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通胀隐忧再侵中国

(2006-12-14 14:19:44) 下一个
“通胀卷土重来”的呼声又在中国响起。曾推动2004年初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已经出现在当前的中国经济生活中: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类价格开始上扬,11月份涨幅由上月的2.2%提高到3.7%。为了抑制粮价,中国政府已经几抛库粮,并且出文进行刚性调控,但成效并不明显。

CPI凸显通胀隐忧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粮价及食品价格对物价上涨的功劳已经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指数中体现:11月CPI涨幅达1.9%,比10月份高出了0.5个百分点,从分类数据观察,CPI的反弹基本是由其三分之一左右权重的食品类价格推动。报道称,几乎可以断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类价格,将会继续推高中国的CPI指数,而且,一个不祥的现实是,粮价或许还不会象2004年一样,不到半年左右就举手投降,这一次或许是有备而来。  
不过,如果由此就得出“通胀将临中国”的结论仍为时尚早。虽然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仍在泛滥、企业商品价格指数连续六个月创出新高、耐用消费品价格的涨幅继续攀升,而衣着类价格涨幅也首次由负转正,以及投资仍存在反弹风险。  至少与2004年的物价上扬不同,中国的投资品到目前为止仍在波澜不惊,并呈回落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2.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基本仍在延续6月份以来回落趋势。 

中国未来经济的四大不确定因素  

而目前以房地产和股市为标志的资产价格上涨,也将对明年的物价进行减压,目前这两个市场就象一个巨大的黑洞,在大量吞噬着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分流了本来将进行投资的资金。对中国物价来说,明年中国的出口将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目前全球经济总体放缓、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明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否能再续今年的辉煌,这将打个问号。而推动中国总需求的另一驾马车——投资,也不知驶往何处,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换届选举之后,接踵而来的将是新一轮投资过热,但是,在目前中央政府的高压下,地方政府是否敢顶风而上,这也使明年的物价摇摆不定。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2004年和今年初以来的新一轮投资过热,其产能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集中体现,在出口和投资需求不明、消费不愠不火的情况下,这些产能的释放将对物价产生很大的下行压力。 政府抑制通胀的“杀手锏”  报道称,即使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中国的CPI指数在食品价格的挟持下继续高攀,但是中国政府仍掌握着物价的“杀手锏”──公用服务价格,关键的时候,政府的权威就将在物价中体现,从此前几次通胀情况看,这一招几乎屡试不爽。  

总体来看,明年尤其是未来三至四个月,中国价格走势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通胀压力将有所加大。但是,即使中国物价如期上涨,也多是食品价格上涨所致,而核心CPI指数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中央银行在制订相关政策时,不能一叶障目,而应该视具体情况,谨慎对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