮食和弹药。在整个战役中,解放军投入了60万的兵力,这个数量与长平之战中的秦军大致相当。但是,在60万解放军身后,为他们提供后勤支持的有整整543万农民。平均9个农民供应一个战士!2000多年前,秦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500万而已,60万秦军的后勤保障是怎样实现的呢?
  
  在一个铁制农具和牛耕刚刚开始使用的时代,秦国用什么供养这支560万人的军队进
行经年累月的战争?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来说,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
  
  所有这些问题,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提供答案。相反,司马迁却记录了秦军极其黑暗的一面。长平之战,赵军战败投降。投降后的赵国士兵除了240名年龄较小的被释放之
外,40万俘虏全部被活埋,整个战役赵军45万人死在长平。
  
  在山西高平的这个山谷,考古人员的发现证实了这个惨烈的结局。在方圆10公里左右的地方,到处都是掩埋尸骨的大坑。仅仅在一个坑里边,他们就发现了100多具赵国士兵的尸
体。
  
  在司马迁的笔下,秦军是残暴的化身。在另一部历史文献《战国策》中,当时一个谋士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史书中的秦军离野蛮只有一步之遥。难道是残暴和野蛮造就了这些强悍的士兵吗?
  
  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千百年来,它只是在人们的想象中存在。直到有一天,几个陕西农民的意外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1974年,干旱袭击了陕西省临潼县的西扬村。焦虑的村民希望地下水能够拯救他们枯萎的庄稼。几个村民将打井的地点选在一片石榴树林里的。三月份的一个黄昏,井水并没有看到,从地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却挖出了一个真人一样的陶土人头。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考古工作者取代了当地的农民,就在这个打井的地方,专业的发掘开始了。
  
  小小的井口被挖成了巨大的土坑,但是,真人一般的陶俑仍旧不断地在土层中出现。在现场的考古学家袁仲一和同事们断定,这是一个古代的陪葬坑,但谁也没有料到,他们几十天的挖掘,只是冰山一角。
  
  最终的探测结果表明这是一个空前巨大的陪葬坑。它的面积完全超过了人们的想象。1974年,由几个打井的农民开始,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就此拉开了序幕。
  
  陪葬坑中这些武士模样的雕塑当初都是站立的姿势。很明显,它们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1974年,展现在考古人员面前的,是一具具倒塌的身体。残破的头颅,断裂的手臂,在这个巨大的俑坑中到处都是,在整个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数量如此之多的陶俑。
  
  残破的兵马俑开始接受精心的修补,它们当初的面貌开始恢复。一个、两个、三个、一个个陶俑重新站了起来。他们的大小和真人一模一样,清一色都是战士的装束,身着铠甲和战袍,象军队一般,排列得整整齐齐,肃立在一道道隔墙之间。
  
  陪葬坑中还挺立着几百匹战马,它们昂首嘶鸣的状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雷霆万钧的战场。在战马的边上,古代战车的痕迹清晰可辨,木制的战车完全朽烂了,车体的轮廓却保留了下来。
  
  几十辆战车,几百匹战马、几千名战士,在二十世纪70年代,排列在考古专家面前的俨然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
  
  关于这个俑坑的存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任何传说透露过一丝线索。他们是谁的军队,这个陪葬坑的主人又是谁呢?关中平原是秦汉至唐代的帝王谷,在俑坑西边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土堆,那是秦帝国的创建者秦始皇的陵墓。
  
  这样壮观的陪葬坑似乎也只能是气度非凡的始皇帝的作品。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推断最终是否成立还需要更为直接的证据。挖掘在进行,考古人员从泥土中又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仔细清理以后,兵器表面上显露出一些文字。
  
  在这只矛上刻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非常相似,念作寺工。史书记载,寺工正是秦始皇设立的、主管兵器生产的国家机构。在这只戈上,专家们找到了更加确凿的证据,戈上右边的文字是: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秦国的兵器生产。
  
  兵器上面的这些纪年标志着它们准确的生产日期。毫无疑问,这些兵器都是在秦始皇时期铸造,在秦始皇死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站在袁仲一和他的同事面前的,竟然是那支被历史的迷雾笼罩、消失了2000多年的无敌军队。突然间,司马迁笔下模糊的秦军形象,一下子就变得具体、清晰起来,兵马俑给人们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1975年,整个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许多媒体都把发现兵马俑的消息登在头版。各国元首和政要纷纷来到陕西,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古代中国军队的面目。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越过太平洋,秦俑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国家地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军队:不可思议的大发现。但是,对于秦军的认识,美国人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在残暴和野蛮上面。
  
  真相需要真正的学者用科学的态度一点一点去揭示。兵马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袁仲一的生活。发现的惊喜和激动很快就过去了。研究工作一开始,袁仲一就意识到这些活生生的雕塑带来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
  
  这些战士不但一人一个模样,他们的装束也明显不同。有的士兵戴着小帽,有的士兵却
仅仅梳着发髻,这种差异意味着什么呢?这些戴着板状帽子的似乎是军官,可他们究竟属于
哪个级别?难道两千年前的秦军就已经有了严格的军衔制度?
  
  观察整个俑坑,6000名将士井然有序。他们的排列方法是随意而为还是有什么含义?这
些陶土战士能否揭示古代中国谜一样的阵法和战法?一连串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继第一个俑坑之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陪葬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
土。研究人员制作了由上千张照片拼凑而成的俯视图,通过电脑模拟,可以看到地下的壮观
景象。
  
  坑的东北角是弩兵。弩是古代战场上最为精准的武器。长平之战,赵军统帅就是被秦弩
兵所杀。秦弩兵的威力能从这儿得到揭示吗?
  
  坑的南边是一支独立的战车部队,这是一个从不为人所知的兵种,长平战场上秦军神秘
的轻兵会不会就是这些车兵呢?
  
  紧着车兵的是骑兵,他们四骑一组,井然有序。这就是司马迁笔下,劫断赵军粮道的秦
骑兵吗?
  
  这些战士的动作表明,他们曾紧握着各自的兵器。由于年代久远,兵器的木制部分经腐
烂,金属部分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兵马俑坑总共出土了4万多件
  
  根据常识,铁兵器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青铜兵器。装备着落后的青铜兵器的秦军怎么可 能战无不胜呢?
  
  在人类历史上,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并不罕见。秦军,这支曾经创造了历史的军队,
难道真的是装备落后,仅仅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真相将随着兵马俑的发现得到一步
一步的揭示。

(2)    血色青铜
  
  两千多年前,秦人的军队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转折点上。然而,在史学家
司马迁的笔下,这支军队秦军摧城拔地、杀人如麻。秦军,这支令人生畏的军队,果真是依
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对这些兵器的研究让人们逐渐看到了
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司马迁未曾记录的那一面。
  
  在河南省的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两千多年前,这一带是韩
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的生产在当时已经有一定规模。
  
  在河北易县出土的这把燕国铁剑,锋刃部分已经达到了今天高炭钢的硬度!春秋战国的
几百年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
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的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
准备消灭燕国的时候,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
谋,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是荆轲真正的目的。
  
  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
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因为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
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
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司马迁的
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马俑坑的黄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
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秦人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
  
  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的奔跑当中,
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司马迁记载:在一个宫廷医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主
晃动不已的剑鞘,最终才拔出了配剑。
  
  专家很迷惑: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
逼近对手。古罗马军团在血战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伤。

  
  比对手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
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
剑硬,但容易折断。
  
  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但秦剑更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细地研究了秦剑奇特的形状变化。
  
  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
或许,秦剑加长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
  
  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
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刺客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亡。

  
  两千多年前,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
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地
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
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
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
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
  
  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
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
一些呢?
  
  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
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今天的射击训练,
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弩机上的望山,在上弦时可以自动地把扳机重新调整到击发的位置。但它还有另一个不可思议的功能!
  
  可以推想,在与匈奴骑兵厮杀的战场上,秦军弩兵射击的情形。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
  
  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而在兵马俑
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棱箭头呢?
  
  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
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地
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
  
  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
  
  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
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
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
  
  西元前214年,秦军发动了针对匈奴骑兵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
就被彻底击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归秦国。
  
  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设想,在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时,强
劲的秦弩就密集准确地击中战马和骑手。持弩的秦骑兵射击的准确程度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
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挡不住弩箭强大的穿透力。
  
  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国兵书经典《武经讲义》中说:弩是
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青铜弩机的设计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对于匈奴人而
言,这种机械装置太复杂了,他们很难装配或仿制。
  
  当专家们对秦军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
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
  
  这两件戈也不是同年生产的,但它们也是一模一样。
  
  湖北鄂洲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
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
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
  
  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
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
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作战质量。难道,地处
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人就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
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过
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的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
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
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
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战
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
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
  
  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两千
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

  
  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
八个面,手工要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
  
  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
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
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
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
  
  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
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能
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仔细观察这只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那是
锉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的表
面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两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轮,靠
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是不可能的。

  
  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发
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
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
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
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
戈的厂长叫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
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
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透过这些冰冷的青铜铭文,我们或许还能看到那个遥远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运。
  
  这个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厂的厂长,ZHE每天都要检查兵器生产,他得向丞相吕不
韦负责。如果兵器质量有问题,按照秦国的法律,厂长首先遭受处罚。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
他必须尽职尽责。
  
  处在这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最底层的,是数量庞大的工匠。专家在铭文中一共发现了
16
个工匠的名字。
  
  在秦国的手工工场,工人一般都是终身制。无论如何,这个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工
场度过了。16年的劳作,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坎坷。就是这些像一样的普通
人,制造出了留到今天的这些精良兵器,从一丝不苟的加工痕迹上,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他
们粗糙的双手和专注的目光。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地制作高质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
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蛮和蒙昧包围的时候,而秦人就以他们独
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了:在秦的时代,人们还不能象处理青铜一样熟
练地用铁,铁的冶炼和铸造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仍旧
是青铜铸就的。
  
  2000多年前,秦人将青铜的性能发展到了极致,在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这些青铜兵
器曾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秦军战士怎样使用青铜兵器,强大的秦军究竟是如何作战
的呢?这支从远古走来的军团,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


(3)
  死生之地
  
  西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土地送给了
赵国。战火在秦赵两国之间就此被点燃。
  
  在赵国一个叫长平的地方,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
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长平在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县,战争就发生在这个山谷。即将投入战斗的秦军,一直是古
代史学家几笔带过的模糊形象。而今天,军事专家已经可以根据秦兵马俑去推测那支令人生
畏的军队如何作战了。
  
  长平之战,秦军主力在面对象波涛一样翻滚而来的赵军时,怎样发起攻击?他们的战斗
队形是什么样的?这些一动不动的陶土战士,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可以设想,在长平谷地的秦军军阵中,他
们最先与赵军接战。考古发现,他们曾经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这些弩兵分为三排,
直面成千上万汹涌而来的赵军。
  
  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去以后射出
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
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这是人们第一次亲眼看到秦军弩兵的作战队形。专家认为,他们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
可以推测,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
密集的杀伤力最为致命。
  
  在兵马俑博物馆,这是第二个被发现的俑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土。但是,电
脑技术可以帮助考古人员模拟地下的壮观景象。
  
  黄土下站立着一支独立的弩兵部队。前排的士兵正在射击,后排的蹲着准备,一起一伏,
配合默契。这显然是秦弩兵作战的一个瞬间。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用类似的方
法组织火枪手,秦军很有可能开创了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
  
  在长平谷地,赵军首先遭遇的就是秦弩兵。万弩齐发,赵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
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
  
  从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这只矛头附近,考古人员发现
了一条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
十分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米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
队就以7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
当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
阵不变。可以想象: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
格的训练。
  
  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
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在兵马俑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
  
  戟的长度在280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
与长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对于他们来说: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发挥个
人才华是最关键的。
  
  考古人员发现的第三种长柄兵器叫铍。它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
间,在35左右,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形去冲击对手。
  
  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但是,这些兵器之间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经很难了解。兵马俑坑曾被人盗毁,士
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遗失了,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黄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经很难判断。
  
  在兵马俑坑,军事专家还是发现了一种配合作战的范例。在轻装的弩兵中,这个身穿铠
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长矛一类的刺杀兵器。在射击部队中编制这样的长矛手,是为
了保护射击手免遭冲到跟前的敌人伤害。从这些细节来看,秦步兵在专业化和协同作战方面,
很可能已经相当成熟。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
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
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
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史记》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
后,立即改变部署,向秦军主动进攻。而秦王也秘密换上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为
秦军总指挥。
  
  当赵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白起认为战胜对手的机会已经来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
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
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
  
  在夜幕的掩盖下,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离开了营垒。一支25000人去断赵括的后
路。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两支部队要么全军覆没,
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今天,这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当年包抄赵军的秦军,就穿过了
这条河流。
  
  然而,军事专家对这两支秦军部队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属于哪一个兵种?5000
名秦国骑兵究竟如何作战,这一切都没有人确切地知道。
  
  2000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发现了秦军的战马。专家测量了100多匹陶
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133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
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8寸,5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来,秦人对战
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书上也有所记载,说秦马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说:探前蹶后。前蹄子往前一拔就
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就是蹶后,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前蹄子和
后蹄子之间,一纵一丈六,一纵一丈六,这样的马多得很,数都数不清。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赵国是创建中国骑兵的第一个国家。但是,这个仓促地结论
忽略了秦人的一段历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儿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
就是以养马而起家。
  
  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
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但是,秦国的骑士在哪里呢?
  
  在这个仍然覆盖着黄土的大坑下面,就肃立着一支完整的秦国骑兵部队。
  
  这就是秦国的骑士:他们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专家发
现,和赵国早期的骑兵相比,秦军的马鞍先进了许多,它的两头微翘,已经有了现代马鞍的
雏形。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发现是:秦骑兵仍然没有马镫。
  
  在没有马镫的战马上,骑士无依无凭,要全力保持平衡。马镫使骑士可以腾出双手,用
来攻击敌人。但没有马镫的秦骑兵究竟如何作战呢?
  
  从考古挖掘看,专家们在骑兵纵队中没有找到适于马背作战的长矛和战刀,却找到了箭
头、弩这样的远射兵器,秦军骑兵竟然是用弩在马背上作战,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展现在人
们面前的,正是骑兵处在发展阶段时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长平战场上,直扑赵军大本营的五千骑兵还无法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
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军大本营的动静,袭击赵军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

  
  然而,秦人深知作战中配合协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黄土下面,这支秦国的骑兵部队井
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考古证实:秦骑兵已经具
有非常严密的组织,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战国时代,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骑兵部队在秦军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
的攻击力量。长平之战,5000秦骑兵最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为彻底包围对手发挥了关键作
用。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个村庄叫三军村。两千多年前,赵军的统帅部就设在这里。赵军被
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这时,司马迁写到,秦军统帅白起并不马上发起总攻,他
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
围的赵军。
  
  围困持续了46天,在那悲惨的日日夜夜里,在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中反复冲杀的秦
军轻兵,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在众多的陶土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他们手执戈矛,没有任何防护铠甲,是典型的轻装。
在冷兵器时代枪林箭雨的战场上,这种装束的战士不是炼就了一身高超的格斗技术,就是拥
有非凡的勇气。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战士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轻兵。但是,其
它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个俑坑,骑兵部队的边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但是,当探测结果
全部出来的时候,专家们却颇感意外。
  
  在秦的时代,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
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弛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一千多年。
  
  但是,这儿的探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
部队。
  
  这些战车车体窄小,仍旧由四匹马拉动。可以推想,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
跟上骑兵的速度。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正好弥补骑兵无法近身攻击的缺
憾。
  
  一些专家认为,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种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的2500
0
名奇兵很可能就有这种独立战车部队。
  
  赵军主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到咸阳,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亲自赶赴前
线,将15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拼凑的秦军从战场的两翼,一直
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全部赵军的后路。
  
  赵军统帅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他把部队分为四队,拼死突围。司马迁
没有提赵括是向哪个方向突围,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向赵军的大本营方向,如果真是这
样的话,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两万五千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
合的铁门。
  
  可以想象,在整个包围圈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最为惨烈的战斗。这绝赵军后的秦军
部队,如果没能顶住赵军的拼死突围,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改写。此时,除了士兵的勇敢,
没有什么比精心组织的军阵更有效了。
  
  在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
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还埋在地
下,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后卫。
  
  军阵的最后边有三列横队,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后的,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它防止敌人
从背后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
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
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的围绕之下,中间是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
  
  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它是个屯聚的阵势,他没张开,兵书上曾经讲了,说这个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
挺刃,好像一个刀一样一下挺开来了。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
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
  
  这个村庄叫白起堡,传说是当年秦军统帅白起的指挥部,作为最高统帅,白起怎样指挥
他那庞大的军阵呢?秦军投入到长平的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即使在一个局部战斗中,恐怕
也有成千上万的士兵。
  
  古代兵书上说,军队是靠擂鼓和鸣金来指挥作战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
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个青铜铎留了下来。两千多年前的秦
军战士,就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各级军官根据旌
旗的指示改变击鼓的节奏,士兵们根据节奏行动,这样,在指挥官的意志下,成千上万的士
兵作为一个整体进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长平战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四次突围
均告失败,断粮已将近四十多天,伤兵的惨叫和哭声弥漫四野,活着的人把伤者杀死吃掉,
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象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个围城村,当年赵国的士兵很可能被秦军围困在这一带,绝望中的
赵括挑选了精锐的战士,准备做最后一博。
  
  可以想象:当年亡命突围的赵军,正是撞在了秦军无坚不摧的军阵前,这是一架真正的
战争机器。
  
  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残余的士兵惊魂
未定时,青铜戈矛组成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座城一般压了过来。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
毁。
  
  两千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激战早已化为司马迁笔下简约的描述。
  
  40万受尽折磨后向秦军投降的赵军,被白起全体活埋。
  
  在古战场的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边上还遗留着士兵们的兵器
和随身携带的钱币。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这场前无古人的大战,震惊了山东六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它诸侯也没有任何力量
能够阻挡秦统一中国的脚步。
4)
  长平之战结束后的那一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未来的秦始皇。
  
  关山飞渡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为什么许多最伟大的军事工程都出现在秦始皇的时代?而且,
集中在秦统一中国前后短短的十几年当中?或许,只有追随秦始皇那支无敌军队的足迹,才
能找到答案。
  
  西元前219年,在遥远的南方,今天广西的桂林一带,一支秦国军队正在这里驻扎。
  
  在指挥部的营帐里,秦军统帅屠睢给远在咸阳的秦始皇写信:皇帝陛下,战事进展顺利,
岭南之地不日即可归附,天下即将一统……
  
  两年前,中原六国相继灭亡,黄河和长江一带已经并入秦国的版图。但是,南方珠江流
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飘摇在外。秦始皇一声令下,50万秦军起程南下,大军没有遇到抵抗就迅
速推进到桂林。
  
  然而,战争的进展开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顽强的土著人神出鬼没,他们白天躲藏,晚上
出来偷袭秦军。加上丛林中瘴气弥漫,毒虫遍地,远征的秦军将士疲惫不堪,经常在昏睡中
被突然出现的对手杀死。战争久拖不决。
  
  最为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军中粮食即将枯竭,饥饿不仅在蚕食秦军的战斗意志,也
在摧毁帝国征服南方的野心。
  
  从北方的粮仓到南方前线,秦军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陆路运输,然而,丛林茂密、山高
水远,未开发的南方令秦军的后勤保障变成一场噩梦。
  
  在越人的一次偷袭中,最高统帅屠睢也被杀死,整个秦军陷入恐慌当中。
  
  史记记载,秦始皇焦虑万分,他亲自赶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带。秦始皇明白:要结
束南方的战争,就必须解决军粮运输问题。
  
  在今天广西的兴安县,有一条看起来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在
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条叫做灵渠的人工运河,是北方船队由长
江进入岭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丛林战之前,长江和珠江之间没有河流相通,50万秦军的粮草只能依
靠陆路运输,军粮根本就无法保障。当秦始皇心急如焚时,一个叫史禄的人提出了一个大胆
的建议。
  
  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运河,打通南北两大水系。船队从巴蜀一带的粮仓出发,进入
长江的支流湘江,再通过这条运河到达珠江的支流漓江,后勤物资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战
争前线。
  
  这是一个惊人的创意。当时长江和黄河已经沟通,这意味着,从帝国的都城咸阳上船,
就可以直达广州。但是,秦人面临着巨大的工程难题。
  
  湘江和漓江之间直线距离仅4.8公里,但两江高低相差几百米,运河开通,渠水将狂奔
而下,根本无法行船。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灵渠最初的设想如何产生,也没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两年左右的
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工程。然而,它确实是一个奇迹.2000多年前,这条33公里长的运河开通
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内河运输网。
  
  灵渠建成后,粮食运输畅通无阻。第二年,秦军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国的疆域一
直拓展到了南海之边。
  
  平定了南方之后,匈奴人就成了秦军最后一个对手。北方草原上的这个游牧民族对中原
文明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秦军在南方奋战的时候,匈奴人越过了阴山脚下的黄河,直
接威胁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西元前215年,大将军蒙恬挥师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决匈奴问题。但是,30
万强悍的秦军并没有立即与匈奴骑兵决战,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长城边上。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都陆续在边界上修筑过
长城。在今天甘肃省的临洮县,这段古长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从秦
长城向东北,经过一大片未设防的黄土沟壑后,就是已经灭亡的赵国曾经经营了几百年的长
城。这条长城时断时续,早已破败不堪。达北部边疆以后,三十万秦军的任务就是维修、改
造破旧的长城。
  
  秦军和匈奴人周旋了几百年,蒙恬家族几代人都是秦国的战将,他应该非常了解与匈奴
作战的艰难。
  
  匈奴是游牧部落,他们居无定所,往来如风。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聚集成一支凶狠的
军队,转瞬间,又变成散落天边的牧民。匈奴人是游击战的高手,如果秦军仓促出击,匈奴
骑兵会避开锋芒,绕到别处大肆抢掠,甚至凶猛攻击秦军的后方。而秦军劳师远征,寻求决
战而不得,旷日持久将无法忍受。
  
  在这种情况下,蒙恬选择了长城战略。秦军修建的长城,并不只是一堵墙而已。长城不
仅用于防御,蒙恬改造过的长城是一个可以进攻的体系。
  
  长城的首要作用是预警。这些最高处的烽火台就是了望哨,为了提前预警,有些烽火台
甚至远远突出于长城之外。
  
  在长城沿线,秦军修建了许多由坚固城墙围起的小城,这里是戍边军民的居所,也是长
城工事上的战斗支撑点。
  
  在离开长城有一定距离的后方,秦军又修筑了屯军要塞,这些要塞既能够容纳众多的军
队,又可以囤积大量后勤物资。在出击匈奴时,就成了大部队的前进基地,也是长城防线的
战略纵深。有了这套体系,部队就避免了无依无靠的野战。
  
  一年多以后,蒙恬大军基本上完成了长城的维修和改造,与匈奴骑兵开战的时机到了。

  
  以长城为依托,装备先进的秦军只用了一年,就打败了匈奴铁骑,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
处。
  
  深切体会到长城战略价值的秦始皇,从此开始大规模地修建长城。秦帝国从内地征发了
100
万人,沿着5000公里长的北部边疆,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国防工程。施工多在蛮慌偏远之
地,《史记》记载:民夫的尸骨填平了沟壑。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一条万余里的长城横贯帝国的北方,秦人缔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
为巨大的军事工程。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尽管有长城的依托,秦人仍然在后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专家推测:平定南方的战事耗尽了巴蜀的粮仓,而关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粮食是不能调用的,
因此,供应北方军队的粮草主要来自于山东半岛。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
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黄河。
  
  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
  
  为了向前线输送粮草,成千上万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处的匈奴人并没有消
失,他们随时可能会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战争,后勤运输之艰难,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
刻。作为帝国的决策者,他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秦帝国灭亡后100年,史学家司马迁游历到了中国的北疆。这个伟大的学者被一条铺设
在崇山峻岭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记中这样描述:直道通衢,堑山堙谷。司马迁
看到的是一条开山填谷的笔直大道。
  
  这就是秦始皇的彻底解决方案:秦直道: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陕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遗迹依旧清晰可见。
  
  直道所过之处,地势险恶、人迹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过海拔1800米的子午
岭而不回避。2000多年后,凄凄黄草下时隐时现的古道,仍旧让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筑实际上就是在山上夯筑的,用黄土夯筑,夯的非常结实。现代人都难以想象。

  
  由于夯筑得十分结实,直道上树木至今也无法成活,只有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能够在
表面生长,在某些地段,汽车仍然可以行驶。
  
  为了证明史书对直道的描述,历史学家对道路遗迹做了勘测。
  
  从帝国的都城咸阳开始,直道绵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处的九原,全长700多公里。
它令人惊讶的程度绝不亚于长城。
  
  在内蒙古包头市的西边,这座古城遗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终点,秦九原城。当年的九原
是帝国北疆的军事重镇。军需物资从这里再分发到帝国北部修建和守卫长城的军民手中。
  
  700多公里长的直道,为秦帝国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保障。
北部边疆一旦有事,专家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
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直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军
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造的军事工程。
  
  秦帝国统一中国后,第一次拥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动员能力,但如果没有掌握精确
的大地测绘技术,仍旧无法在如此辽阔复杂的地域内完成这些工程。2000多年前,秦人真的
有了精确测绘技术吗?
  
  198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墓葬。
墓葬中出土了七块沾满泥土的木板,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些奇怪的木板是什么东西。
  
  这是中国发现最造的木版地图。专家认定这是秦国一个县的行政区划图。如果秦人有一
定的大地测绘技术,这些地图至少要符合定量制图学的六个标准。
  
  考古发现,这些地图属于一个军马场场长所有。地图在古代中国常常属于国家机密,一
个军马场场长不可能拥有与帝国的军事工程有关的地图。从这些地图上,我们仍旧无法推断
秦人是如何进行工程测绘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拥有一批超越时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过去了,直道已经废弃了很久,偶尔有一些儿童在当年的路面上跑过。事实上,
直道只是秦帝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的一环。
  

陕西省南部,高大的秦岭横亘在秦帝国的心脏地区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今天陕西通往四
川的国道两侧,岩石上这些规则的小洞十分醒目。两千多年前,这些洞里插着圆木或石条,
上边凌空铺着木板,这就是著名的秦栈道。修造在绝壁上的栈道,曾经穿越几百公里的秦岭
山脉。
  
  秦人有修路的传统,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国统一前后,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秦
人建立了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这个新兴的大帝国控制的领土面积,是它的前
人做梦都想不到的。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南征北战的秦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毫无疑问,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车辆是互相依存的,当年,奔驰在这些道路上的,
除了赶赴前线的部队,就是运送后勤给养的车辆,秦人的车辆制造技术又如何呢?可惜,秦
始皇兵马俑坑中的木制战车已经朽烂,无法告诉我们更多的技术细节。
  
  1980年,在兵马俑面世四年之后,考古工作者又有了惊人的发现。在秦始皇陵的边上,
发现了一个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铜马和大量车辆附件,两名驾车的驭手栩栩
如生。这是两辆曾经十分完整的青铜车。经过考古人员的辛勤努力,残破的铜车马终于恢复
了原貌。
  
  这两辆青铜车是根据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车辆仿制的,除了大小是真车的一半之外,它们
在结构和形制上跟真车一模一样。青铜车的车轮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辐条,分散了车
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使得***既轻快又结实。
  
  从侧面看,辐条靠近车毂的地方明显加宽,为的是加强***横向受力的强度,很像今天
的自行车轮。
  
  车毂的加工复杂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只有两端和车轴接触,而中间却是一个鼓腹的空腔。

  
  秦车的系驾方式令人惊讶,在西方,一直到西元8世纪,皮带都勒在马的喉部。高速奔
跑的马经常窒息而死。秦车的系驾方式就完全不一样。
  
  实验显示:用西方的系驾方式,两匹马只能拉0.5吨的重量;用中国的系驾方式,两匹
可以拉1.5吨。
  
  从这两辆青铜车来看,秦国的车辆设计和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车辆制造技术的完善
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秦人为什么在这个领域会遥遥领先呢?
  
  秦人的祖先居住在西北的黄土高原。1993年,在甘肃省的礼县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葬,
墓主人是秦国早期的一个贵族。
  
  坟墓里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但青铜的车马器令人印象深刻。复杂的系驾绳索套管,精
致的马头饰,车轮锁和制动装置。然而,在所有的陪葬品中,这个车辆模型最令人惊讶,这
是已知中国有四轮车的最早证据,将近3000年了,它仍旧能够行驶自如。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双辕车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与人类文明早期的单辕车相
比,双辕车只需一个牲口驾辕,系驾大为简化,也更容易驾驭,双辕车是车辆制造史上的一
次革命。由于这个双辕车模型的主人是一个普通秦人,专家推断,双辕车很可能已经在秦国
普及。
  
  秦人是一个对车辆极度迷恋的民族。不管是贵族或者平民,活着的时候以驾车为乐,死
了也要带上车辆陪葬。这或许可以解释,秦军的后勤运输为什么表现出众。
  
  世界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时代、极少数的人有机会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创造历史。
秦人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工程、覆盖全国的道路网络、制作精良的车辆,这些辉煌的成就共同
塑造了一支强大的秦军,而秦军,创造了历史。
第五集:举国之战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一段铁路的边上,发现了一个装满竹简的古代墓葬。


  我们开了棺之后,除了他的尸骨以外全部都是简,头枕的也是简,头两边也是简,身上是简,手里还按着简,脚底下还是简。


  由于棺材一直浸泡在地下水中,温度恒定,这些竹简因此才没有腐烂 ,墓主人的尸骨也保存得相当完好。竹简中绝大多数是秦国的法律条文,但有一小部分很像一部自传,它粗略地记载了一个人的生平。这个人的名字叫


  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对这个小人物的传记充满了兴趣。他认为,喜所在的湖北云梦,当时已经并入了不断扩张的秦国疆界。


  他是个秦人。可能是从秦那边过来的,可是他应该说是当地长大的,因为这个时候秦到这个地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今天的普通中国人几乎可以阅读这些2000多年前的秦简,因为我们继承的就是秦的文字。


  竹简上写到:秦昭王45年,12月早晨鸡叫的时候出生。算起来,比伟大的秦始皇整整大两岁。喜出生的那一年,秦军正在攻打韩国的大野王。


  两年以后,喜的另一个家庭成员出生的时候,秦军正在长平和赵国决战。那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战争,在秦国普通人的生活里,竟然成了岁月的注脚。


  在秦始皇登上王位的那一年,向政府申报了自己的年龄。当时叫傅籍


  由于战争情况,他到17岁就傅籍了,所谓傅籍就是登记作为一个壮丁。


  喜的自传解决了一个长期捆饶历史学家的问题:秦人什么时候开始服兵役?向政府登记年龄的那一年是17岁。在秦国,17岁看来是男子成年的标志。申报年龄以后,国家就可以随时征召喜这样的成年男子上战场。


  竹简上记载:分别在秦始皇3年、4年和13年的时候,从军打仗。我们不知道在军队中究竟干什么,也不清楚他每次在军队里服役多长时间。但喜从20岁到30岁的十年间,曾经三次参加战斗 。从这儿可以看出来,在秦国,一个人一生服几次兵役似乎没有严格的规定。从17岁到60岁,只要国家需要,所有的成年男子随时都要奔赴战场。


  喜参加的三次战争很可能都是小规模的。在秦军发动全面统一战争的前一年,在自传中写道:自占年,老百姓向国家普遍登记年龄。专家惊奇地发现:司马迁的《史记》在那一年有同样的记载:初令男子书年, 秦国命令所有的成年男子登记年龄。看来,小人物和大历史学家对这次人口普查都十分关注。事实上,进行人口普查是秦始皇的命令,是为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做准备。


  十年统一战争时,秦国调动了大约100万的士兵, 当时秦国的人口大约是500多万,5个秦人当中就有一个士兵,这个比例一直让历史学家困惑不解。或许,的经历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