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震了!快跑!------经历30年前的海城营口大地震
(2008-05-27 23:50:25)
下一个
2008年5月12日,在这个全中国民众,不!全世界民众都注目的日子,中国四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电视机里,互联网上,望着一次次更新的震灾镜头,我的心越来越沉重。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个时候怎么就管不住自己了呢?语言是苍白的,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我能为这场灾害作些什么?除去捐出一点点的心意,还有的就是只能默默的为灾区民众祈祷了,愿那里的人们战胜天灾,战胜创伤,尽快的站立起来。
地震,我是经历过的,可感受从来没有这样的深刻。
那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大致都会记得: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我那个时候刚好在鞍山读中学,那里距震中约30公里。
在地震前相当的一段时期,广播报纸上开始出现有关地震知识的介绍,学校班级里也在不同场合说明地震现象。什么小震闹大震到,动物对地震感知灵敏,震前动物会有异常表现,什么震前天气也会出现异常等等。
那个年月各种政治运动太多,一会儿一个说法,学生们已经麻木了,对宣传防震的态度也是如此,以为准是哪个领导心血来潮。我小学时读“十万个为什么”就知道火山地震是怎么一回事了,总是感觉那是故事,与现实中的自己毫无关系,对当时外面的宣传根本没在意。
东北的冬天比较寒冷,几十年前比现在还要寒冷。即便是在相对暖和的辽南地区,那时的冬天也经常会下一尺多厚的大雪。每年到了秋天就盼着冬天玩雪滑冰,不过这年的冬天一直不下雪,很令我失望。临近春节了,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节气,一般晚上气温会降到零下20度左右。应该是北风飕飕手都伸不出来的节气,可现在感觉天气是越来越暖,白天阳光明媚,气温居然到了零上。
春节前的一天学校要求学生到学校开会,在回家的路上见到路旁好几个人家忙着从菜窖里往外掏水,就觉得这可是件新鲜事。那年月人们没有公有私有地的概念,都是国家的,也是大家的,就算在大街两旁挖了菜窖也没人管。入冬前家家都买白菜萝卜,有些人家就找块地方挖个一人来深的方坑,上面盖上盖子覆上厚厚一层土,储藏白菜萝卜的菜窖就得了。菜窖见的多了,可从来没见过从菜窖里往外哗哗掏水的事情,再说那地方在山脚下,地势并不低,还不至于到了挖一人深就能打井的地步。联想一直宣传的地震知识,脑子里还真的冒出一个念头:难道要地震?就是这时,我也没与最近的防震宣传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记得2月4日早上就下雪,晚上7点多钟刚刚吃过晚饭,两脚悬空的趴在桌子上面看书(为什么会用这么个姿势看书,到现在也觉得奇怪。),突然间觉得桌子剧烈的跳动了起来,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地震,地震了!快跑!拉开屋门直奔大门。房子摇晃的如此激烈,以至于感觉自己如同被筛的豆子,很难站住,更不要说跑了。
同住一个走廊的另外几家人也喊叫着冲出屋门,直奔大门,走廊一下子变的很拥挤。房子晃动的十分激烈,人们站立不稳,跌跌撞撞。跑在我前面的一个几岁的妹妹摔倒在大门口,一下子让我给拽了起来。当我们跑下楼赶到大街上的时候,大地已经不再颤动了。人,不知道怎么跑出来的,地震,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事后回想,也许在跑出屋门的时候大地已经停止了抖动。下了一天的雪停了,从楼里跑出来的人穿着薄衣光着脚站在了雪地上。
刚才还安静的大街上站满了人,楼里的电灯全部熄灭。看看自己住的楼房好像没什么变化,旁边楼房的楼角已经坍塌,墙壁上裂了一道大缝,一些小烟囱也掉了下来,到处是破砖乱瓦。
等了一会儿不见再震,楼里的人纷纷回去穿衣穿鞋找手电筒,回去住是不敢了。沿着大街一路走了下去,道路两旁挤满了人,损坏的房屋比比皆是,一片狼藉。有的人家把大衣柜床等也搬了出来,闪着红灯的救护车也开始出现。
第二天从广播中得知:昨晚在海城营口一带发生强烈地震,记得当时报的震级是里氏6.7级。后来改报,那是后话了。
各种消息满天飞。
说:市里的房屋损坏很多,倒塌很少。军区的一个三层楼房全部倒塌,但人员事先接到地震通知全部撤出,其中一警卫员将首长刚刚背出楼房便发生了地震。可以看出下达地震通知的时间十分仓促。
说:市里人员死伤不太多,至少我的周围没有出现。死伤基本上是烟筒或门前雨搭掉下来所致,跑得最快的往往倒霉。后来,地震棚发生的火灾也造成了一定伤害。
说:从厂区传来的消息:虽然晃动剧烈但损失不大。
说:震中在海城的岔沟公社,一个村子全部倒塌,地面塌陷冒水,人员财产损失惨重。
说:海城市房屋倒塌严重,但事先得到了地震通知,人员损失不大。可是我们这里怎么没接到通知呢?
接下来就是地震棚生活。天气也好像翻了个,突然回到了正常节气,变的十分寒冷。回去检查整个大楼,只发现了一处小裂痕,小烟囱一个都没坏,房顶的瓦好像也没掉下几块。此楼是20年代末日本人盖的高级职员宿舍,虽然只有二三层但墙壁厚度有四五层楼的水平,而且是钢筋水泥灌的圈梁,木顶盖瓦,房顶较轻。楼里的几十户人家里不乏建筑专家,判断再有这么大地震也不至于倒塌。地震棚生活实在难过,一个来月后就搬回家了,不过晚上是睡在床底下,余震来时就躲在床下静静的看着房子在晃动。
这座建于市中心的楼直到2007年才拆除,据说拆除这座80高龄的老楼时花费了不少功夫。
一个月左右之后,人们的生活工作基本恢复了正常。尽管广播说的是强烈地震,可人们的感觉似乎没那么严重,也许是震源比较深的缘故吧?不过,市里的楼房从此开始加固,此后便大量出现了四周围上一圈钢筋水泥的楼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习惯于经常晃动的余震和对所住房屋的自信,对地震的感觉似乎越来越麻木,对地震的态度也越来越轻视,也许这种轻视往往意味着灾难。想起这次四川大地震,震中的人们在震前是不是也有这种倾向?如果每次小地震都认真对待,人员损失是否会更小些?至少我觉得震前有轻视之嫌。
"轻视往往意味着灾难"
" 整个大楼,只发现了一处小裂痕,小烟囱一个都没坏,房顶的瓦好像也没掉下几块。此楼是20年代末日本人盖的高级职员宿舍,虽然只有二三层但墙壁厚度有四五层楼的水平,而且是钢筋水泥灌的圈梁,木顶盖瓦,房顶较轻。楼里的几十户人家里不乏建筑专家,判断再有这么大地震也不至于倒塌。.... 这座建于市中心的楼直到2007年才拆除,据说拆除这座80高龄的老楼时花费了不少功夫。"
嘿嘿,三儿又能上来了。
不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而是不认真做。建筑成本肯定大大增加,日本建筑行业也挺苦。
希望一次教训之后就此结束教训。
日本这方面的建筑经验要学!
唐山距安徽好远,没想到那里也有那么大的反应。一般人还是应该普遍有地震常识,突发地震时怎么躲避就看个人的反应和运气了。
唐山地震时我在安徽,人心惶惶的住地震棚很不方便。
过去常有土法测地震,我们学校还搞过科学小组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