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 (ZT)

(2013-08-06 08:26:52) 下一个
    据美国《空军》杂志报道: 美国空军确认“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在服役之初会采取有人驾驶方式,这是有关该项目仅有的几个公开信息之一,又勾起人们对LRS-B的关注。二战后,美军战略轰炸机从B-52、B-1升级到B-2,一直都以投放炸弹为本职,但随着下一代轰炸机计划提上日程,历史或将揭开新的篇章。



    更小、更便宜、更精准



    冷战时期,为尽可能在技术上压倒对手保持绝对优势,美军片面追求性能的先进导致研制出来的武器装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单价超过20亿美元的B-2隐身轰炸机就是其典型代表。近年来,这种不惜巨资追求高性能的做法多次受到外界批评。因此,在LRS-B的开发使用上,将吸收B-2的这些经验教训。

在诺•格、波音和洛-马公司三大巨头的实验室里,与未来轰炸机相关的技术储备和全新概念已经满满当当,相关设计图纸已公之于众。据悉,诺•格的方案相对来说最符合五角大楼的需求,接下来将有实质的进展。B-2轰炸机作为诺•格的代表作,首飞20多年依然领先世界水平;在无人机世界中被视为标杆的“全球鹰”也是其大手笔;而X-47B不仅代表目前无人作战飞机的最高水平,更是近期唯一可能具备上舰能力的无人作战飞机,具备下一代无人作战飞机所需的技术基础。

据报道,LRS-B平台将采用类似B-2飞机的无尾飞翼布局,兼具极低可观测性和长航时飞行能力。除用于远程打击之外,它将具备情报搜集、电子战及综合融合其他传感器信息的能力,能够利用隐身等能力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另外,F-22、F-35以及其他一些机密项目中的一些技术开发经验,将会以模块化的形式应用到LRS-B,包括情报、监视、侦察、诱饵、通信系统和电子战吊舱等,根据目标区域威胁程度在机身外安装相应模块。公司技术人员指出,LRS-B比B-2速度更快,是“在俯冲时能达到超音速的隐身轰炸机”。美国空军已经确认,LRS-B在服役之初将采取有人驾驶方式。武器方面,它具有内置弹舱,除使用常规弹药外,还具有核打击能力或潜力,可搭载大量小型精确制导弹药,实施饱和打击和多目标同时打击。此外,它还具有搭载钻地炸弹摧毁深埋目标的能力。



    轰炸侦察面面俱到



    诸多信息表明,LRS-B将揭开轰炸机发展史上新的篇章:突破传统的重磅打手角色,兼具“电磁杀手”功能。尽管其雷达可见度很低,但是像B-2这样的隐形轰炸机在遂行任务时,都要依靠其他飞机进行电子干扰支援,如使用海军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或在最近的利比亚战争中使用EA-18“咆哮者”电子战机进行支援。实战中,尽管轰炸机用于侦察早巳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将情报、监控、侦察功能纳入轰炸机的主要功能范畴,是LRS-B有别于传统机型的地方。按计划,携带精确制导常规武器或核武器的LRS-B无需空中加油就能突人敌领空数千千米再返回基地。它拥有强大的电磁波发射功率,不仅适合用于侦听、定向,还可以用于电磁压制,这样的电子战能力可以全面压制对方机载和防空雷达以及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和防空导弹,有效地将自卫电子战和进攻性电子战融合于一身。有分析认为,LRS-B有效载荷在6.5吨到13吨之间,作战半径不小于3200千米,航程约9000千米。

由于预算经费限制和相关技术发展的原因,美军要求LRS-B是一种多用途飞机。与传统轰炸机不同的是,LRS-B将不再一味追求远航程和大载弹量,而更强调通过空中加油和精确制导武器等技术来达到相同甚至更高的作战效能,因此其外形尺寸和重量将大幅减小。在近年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参战的美军B-52H和B-1B轰炸机充分发挥自身续航时间长、载弹量大的特点,经常长时间在战区上空停留,为己方地面部队提供持续不间断的近距空中支援,其出色表现获得美军高度评价。未来LRS-B将充分借鉴这类经验,更重视战术作战任务。



    美军作战指导思想认为,对强敌,要能有效突破其20年内最先进的防空网,对关键目标,特别是深藏地下的高难度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对一般对手,要能够空中决胜;对不确定对手,能够实施长时间的情报、侦察和监视活动。严格来说,当前这些任务能力分散在一大批高技术装备身上,有些能力在海空军之间,战略、战术机型之间还有所重叠,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种装备能够兼顾各种任务。如果能将现役几种轰炸机各自的优势融为一体,LRS-B无疑要理想得多。

美军经过长期评估后认为,面对今后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必须具备打击“一切能想象到的敌方目标”的能力,能够打击从游击队员乘坐的皮卡、暴乱分子藏身的城市建筑物一直到先进防空系统、机动导弹发射车以及深埋地下的核设施等。这显然是传统轰炸机难以满足的。因此,美军希望LRS-B成为“能攻善守的棒球内场手”,以发挥主力和核心的作用。

不过,术业有专攻,将诸多功能寄托于一件武器装备来实现,势必是不现实的。在经历1991年“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选型过程中YF-23落败于YF-22的失利后,在有人战机研发方面经验的缺失,无疑将成为诺•格完全实现LRS-B项目亟待跨越的关键“门槛”。



----------摘自《上海译报》







洛马飞翼方案 (上,下)











洛马超巡方案 (上,下)









诺斯罗普格鲁曼超巡方案







诺斯罗普格鲁曼无人飞翼方案





诺斯罗普格鲁曼载人飞翼方案 (上,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