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难忘的开国大典前夜毛主席有敬必饮

(2009-09-29 12:43:31) 下一个

文章来源 http://www.gxmj.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61

 
 
   98 岁高龄的孙起孟老人尽管久病在床,但仍然面色红润,思维清晰。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他始终关心着国家大事,或看电视,或听身边的工作人员读报纸上的重大新闻。

  记者从 2000 年以来,曾多次采访过他,听他讲述出任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出席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协第一届会议时候的事情。

参加新政协筹备委员会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当时 34 岁的孙起孟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与黄炎培、章乃器、施复亮、胡厥文等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建国会这一政治组织。 1948 年 9 月以后,孙起孟受民建中央委托,与章乃器、施复亮代表民建,由香港赴东北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工作。

  随着国共北平和谈的破裂和南京、上海的相继解放,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迅速提上日程。 1949 年 6 月 11 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预备会在香山毛泽东住所举行,大体议定了新政协筹备会参加单位、人数和人选,新政协大会参加单位和人数等。 6 月 15 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预备会通过议事日程,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当晚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开幕。出席会议的有 23 个单位 134 人。孙起孟出席了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筹备会,并出任了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

难忘的政协一次会议

    “ 从 1949 年 6 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起,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工作人员。我亲身经历了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进入 1949 年的 9 月,召开人民政协的锣鼓敲打得越来越紧密了。 9 月 21 日,举世瞩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开幕词是由毛泽东同志作的。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讲话 ! 我记得,当他讲到 ‘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 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表露了中国人民对埋葬旧世界,重建新世界的无比高昂情绪。我看见邻座有几位年时较高的代表一面流着热泪,一面使劲地拍掌,我自己也是这样。 ”

   “9 月 30 日夜,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地闭幕了,时间已近晚上 9 点,全体代表到北京饭店举行了近 800 人的盛大宴会以示庆祝。这是一个大场面,毛主席坐在第一餐厅里,喜气洋洋。代表们纷纷下位向毛主席敬酒,先是工人、农民、青年代表和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们向毛主席敬酒;全体青年代表们全部起立敬酒;一杯又一杯,毛主席也就有敬必饮。在宴会进行中间,毛主席叫我去找致公党主席陈尤金,说是有事要和他谈。后来听说,是关于人事安排的问题。新政协筹备会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人事安排,对此一般都由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面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领导人物直接商谈,充分交换意见。特别是恩来同志更是经常地、广泛地同各方面人士接触。这件事做得本来已相当妥善,可是听到陈尤金的一点反映,毛泽东同志还是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与他促膝谈心,解决问题。这种赤诚协商的精神和作风确实为后人树立了值得学习再学习的楷模。 ”

开国大典的前夜

   “ 在这个晚宴上人人都多喝了些酒,因为人人都有吃喜酒之感。我也情不自禁地喝了过量的酒,回到勤政殿办公室已经醉得有点不大清醒了。鉴于齐燕铭经常熬夜,但那晚实在有点支持不下去的样子。估计开国大典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不会有什么大事了,我才建议他去睡个整觉,由我来值班。当我料理好一些事情之后,已是 10 月 1 日凌晨。倦意加醉意,几乎驱使我进入梦乡。正在有点朦胧之际,忽然听得有人进屋的轻微声响。猛然抬头一看,周恩来同志已经坐在我的面前。这真使我感到十分惶愧不安 ! 恩来同志是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的副主任,在此期间,我直接、间接地知道他总是工作在我们之前,休息在我们之后,不眠之夜对他来说是常事,新政协的任何一件比较重要工作,莫不凝聚着他的心血。想不到在这时候,他还是精神抖擞地亲临总值班室来检查工作、布置工作。恩来同志不会没发现我的倦态和窘状,但他对我不但没有任何责备,反而耐心细致地指导我怎样把有关开国大典的几个重要工作环节搞清楚,布置好。比如 10 月 1 日下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他叮嘱我务必检查清楚开会通知是否准时送达每个政府委员的手里,因为看来是细节,但这是建国后中央政府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初办没有经验,无论如何出不得差错。他还给我讲了开会时与会同志所乘汽车进入天安门的行驶路线,至今我还有幸保存着当时恩来同志画下的路线图,图上有他亲笔写的 ‘ 东掖门 ’ 、 ‘ 西掖门 ’ 字样。记不准是他亲自打电话还是让我通知当时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杨奇清同志 ( 后任中央公安部副部长 ) ,把政府委员的用车事宜安排、检查好。在向我交待了几件事情之后,他又亲自打电话给当时在天安门上负责工作的薛子正同志 (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 ,逐项查问了天安门上有关举行开国大典的准备工作。至今我印象很深的是,恩来同志在与子正同志通话时提高了嗓门,语气也十分严厉,要他无论如何把有关工作细节一环一环地检查清楚,不得发生任何纰漏。他还要我转告当时负责警卫工作的李广祥同志 ( 后任公安部副部长 ) 一些事情。当他交待检查完事情离开总值班室时,天已经开始发亮,迎来了我们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天 !”

  回忆到这些情景,孙老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历史长河浩荡而过,一种感情却在岁月的奔流中,愈益浓厚;一种信念却在时光的洗磨下,历久弥坚。

   孙起孟是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 为民建的创建和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1938年起与黄炎培等人一起,致力于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19496月,他出席了在北平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出任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同年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出任副秘书长。他是为数极少的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健在者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