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人生

行于山水湖滨,吐纳天地元气,拾卷四海之中,笑问童叟无间
正文

也说遗产 - 过去的相声

(2007-03-23 22:09:03) 下一个
据说,马三立去世前,在家录了四个小时的老相声,作为遗产留给了他儿子,一方面把自己几十年的所得记录下来,同时也作为一种纪念与以保留。而且传话,绝不能流出家门。
 
然而,这些老相声都是现在听不到的,起码50年代以后的人是不可能听到的。据说马老先生所录的是旧时代在茶馆,澡堂,街边流行的那些为很多后人所称谓的黄色,下流,乌七八糟和不入流的“糟粕”。由于有这样强烈的定义,这些相声现在都与世隔绝了。
 
这些相声到底有多糟糕?由于没有听过,所以也无从下手去鉴别。但根据现在大量泛滥的短信的“幽默”程度来看,也想象不出那些所谓的“老段子”能够糟到哪里去。再回头看看东北“二人转”(并非贬低该项艺术),茶馆,酒吧和饭桌上流行的各类“笑话”,倒觉得可能这些“老段子”都已经相形见拙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正经人士一而再的打击那些糟粕,想必是有其时代原因的。在那时,所谓民不聊生,官宦贪腐,社会的确需要一种新精神,新面貌。大刀阔斧的革新也实实在在的换来了不一样的社会,而且那时的改革者绝大多数是身体力行的。然而,就现在的情况所言,似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诸多打击糟粕的正经人士中,发现有相当的人言多于行,而且他们掌管着文化,艺术和宣传部门,近水楼台先得月,似乎更好沉溺于灯红酒绿(也许有些偏颇),这样他们的正直性不能不被猜疑。
 
相声起源于市井之中,自然带有大量的习俗性的东西,很多是不能单用艺术二字来概括的。它是呈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如果我们把“艺术”二字高高挂起,那很可能相声也就是“术”字最后一捺的延长线。比较起现在的流行歌曲,音乐来看,它们应该属于一类,皆随大众的口味变化而变化。只不过,流行歌曲音乐更多的是用音乐来传递感觉,而相声则是通过非常纯粹的文字交流而产生影响。
 
社会在变化,人已不能坚守清规戒律,那为什么一定要相声坚守呢?
 
马老先生的相声概括了他的一生经历,这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遗产。可怜的是,最终,他也不敢将一生的功过表于世上。还好,社会还是进步了,尽管老先生不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来,毕竟还是将那些相声录了下来。只可惜,这种对过去的遗产的胆战心惊,恐怕已经埋没了许多过去的相声。也许,多少年以后,社会重新接纳“糟粕”,相声后人们经过艰辛的创作,又将那些几十年前的老段子拾起来,由“几个非著名相声大师”和大家一起在澡堂子里叫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