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都在谈电影《回归》,剧团找了一个时间也专门看了,觉得不错。
之所以讲不错,主要要归功于荷尔蒙下降和减少过后,电影和表演所带来的更深入更有耐性地对人性与苦难的内在探索。
老谋子继英雄,奥运“雄风”以后,这次是在回归道路上真实地迈出了一步,在他64岁这样的年龄阶段,应该从心而欲了,值得欣慰。
对于电影跟原著的比较,这一直是电影跟文学比较纠结的关系,文学可以独立而存在,而电影不可能离开文学创作,而电影往往在两个小时左右要给观众一个立体的文学饱满形象,难免有遗憾,所以电影的老调就是: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对于原著作家严歌苓,剧团是佩服她的,因为她生活经历够丰富,关键是她深入看见人世间的残酷性,流氓性,依然心肠坚毅地寻找真善美,她内心非常的强大。至于电影剧本改编的时候,减去了原著先前很多的铺垫叙述。其实,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美国一部根据自传体改编的著名电影《苏菲的抉择》,这部电影也没有直接展现二战中纳粹的独裁和战争中的残酷性,而是通过战争结束后,描述一位在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子,在战争结束后,她和男友移民美国纽约的贫民区,在那里结识了同楼的年轻美国作家。这对情侣时常吵架,最初这种情况常令作家感到不安,后来彼此之间成了好友,作家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名在战火下幸存的女子。
原来苏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进入集中营时被迫选择2个只能留一个,在极短的时间内要作出这么重大的抉择,苏菲精神极尽崩溃,当她选择了留下儿子时内心已经全碎,然而两个孩子都未能存活,简直把苏菲的精神逼到绝路。
这一段记忆,从此跟随着苏菲,终身折磨着她,让她无论多么努力开始新生活,也没有办法摆脱战争所带来的戕害和阴影。
当时出演苏菲的女主角梅丽尔 斯特里普的表演,有影评家誉为影史上最高难度的表演。
电影有它自己的切入点和独特的表现性,所以不必过份强调跟原著一定要完全吻合。如果真这样,也失去了艺术的再创造性。
电影《回归》中的巩俐,没有想到她的表演艺术在她的年龄阶段,依然具有潜力和创造性,她是真正做到了回归,她的表演给人的印象是她自身首先回归了,
她以前所演的红高粱,菊豆,甚至黄金甲,都给人印象是在荷尔蒙兴奋下的躁动不安,在那里争扎,在那里悲剧。而她这次所演的冯婉喻,内在所饱含是女性更深厚和更深层次的爱意,一种女性中深厚的,不单是爱情中的爱,还有生化其母性的爱,用中国的古话来讲,就是能厚以载物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巩俐是表演上的更内在性的提高,对于一个早已经是国际影星的巩俐来讲,她的演技的确是来之不易的努力和成功。
当然,对于中国电影上现存的审查制度而言,冯婉喻被环境的迫害致使选择性失去记忆,从我个人理解上而言,冯婉喻选择了没有真相的幸福,电影中所表现的就是冯婉喻一直不在真相之中。这依然是中国现实的不幸悲剧。巩俐的眼神把握那种失忆与依然有些模糊记忆的人,非常到位。
当然,剧团认为男主角陈道明,一直是中国最优秀的演员,以前看见有人说他爱装,其实中国很多男演员都在装,只不过的是很多男演员装到半路上不是散了架,就是露出了尾巴,而陈道明始终没有散架。陈道明的气质非常适合演中国的知识分子,他那种天生怀疑一切,孤傲到骨子里面的气质,给人很深的印象。电影里面有两个细节非常的精彩,一个就是陆焉识在逃跑过程中,在桥下面等待与冯婉喻见面的时候,为了不使人发现他的面目,他事先把脸抹黑,而他估算着冯婉喻即刻要来火车站与之会面的时候,他得恢复他的真实面目,于是,他把毛巾放在躲雨外面的地上,用毛巾一拖,把地面积的雨水一拖过来,就洗了脸,这样老谋深算的一个动作,足以能表现出一个从知识分子混迹成一个老江湖的悲剧人生,而后来,当陆焉识平反回来以后,为了唤起冯婉喻的记忆,他坐在钢琴边弹奏《渔光曲》的背影,那样的背影,又是依然的那么优雅和高贵,这不得不感叹陈道明的演技和性格。
最后,剧团认为没有必要请朗朗来弹奏《渔光曲》,因为陈道明本身就会弹奏钢琴,用本演员更有意义,如果从名气上来考虑,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实际意义不大。
博友美瓢虫说如果让冯婉喻死在陆焉识后面的推车上,--- 这样的结尾看似残酷,但却是希望的开始 。。。,剧团则认为《苏菲的抉择》的最后,苏菲选择了与病魔般精神病男友相拥自杀,可惜东方的文化是讲阴柔的,象归来那样活着,本身也是一种活法吧。
说到底,《归来》就是一个被迫害时代下,一家人试图破镜重圆,固执要活着的画面。活着有多难,其实活着也很简单。这也是电影感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