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大宗师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知与行

(2009-01-31 10:24:08) 下一个
知与行
--大宗师

人的一生就是知与行的社会实践,人的认知指导行为,人在行为实践中又修正、形成新的认知。人的认知总是对社会、自然、人生一定程度、一个侧面、一定时期的带主观性的认识,总有些不完全、不深入、不彻底、不真切,但必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的主观认识只有当出现自相矛盾或当其指导的行为实践撞了南墙、碰了壁的时候,其“合理性”才受到挑战,人才能意识到其认知的扭曲、荒诞、不实、不合时宜,才会加以纠正,形成新的主观认识。

毋庸置疑,你的认知越能实时精细、准确、全面、深入的反映客观,你就越能做出好的决策,你就越有把握把事做好。但不论科技怎么发达,这个世界我们能够精细、准确、全面、深入了解、把握的事物永远比我们不能精细、准确、全面、深入了解、把握的事物多得多,对这么多我们不能精细、准确、全面、深入了解、把握的事物,我们还是要试图去了解、去把握,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估计这些事物变化、发展的可能性,估计“意外”的可能性,试图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应付“意外”。这种不精确的、模糊的认知和精确的、具体的认知一样,都是认知,而且还是社会实践中比较重要的认知。

行为实践与认知实践有很大不同,行为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同的认知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会造成完全不同的行为。仅仅有实时精细、准确、全面、深入的认知,并不足以达成最合理、最有效、最智慧的行为,从知到行,还有相当的跨度。所以人们都认为知道了不做还不如不知道,行动最重要,“行动胜于言语”,“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知与行反反复复的动态过程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永无止境,没有先知先觉者,没有人能一下子就认识到自然、社会、人生的本来面目,人如同盲人摸象一般,一次只能获取到对自然、社会、人生一个小侧面、一个层次、一种形式、一种解释的认知,总是要反反复复多少次,从失败、碰壁中逐渐积累、修正而获得比较全面、准确、真实的认识。人难免会有成见、幻觉、妄想、偏见、好恶、情感、偏听偏信、陈旧的经验、知识等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就会扭曲、干扰、破坏人对客观的认识,它们是妨碍人认识到自然、社会、人生的本来面目的首要原因。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不断破除这些主客观的迷雾,使人心平静如镜,自然的映照出自然、社会、人生的本来面目。

当人浑浑噩噩时,不知不觉,没有知辨,随着妄见和偏执,“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当人破除了迷雾,心平如镜,自然的映照出自然、社会、人生的本来面目之时,人就会发现自然、社会、人生与原来的理解多么不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时人的认知过程就结束了吗?还远没有,知不是目的,还必须行,知与行不可分割,必须知行统一。行就是要回到复杂、无常、变化、充满风险的真实的世界中去,按着真实的世界的规则去真实的生活,这和知是大不一样的。譬如有道是: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人们没有这个认识的时候,成天傻乎乎的被疯子演员骗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有了这个认识后,就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骗的了,就知道了来由因果,就有了选择;但是如果还想如同以往一样过把观众的瘾,那就得自觉主动去做个傻子,再让疯子骗一回,这就是知后了的行,又再回到现实的世界中,自觉地按照认识了的现实世界的规则去操作、去再实践,这样就“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了。这“见山”、“见水”的说法是唐朝禅师青原惟信用来描述参禅三个过程或三个境界的,其实参禅、修道并不是什么太玄乎的玩意儿,日常生活,寻常就是禅,就是道,离开寻常人生参禅、修道怕是走了邪路了,因为除了日常的社会实践、自然、人生,这个世界其实大概什么也没有。普通人只不过是不自觉地、断断续续地在社会实践中参禅、修道,境界可能不太高;有道之士则是自觉地、不间断地在社会实践中参禅、修道,境界可能比较高而已。

从知到行,是有相当跨度的,大道理谁都知道,谁都会讲,但能做的却没几个,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相信这些“大道理”,甚至干脆本能的相抵触,这些“大道理”并不能落实到多数人本能的条件反射上。不要小看了这个本能,这个本能是人生存发展的本原和基础。人活一世,干什么事都难、都累、都苦不堪言,只有当人本能的擅长于干这个、本能的喜欢干这个的时候,才不那么难、不那么累、不那么苦,才能坚持下来,还能苦中求乐。跨越从知到行的鸿沟就是所谓“觉悟”,觉悟就是不仅是使人仅仅有了认识,而且人从内心理解、认同这个认识,并形成本能,感情与理智打成一片,高度统一,能完全付之于行动,做到完全、真正的知行统一。当然这理解也有个层次的分别,形成的本能也不尽相同,所以觉悟也还是有层次、境界的分别的。

无论怎么有知识,这些知识总会有些偏差,而现实世界也总是有更多不可知的东西,以有限的、简化的、局部的、有偏差的知识来指导在复杂、无常、变化、危险的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实践,还是有相当风险的,是要有些胆识、魄力,是要有些冒险精神的。除了知的层次的差别,觉悟的境界的差别,还有这胆识、魄力、冒险精神等主客观的差别,就造成了人行为的差别。佛家有“罗汉行”和“菩萨行”之分,所谓“罗汉行”就是在不损人的前提下,利己的觉悟、决策和行为。有些人、事能够加以影响、改变,使其发展对己有利,则为之;有些人、事无法施加影响使其发展对己有利,则不为之,甚至避之,总之要不损人,而且对自己有利,要做个“自了汉”。 “菩萨行”则是不仅利己,更要利人,当利人、利己不能两全时,舍己为人的觉悟、决策和行为。能够施加影响使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他人有利,则尽力为之,即使事物的发展可能最终对己不利,亦不逃避,一如既往,其境界远高于“罗汉行”。

毛主席是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知与行的大师,他不仅善于知,更敏于行,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他实时精细、准确、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方方面面、各个因素的质与量、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地判断矛盾主次及发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瞬间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以超人的胆识、魄力和灵活性调动全体干部、人民的积极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推动形势、矛盾主次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化敌人,抓住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各个击破。毛主席超人的胆识、魄力并非完全与生俱来,而是基于他善于知,基于他的觉悟,是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毛主席的一些策略看似冒险,其实毛主席是不轻易犯险的,他之所以比人棋高一筹,是由于他对于形势中各个因素精细、准确、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是在于他的觉悟。毛主席的觉悟是“菩萨”的境界,毛主席的行为是“菩萨行”,他明明知道他晚年的决策将会得罪很多强大的社会力量,他将会被摔得粉身碎骨,可能背负千载的骂名,但他为了他人更高的利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毅然决然的飞蛾扑火,其行之悲壮,怎不令人动容、感慨万千!我这几年每到他老人家生日,都会写篇纪念文章,但一个多月前他的生日的时候,还没什么可写的,这篇东西就算是纪念他老人家—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知与行的大师诞辰115周年吧!最后以他老人家在他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知与行的实践最后一个高潮前期写的一首诗作为结尾和纪念:

七律 有所思
一九六六年六月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一阵风雷惊世界, 满街红绿走旌旗。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凭阑静听潇潇雨, 故国人民有所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