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的天空

笔名丑女,能文能悟,敢爱敢哏;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已文会友,谢谢碰场.
个人资料
正文

是谁制造了垃圾 --- 也谈《中国制造》

(2007-01-04 22:54:10) 下一个


   由《中国制造》杂志冠名播出的《周末论坛》节目这期的话题是作家王晓雨采写的文章《叫声垃圾太沉重》--(当代中国留学生的精神报告)。王作家也是这期节目的做客嘉宾。听众发言踊跃,措词激烈。我想请问王先生有没有想过是谁制造了这些垃圾。如果我说是中国制造的,很多的听众一定会跟我叫板。但是如果我说是我,是你,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做教师的,做媒体的制造了这些垃圾,你们不会感到耸人听闻吧。
 
一九八五年,中国改革开放不久。我在一个发行量百万的省级刊物当记者。省里的《教育时报》创刊请我参加新闻发布会。他们还邀请了主管文教的于副省长,教委主任张凯亭,还有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大,中,小学的老师,校长。我和于友先省长的关系很好,私下里叫他大哥。后来他到国家新闻总署当署长。可能因为首长光临,老师,校长的发言几乎全是在唱赞歌。说学校是个革命的摇篮,大花园等。可是说到学生,他们却大发牢骚说:学生的素质差,私下谈恋爱等。我本来没有准备发言,却控制不住,拍案而起。我的发言很长,主要说了两点:一,不要再说我们的国家是摇篮,花园了。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落后,要教育学生有危机感,责任心,任重而道远。二,不是学生素质差,是我们这些作家长的素质差,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素质差。我们从来没有告诉过学生,孩子什么是崇高的纯洁的爱情,保儿柯察金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可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而我们却对孩子们说:爱情是下流的,肮脏的。他们是年轻人,有好奇心,他们只能按照我们指引的路去探索。那是一条多么曲曲弯弯的路啊。(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爱情,同年龄的人都有同感吧)。发言完毕,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张主任自我解嘲地说:还是我们记者眼光敏锐啊.在会议室外,刚放学的电大学生们却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来谈留学生似乎有了更多的话题。十几年前,四十千留学生来到澳洲后,也带来很多垃圾,打黑工,赌博,同居,造假,抛弃结发妻子。比现在的留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是谁制造了这些垃圾?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有了房子,车子,票子。可是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多少提高。扪心自责:我们扔掉了多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扪心自问:我们又学到了多少西方社会的文明礼让。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又有多少良计妙策?
 
几个月前,有个小留学生向我推荐了一部电影《暖春》她对我说她是流着眼泪看完这部电影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些被父母冲坏的小皇帝们,他们自私,无情,孤傲,只看美国大片。有什么能让他们动情?那天,我早早的吃完晚饭,准备了一块毛巾,正正规规的坐在电视机旁。真是一部感人的电影,讲的是一位老人收留了一个孤儿,受到他的儿子儿媳的鄙视和刁难,还有全村人的不理解。这一老一小用亲情,爱心,善良,不屈服赢得了全村人的爱戴。我谢谢这位小留学生。他改变了我的看法,让看到了他们潜在的素质和可塑性。经过了四五年澳洲生活的洗礼,他们开始成熟,他们的起点比我们高,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关爱,引导。长江后浪推前浪,再过十年,他们就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王先生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制造》杂志上,他是希望起到警钟和提醒的作用。他一定认为媒体对下一代的成长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我写文章和发言,用词和用意都很谨慎。王先生是《中国制造》的总编。你们在处理稿件时是否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哪?就拿你们的杂志说事。《中国制造》第二期上的文章《被历史遗忘的面孔》,所有的有名字的当年淘金的中国人,他们中间几乎全是偷渡入境。他们中大部分的人是是谋杀,强奸,偷窃,诈骗犯。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难道要记住他们吗。如果小留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会留下什么印象。还有,再看记者陈静女士采写的文章《新南洋妹》公然地为妓女树碑立传,让妓女通过她说出了妓女想说却不能说的话。这是严重的误导。仅举一例:文章中借妓女的话说:你只是给她提供一种服务嘛,就像歌唱家用歌喉,理发师用手,性工作者也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为人提供服务,我们又不偷不抢不骗也是靠自己的劳动付出。那我想问:如果你的丈夫去嫖妓,回来跟你说他只是去看了一场歌剧或理了个发你会怎么想?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非标准都混淆不清。工作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弹钢琴的和弹棉花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靠挣钱糊口的行当绝对有贵贱之分。修脚工和捏面人的与小偷和妓女,前者肯定会受到尊重。这次高考状元中的六位中国学生,没有一个说是长大要做性工作者的。还有,媒体工作者要对自己,对采访对象,对读者,对社会的负责任,要有起码的职业良知,陈静的记者水准是要打折扣的。澳洲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家,像类似这样的文章可以发表在三流的小报上。在《大洋时报》或《华夏周报》上炒作一下也就是出出墨尔本华人的洋相。可是在主流的媒体,在电视,电台在全球发行的《中国制造》杂志上出现。是一件令人汗颜的事。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如果她是一个在卖身与不卖身的行当中犹豫的话,看了陈静的文章就会找到堕落的理由。
 
我是一个母亲,深知教育子女的责任重大。我也帮助过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我们言传身教,告诉他们贵族的品质不是来自上精英学校,会打高尔夫球,而是对纯正的坚持和对尊严的维护;可是我们的杂志却在说,那是属于自己的身体,有权力支配;我们苦口婆心教育他们要勤劳坚强,靠智慧和双手创造未来。可是我们的报纸却在说来世还做中国人,是因为可以挥霍爹娘有血汗换来的钱财,而不用捐给慈善事业;诸如此类,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对孩子们说:叫声垃圾太沉重。 

                                            (在《周末论坛》上的发言)
                                                                                 丑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铁汉柔情 回复 悄悄话 上海的丑女不丑
大红帽 回复 悄悄话 有点道理,中国制造这本杂志我也一期不落地在看,希望能持续看到您的点评。
水火土 回复 悄悄话 什么丑女?你是顶天立地的侠女!为你的文章发言叫好。为曾经有过你这样的同行自豪。
美好的变化 回复 悄悄话 尽我们当尽之薄力,善我们能尽善之美,此声足矣!
chaojiang 回复 悄悄话 丑女的天空,因了敢于喷洒除臭剂而清新。任何东西都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沉淀、过滤,浑者自去,清者自清。

而你正在加速沉淀、过滤的过程。给你叫声好!!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对不住了,茶壶老弟,这篇文章虽没有名人,但有高官.你姐绝对不是想炫耀,他们当权时也没想捞过什么好处,当个二奶什么的.只是想说,我一直是不唯权势,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明白我的用意了吧?
0茶壶0 回复 悄悄话 丑女这篇发言稿,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看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把关注点放在产生问题的根源上。我觉得很有价值的。其实很多社会现象/问题的产生,其根源往往不是在现在,而是因为多年的积累。下辈的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上辈,下面的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上面。
老土他炕上的 回复 悄悄话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海容天天的网站,还有卫慧的小说,真的要重新审视道德底线了.对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我们了解多少呢?
喜欢跟你进一步探讨.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美好的变化.说真话不容易.得罪人.但我凭丈无冕之王的上方宝剑和做人的良知.让世界变的更美好吧
美好的变化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文章犀利,刚一来就吸引住了.说自己想说的真实的话不容易,特别在中国.我是外语专业出身,所以特别"重洋媚外",我当过老师,也犯过愚昧的教育错误. 我爱中国,可是我无法爱那些官僚僵化的思想.但愿我们有更多的"丑女"站在中国的讲台上说真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