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24)
2009 (117)
2010 (106)
2012 (75)
2013 (117)
2014 (105)
2015 (93)
2016 (72)
其实在剧团小时候,因为剧团母亲在春熙路附近工作,所以剧团小时候常在春熙路晃悠。热闹的春熙路,在很大的程度上模仿了上海的南京路,特别是亨得利钟表店的显著标牌,很有历史了,但是,春熙路比南京路更有特色的一个地方,就在于春熙路里面的孙中山铜像,那个时候,在铜像那里,是一个花店,花店围绕着铜像,铜像旁边一座欧式建筑,正对着春夏南段路口,楼底有成都古籍书店,中国工商银行的营业部,后来那里有一个大的书市,卖名贵画册的不少。
最可惜的就是把古籍书店和花店撤销了,也就等于把春熙路的灵魂给迁走了。想当年,还有衣着整洁的瞎子在那里二胡演奏阿炳的《二泉映月》,技艺高超,气神闲定,仿佛就是那里的一个艺术家,引来很多人的驻足围观,大家欣赏的多,也有人送钱上去,几毛,到贰元人民币不等。
再后来,春熙路附近的科甲巷,那里的时装小店铺很多,但是也很高档,有些先富裕起来的店主早年就移民去了澳洲。只有省图书馆,有气无力地残留在那里,人们都忙着赚钱想富裕起来,只有每到下午4,5点的时候,省图书馆食堂的卤肉系列出锅以后,排着长对的人在那里买有名气的卤菜。
现在进春熙路shopping 的年青人居多,外地游客观光的也多
人们一到春熙路口,就急忙在那里的雕塑中间照相留念:
现在手机,傻瓜,数码等级不同的用品,为照相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照,照,照,满意为止:
看看下面这位帅哥,他永不停息地为人民照着相
不同神态的美女们:
太阳照耀在春熙路上:
到亨得利钟表店里逛逛
出来以后,偶然抬头,看见了闹市中的成都历史:
锦华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的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了。
资料上是这样介绍的:
“蜀绣刺线交易之地——锦华馆:1914年修建,全长100余米,由春熙路北段通往正科甲巷,古时是蜀绣刺线交易之地,锦华馆由此得名,有繁华似锦之意。其核心位置上有一座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基督教青年会”会所,1925年更名为青年会西式会所。青年会的建筑带有明显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穿过这个巷道,就进科甲巷了,科甲巷----举子赶考住宿地科甲是科举的别称,明、清时各县举子赴省城应试者多住在此街,因而得名并沿用至今。它长约315米,旧时就多蜀绣、雕刻等手工业店。上世纪80—90年代科甲巷与草市街齐名,是新潮高档时装云集的地方。如今,随着春熙新馆、名嘉百货等的入驻,这里再次成为成都美眉的时尚地标。”
以前这里还有电影录像放映厅,剧团记得当时还放映过美国电影《横断蓝桥》
下图就是“基督教青年会”会所,跟华西医学院的建筑很相似
这时,有两个古典的女子从巷子中穿过,仿佛时间的隧道,又回到了成都繁华的1914年了
匆匆忙忙逛了一转,朋友急忙邀请剧团去春熙路对面的王府井商店看看,因为那里的殿堂后面,有一条小吃街:
先看看王府井大商店:
繁华的商业地段,吸引了很多时尚消费者,也刺激着经济的繁荣
就连剧团都没有想到,如今的成都人,每年都要出国旅游,穿名牌用名牌风气甚浓,剧团的朋友讲家里的名牌包包都一个柜子,剧团很不明白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呢?朋友说朋友的朋友从美国回来都给他们带LV 品牌包包。这下剧团很难堪了啊 。
食品超市:
成都的美女啊!
劲是要提的,小吃还是要吃的
各种稀饭,粥,小米粥,冰糖银耳,黑米粥等。。。。。。。。
剧团的朋友说:我的友人从美国回来,每次都先往这个地方跑来吃了再说,说的就是串串香:串串香是四川的小吃,也就是简易麻辣烫,以一串,一串数竹纤纤来算帐的小吃,在锅里麻辣烫。
肥肠粉的调料:
辣味肥肠粉:
白味的肥肠粉:
看官们,喜欢的继续吃,继续干,剧团现在是:
Hold 不住这些辣了,你们接着享受哈
完
谢谢来访。
这两个地方变化都很大,现在做快车去重庆,从成都的话,非常方便,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剧团也很想去重庆看看,下次回国吧。
谢谢来访和喜欢!
祝福端午节愉快,谢谢来访!
你说得对,有时候把这事给忘记了,的确越来越严重,当局不那么重视的,其实再过些年,政府得为庞大的医疗费用伤脑筋的。
这看官不是春吗? 嘿嘿,有点那意思。
其实当今的世界发展,都是你点评的那样,高大的楼群,一切建筑设施,都是阳具的象征。
不过,你的点评得归于笑坛那里,级别是+18 哈。
吃荤吃素,都得加强锻炼不是。
祝福端午节愉快!
吃下水不光是成都人的习惯,满汉全席,上海本帮菜,中国所有菜系都有经典的下水东西, 只是你不了解而已。从当今健康的角度出发,你的提法值得倡导的,端午节愉快!
谢谢鼓励和喜欢。祝福老乡端午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