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遍地是美女,俺要移民去伊朗 ZT

(2007-04-09 11:43:12) 下一个

  我们去伊朗前是矛盾的。

  关于战争的传言那时候甚嚣尘上,连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提供出境意外险,伊朗和伊拉克、阿富汗、东帝汶等地被列为一个级别。

  我们终于抵达了核危机笼罩下的伊朗,在这“危险”的地方不停地走了七天。这里留给我们的却是平静、温暖、微笑……所见到的伊朗人都友好地对我们说“SALAM(波斯语:你好)”,稍懂英语的人还会说“Iran Qin(波斯语:中国) friends!(朋友)”。

  摩托车骑手看见车中的我们时,兴奋地不停回头招呼,热情得简直让我们担心他们的安全。

  波斯帝国的文明遗址、戴着头巾的波斯美女、还有中国制造的“总统一号工程”德黑兰地铁……一切都离我们那么近。

  战争?空气中没有一丝火药的味道。

  中国地铁在德黑兰家喻户晓

  “是中国人的高效和技术,圆了伊朗人心中的地铁梦。”伊朗人法哈德(Farhad Shakib)说了一句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的话。

  法哈德在德黑兰旅游公司 Iaman Pars Tour 上班,家里早就有小车,伊朗的普通汽油每升才7角钱左右,但是他表示平时出行更喜欢坐地铁。“只有乘坐地铁,才能避开地面上混乱的交通,同时远离噪音和汽车尾气”。目前已通车的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五号线(郊区电气化铁路),全是由中国企业承建,成十字形将德黑兰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每天有80万人次的市民通过地铁去这个西亚最大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个拥有1400多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近400万辆汽车奔驰在容纳能力只有100万辆的道路上……另外,德黑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充满污染物的空气盘桓在城市上空,每年有大约4600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

  要改变,只有地铁。

  为地铁开通举行7次庆典

  被伊朗政府命名为“总统一号工程”的德黑兰地铁,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根据法国的技术进行了大量土建。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耗费了伊朗大量的人力国力,地铁建设一搁置就是20年。直到1995年3月,在中伊两国政府的推动下,中信集团公司和德黑兰城乡铁路公司正式签署合同,独立承建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工程。

  2000年2月21日,是德黑兰人难忘的日子,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建成,举行了隆重的开通庆典,伊朗时任总统哈塔米出席仪式……这只是地铁的第一次庆典,此后每开通六七站,伊朗就会举行一次庆典,甚至有一次只开通了两站,也举行了庆典,而且都是选在伊朗重要的节日举行,前后共举行了七次。德黑兰市民对地铁建成的兴奋之情可见一斑。

  目前德黑兰地铁项目一、二号线全部通车,全长49.1公里,日客流量达到80多万人次,累计运送乘客超过1亿人次。

  “中国地铁在德黑兰家喻户晓,赢得伊朗人认可,值得中国人骄傲!”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路长金参赞告诉记者。


  “连续四年在伊朗过春节”

  “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国外出口设备和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信地铁项目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朱正权对记者说。

  他介绍说,伊朗地铁的隧道是伊斯兰革命前法国人挖的单洞,按小而短的法国车型设计。中国公司承建后,要保证上下行机车安全运行在一个小小的隧道里,建设设备、铺轨、供电、信号系统等等全都必须计算得十分精准,难度可想而知。200多名来自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工程的第一线,朱正权正是其中一个,他是在2003年3月23日抵达伊朗,至今四个春节都是在伊朗度过。

  “中国人的拼搏精神证明,我们能创造出奇迹!”路长金参赞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到地铁工地时,看到一位50多岁的女高级技工站在木箱上焊焊头,她已经连续奋战了15个月,一个人就焊了几万个焊头。地铁运行以来一次大修都没有,中国人的真诚合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赢得了伊朗的民心。

  目前有大约2000多中国人在伊朗生活,其中绝大多数是参加工程项目建设和进行商贸活动。“我们的生活根本不像国内所想象的随处可以捡到弹壳,别说战争,连小偷小抢一次都没遇到过”,朱正权的话打消了我们的担忧。

  德黑兰将建设9条地铁线

  虽然德黑兰地铁已有三条线,但中国与伊朗的地铁故事还在延伸。

  “在伊朗轨道交通领域,中国企业已经牢牢站稳双脚,没有任何外国企业能撼动中国的领先地位。”路长金介绍说,仅德黑兰市就计划建设9条地铁线,目前还有伊朗设拉子和伊斯法罕两个城市主动邀请中国企业进行地铁设计和咨询工作。   

  伊斯法罕省的纳坦兹铀浓缩工厂是世界敏感的焦点。纳坦兹是德黑兰以南270公里的一个小城市,2月6日,我们坐车途经此处。导游说,核工厂并不隐蔽,“在那里不要拍照”。

  从纳坦兹市往北没开多久,核工厂果然醒目,就沿着公路而建,但是平行于公路有一面约1.5米高的土堆,坐在车上无法看见里面,只能看见很多高高的哨楼、站岗的士兵。路两边远处也能不时看到高射炮。为了避免嫌疑,我们早早收起了相机。

  Farhad说,“我们没有秘密,都是公开的”。但是紧张凝重的气氛一直弥漫着,直到看到路标是离纳坦兹55公里处时,我们才敢跳下车和路标合影留念。

  伊朗遍地都是美女

  伊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要求外籍女性遵守当地的“dress code”(着装规范)的国家——外衣要长过腰部、要戴头巾。“富力地产行走亚洲大型系列报道”伊朗特派采访组刚抵达德黑兰,女记者余靖就赶紧包上了黑头巾。都说波斯美女漂亮,果然名不虚传。年轻女性却都是一身紧身合体的大衣,头巾也是五颜六色,高跟鞋的鞋跟像钉子一样尖而细长。开始我们还指给同伴看,“看,有个美女!”后来发现遍地美女,就无暇去说了,只顾欣赏。

  跟着丈夫常驻德黑兰工作的中国女士ECHO告诉记者,伊朗女孩子不爱隆鼻流行“缩鼻”。她们的鼻子又高又挺,却要鼻梁变矮点,显得鼻头小小的才算好看。记者留意到,果然有些女孩子的鼻子小且翘,是做过整形的。


商务参赞:到伊朗投资收益远大于风险

  “请把最真实的伊朗告诉国内读者。”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路长金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我们说。“在伊朗投资,风险是有的,但目前伊朗仍是安全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路长金参赞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伊朗工作生活了,对中国企业在伊朗的发展了如指掌。

  双边贸易将破200亿美元

  记者:在能源领域,中伊合作进展如何?

  路长金: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95亿吨,天然气储量约28万亿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已进入伊朗。中国石油巨头进军伊朗还着眼于帮助伊朗提高炼油能力。去年10月,中石化与伊朗方面签订了一项价值21亿欧元的合同,以打造一个汽油产能达到每天1600万升的炼油厂。不远将来,伊朗将成为我们能源供应最大的安全保障之一。

  伊朗的农林牧副渔都不用进口,尤其是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源源不断地供给其他阿拉伯国家。伊朗的工业基础在波斯湾地区也是最好的,其机械制造、纺织业、石化、制药、食品加工都非常先进。伊朗的石油、纺织业和石化工业可能不久会成为亚洲老大。

  记者:伊朗与中国经贸往来现状如何?

  路长金:中伊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很强,伊朗是中国原油主要供应国,而同时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又非常符合伊朗当前的消费水平和市场需要,因此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合作已经涉及能源、轨道交通、电站、造船、水利工程、有色冶金、通讯、石油化工、交通、汽车和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中伊经贸发展迅速,尤其近几年,两国的贸易额每年都以30%~40%的速度递增,2006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已创下145亿美元的新纪录,今年两国双边贸易估计可以突破200亿美元。

  目前双方正在执行的项目就有100多个,协议金额高达上百亿美元,伊朗已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之一。伊朗方面还想让我们帮他们在伊筹划建设100家三星级酒店。

  98%的摩托车是中国制造

  记者:目前,中国产品在伊朗市场的影响如何?

路长金:中国产品在伊朗市场的份额很大,越来越受到伊朗人欢迎,中国很多服装、手工艺品在伊朗都可以买到。最近几年,中国的汽车也打入伊朗市场,奇瑞与伊朗最大的汽车集团——国家汽车工业集团(IKCO)公司合作在伊朗生产汽车的项目于去年12月签约,今年开始奇瑞每年至少在伊组装十万辆经济适用型轿车。今年8月起,伊朗街头有望出现中国制造的出租车,东南汽车将向伊朗出口8000辆得利卡汽车,全部用于置换伊朗的城市出租车。而伊朗街头上的摩托车,有98%都是中国贴牌生产的。

  记者:除了地铁项目外,中国在伊朗还有哪些亮点工程?

  路长金:德黑兰地铁是中东地区的第一条地铁,值得中国人骄傲;一、二号线地铁的国产化达到70%,在国内也属领先。

  此外要数造船,能够建造30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是一个国家造船能力的象征。1999年,中国打破了日韩等国垄断,成功地承接了伊朗5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接单150万吨、合同金额3.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使我国在超大型油轮建造上实现“零”的突破。

  采访花絮 记者看伊朗

  汽油平 平过瓶装水

  伊朗什么东西最便宜?当然是汽油——特级油每升才1100里亚尔,折合人民币不到一元,普通油每升才0.7元左右,柴油每升0.13元,而一瓶一升装矿泉水则要3000里亚尔。

  加了51.94升特级油,才付了57134里亚尔,不到50元人民币。我们告诉导游Farhad中国的油价在每升5800里亚尔左右,他却说,欧洲油价是你们三倍。伊朗的汽车没有报废年限,油价便宜加上受制裁一度买不到车,所以大街上是很旧的车都在开。

  伊朗的药很便宜,看病都由政府支付。“这取决于你的工作和工作年限,比如我是导游,政府支付70%的看病费用,一个工人政府支付80%,如果你失业了,政府就100%支付”。Farhad举例说。

  伊朗的中小学免费,家长可以帮助学校,自愿给钱赞助等,大学分两种——国有的和半政府半私人的,后者要付一些学费。如今,伊朗大学里60%的学生是女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伊朗女性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

  物价低 几乎没有乞丐

  有一天我们交流了各自国家的物价,伊朗的报纸500里亚尔一份(约4角钱),巴士票250里亚尔(约2角钱),投币电话话费100里亚尔(不到1角钱),我们四个人地铁坐了10站票价一共3000里亚尔(2.6元),人民币1元钱在这里可以买到一张桌子那么大的薄饼。大饼作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直保持低廉的价格。政府给大多数手工制饼作坊发放面粉配额,花费巨资来维持大饼的低价。

  伊朗经贸部长曾公开表示,大饼涨价是违犯宪法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伊朗人里没有乞丐,路上讨钱的人绝对不是伊朗人”,导游Farhad对此非常自豪。

  房价贵 伊朗也有房奴

  Farhad觉得什么东西最贵呢?他毫不犹豫地说:“房子,在首都德黑兰的南部(北部为富人区),一套面积在60平方米的公寓房,售价在60000美元左右,太贵了。”我们参观了Farhad在南部的家,5层楼的公寓,一层一户,他住4楼,有123平方米。客厅饭厅和厨房相对大,还铺了三块纯丝的波斯地毯,不过卧室只有两间,大人一间,孩子一间,都小小的很紧凑。看来无论中国还是伊朗都有不少“房奴”!而在北部的富人区,中产阶级住在一栋栋或大或小的别墅里,花园、游泳池、车库一应俱全。

  星期四、星期五两天,是伊朗真正的休息日,许多商店、博物馆、银行都关门。从欧洲特别是法国来的游客很多。Farhad每年做5个月左右的导游,有7个月给新导游当老师,休假的话就和家人去里海玩。大多数伊朗家庭也和Farhad家一样,一到周末就彻底地放松休息,举家开车去郊游野餐,或者干脆翻过厄尔布尔士山脉去里海度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