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时光

二野,居于南美,正宗华人也。
正文

访圣保罗共和国广场

(2007-04-30 15:48:13) 下一个

 访圣保罗共和国广场

圣保罗共和国广场是地铁的一站。这个广场很有名,但这里的巴西工艺品市场更为有名。于是国外来巴西的游客,没有不来这里的,不来这里就是遗憾。

一个国家,总有它的特色产品,民族文化产品,这一切,都集中在这个广场上了。

出地铁几步,就进入这个市场。

上百个巴西摊位在方城院中摆开,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游客拥挤,
摊主忙乱,生意一排火红,越来越好。

这个市场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名气已经很大了。

这里卖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




这是巴西特产的紫晶黄玉等手工产品。

下面的请网友自己看,不解说了。










这些手工编制款式和设计挎包怎么看都极为漂亮,令人喜爱,透出一种南美独特风格。

















这对巴西夫妇,男的是伊朗人,专业宝石商,女的是巴西日本人。
他们很高兴我们中国人给他们拍照留念。

男的说:

“我去过中国深圳,上海,那里太奇妙了,只是因为语言不通,做不成大生意。”
“听说美国人炸掉你们的核设施,那么你们就没有原子弹了。”
“如果那样,我们就从中国直接购买。我们有中国朋友。”

他显然对中国人很友善,阿拉伯人把中国人看成政治盟友和朋友。

“如果我懂中文,那么我的生意就会做的很好很大。”
“这里几乎每天每周,都有中国访问团朋友来此购买我的宝石,我总是给最好的价格,
  当然,他们买的最多,总要最好的。”
“你太太是日本人吗?”
“啊,是,她是日本人,很可爱的。”

他主动递过名片。
“朋友,请记住,要买宝石就找我。还有,我们伊朗一定要有原子弹。”
”我们关心宝石,也关心伊朗,随时祖国召唤,我就准备贡献我的一切。“




在市场出口大马路的对面,是一片饮食服务区,在这里有三家中国人的炒面店。
开始没有看出来,以为是日本人的,后来发现不对,他们在说着中国话。

刚要拿起相机拍照,其中一位年纪女老板大声急喊着:

“不要拍照,不能拍照呀。”
“为什么,我是中国人哪,怕什么。”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能拍照,我们是做很小生意的,好可怜的呀。”
“那么,吃你们一碗炒面总可以吧?”
“面可以吃,还是不能拍,你发表了,浙江人看到认识我,我会好丢面子,”
“什么话。做炒面怎么啦?有什么不好,明天您照样可以开大饭店呀。”

“你到那边去照吧,他们广东人什么都不怕。”

到了广东人的炒面店,他们生意不错,人来人往,抓不到镜头。

只好远处抓拍一张。

向右转,是一家上海人的油榨五香小虾混面餠点,有了经验。
先叫来一只,边坐边吃。开始和一位近65岁的戴眼镜的上海人聊天。

“农系上海宁?”我先来句不伦不类的上海话,像三脚猫。
“是啊。”他不说上海话,却是正宗国语。
“您干这炒面多长时间了?”
“有段时间了。”
“我是从非洲象牙海岸来的,那里中国人的生意已经没有办法做了,全乱啦。”
“您原是做什么?”
“我原来是上海常宁医院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专家。”
“主要是利用我发明的专利药酒热敷来治病,效果很好。”
“哦,为什么来广场卖炒面呢?”
“巴西中医赚钱也不容易,我葡文不通,只好先这样干着,学习语言。”
“非洲不行了?”
“不行了。有个电影叫做:逃出非洲,你晓得吗?”

之后他给谈起非洲。

“那里有种虫卵,一旦进入人体,在人体孵内化成为成虫,会在人的皮下爬行。”
我心一抖,赶快掏出一只烟。
“您是否来一只?”
“也好,巴西的烟草还是味道不错的。”他继续说。

“要抓那虫,病人要脱光,身上搽上光油,于是能看到那虫在皮下游动爬行。”
“在前面猛划一刀!用镊子把虫拉出。”
“呀呀,快吃不下去了,好可怕。”

“巴西还是不错的。比如,老百姓很友善和气,只有慢慢来了。”
“税务警察也不勒索我们这些小钱。”

“不过,这个公园的小偷太厉害。”他话锋一转。

“他们是用瞬间的猛烈撞击,一把伸进口袋,瞬间拿走钱或者东西。”
“哦,是这样,两三个人同时在后面,瞬间硬硬抢掉,根本搞不清是谁。”

他很客气。知识分子都是客客气气,保持着文明和风度。

他表示希望未来在巴西卖他的专治风湿的药酒,再配合针灸,会很成功的。

下面是这三家华人炒面店的照片:

下面是浙江店:这位女老板不高兴照相,有点犯急。



下面是广东店,他们正忙的不可开交。



 

 
在巨大的林荫中,有几棵百年老树,犹如巨人在招手,给人带来舒适和荫晾。

它们容易吗?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雷电轰击,夏日的暴晒,寒风的袭击。

在巴西的大地上,滋生繁衍着,依旧坚定的挺立着。






中国人,就应当像这棵大树,不管风吹雨打,决心挺立在这里。



上海人老中医正在亲自炒面:

“不好意思,你能让我拍一张您炒面的照片吗?”
“哦,好,劳动光荣,自食其力受尊重的。你拍吧,”

他走向炒锅,搂起锅铲,认真的动手。

“既然出国,就不怕吃苦,无论如何,我心情舒畅。”
“我们知识分子,最能吃得苦,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他说着。
“我们也更懂得享受,主要是精神方面的。”
“有志不在年高,会有一天我的治疗风湿药酒在巴西成功!”

  掏出巴币付他,他收下。

“再见。也许下次我已经不在这里了。”

 “在我自己公司卖我的专利药酒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