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胶东抗战史料点滴

(2011-05-20 14:27:54) 下一个

 (ZT)

在很多人眼里,震惊中外的马石山惨案发生在乳山境内,翻开海阳县志,相关记录也只有寥寥数言。实际上,在胶东日军的大包围中,与马石山相邻的海阳地界曾多次发生战斗,八路军为掩护群众突围,整班整排整连的牺牲在山林里,梁顺太就是当时的幸存者和见证人。

  周家沟村四面环山,距马石山的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19421123日夜,胶东军区16团团部带部分连队掩护2000多群众在此突围,经过激战,大部分群众逃生,而以政委张寰旭为首的200多名指战员却牺牲在这里。

  梁顺太回忆说,此前五六天便得到鬼子扫荡的情报,根据上级指示,他赶紧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将粮食、衣物藏到山里。22日晚上,16团、海阳独立营的部分人马就驻扎在村里,这时候,人们已能嗅到紧张的战斗气氛,大伙都一宿没睡。

  第二天一早,部队开拔了,村民也都躲进山里,他和另一名村干部忙着收拾街上散落的军马草料和铡刀。中午,日军两架侦察机从头顶飞过,梁顺太不由心头一紧:部队转移的行踪会不会暴露呢?事实证实了他的担忧,下午1点多钟,梁顺太发现村西山头上有鬼子刺刀的闪光,并隐约看到“膏药旗”。

  梁顺太没来得及撤到山里,便冒险潜回村子附近,藏在地瓜蔓下面,幸运地逃过一劫。那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月亮又圆又亮,加上日军环山点燃几十堆篝火照明,突围过程异常艰险。拂晓时分,掩护群众突围的八路军被鬼子发现了。

  “激烈的枪声一直响到天亮,面对武器精良的小鬼子,八路军战斗得非常惨烈!”梁顺太说。等到第二天鬼子撤走之后,他们在山上发现日军成堆的机枪弹壳和大量八路军战士的遗体,16团政委张寰旭的战马也倒在血泊中……

  原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张少华中将是这次突围战的幸存者之一,那年他在军区政治部任职,脱险后的第二天,他返回周家沟村,请梁顺太组织村民掩埋烈士。

  当时,四面山上都有烈士遗体,村民们整整掩埋了两天。由于条件险恶,无法按照胶东军区安葬烈士的标准———每人一丈二尺白布,不少遗体都是就地掩埋,其中穿军装的烈士被集中安葬在两个地方。

  梁顺太说,在场每个人都是一边以泪洗面,一边安葬烈士,没有人能够说出烈士的姓名籍贯,没有人能够找到他们的父母妻儿,这些素不相识的八路军为营救老百姓而往来拼杀,一次次将惊慌失措的群众带出包围圈,直至弹尽身亡……

  从那以后,张少华与梁顺太,与周家沟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解放后老将军身居高位,仍时常惦念周家沟的乡亲,并与梁顺太保持书信往来。

  今年4月,海阳市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政府准备将无名烈士移至纪念碑的地宫内安放。消息传来,梁顺太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与这些烈士相伴这么多年,现在要迁走,自己感情上接受不了。但他又不忍心看着烈士们继续长眠荒山土岭,思前想后,最终他决定服从组织安排。

  43日一大早,村民们拿着祭品来到烈士墓前,梁顺太也拄着拐杖来到山上。他们按照当地风俗,在烈士坟前焚香跪拜。随后,烈士墓被挖开,一具具遗骨被小心翼翼地放在白布上。一丈二尺白布,周家沟人心中埋藏了60年的遗憾,直到今天才划上句号。

 

  ·记者 张晋 通讯员 李晓辉 高波 

 

网友水母贵宾

 

发表于 2005-6-28 13:46 |只看该作者 

 

 

    马石山惨案,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值得歌颂,光是我们村死在日本鬼子的刀枪下,也不下十人。其中有一位妇女被日本鬼子从后颈部射穿,子弹从她口中飞出,就是这样的人还活着,直到文革后才去世。可见日本多坏!

 

 

烟台爷们

 

发表于 2005-6-28 14:03 |只看该作者 

 

俺就是海阳的  留格的

 嘎嘎  真他娘的自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花儿朵朵 回复 悄悄话 历史,不会忘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