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时光

二野,居于南美,正宗华人也。
正文

【好文】品读千年来16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2007-12-10 16:28:34) 下一个
品读千年来16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原作者:      广南子
原作:广南子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02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东汉时期,有一个女子,在史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昭,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大约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她十四岁时嫁给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活了七十多岁。其父班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班昭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在父兄的教导和影响下,熟读儒家经典和各种典籍,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为日后续写《汉书》打下坚实基础。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

  汉武帝太初年间,司马迁写成了宏篇巨著的《史记》。司马迁去世以后,虽有人补写,班彪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书”。他便收集史料,撰写《后传》60 余篇,意在续补汉武帝以后所缺的部分,但未及完成就因病辞世。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包举一代”、囊括西汉历史的史书《汉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 年,班固因受统治阶级内部政争的牵连,入狱而死。这样,班氏父子花费几十年心血编纂的《汉书》,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同时整个书稿面临着散佚的危险。所幸的是,汉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过人的巾帼奇才,即召她和马续到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续修《汉书》。班昭为继父兄遗志,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从此,她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至此,这部完整的《汉书》,历经40年的编撰工作,终于完成。虽先后经过四个人之手撰写,但读起来却“后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谐。

  除整理、续写《汉书》外,班昭在传播和普及《汉书》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汉书》问世以后,因《汉书》多用古字,比较难读,读了也多不通晓。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就在皇家图书馆的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除了在史学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赋、颂、铭、谏、书、论等文章16篇,辑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传,现只留下《东征赋》和《女诫》7篇。

  不仅如此,班昭近还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忠实的人生态度。突出地表现在她一生孜孜不倦,善于思考,她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启发受教育者谈出自己真实的思想,然后再根据其理想、志趣加以引导。她既志存高远,又面对现实,不强求不易得到的幸福和生活上的富有。她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因聪明而延长,也不能因愚昧而缩短。应该不惜身家性命报效国家。忠,会带来吉利,奸,会遭到祸殃。要恭敬、谨慎、勤恳、谦逊,要清心静气没有贪心,严以律己,光明正大。

  班昭的德才深得汉和帝的器重,和帝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诸嫔妃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天文、数学,从而使班昭声名大震。每当遇有外邦前来贡献异物时,皇帝便让她即席为赋作颂。因班昭丈夫姓曹,人们便尊她为“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尊称为“大家”;“家”在此读姑)。后邓太后临朝当权,班昭曾以师傅之尊,参与政事,深受信任。班昭逝世后,皇太后亲自为这位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她应得的荣誉。

  清代女作家赵傅在《后汉列女颂(并序)》中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作为第一位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班昭名留青史,光照人间。虽然《女诫》提出了一套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的规范与理论,后成为封建社会妇女的行为准则,影响深远,客观上做了封建主义压迫妇女的“帮凶”,但才学出众的班昭,依然不愧是古代妇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妇女的骄傲,班昭优秀的品质和忠实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敢爱会爱的卓文君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03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传说这首诗为汉代女才子卓文君所作。它写的是卓文君对负心丈夫表示决绝,责备无情丈夫的死爱钱财,不讲情义,不重感情——做男子应该重视情义两字,一天到晚死要钱有何用?!也就是这么一首诗,挽救了一段频临死亡的爱情。

  卓文君,生在四川临邛一个巨富之家,平日穿金戴银,长得美貌非凡,更兼文采,通晓琴棋书画,17岁由父母包办出嫁,半年后因丈夫病亡而返回娘家守寡。
  这时候,大才子司马相如正因病辞职寄居在朋友家,与卓家为临,对文君早已倾心。
  一日,相如来卓家赴宴,文君对他的文采钦慕已久,便躲在屏风后面窥视。相如见屏风后人影晃动,知道会是文君偷看,不禁心中暗喜,但表面上装作不知。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听着听着,芳心已被这美妙的音乐触动,敏感的她捕捉到随音乐之音袭来的爱慕之心、崇拜之意,无需言说,音乐传情。司马相如亦爱卓文君,就借酒醉夜宿于卓家花园里,二人得以相见,便私订了终身。
  司马相如托人去卓家求婚,因卓父嫌相如贫穷而遭到拒绝。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一起回到相如老家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如君亲自当垆卖酒,过着贫穷却也恩爱的日子。

  后来,司马相如凭着出众的才情,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拜为中郎将。从此,他们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加上司马相如长久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然而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那时他已经年逾知命,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上面那一首《白头吟》。
  并且还在诗后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残,香消玉殒的地步。

  司马相如终于没有纳妾,两人又重归于好,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的岁月,直到司马相如病逝,卓文君也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回首前尘,恍然一梦,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而去。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传为千古风流佳话;而卓文君敢爱,敢于违抗父命而为自己争取了幸福;卓文君会爱,她不哭不闹,以其才智诗赋劝感丈夫,保护了自己的爱情。这一点,不仅在古时候非常不易,就是在现代,也是令人钦佩的。

  卓文君为什么会爱上司马相如?卓文君是为他的才华和气度所倾倒。卓文君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追随司马相如,她的勇气缘于对爱的渴望。她的爱又是执著的。当时,司马相如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事业不得志,家徒四壁,而卓文君自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面对私奔以后的困难处境,她没有退缩,而是坚强的守候着这份爱情。她的爱并不盲目,是为了自己对爱的理想。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她在深深痛苦与绝望中,体会并明白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去争取。所以,当机会降临时,她没有犹疑,就勇敢地向前抓住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是允许纳妾的。而卓文君,却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不与他人分享爱情。她所写的《白头吟》,一开始就把爱情比喻为纯白的雪,皎洁的月,不容掺有一粒砂子。仅因得知丈夫怀有二心,就要与之决裂,这是何等的自尊与高尚!而《诀别书》则表达了她对丈夫有怨也有爱,虽然欲绝交但又依恋的复杂情感,刚柔并举,情诗并茂,真诚动人。

  遥想当年自己一曲《凤求凰》,情真意挚赢得文君芳心,此情仿若昨日,琴声仍在耳畔回响。这些真诚的诗句终于触及到司马相如的内心深处,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初见时的怦然心动,危难时的相容与共,不禁悲从心起,愧疚不安,终于幡然醒悟。这是卓文君聪明心智的胜利和绝代才华的体现!

  卓文君是我国第一个勇敢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女性。她敢于反抗父命,追求爱情,坚持爱情专一,反对一夫多妻,这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她是我国古代女性中的一位光辉形象。

命运坷坎的蔡文姬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12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这是唐朝人李颀为命运坷坎的蔡文姬发出的感慨。

  蔡文姬,一作昭姬,名琰,大约生于公元177—178间,今河南尉氏县西南蔡庄人,是汉朝著名学者蔡邕的独生女儿。

  蔡邕不仅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是文坛的领袖。

  蔡文姬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受其父的影响很大。她很小就十分博学,善于言辞,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可是,因后来时局的变化,剥夺了蔡文姬的幸福生活。董卓被吕布铢杀以后,因董卓曾重用过蔡邕,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杀了头。在军阀混战中,蔡文姬与许多妇女一齐被羌胡番兵掳到了匈奴。在去匈奴的途中,蔡文姬饱受了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万般无奈中,她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后来,曹操北定中原,当了丞相。一日突然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想到老师有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儿。当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就立即派使臣携带黄金白壁,去把她赎了回来,以续《汉史》。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她在生活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胡地的大自然是严酷的: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夜闻陇水兮声呜咽。她不适应异方殊俗的生活: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徒,住在临时用草笺、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总之,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人的生活习惯。更为残酷的是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在身心两方面都遭受着痛苦的煎熬,只有思念故国、思返故乡,才是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的精神力量。于是,春日,她翘首蓝天,期待南飞的大雁捎去她边地的心声;秋天,她仰望云空,企盼北归的大雁带来故土的音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返故乡,去悼念亡父,去拥抱生养她的故乡山水……可是现在,一旦真的要结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蔡文姬这时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是很久的企盼,与母子团聚是人伦之道,而在她却不能两全其美。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是蔡文姬和着血泪写成的。“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读着它,我们仿佛听到她这个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随着琴声、歌声,仿佛看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胡笳十八拍》的艺术价值很高,后代有过许多批评。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就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郭沫若还创作了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在现代舞台上再现了“文姬归汉”的历史场景,其影响十分巨大。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在诗艺术上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犹如亲临其境,“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蔡文姬的命运坷坎,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远嫁河东卫家,夫妇两人非常恩爱,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丈夫因咯血而死。因为蔡文姬不曾为卫家生下一儿半女,被卫家的人辱骂她克死了丈夫。从南匈奴回来以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她又嫁给小她许多岁的田校尉董祀。起初,她们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董祀对这桩老妻少夫的婚姻心理严重失衡,多半有些嫌弃、与她同床异梦,只是明里不敢违背曹操的旨意,直到她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向曹操求情救了他一命,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才对蔡文姬好起来。

  后来,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之中,平安的度过了晚年。
  蔡文姬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女子,然而她的命运却是凄惨的,婚姻是不幸的,许多事是无奈的。今天重读蔡文姬和她《胡笳十八拍》,心中充满着同情与敬佩。

杰出词人李清照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14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现代许多人能背会唱的宋词——一剪梅,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赵明诚读了此词,身还未到达目的地,就有点“归心似箭”,人虽离家愈来愈远,心却回到了爱妻身边。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闺情名篇之一,她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在词中,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所以,《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宋词是其中一块玫宝。而在宋词的芸芸词家中,旷世才女李清照以她独特的魅力,跻身其中,著称于世。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出生于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仕宦家庭,18岁嫁赵明诚,夫妻二人感情融洽,志同道合,一起收集和研究金石书画,共同整理校勘古籍,度过了二十多年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靖康二年,金朝进犯中原,北宋亡,李清照夫妻二人逃往江南。在流亡的路上,赵明诚突然病故,李清照从此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从艺术成就上看,她的词超过了诗和文,在艺术上成就很高,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其主要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她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兼有苏、辛豪放派之长,独树一帜于两宋词坛,对后世影响极大。她还著有《词论》一书,书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看法,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极重视词的特殊格调和协律性,能够独辟门径,在丰富词的表现手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清照生长在贵族书香世家,父母两系都有非常门好的文学素养。祖父与父亲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俱出于韩琦门下,韩琦在当时名重一时,与范仲淹同是以文人领兵的朝廷重臣。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系一族在当时也是一门显赫,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她受了遗传上的禀赋灵感,又受了父母的教育与熏陶,她的父母与许多文人交结,耳濡目染,也受了这些文人的影响。故而李清照自幼天资颖悟,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称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她记忆力很强,她自称,必然记忆力过人,不然怎会指堆积书,而能说出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一般人能记得某事在某书某卷,已经算是聪明了,若能说出第几页第几行,那真是百不一见的超人。 

  李清照一直喜好读书,学问渊博。她经常手不释卷,不论几案及枕上,尽都是书,终日沉醉其中。婚后,她与赵明诚一起买书、藏书、校书,朝夕以书为伴,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他们几乎成了书癖,成了书迷,俭衣缩食,省下钱去买书。 

     正因为她生长在过这样的家庭,有聪敏的天赋,又喜好读书,才有后来词作的辉煌成就。虽然她词作的内容多数局限在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之内,但在南渡后,就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杰的女作家。

风华绝代的诗人黄峨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15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明代中叶,蜀中出了一位巾帼诗人黄峨,她和她的丈夫、著名学者杨升庵志同道合,感情深厚,至死不渝,传为后世佳话。

  说起黄峨与杨升庵结为恩爱伉俪,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正德六年(1511)春,黄峨之父黄珂打了胜仗,派人回京报捷。这时,恰逢当朝首辅杨廷和的大公子杨升庵(又名杨慎)考中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黄珂与杨廷和在朝共事多年,两家关系甚为密切,升庵谢过皇恩以后,派人给黄府送去一张拜贴。这时的黄峨,已有十二岁,她听说杨升庵金榜题名,心里十分倾慕,从而激励着她更加勤奋地读书。

  后来,黄珂奉调回京,连连升迁,仕途一帆风顺。只是有一桩心事未了:女儿黄峨已到及笄之年,品貌端庄,才艺超群,前来求婚的显贵子弟,风流少年络绎不绝,但黄峨一再向父亲表明心迹,一定要选择象杨升庵那样学识渊博、志趣高尚的郎君。黄尚书疼爱女儿,常为黄峨的终身大事没有订下而忧虑。后来,黄珂年事已高,便携带家眷告老还乡。

  正德十二年(1517)杨升庵因上疏不利,遂以养病为名,回到老家新都读书自娱。不久,夫人病故。次年,升庵得知黄峨年过二十尚未许人,便征得父亲的同意,遣人做媒。黄杨二家本交谊深厚,又门当户对,便一说即成。于是,升庵备办丰厚的聘礼,亲往遂宁迎娶黄峨。当彩轿到了新都,倾城震动,人们都争先恐后来看这位“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的绰约丰姿。

  黄峨(1498-1569),字秀眉,诞生在四川省遂宁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黄珂,成化二十年(1484)举进士,在京供职,母亲知书识礼,严于家教,她既是黄峨的慈母,又是黄峨的启蒙老师。黄峨自幼聪明伶俐,在母亲的教导下,谨守闺训,好学上进,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而对于做诗文、填词曲更有着高深的造诣。她在《闺中即事》一诗中写道:“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花瓣上东墙。”由此可见,黄峨这位天真烂漫的少女,不堪闺中寂寞,向往春日美景;观察生活细致,写作技巧高明。因此,长辈们十分器重她,常指导她,比喻她为东汉时的女才子班昭。

  如今,这两位才子才女成为百年之合,怎不叫人羡慕呢?!

  黄峨和升庵住在状元府西端的榴阁,这里濒临桂湖,环境清幽,经庭院中栽种石榴树而得名。他们乐度新婚之际,正值红榴怒放之期。喜看枝头,绯花掩映,朵朵如霞,自然激起了黄峨的诗情!她展笺命笔,写出了情意缠绵的《庭榴》诗:“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在古代,石榴籽粒众多,象征婚后子女繁衍。黄峨托物抒怀,自比榴树,以含蓄的语言,巧妙的譬喻,向升庵倾注了火热的纯真的爱情。

婚后,他俩既是同心的诗友,又是恩爱的夫妻,朝夕切磋诗文,一起填词作曲,过着幸福的爱情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结婚不久,杨慎就谪守云南,长达30年,而黄峨杨慎分多聚少,只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区,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她对丈夫的苦苦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她写了许多的诗作,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寄外》曲中说:“金鸡惊散枕边蝶”,与杨慎的“黄莺儿”曲对照来读,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黄峨的著作十分丰富,而她一生所写的诗、词、曲则更多。但她不愿子侄辈看到自己情意缠绵、悲愤哀思的文字,随写随毁,多不存稿,因而能够得以留传下来的并不多。明隆庆以来所刊行的《杨状元妻诗集》、《杨夫人乐府词余》、《杨夫人曲》、《黄夫人乐府》、《榴阁偶存》等乃是黄峨著作中的幸存者,是我国妇女文学著作的珍贵遗产。

  黄峨的诗、曲以“议大礼”事件为界,前期作品清新活泼,语言晓畅明丽,感情真挚动人,后期诗曲大多涂上了凄凉哀怨的色彩。历代评论家对她评价很高: “夫人篇什,云蒸霞烂”,“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淑贞(朱淑贞)。”明代大戏曲家徐渭称赞其词“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并以已之作与黄娥比较,竟甘败下风,声称:“予为之左逊焉。”

  黄峨不仅才德堪为称颂,人品也极为高尚。黄峨21岁同升庵结婚,仅过五年顺境生活,便遭逢升庵谪戍,从此坎坷一生,尽心事家,毫无怨悔。钱谦益《历朝诗集小传》说她“闺门肃穆,用修亦敬惮”。故升庵为她祝寿,有“女洙泗、闺邹鲁”之辞。洙泗、邹鲁,代指孔孟。升庵是把她作为女中圣贤来尊敬的。杨升庵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夫人,他们又何止“郎才女貌”而已?!徐渭赞颂他们夫妇“著述甲士林”,“才艺冠女班”,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断肠词人朱淑贞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17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朱淑贞,北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卒不详。

  朱淑贞生于一个仕宦家庭,从小有机会识字,受到良好教育。童年时代,她以一颗无忧、敏感的心感知着这个世界,花开花谢,春去春回,她的诗才大进。父亲教她读诗词、与她一道把酒研讨,没有受到过多的压制,在这样和睦、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她无忧无虑,天真浪漫,欢快地度过她的童年,也塑造了她那任性、倔强的性格。作为封建社会的闺中女子,没有男子的仕宦之途与广泛社交的自由,她们被陷于封闭狭小的深闺之中,爱情成为她们生活的重心,颇具浪漫情怀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画着自己的爱情。

  然而,她的父亲本是官场上的人,母亲也很势利,逼着朱淑贞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了婚。

  开始,她还对丈夫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怀大志,多次勉励他:“美噗莫辞雕作器,涓流终见积成渊”。“鸿鸽羽仪当养就,飞腾早晚看冲天。”可惜丈夫毫无大志,一事钻营,搜括钱财,开始是在吴越荆楚间辗转做官,朱淑贞也还是间关相随,但已渐渐地流露出不耐的情绪,这种感情流露在她的春日怀泪诗中: “从官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河长流;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送客愁。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朱淑贞也曾自责,觉得自己一个女子成天舞文弄墨,咏月吟风,不是本色,应该好好地操持家务,服侍丈夫。但她的丈夫确实令她伤心,一种惰性已经在他做官期间慢慢地浸入骨髓,他感到无所事事非常舒服,公事之余就泡在妓院中鬼混。

  不仅如此,他竟然把一个妓女带回家中,酒醉时当着朱淑贞的面把手伸进那妓女的衬衣中乱摸。朱淑贞气得脸色煞白。一天,丈夫又醉酒回家,把卧房吐得满地污秽,像一只满身污泥的猪躺在床上。后来他丈夫竟还动手打她,她太伤心,她无法忍受,她只得与她的丈夫分离。“鸥鸳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朱淑贞必竟是一弱女子,仅以文绘绘的诗句来表达她的血泪心酸。

  朱淑贞是有名的才女,她的诗词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当时宰相的妻子正寓居在京城,也过着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贞接了去,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成为了宰相夫人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虽然如此,却还是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她写道:“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但京城的活动毕竟拓宽了她的生活视野。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烟带露的黄梅季节,她来到湖上与恋人相见,一块游玩;在朦漾的细雨中,两人携手漫步欣赏湖中的荷花,来到僻静处,窃窃私语,相亲相爱,恣意享受爱情的欢乐,享受着人间美好的幸福。 “妖娇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分手回到家中,仍想着刚才想聚时的点点滴滴,“懒傍妆台”,心绪万千,无心整妆与卸妆,沉浸在浓浓的爱意之中。

  这时她格外爱惜美好的春光,希望那楼外千条万缕的垂杨,系住春光,即使是春一定要归去,留不住的话,也要因风随春去看看春到底归到什么地方去。

  可是春总是要离去的。眼看春光将尽,杜鹃啼血,朱淑贞感叹着人生的短促,青春的易逝。 

  历来只准男子嫖妓,女子尽管是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就会受人指责,朱淑贞在这儿的生活被有些人把在汴京城的说成是“桑淄之行”,甚至贬她为“?u女。”
  朱淑贞正沉浸在迟到的爱情中,而金兵却攻破汴京,宋帝被掳,她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她只身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气愤地把她的诗词一把火烧掉,今天留传下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人把它辑录起来,叫做《断肠集》。

  回到老家后,她依然盼着心上人能寻来。她渐渐地老了,日益感到人事的无常和空虚。朱淑贞“每到春时,下帏跌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盖断肠人也。”这是当时人真实的记载。

  她在减字木兰花,春怨中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最后她在伤心、寂寞中死去。

  在男女两性关系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在将 “女子无才便是德”信奉为道德标准,在绝大多数的女性被视为“牛马”“玩物”、封闭在家庭、闺阁之中,忍受婚姻的不幸、人生不得志的时候,朱淑贞大胆的叛逆行为——如同一道闪电,闪亮在漫漫黑夜,释放出夺目异彩的光辉,她的作品具有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林徽因及其感情生活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18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读了朋友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一文,很好奇,惊叹世间竟有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于是,也去读了《林徽因传》,了解到她在事业和文学上的成就,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更生出一份感佩。这是一位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女才子”、在泰戈尔访华之际,被当时上流社会惊叹为“人艳如花”的林徽因,是我国近代史上“集才气、集美质、集傲岸、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光辉女性!而后,又在网上搜阅了有关她的评论,她的美貌与气质,她丰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她多方面的才华,令许多文人费了不少笔墨。而我,鹦鹉学舌,写一篇读书笔记,说说林徽因和她的感情生活。

  一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1920年4—9月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结婚,1929年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1951年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浮雕图案。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工程师,1953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1955年 4月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方面的著名学者。她参与了北京大学地质馆、清华大学教师住宅、中南海怀仁堂装修工程等重要工程设计,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辽、宋部分)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等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和著作。
  林徽因又是作家和诗人。她业余创作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颇有声誉,曾出版有《林徽因诗集》,中国现代作家丛书之一——《林徽因》。

  二
  徐志摩出身望族,他的父亲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银行家。徐志摩在伦敦众留学时,因上门求教于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并被她美丽的外表,聪慧、幽默、追求独立、坚持己见等内在的品质所折服;而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坠入爱河。
  此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比林徽因大七岁,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也在伦敦。在徐志摩向林徽因正式表示爱意时,林徽因也动心了。可是,林徽因是名门闺秀,不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她要志摩在她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虽然张幼仪能理智地对待这件事,但却遭到了徐父的反对。
  而林徽因这边,虽然深爱着志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养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云游的诗人与未来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她选择脚踏实地的梁思成;在享受即时的虚荣与追求学问理想之间,她选择学业和理想。经过一段痛苦的思索与决择,又恰逢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就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等徐志摩后来回国,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虽然如此,徐志摩并没有放弃对林徽因的追求。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一起接待泰戈尔访华,愉快地合作,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徐志摩经常去西山看望她,并帮助她发表了一些诗作。
  后来眼看追林无望,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并与陆结婚。可是婚后因陆小曼生活放荡不和睦而离异。徐志摩依然恋着林徽因,直到1931从香港赶回北京听林徽因演讲而在飞机上遇难。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将徐志摩遇难飞机的一块残长久地挂在卧室内,并写了多篇文章怀念他。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三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林两家是世交,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小无猜。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又相爱了。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许多年过去后,梁思成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当谈起他最初为什么选择搞建筑的时候,梁思成竟说是为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十分爱恋梁思成的。梁思成也十分怜惜冰清玉洁、口齿伶俐的林徽因。他们结婚以后,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不仅对我国建筑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生活中,梁对林呵护倍至,爱情浓烈,感情深厚。至于梁思成对林徽因如何爱恋,如何欣赏,如何信任,现举三件事例就可知了: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f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微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也许,是上帝被他们的矢志不渝的爱情所感动,让梁思成与林微因结了一段美丽的尘缘!于是,才在中国建筑史和爱情史上都有了他们最灿烂的一笔!

  四
  金岳霖是一位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金岳霖与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都是朋友,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沙龙座上的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那次当林徽因原原本本把梁思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的这句话告诉了金岳霖以后,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此,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金岳霖很喜欢林、梁的孩子,视为己出,孩子们也敬爱金岳霖,称他“金爸”。
  1955年林徽因去世了,金岳霖很悲痛。金岳霖后来回忆到当年参加林徽因追悼会的情形时说:“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他恋了林徽因一生,爱了林徽因一生,为了她而终生未娶。有人说到这样一件事:在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不知他所请为何。开席前他才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由此可见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之深。

  五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所以我们不能用一般人的视角来看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之间的感情“纠葛”,而应看到,林徽因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她让我们见识了有别于传统的20世纪初叶那一代“象牙美人”的迷人风采。不仅如此,本文透过对贯穿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生活,还体会了有关爱情的一些涵义:
  爱情是高尚的,它不是奢侈婚姻的附属品,只要是有利于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体现又不违背人伦道德和社会稳定的秩序,它就可以有更广袤的内涵和存在方式;爱情也不是以婚姻作为唯一的归宿,即使不能结为连理,也可以将友情延续下去,不能变恋人为仇敌,否则,便有悖于爱情的初衷;真心爱一个人不是占有对方,而是为了对方的幸福可以割舍自己的幸福,当发现别人能使对方更为幸福时,不仅可以主动退出,并且还要始终如一地去关于她(他)、爱护她(他)和帮助她(他);而婚姻,以信任和宽容来经营,才能维持其美满,加其深度,使爱情永放光彩。否则,得到的也将会失去。

可叹可悲的张爱玲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20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张爱玲,原名张??。原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3日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与作家赖雅结婚,后在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在美过着“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病逝,终年75岁。

  张爱玲是我国五四以来极具创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著名学者夏志清称“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她的作品出现在40年代中国文坛时,就迷住了众多的读者,50年代后在海外风行,逝世以后,她又成为广受大陆读者喜爱的作家。

  可是,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她的人生经历是痛苦的,她的爱情经历是可悲的。

  张爱玲是清末贵族的后裔,她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少式人物,有诸多恶习;其母却是一个留过洋的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女性,这就注定了张爱玲家庭中的矛盾及给她幼年带来的冲击。张爱玲只有过短暂的欢乐童年时光,而后一生都过着孤苦的日子。父亲嗜毒成瘾,娶姨太太,对子女不负责任,甚至多次毒打、禁闭女儿。张爱玲后来逃到离婚独处的母亲那里,也没有多少快乐。由于母女二人的思想差距太大,这使她过早地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孩子。

  成年以后,结识了胡兰成,本以为可以得到“千万人之中遇见惟一的人”的欢悦,可以得到“千万年之中守住恋爱一刻”的永恒,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奈胡兰成是个爱情虽不伪却也不专的人,终被他抛弃,可怜张爱玲这朵凌花很快就“自将萎谢了”。有人说,张爱玲萎谢的不仅是青春,亦是文采,一代才女的才。因为,从此以后,张爱玲再没有名作问世。

  与胡兰成分手以后,张爱玲过了十年漂泊流离的生活。在她35岁时,遇到了赖雅,并与之结婚,这应该庆幸的事吧!可是,赖雅年长她近30岁,而且赖雅是个不算成功的美国作家,后来竟靠张爱玲拼命写作来养活。

  张爱玲与赖雅的婚姻持续了11年,直到赖雅病逝。这些年里,张爱玲从赖雅那里曾得到过爱,在英文写作方面也得到过赖雅的帮助,享有过一段短暂的清静而平和的家庭生活。但是年老多病的赖雅也带给了她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重负。赖雅毕竟是东西两个文化里的人,许多观念和习惯不同。尤其是赖雅生病以后,她的生活十分拮据,就连买一双较大的拖鞋,也要等到圣诞节有降价的商品时才能买。经济的窘迫,生活的压力,更使她伤害了身体、增添了忧愁。应该说,在那11年里,她对生命的呵护是多于情感的。

  尔后,张爱玲过着孤苦伶仃和多病折磨的生活,直到1995年客死珞杉机寓所,甚至逝去多日以后才被人发现。

  如果说,张爱玲一生饱受了爱的凄凉、生存的落魄、生活的无定与困苦的悲哀,都是因为家庭特殊的关系、社会动荡的环境和人生际遇不佳的影响的话,那么,她与胡兰成那一段不幸的婚姻,则完全是张爱玲疚由自取的。

  不可否认,胡兰成的确是一个才子,但他却是一个汉奸,是一个爱情不专之人。张爱玲明知道他的所为为国人所不耻(尽管张爱玲本人没当汉奸),他们的将来不会有好的结局,她还是要投怀送抱,甚至在日本人投降、国民政府通辑胡兰成的情况下,张爱玲还偷偷地去胡兰成藏匿处续缘。事实上,后来张爱玲的一生也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身份和卖国行为而蒙上了不白之冤,以致在美国的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与此都有关系;张爱玲明知道胡兰成有一个“媒妁之约”的结发妻子,却心甘情愿地当第三者,爱得如火如荼,如生如死,全身心投入而忘了一切;张爱玲明知道胡兰成对爱情不专,早已抛弃了她另有新欢,却还要去温州寻夫,向胡兰成祈求一个最后的决断,还搭上30万块钱。结果可想而知,温州之行,把昔日的热焰浇泼贻尽,把欲仙欲死的爱境冲刷得人去楼空,把一代才女的爱之繁花打落得残红遍地……这不得不说是张爱玲的悲哀!

  尽管如此,张爱玲坷坎的人生还是值得同情的,张爱玲超人的才华和辉煌创作成就更是值得敬佩的。她的作品至今被人们阅读着、感慨着,甚至研究着,她的文章与人一样已成为传奇。

祖母级人物林海音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22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你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名叫《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它在中国流传很广,可以说,我们现在有许多人都是听着或者唱着它长大的;你知道电影《城南旧事》原剧是谁写的吗?它就是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写的,而且,《城南旧事》电影中那个“英子”就是写的小时候的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后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林海音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她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愁,具有典雅柔美的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林海音辉煌的一生,有她女儿——台湾作家夏祖丽写的《她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这是一本最为真切、最为细腻地讲述林海音一生的传记作品,它不仅倾注了作者与林海音的母女亲情,而且,对许多事情都有着切身的感受,更具亲切感。而我,则从中摘取几个生活片段,以展示林海音的风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成立著作权人协会,这是一个公益事业的新组织。刚成立时,很需要在出版业德高望重的人物出来呼吁、响应。著作权人协会总干事去找林海音,林海音不但满口答应,还热心地把自己在出版业的朋友拉了进来,其他人看到林海音这样的人都出来了,也就跟着来支持了。著作权人协会负责人后来说,今天台湾的著作人能得到著作权的保障,出版界没有盗版的困扰,跟林海音的大力支持所打下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

  在北京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时,林海音发现其中只有丁玲、冰心、巴金、萧乾、俞平伯等十数位作家文库,而台湾的文学书“太不全” ,她回到台湾后,就迅速寄一套“纯文学”的书,共4大箱、202本,送给文学馆。后来她又寄来了早已绝版的全套《纯文学月刊》。这套《纯文学月刊》是中国大陆惟一的一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收到的第一批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台湾当代图书。林海音不但为充实该馆馆藏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搭起了桥梁。不仅如此,1990年5月,她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1993年75岁高龄的她再度回到北京,参加了《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与冰心、萧乾同为此套书顾问,为两岸文学交流默默地做着工作。

  作家隐地自费出版了一本《隐地看小说》,林海音积极帮他向友人推荐。隐地后来突然发现,这本书谈及的三四十位作家和作品中,竟然从未说到林海音的书和人,她不仅帮他推销,还不断给与鼓励和赞许。林海音对一本未提她作品的书,竟然如此热心,在这个彼此利益互送的年代,这是何等宽宏大量啊!

  林海音很爱美。她把家人的照片依年代顺序编成一叠叠艺术的相簿,经常翻阅。她的照片总是穿着亮丽高雅,神采奕奕。她喜欢照了美照送人,她说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她从不掩饰自己爱美之心,人家称赞她美,她会很高兴地说:“真的吗?真的吗?”她的神态有点“娇娇的”。她常常会在照片后面写几句风趣、幽默的话,例如,在一张手托腮沉思的半身照后,她写着:“无皱纹是因为傻瓜相机好,满头华发是成熟的表记,手上青筋暴露是勤勉的记号。”在一张满桌佳肴前,她写上:“想吃!” 在给四十多年没见面的老同学寄一张与丈夫、儿子的合影,她写上:“与凡夫俗子合影”。在与一株盛开的昙花合影照后面,她写道:“大家等呀等呀,花苞涨大了,几乎是听到‘叭’一声,就剥裂开,爆出一大朵洁白得像白玉的花。”

  林海音兴趣广泛。阅读、旅行、搜集小玩意儿、听戏、看电影、电视、看表演、做手工、打打小牌……不论古今中外的,她都能接受。她平日工作要接触许多书稿,还要开会、讲话,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让自己轻松,电视节目中的日本相扑、女子体操、布袋戏、地方戏,她也都有兴趣。

  她的大女婿曾说:“老子说:‘一日勤,二日俭,三日不为天下先。’对二、三两项,我的岳母是有某种程度保留的,但是对‘勤’一字,当之无愧。”多少年来,她都是每天中午回家做午饭,那时她家里用了一个保姆,每天早上出门上班前,交代保姆把需要炖或红烧的菜先做好再走,中午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先奔向厨房,洗个手,系上围裙,一会儿工夫香喷喷的菜就端上桌了。后来,子女陆续出国了,只剩下夫妻两人,也不再用保姆,但她仍坚持每天中午下班做午饭。朋友心疼她说:“海音,你那么忙,就少做中午这顿饭了吧!” 她却乐呵呵地说:“我喜欢做嘛!”

  林海音很爱她的丈夫。虽然自己胃口好,什么都吃,但她对父亲的挑食非常“尊重”。家里吃韭菜馅儿饺子时,她一定包一些白菜的给父亲,而且先下锅煮了给他吃;吃涮羊肉时,她一定先为丈夫涮些猪肉片、白菜、粉丝,给他弄好一大碗,然后松口气对孩子们说:“好了,你爸爸那碗弄好了,咱们下羊肉吃吧!”就是这样,60多年来,不论生活上有什么变化,他们永远同心一志。夫妻俩合作建立家庭、办报、编副刊、编杂志、开出版社、著译文章,没有固定假期,但是却忙得开心。两人很少有意见不合的时候,理性的辩论也偶有发生,但却从来没有吵过架。他们交游广阔,却坚守一夫一妻制,没有第三者介入。象他们这样两人常在一起、恩爱一生、相守到老的的确不多,有朋友称他们为“婚姻中的稀有动物”。

  林海音热爱生活,善于生活,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她说:“我们只是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在生活。为了生活快乐,我们花钱不小气,但也不肯浪费;我们工作时严肃,但也不放弃轻松的休闲活动。我们跟大家一样,常为自己着想,但也时时愿意为朋友着想。”
  这就是林海音,一个中国著名女作家的平凡生活。在家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家庭主妇,买菜、做饭、织毛衣、打扫卫生,休闲时也听戏、看电影电视、看表演、甚至还打打小牌;在社会,她是一个热心的公众人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大力支持公益事业,热情帮助别人,深得岛内文学界的赞誉和爱戴。

  林海音是平凡的,然而,她却又是伟大的。她一生写出了那么多不朽的文学作品,留给后世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以一位慈祥奶奶的形象将万古流芳!

孤独的流浪者三毛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23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很喜欢这首《橄榄树》。它是三毛的作品。每当听到或者唱着这首歌,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一望无际的沙漠,一个远离喧嚣的女子,和一个叫荷西的大胡子男人,骑着骆驼,向远方流浪……她,就是三毛,一个孤独的流浪者。

  三毛,原名陈平,祖籍浙江,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24 种之多。

  为什么说三毛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呢?可以这么说,三毛从念初中起便开始了她孤独的流浪生活。

  先是逃学,后随父母去了台湾,到文化大学当旁听生,1967年只身远赴西班牙。在其后三年间,前后就读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又去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1970年回国,受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台湾,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并在西属撒哈拉沙漠与荷西结婚。1979年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1981年,三毛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 月,《联合报》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作环岛演讲。1984年,因健康原因,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后又拜访西部歌王王洛滨。她到处流浪,一生走过了80多个国家,过着漂泊的生活。

  如果说身体的流浪是她的“自愿”、是她的“爱好”的话(其实其中也有许多迫不得已),那么,心的流浪则是她的无奈,孤独与痛苦相伴她一生。

  念初中二年级时,第一次月考,她四门课不及格,数学更是常得零分。至第二学期,因为怕留级,她把数学习题一道道死背下来,数学考试竟一连得了六个满分,引起了数学老师的怀疑,就拿另外的习题考她,她当然不会做。数学老师即用墨汁将她的两个眼睛画成两个零鸭蛋,并令她罚站和绕操场一周来羞辱她,严重地损伤了她的自尊心。回家后她不吃饭,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大哭。她害怕老师的羞辱、害怕同学的嘲笑,便开始逃学,她每天背着书包按时离家,去六犁公墓,读自己喜欢的书。从此,她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分开了,甚至不与姐弟说话,不与全家人共餐。她看到姐弟成绩优异,而自己无能,因此自卑地割腕自杀。这个数学老师就这样残暴地摧毁了三毛的自尊与自信,使她成了一个“轨外”的孩子。

  去台湾以后,三毛成为文化学院选读生。她学过油画,又有文学天才,她本可选择艺术系或中文系,她却选了哲学系,她希望哲学能为她解答人生的问题,但结果哲学的苍白教条“并没有使我找到生命的答案,解决不了人生问题”,她很迷茫,甚至又想自杀。

  在文化学院,她曾与戏剧系的学兄舒凡热恋却又苦于不能结合,而受到感情上的重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和感情上的失落,她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留学。在台湾教书期间,她与一德裔男子相恋,临结婚前夕,未婚夫因心脏病猝死。看到钉子钉闭棺材,那声音象重重锤打在她的心上,使她活不下去了,自杀,又是父母救了她。

  为逃离举目皆伤心的场景,又以“人生苦短,不喜平淡”为理由,辞去教职,重新流浪,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经历了艰苦的考验。在这里,她和那位爱了她七年,等了六年的西班牙青年荷西结了婚。荷西非常爱她,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她有力的支持,就这样,她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1979年,和她一起生活了六年的荷西,在业余捕鱼活动中遇难,三毛精神上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她仿佛失去了一切。一时,美丽的岛上,就像坠入无边的黑暗之中。又过了11 年,三毛才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并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所倾倒,对这位西部歌王产生了爱慕之情,当她不顾一切地来到乌鲁木齐,要陪伴王洛宾老人一起生活的时候,王洛宾却没有勇气接受这至深至诚的忘年之情。她只有默默地将失望和痛苦埋藏在心底,默默地离开。于是,她把心思全用在写书上,想在创作上有所突破,以慰寂寥的心,让读者和观众的掌声来温暖孤独的灵魂,结果却适得其反,她花了很大力气创作的电影《滚滚红尘》不仅没有获奖,而且还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三毛孤独和痛苦到了极点。于是,就在1991年1月4日,在台湾一家医院里,她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流浪漂泊的生活,给关心她、热爱她文字的人们留下一个永远的背影……

  作家司马中原说:“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司马中原先生的这一段话,足以代表了人们对她的评价。三毛是一朵云,她轻轻地飘走了;三毛是一朵花,绚丽而凄美;三毛是一首歌,唱着它会生出许多遐想……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远方是什么?是“醒来时发觉星星四面八方,是脱去了一层又一层的束缚,身至心到的境界。”三毛追求的,就是种境界。现在,她真正自由了。想起三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所以,今天我们唱着这首《橄榄树》,就不要为她难过,而要为她高兴。因为她找到了梦中的橄榄树。而且,在流浪的路上,她随手撒拨的丝路花语,无时不在治疗着一代人的青春疾患,她的传奇经历已成为一代青年的梦,她的作品已成为一代青年的情结。她虽死犹生。

红颜薄命的萧红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25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有人说红颜多薄命。别处不说,仅就现代作家中就有石评梅、萧红、秋瑾、庐隐、罗淑、三毛、林徽因等。其中秋瑾只活了33岁,她为革命而英勇就义,其名垂千古;石评梅只活了26岁,但她与高君宇忠贞不渝的爱情当时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谈巷议,相互传颂,经年不衰,一时传为佳话;三毛只活了48岁,但她一生周游世界,得到了荷西至诚的爱;林徽因只活了51岁,但她的一生婚姻美满,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令世人仰慕;庐隐和罗淑虽然只活了三十多岁,但她们一生都无艰辛;而萧红她,似乎一直在感情与婚姻中弃奔波,受尽了人间苦难,年仅31岁便匆匆离开了她依恋的世界。

  1911年6月2日,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城的一个大财主家庭。她在这幢小屋里度过了不幸而苍凉的童年。当萧红出落成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时,由于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反对伯父增加佃户课租而离家出走。她的父亲开除了她的祖籍,断了她的经济来源。从此萧红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历尽了人生的坎坷无常。
  1928年,由萧红的六叔作媒,萧红和王恩甲订婚。王恩甲当时是哈尔滨大学夜校的学生,白天在哈尔滨道外滨江县第一小学教书。萧红在哈尔滨第六中学读书期间,曾与王恩甲有些来往。后来因王恩甲抽大烟,萧红对其厌恶,就恋上表兄并与其一同去北京进女师大附中读书。王恩甲追到北京,萧红又回到哈尔滨。因生活无着,只好与王恩甲和好,与王一同住进东兴顺旅馆。他们同居了7个多月。因王家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两人坐吃山空,欠了旅馆600多元房租,而这时的萧红已有孕在身。在这种境况下,王恩甲逃之夭夭,将萧红丢在了旅馆。

  旅馆老板认钱不认人,见萧红无力付清房租,便将萧红赶到阴暗潮湿的储藏室去住,并准备把她卖到妓院。萧红知道后,只觉五雷轰顶,一阵晕眩差点摔倒。重病缠身的萧红走投无路,给当地的报馆写信求援。报社青年编辑萧军得知消息,前往旅馆探望,萧红含着眼泪向他吐露了自己的苦难身世,她写下的小诗又震撼了他,就在一个暴风雨的黑夜,趁着洪水泛滥,救出了这了孤苦无助的萧红。 
  萧红获得自由后,和萧军两人在旅馆租了间小屋,过着贫穷和饥饿的生活。他们经常出入当铺,四处借贷,而此时的萧红又即将分娩。就在一个三等的贫民医院里,萧红生了一个女婴。然而他们实在养不起这个女婴,医院看门的老大爷把这个孩子抱走了。1934年6月,他们辗转到了风景秀丽的青岛,在那里度起了精神的蜜月。

  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两年以后,萧红和萧军之间发生了冲突,争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萧军甚至动手打了萧红,在萧红的身体和心灵深处遍布着难以医治的创伤。为了缓解冲突,萧红去了日本,而萧军则回到青岛。客居他乡的萧红仍然思念着萧军。但当萧红满含希望地回到萧军身边后,他们的矛盾却发生了进一步激化,猜忌和怨恨变得毫无遮拦,最后终于分手了。
  与萧军分手以后,经过一番犹豫和痛苦的思考,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交给了作家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与萧红是同乡,一直与二萧关系很好。1938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到了武汉,在武汉举行了婚礼。这时两人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少男少女的盲目热恋,带有颇为冷静理智的色彩。萧红说:"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虽然萧红与端木二人最初结合有感情基础,但结合后不久,两人性格的差异日渐在生活中显露出来。端木从小只受到别人照顾溺爱,依赖性很强,又是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不会也不懂得要关爱呵护妻子,反而仍要萧红来为他操心受累。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由于被迫东躲西藏,加之医院药物匮乏,萧红的肺结核日益严重,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逐渐走向了崩溃。在这种情况下,端木丢下萧红走了,他这种只顾自己的举动使萧红自然感到被冷落被遗弃了。
  1942年1月,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后又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行第二次手术换喉头呼吸管。从此萧红不能说话了。

  在病重的日子里,她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用笔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数语,写尽了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在临死前,萧红还心存幻想,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萧红在医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经历了四次婚恋、十年漂泊,萧红终于走了,她的生命结束在战争的硝烟中,结束在人们的叹息中。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是一位优秀的女作家,也是鲁迅先生培养并赏识的青年作家中最具才华的一位。
  有人将萧红与张爱玲并称为“南张北萧”,因为萧红确是才气过人,在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而且,其经历又与张爱玲相似。张爱玲虽然经历了一次婚变,但她能自立,直至寿终正寝。而萧红,在困难面前对男性抱着很大的幻想,对于男女之情寄予了过多的期望,她不知道如何抗拒年轻、英俊的异性对她的诱惑和进攻。在爱情面前,就像一个小孩子在包装华丽而美味的糖果面前一样,忘记了一切。仿佛天地都消失了,只剩下爱情。可是其结果总是有始无终、事与愿违,不得不从一个男人怀里辗转到另一个男人怀里,有时候在一段感情尚未结束的时候又匆匆开始了另一段感情,她几乎没有真正地因为爱情而获得过幸福。一次次凋落的爱情,使萧红的身心一次次受到伤害,这也是一代才女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评梅的爱情悲歌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26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在上个世纪初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女作家。如苏雪林、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凌叔华、萧红、杨沫、张爱玲等等。这些作家除了在文学上留下了不朽的著作,而且在爱情上也留下了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尤其是石评梅,与她的未婚夫生未成婚、死而并葬,谱写了一曲振撼人心的爱情悲歌。

  石评梅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原名石汝璧,笔名波微。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山西平定人。1928 年7月30日因病逝世。终年26岁。

  石评梅本是北京女高师附中一名国文、体育教员。但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在业余时间里,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1923年9 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

  石评梅和高君宇是1921年在他们的一次同乡会上认识的。说起来,高君宇还是石评梅的父亲石鼎丞的学生呢。石评梅以前听到父亲夸奖过高君宇。高君宇在家乡的时候也听人说过石评梅的才名,到京后对她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文特别留意,并因此多了一分倾心与赞赏。此时,石评梅是北京诗坛颇有名气的女诗人,高君宇则是中国文人领袖当中的佼佼者。所以两人见面,甚为欢喜。从此她俩结下了友谊。

  俩人往来不久,高君宇就深深地被石评梅的思想和才情所吸引,不由得坠入情网。然而,石评梅虽然也爱对方,却因初恋失败在心上留下了太重的伤痛,从而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而固守着“冰雪友谊”的藩篱。她拒绝了高君宇的爱情。

  高君宇并未气馁,他要用极其真挚的情来感动石评梅。他在香山采摘了一片红叶,在红叶背面写上“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寄与石评梅。
  望着红叶上的两行小诗,石评梅犹豫不决:她敬重高君字的才华与胆识,但又不思轻易允诺,所以把红叶又寄了回去,并在红叶反面写道 “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再次的拒绝使高君宇十分伤心,但仍然忠诚地爱着石评梅,并尊重她的选择。高君宇将红叶珍藏在身边。不久,他从广州给石评梅又寄了一对象牙戒指中的一只,象征俩人纯洁而坚贞的感情。高君宇对待理想和爱情的严肃态度,使石评梅心有所动,这一次她郑重地接受了那枚戒指。从此他俩的手指上各戴一枚纯洁如玉的象牙戒指,直到他俩生命的最后一息。

  1924年底,高君宇陪同孙中山北上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因操劳过度,到达北京后,旧病复发,咯血不止,住进医院。这时,高君宇多次剖露的心迹和他奋不顾身从事革命事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石评梅的心。她认定高君宇是真正为理想奋战而又真正爱她的人,她决定把心完全交给他,即便他身患重病也毫不反悔。然而不幸的是,高君宇患病动手术后于第二天突然去世,对石评梅犹如青天霹雳,寸肠欲断,后悔当初没有接受他的求爱。石评梅在刻骨铭心的悲痛中,更加坚贞地热爱高君宇,至死不渝。

  她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题写了他生前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碑文,是石评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它包含了生死不变的爱恋和铭心镂骨的哀痛。她还在《墓畔哀歌》写道:“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表达了她刻骨的思念之情。

  失去高君宇之后,石评梅长久地处于极度悲痛之中,每周末都风雨无阻地前去祭吊,用思念的泪水浇灌高君宇墓前的花草。石评梅因悲伤过度,损害了健康,在高君宇死后约三年时,石评梅患急性脑炎,在高君宇生命最后住过的医院、住过的病房里泪尽而亡,在泣血哀吟中走完了短短的人生。
  石评梅在高君宇去世后说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为实现她的愿望,朋友们将她安葬在高君宇墓旁,碑腰篆刻“春风青冢”四个大字。他们的生命竟是这样地永远地连结在一起了! 这是石评梅生前的最后一个心愿。比翼鸟,逝后飞。

  石评梅的二十六个春秋年华太短促、太匆忙了,许多人为她叹惜。然而作家焦菊隐说,人生长短本来都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要有意义。无意义的长寿是无趣味的,至于虽然短促一些,而是有意义,也倒并不可惜,而石评梅女士的人生却是有意义的。

  是啊,石评梅已逝近一个世纪了,人们却没有忘记她。如今,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高石之墓”汉白玉石碑耸立在山麓丛林之中,每年总有许多青年男女成群结对地地去那里参观,去那里缅怀,有人整理出版她的著作,还有将她的故事拍成影视剧,以纪念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石评梅的爱情悲歌值得人们颂扬!

三湘才女白薇坷坎的一生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29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文坛上有一位被鲁迅称为“仙女”,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几次问到她,并在见到她时对她说:“我常记起你,你和丁玲是我们湖南的女作家。”她,就是三湘才女--白薇。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名黄素如,1894年2月生于湖南资兴。白薇从1922年开始创作,写了处女作三幕话剧《苏斐》。1925年回国在武昌中山大学任教。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创造社。1928年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发表成名作《打出幽灵塔》。《打出幽灵塔》是个古典浪漫写实的悲剧,描写了第一次革命战争中,一个土豪家庭的分裂。它向那些沉睡在家庭中做傀儡的不幸妇女们,喊出了赶快觉醒的呼声。鲁迅将这部作品在《奔流》创刊号上刊登。白薇的名字出现在郁达夫、柔石、冯雪峰等大手笔之列,从而成为当时“文坛上的第一流人物”。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一生经历着痛苦、艰辛、屈辱和磨难。
少女时,白薇就被父母包办定了婚姻。白薇听人说,婆婆是远近闻名的恶寡妇,丈夫是婆婆唯一的遗腹子,惯得粗蛮混狠不通情理。就跪在父母面前哀求要拒了这门亲事。父亲铁着脸说:“父母之命是几千年的祖训,祖宗之法不可违。”她想逃跑,想死,父母派人盯着她寸步不离。

黄家虽是名门,白薇的父亲却给女儿的嫁妆极少,这让婆家大失所望。而且丈夫不识字,娶了这个识文认字的媳妇,丈夫不喜欢,婆婆也不高兴。为了不让白薇看书,婆婆辞退了家里的长工短工,种地、种菜、喂猪、挑水……家里家外的活全让白薇干。她整天累死累活,见不到婆婆一个好脸色且不说,还经常遭丈夫毒打,母子俩合伙欺侮她。有一次丈夫夹潘?的手脚,婆婆使劲Ф狭??的一根脚筋。婆婆逼她去死,拿来一根绳子,一把菜刀任她选??

  她摸黑跑回娘家求救。父母亲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要她遵从“三从四德”。
有一天,她偶然听到婆婆和丈夫在偷偷商议,要把她卖了,再重娶一个媳妇。这时候,她急了,去向舅舅求救。在舅舅帮助下,她进了衡阳女三师读书,暂时逃离了苦海。

在长沙女子一师读书期间,白薇仍旧没能摆脱包办婚姻的束缚,父母一直仍旧逼婚。为阻止白薇出逃,校方当局甚至封锁学校。在妹妹和同学的帮助下,白薇从学校围墙掘洞逃脱,前往日本东京求学。
由于是私自出逃,随身携带的钱很少,到了东京,便身无分文。她的父亲不给她必要的生活费和学费,只有靠自己养活自己。她找到了湖南最先留日的两位女学生,在她们那儿一住下,开始做工自谋生路。

她当过佣人。尽管每天她从早到晚地辛劳,却依然解脱不了她生活的困境。
不久,长沙第一女师马校长来了信,寄给她一些钱救了急。又在马校长的帮助下,她父亲终于寄来了七十元钱,她才进入东亚日语学校补习日语。
从东亚日语学校结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日本女子最高学府——东京御茶囗水高等女子师范。

考取女高师,是官费的。在这之前,仍靠课余劳动维持生活。有时做家庭女佣,有时在街上卖水,最多的时间是“挑码头”。她每天从下课一直挑到晚上。四个小时挑八十件,收入可供三四天的生活开支。后来,她因病留级,停了官费。她不得不又做了佣人。她住在浴室隔壁一间又潮湿又阴暗的小屋里当了下女。

这时候,从家乡传来四妹被迫出嫁的悲惨消息,新愁旧怨一起涌上心头。她责怪父亲不该这样扼杀自己的女儿,当即写了二十多封信向父亲进行说理斗争。父亲不仅不听,反而回信痛骂,说她是"大逆不道"的孽种。从此,家庭彻底地把她抛弃了,她对这个家庭也再无一点留恋。

她痛苦、烦闷极了,她急切地需要一种武器,她要用武器刻画出被压迫者的痛苦,暴露压迫者的罪恶,“我要宣战的武器!我要学习文学,掌握文学这个武器!”她无声地呐喊着。从此,她走上了文学之路。

1924年夏天,白薇遇见了中国学生杨骚,从此此人影响了她一生的感情生活。
杨骚是福建漳洲人,爱好诗文,有名士之风。中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开始入东亚预备学校学习日语,1921年考取公费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杨骚告诉白薇,自从他知道了自己是贫贱的父亲所生,很自悲。白薇热情鼓励杨骚正视生活,发挥才干。白薇悲惨的过去,使她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特别需要爱情的慰藉。她把杨骚看作是她的最美的天地,是她的艺术的全身。他们促膝交谈,在比自己还小两岁的杨骚面前,白薇那么透明、赤诚,无所保留地倾吐着一切。了解了彼此的身世、爱好,他们成了要好的。她的爱上了杨骚。二人的感情急剧升温,以至于到了如火如荼急风暴雨般的地步。
在此以前,杨骚爱慕的是湖南姑娘凌琴如,而后失恋,白薇也为单恋凌琴如的哥哥凌璧如不成痛不欲生。这时白、杨两颗破碎的心在异国他乡碰撞成一团,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时间久了,也许是因为杨骚还没有彻底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有做好迎接新的爱情的准备,在白薇近乎窒息的情感压力下,他开始逃跑了。

于是,杨骚逃到了杭州,但是白薇追来了;杨骚又逃回到漳州老家,白薇的信件追来了;接着,杨骚逃到新加坡做了一名穷教员,白薇的信依然追来了。白薇的爱是正大光明的,她不绝如缕地诉说着自己的相思,而杨骚对白薇这般深情感到莫名的痛苦。
1927年,他们终于在上海重逢。为了生活,为了写作,他们过着柏拉图式的情感生活。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杨骚与白薇的作品频频问世,二人成了上海滩上的文学新星。但此时琴如也在上海,杨骚与其暗中来往、藕断丝连。白薇发现以后不由得醋意大发。她一方面打上门去对琴如发难,一方面以凌厉之笔对杨骚大加讨伐。一阵吵闹之后,二人把喷火吐焰般的爱意倾诉,结集为情书《昨夜》交给出版商还债。把情感的最隐秘处公之于众,也为二人的爱情划上了句号。若干年以后,当杨骚表示要恢复爱情关系的时候,被她断然拒绝了,从此白薇再没有恋爱、结婚,一个人终其一生。
由于受创造社和鲁迅的影响,白薇走上了革命的文学道路,成为“左联”和“左翼剧联”的早期成员。她不顾特务盯梢和敌人搜查的迫害,她积极参加活动,掩护革命同志,讨论文艺问题,深入群众,热心做宣传辅导工作,尤其是妇女工作。

但是,由于过度劳累和感情上的纠葛,白薇病倒了。一病就是六七年。不能写稿子,没有收入,白薇个人生活是很凄凉的。三五天的断炊是常事,有时突然发病,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不但茶水无人照应,并且还要等到偶尔来访的客人替她设法筹送药费。不仅如此,有人向她泼污水,说她与身边所有的男人有不正当关系,又使白薇心灵上雪上加霜。

眼看白薇活不下去了,几个朋友向社会各界为她筹一笔钱,送她去治病,再加上朋友的盛情照料,使她精神上倍觉欣慰,病势大有好转。  

正在这时,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兵常把她误当成日本女子,纠缠不休;也有人想用高额金钱收买她。但白薇还是过去的那个富于正义感和斗争精神的白薇,她满怀斗争的激情,化装成保姆,逃离了北平。

1938年3月,她带着从病魔和日寇手里夺来的生命,跳动着一颗救国的热心,跑到武汉,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救亡协会。后又受邓颖超指派,她去了桂林,担任《新华日报》特约记者。

因广西当局"截切"她的稿件,她才被迫停止工作,从桂林到了重庆。在重庆,白薇生活始终没有保障,靠写点稿子和朋友的临时资助,异常艰难地苦度岁月。她时常因为饥饿晕倒在街上或朋友家里。有时饿得胃痛如绞,全身发抖,汗流满面,四肢冰凉。她的自尊心强,又不爱暴露自己的苦况。这样,她的健康状况又进入了恶劣的境地。各种疾病不请自来,风湿病、绞肠痧、猩红热、疟疾、阿米巴痢疾……几乎和她结了不解之缘。

她拖着衰弱的身体,挑水、烧饭、拾柴、补破衣服……劳累了一天,虽有满肚子东西想写,但思想和体力都不听使唤。手上写着文章,心里却盘算着要还的债……而干着谋生的杂务时,又想着看书读报和未动笔的剧本。这时,有人讥讽白薇“落伍了”,“写不出东西来了”,“不能算作家了”!她虽然不好名,但别人的冷言和白眼,就像尖刀子刺着心一般使她痛彻骨髓。

抗战胜利后,她回到了上海。仍然贫困病弱,住在朋友家里。没钱买青菜、买盐,墨水只有几滴,蘸一下,写两三个字,又要蘸。房里只有一桌一椅一床及一张日本人的榻榻米。因为左腿风湿痛,架一块板子,坐在榻榻米上,写作、读书。食具有一只饭碗,一双筷子,几把羹匙,一只白锅和洋油炉子。饭是坐在榻榻米上吃;吃的东西就放在旁边的锅子里。

物质上缺乏必需的东西,精神上的饥荒更叫她难以忍受。没有参考书,没有车费,没有信封信纸,不能驾驭和外界的联系,不能深入生活;更没有钱满足平生好看戏看电影的嗜好;想看新书,也买不起,只能到书店站在书那儿看看。
1947年,父亲亡故,白薇回乡奔丧期间,受何香凝之托,在老家湖南资兴参加了游击队。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后主动去北大荒生活七年。

晚年的白薇住在北京和平里一个居民区里,独间单元,房子里摆设简单,陈旧而杂乱。1987年8月27日,白薇终于走完了坎坷而悲苦的一生。她没有权,没有势,没有财产,没有丈夫和孩子,默默地走了……

由于病、困的折磨,加上精神上的创伤,使白薇的性格有些扭曲,任性、易怒、不大合群,遇事过于认真,过分的直率和自尊,都妨碍了她和周围的人相处和互相理解。这些,也造成了自身的苦恼。但是,白薇又不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作品,为后辈作家的成长发生了影响,她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楷模。

英风飒爽话庐隐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31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庐隐是我国近代文坛四大才女之一,是在“五四” 时期与冰心齐名的作家,也是在作品中最早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作家。

  庐隐从小因出生日期不祥而遭受家庭歧视和冷落,饱尝了封建旧思想、旧世俗带来的种种不幸,使她童年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旧社会的痛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进步的现代教育唤醒了她独立的思想和个性解放意识,并形成了现代女性新型的婚恋观。庐隐认为爱是不能忘记也不容贬谪的,唯有充满平等、真诚与幸福的爱,才应受到最高的礼赞。她提倡建立灵肉相统一的性爱观念,凭借自身的力量,在思想的相互了解与感性志趣契合的基础上,独立的择偶,并全无挂碍地相知、相亲、相爱,选择优美的精神之舍,以真正掌握自己命运。故在她的小说中着力表现了女性的爱恋情结。不仅如此,庐隐把这种思想认识勇敢地投入到探索人生意义和女性的解放、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美满爱情的社会实践中去,在恋爱和婚姻上也表现了她自己的飒爽英风。

  庐隐十六岁那年,她母亲就开始关心她的婚事。而她对于结婚很害怕,觉得那是一件很神秘的事。就在这时候,她迷上了小说,每天除了应付功课以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看小说上。她在舅父家里为借小说认识了一位表亲林鸿俊。她这位表兄读书不多,人却聪明帅气,只是家境贫穷,无依无靠。庐隐很同情他。林鸿俊后来发现庐隐是一位多情的人,便向她求婚,而她的母亲和哥哥觉得他太没深造,家里又穷,因此拒绝了。当时庐隐正莫名其妙地憎恶和恐惧结婚,并想过一生独身的生活。但母亲和哥哥的作为激起了她一腔义愤,她觉得自己有必要挺身仗义反对母亲和哥哥,于是就说:“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承受。”母亲深知庐隐倔强的性格,只好答应,定下了这门亲事。

  后来,庐隐到北京念书,在福建同乡会上,认识了北大法科学生郭梦良,顿生好感。以至在多次接触后,觉得这位福建老乡聪敏忠正、勤慎忠笃、正直不欺,不但学业精深,且品格清华,令一向羡慕英雄、服膺思想家的庐隐“心折”,此后书札往还,不觉竟成良友。这时候,她才发现同她订婚的表兄林鸿俊思想平庸,同她想的不一样,走的道路不一样,她所需要的人,不是仅仅脾气好就可以满足的,她想到他们的志愿不同,婚后的平凡生活将毁了她的一生,于是便主动提出要求,解除了婚约。
  可是郭梦良在福建老家已有妻室。庐隐与郭梦良的恋情一经公开,立即遭到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责难。理性选择与感情冲突,形成她心灵的困扰。

  在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下,庐隐原先只答应与郭梦良保护“柏拉图式”的恋爱,但禁不住郭梦良的苦苦追求,终于她顶住社会守旧的习惯势力,接受郭梦良的爱情。她说:“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1923年夏天,他俩避开世人眼光,从北京双双南下上海完成婚礼。

  可是结婚才两年多,郭梦良竟一病而逝,遗下才10个月的女儿。她的精神受到打击,心里充满了绝望的哀伤。

  庐隐在痛苦中度过了“陷于悲痛与绝望” 的三年。1928年春天,她认识了比她小九岁的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位乐天派的青年诗人李唯建。

  相识之后,两人开始了频繁的通信和交谈,彼此印象很好。他们经常一起散步,谈诗衡文,心心相印,经过一段接触,李唯建怦然心动,对她产生了爱情。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带着孤女的孀妇与一个比她年轻近十岁的青年谈情说爱,闹得满城风雨,于是无聊的人们把庐隐和她的“小情人”做为茶余酒后的谈笑资料,引起庐隐重重顾虑。

  他俩互诉内心感受。李唯建的热烈、真挚的感情,终于冲破庐隐心理防线,她受伤的心灵得到缝合,孤独的灵魂得到慰藉。她无视世俗的偏见,大胆宣布:“我要从新建造新的生命,我要换个方向生活,有了这种决心,什么礼教、什么社会的讥弹,都从我手里打得粉碎了”。她致信李唯建:“让我们是风和云的结合吧。我们永远互相感应,互相融合,那末就让世人把我们摒弃,我们也绝对充实”。他俩把一年中68封往返书信初题为《云鸥的通信》,在天津《益世报》上连载,这些充满真挚感情、文笔优美的书简,是他们向世人公布的一份庄严的爱情宣言。这时,她从“重浊肮脏的躯骸中逃逸出来了”,她成了一朵花,一只鸟,一阵清风,一颗亮星;她觉得“前面有一盏光明的灯,前面有一杯幸福的美酒,还有许多青葱的茂林满溢着我们生命的露滴”,“宇宙从此绝不再暗淡了”……爱情又一次照亮了她!

  1930年秋,她不顾一切,宣布与李唯建结婚了。他们东渡日本,寄居在东京郊外,努力开垦他们成熟的爱情生活和创作前程。庐隐的朋友——著名作家苏雪林后来称赞庐隐一生英风飒爽,在恋爱上表现这种不平凡的举动,很可羡慕。
  关于恋爱,庐隐说过:“我自然不会主张恋爱要以金钱地位年貌为条件,可是也不相信是绝对无条件的。”她的条件是什么?是精神!她自己对待爱情便是这样的。“在我的生命中,我是第一次看见这样锐利的人物,而我呢,满灵魂的阴翳,都被他的灵光,一扫而空……”这是她从李唯建那里得到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相爱的基础。她说:“从前我是决意把自己变成一股静波一直向死的渊里流去。而现在我觉得这是太愚笨的勾当。这一池死水,我要把它变活,兴风作浪。”

一旦找到了真爱,她可以不顾一切。这就是庐隐!无论在婚姻上受到封建礼教和世俗怎么样的遣责,但她都没有屈服,她说“幸而我天生就是执拗的脾气,除非不曾拿定主意,否则,无论别人怎样冷嘲热骂,我还是我行我素……”

  什么是“五四”精神?为什么说庐隐是“五四”精神的作家?唐TAO说:“五四的主要精神是反封建。所有反抗旧礼教,反抗买卖式的婚姻,争取恋爱自由等等,在庐隐的作品里有着鲜明的反映。”庐隐短暂的一生只有十三四年的创作生涯,可是她中写了11部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五四” 时期刚刚觉醒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揭示在时代大背景下,女性要独立、要解放而背逆于时代的反叛意识,体现中国女性个性心理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凸现作者对女性意识的发掘和探寻。茅盾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我们看见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们在书中苦闷地徘徊,我们又看见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们在书中叫着‘自我发展’……”

  这就是庐隐及其作品的价值。庐隐就象一颗灿烂的明星,亮在旧中国的黑夜,那光辉,永远闪耀在中国新文学史册上。

冰心的爱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33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冰心是从“五四”走上文坛的又一名著名女作家。但与石评梅、庐隐和萧红不同,她长寿,几乎与世纪同龄;也与陈学昭、白薇和张爱玲不同,她的人生没有什么大坷坎。她在爱中成长,在爱中生活,在爱中写作,并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着毕生的爱。

  冰心老人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温暖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学习刻苦,年轻干练。他还是一位舐犊情深的可爱的父亲,他非常疼爱自己这唯一的女儿,常带她去海边玩。北方的大海给了这位南国的女儿最早的艺术熏陶,使她在奇幻的大海旁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力。
  她的母亲有文化,是一位性格极温柔、极安静、感情极富、恬淡处世的人,是一位典型的又有文化的贤妻良母。她和母亲的感情极好,母女俩常常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说些甜蜜的知心话。小冰心喜欢听母亲讲关于她自己的故事,母亲喜欢女儿过来抱住她,与她亲近。

  她的父母不仅让她念书,享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在她刚刚提笔写作的时候,还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后来,当她写作问题小说与散文诗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是一边阅读着女儿的手稿,一边帮助女儿斟酌词句,有时还向女儿提供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除去享有双亲的挚爱之外,小冰心还享有丰厚的手足之情。她与三个弟弟之间情感深厚,他们常常在一起谈天讲地,说古论今,游戏嬉笑,亲如一人。

  她们家里,总是充满了温暖、和谐的气氛。在这样温暖和谐的家庭里,童年时代的她,一直沐浴在爱的空气之中,从而使这个聪颖过人、才思敏捷的小姑娘,形成了善良的心地,和温柔、文雅的性格。

  她的婚姻也是幸福美满的。她和丈夫吴文藻从恋爱到结婚,一直白头到老,在五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都互敬互让,相亲相爱。

  她的儿女们也很优秀,个个学有所成,后来都成为专家教授。
  可以说,她一生都享受着爱。少女时,她是双亲膝下的爱女;结婚后,她是丈夫眼中的爱妻。老年时,她又是孩子们心中的榜样和骄傲。

  她自幼生活在比较优裕的家庭环境里,父母的慈爱,姊弟的亲睦,使她蕴蓄着满心的爱。正因为如此,才致她的作品以爱为主题,并一度把“爱”作为最高理想。这些,在她的小说、散文、诗歌中都可以感觉得到。凡读过《寄小读者》的人,都知道冰心的哲学中心是一个“爱”字。她爱大海,爱母亲,爱全国的小朋友。在短篇小说《爱的实现》里,冰心对于童心的歌颂,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中有许多歌吟自然、母爱、人类之爱的晶莹清丽小诗。

  有人认为,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早期作品的三个基本主题,通过对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写和歌颂,表现她对现实不满的情结,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冰心一生充满着爱。她既爱她的可亲可爱的父母,又爱她的可亲可爱的丈夫和孩子,她还爱祖国、爱人民和文学事业。她把一颗博大的爱心毫无保留地献给整个世界。她自“五四运动”登上文坛以来,七十多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又由于她的个人经历和所受教育等等因素的影响,关于以爱为主题的作品,其写作风格与同时期的女作家庐隐、张爱玲有着明显不同。庐隐做人是豪爽痛快。在庐隐的作品里,是男学生,女学生,同性爱,多角爱,是爱情的追逐,是悲苦命运的挣扎。张爱玲为人孤癖,在张爱玲笔下的母爱是虚伪而残忍。而冰心做人作文,则是温雅细致,在冰心的作品里,是母亲,小弟弟,高山大海,是家庭的温情和大自然的赞叹。

  说起《寄小读者》,那是1923年7月,由她创议在北京《晨报副刊》上新辟了“儿童世界”专栏。她随即发表了《寄小读者通讯之一》。其中她写道:“我是你们天真队伍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止,我恳切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从此她那颗童心一直保护到今天,一直是孩子们的最忠实的朋友。《寄小读者》一书便是她于1923年和1924年发表在“儿童世界” 专栏的通讯结集。这本书,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最早的作品,是 中国新文学史中一块晶莹闪光的宝石,在现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寄小读者》先后再版了几十次,它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巴金在《冰心著作集·后记》里说:“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的母爱。”冰心的母爱和爱祖国、爱儿童、爱生活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我们从后来《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里,更感受到了冰心老人伟大的爱。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这是冰心老人的一段名言。从五四台阶上步入文坛以来,她一直高举着的就是这面爱的大旗。她以永远的爱心,表达着世间最真最美的情感,她的《繁星》、《寄小读者》、《小桔灯》等经典作品,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素面朝天毕淑敏
本文由 广南子 在 2007-12-10 16:34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在当代作家中,我对毕淑敏印象最深。这不仅是因为她曾经是位医生与我同行,由医生变成作家使我羡慕,而且还因为她素面朝天的品行让我敬佩。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当兵11 年。1980年转业到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代表作有《预约死亡》、《红处方》等。

  《素面朝天》是她早期的作品。虽然这篇文章不是她的代表作,但许多人都知道它。我也是首先从这篇文章了解毕淑敏的。

  说毕淑敏素面朝天,是因为她不仅写了《素面朝天》,而且她主张“素面朝天”。她认为大自然中每一棵树木、每一棵花草,都用本色地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是一种真实。人类的这张脸,是与生俱来的证件。我们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凭着它来了解其喜怒哀乐,所以不必要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她还说“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敢于素面示人,就是自信的一面。“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真是“文如其人”。关于毕淑敏的的外貌,采访过她的记者王洪是这样描写的:“毕淑敏其人比我想象的还要高大,果然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着装素净淡雅,蓝色的外套,衬着雪白的衣领,给人以纤尘不染的深刻印象。圆圆的始终微笑的面孔,依稀留下了金戈铁马军旅生涯的豪迈与西藏高原的粗犷。”也许是她的处女作发表“太迟”,34岁时写《昆仑殇》,大概还由于她的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叫《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留给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大妈”形象。

  关于毕淑敏的文字风格,也可以说是“素面朝天”。“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式的实验标榜;她不是江南的小山秀水,但也有别于莽原塞野的黑骏马,有别于黄河决堤似的一泄千里;她自然不是男人眼中的‘丰乳肥臀’,但也不是女性自我描述的心理体验;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似乎人人所经所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王洪对她朴实无华的文风作了很好的总结,甚至夸奖毕淑敏很有一点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毕淑敏的创作与她从事的职业——医生有关,无论是在她的作品中还是在实际行动中,都更多地与病人、囚犯、孩子之类的弱势群体接触。她热衷于探讨“临终关怀”、“人生意义”、“幸福感”这样的命题。这在中国作家中是少见的。王蒙评价说,她最大的特点是“悲悯”。所以她的作品在普通市民中有着广大的读者群。

  毕淑敏当了22年的医生,后来自修了电大中文专业,不是“正宗科班”出身的她成了作家,实属不易。她虽然现在已是国家一级作家,但她不卖弄,也不故作儒雅,对自己写作的过程也向记者“实话实说”。

  譬如说,《昆仑殇》是她的处女作。当谈到成名作《昆仑殇》的创作及发表情况,她说是1978年返京后,在西藏阿里那段遥远的经历找不到人交流,才有了写作的冲动。5万字的《昆仑殇》一个星期就把初稿完成了,但她却没有勇气寄出去,后来稿件还是由她的丈夫送到《昆仑》编辑部的。就是《素面朝天》一文,也是“当时偶遇海南出版社出版人的夫人,才得以出版。”

  这是何等的诚实和坦率啊!

  毕淑敏无论是为人为文,真可谓是素面朝天。作家王蒙甚至认为连她的名字都太普通。他在为《毕淑敏作品精选》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这是对素面朝天的毕淑敏最贴切的评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