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两岸实力对比变化看统独前景(ZT)

(2007-02-03 20:45:55) 下一个
近来台湾岛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多数民众对靠街头运动夺得高位的陈水扁发泄怨愤,重要原因是其执政6年间岛内经济始终低迷。从两岸关系看,台湾过去向大陆炫耀“经济奇迹”的本钱已基本不存在了,“军事平衡”也完全倾斜,叫嚷“台独”的那批人口号依旧却显得底气不足。

台湾“经济优势"风光不再

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存在57年间,一直是实力地位决定一切。从上世纪50年代起,台湾的经济发展条件就远优于大陆,岛上得到美国大量援助和投资,大陆所得苏援却很有限,此后又陷入四面受敌,当时毛泽东也明白,只有在经济上居于上风,才能排除美国阻挠并争取台湾回归。

大陆在解放后对台湾具有的优势,主要在军事力量方面。当年国民党军队在大陆被解放军打得一败涂地逃到岛上,有海峡相隔再加上美军出动援助,具备了局部海空优势。蒋介石坚持“反攻大陆”却因不敢陆战只能空喊,大陆宣传“解放台湾”因无力渡海也只是个口号。上世纪60年代大陆有了核弹、导弹这类最厉害的武器,却不能用于毁灭台湾同胞。想攻台还只能使用常规装备,这样军事上的平衡对峙就始终无法打破。

1979年中美建交,大陆同时实行改革开放。中共方面立足于两岸的现实,表示愿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实现统一。蒋经国对此却一直不理睬,本钱便在于自恃经济水平居优,并能在军事上掌握台湾“局部制海制空权”,中共方面在此形势下展开劝说便无多少成效。

按大陆改革开放后10年间统计,台海两岸经济实力的对比仍对台湾有利。1990年台湾国民收入按美元折算已达1600亿,入均年收入近8000美元;同年大陆国民收人按美元折算为3500亿,人均年收入只有300美元。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不再贬值,两岸人均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大陆对外政策总体是韬光养晦,台湾则颇显得有些趾高气扬,这一点在军事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大陆的军费开支在国民收人中的比例一降再降,按官方数字只保持在整个国民收入的1.3%左右,只相当于年均100亿美元。台湾军费开支则占国民收入的5%以上,年均超过100亿美元,而且外购武器的费用远超过大陆。

“军事平衡"向大陆倾斜

大陆实行长时间的韬光养晦,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压缩军备规模,不过从长远看却挤出了经费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从而创造了世界各大国中最快增长速度,为进入新世纪后的腾飞积蓄了后劲~999年受李登辉公开提出“两国论”及美国飞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影响,大陆加强了以科技强军为主的现代化建设,力量对比便很快变得对大陆有利。

从政府公布的数字看,大陆军费开支在5年间便从150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300亿美元。台湾却因经济不景气,进人21世纪后军费便不断下降,去年只有80亿美元,加之其武器基本靠外购而不能自产,增强军备的步伐便很快被大陆甩在了后边。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大增的保障下’,进入新世纪后的6年来,解放军的军事变革步伐迅速加快,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体制全面建立,新装备大量列装,尤其是海空武器的质量也全面超过了台湾。例如大陆自研的歼一10已大批投产,从俄罗斯引进的苏一30、自己仿苏一27生产的歼一11也大量装备部队,在第三代战斗机的数量上已压倒台湾。在海军方面,大陆近年来掀起了一轮造舰高潮,“中华神盾”等一批大型舰只列装。在太空装备、预警和电子战等领域,解放军也有长足的进步,而台湾在其中许多方面还是空白。

陈水扁于2000年的大选获胜后,很快暴露出其只擅长街头“拼政治”而缺乏管治经验的缺陷。次年岛内经济出现了50多年来第一次负增长,至2004年才恢复到其主政前的水平。两岸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对台湾空前不利的逆转。

从去年的统计数字看,大陆国民收入达2.2万亿美元,台湾则停滞在3200亿美元,如按购买力平价算,大陆至少还要高一倍。虽然从入均国民收入看,大陆对台湾是1700美元对15000美元,但实际购买力的差距也缩小到只有三四倍。目前有.100万台湾人在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长期工作和居住,便说明大陆沿海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已接近台湾,过去蒋经国、李登辉夸耀的“台湾经济优势”早已风光不再。

大陆对台优势继续增强

近年到过台岛的人经常感慨说:“不到台湾,不知道文化大革命还在搞。”目前“倒扁”风潮造成的严重内部冲突,正继续造成岛内人心浮动、资金外流。今年台湾行政部门预定的3%的经济增长率明显已成泡影,停滞甚至倒退已成定局。因台湾财政赤字目前已超过GDP的5%,大大高于世界公认的3%的警戒线,在此状态下增加军费开支也不大可能。

今年5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便承认“两岸军力逐渐向北京倾斜”, “已经造成区域失衡”。日本政府资助的防卫研究所的报告称,台海两岸的军力对比越来越对中国有利。台湾国防部的分析预测更认为,到2010年至2012年,中共军力会在各方面对台占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从大陆目前的经济和军事发展势头看,总体上对台优势无疑会继续增大,人均收入的差距则会不断缩小。预计到2010年,大陆的国民收入在对美元汇率微升的情况下会达到近4万亿美元,届时将高于台湾10倍以上,军费开支也会高出六七倍以上。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台湾经济届时将更依赖于大陆。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和投资对象,去年两岸贸易总额便超过700亿美元,超过台湾对美贸易额一半以上。作为台湾主要经济支柱的IT产业,也出现了岛内一些人所称的制造业“外移”和“空洞化”局面,如台湾产量称雄于世界的笔记本电脑现在有70%已在苏州、昆山等地生产装配。据去年统计,岛上的产值70%已由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创造,这部分能赚钱的业务并不能转化为硬实力。大陆的第三产业在产值中的总额却只占不足30%,目前已经以制造业规模为全球之冠称为“世界工厂”,这些制造能力不仅可迅速转化为军用,同时也能在经济上拉住台湾。

大陆发展是统一最大动力

目前岛内分裂势力也明白,按目前两岸力量的对比演进来看,时间对他们不利,.主张“急独”的呼声日益强烈。然而,主张台湾“独-立”的那批人实际上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独立过,都是依附于外国势力。美国为牵制和遏制中国崛起,从来都将台湾当成分化、西化的工具,一直阻挠两岸达成统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便说过,台湾问题说到底,是个美国问题。过去台海军事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时,美国对于是否以武力干预还处于“模糊”状态。自去年起,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发言人公开说明:如大陆攻台必然以军力干涉,主要原因便是其认为台湾军力在对大陆“失衡”的情况下只有靠美军支援。台军连年进行的“汉光演习”和图上推演,也都是设想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抵抗大陆两三个星期,然后就要靠美军增援,若无外援就不可能自保。

从美国以及日本日益明显地要以武力干预台海的情况看,单纯计算大陆与台湾的实力对比,还不足以看出未来统一的前景,必须将中美、中目的力量对比也考虑在内。不过从大陆现有的发展趋势看,同美国的实力差距也在缩小。虽然中国在今后几十年内都不可能全面对抗美国,不过台湾只是美国的局部利益所在,却是中国的根本利益所在,如果真正在台海开战,中国会倾其全力并不惜代价,美国则只能投入部分力量并会很害怕付出损失,一贯以商业头脑处理外交事务的白宫首脑总是尽量避免卷入台海战争。

若是中国再有一段足够时间的和平发展,同时适度增强军事力量,美军乃至日本介入台海的顾虑就会越来越大,台独势力在后援削弱的情况下必然愈发衰落。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最大动力,还是在于大陆方面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目前台湾当局的人事更换还不是重要因素。下一步大陆如能长久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完成和平发展的目标,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步伐肯定就会加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