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彪飞机坠毁现场的分析和复原——《在大漠那边》读后记(六)

(2006-11-19 20:44:54) 下一个
林彪飞机坠毁现场的分析和复原——《在大漠那边》读后记(六)作者 王麻子(昭昭若昏)09/22/06 美国如前所述,林彪飞机在第一次着地时,大概向右侧倾斜了30或者45度,使右侧水平舵边沿在地面留下了沟槽。在残骸分布的现场却是,林彪飞机左侧水平舵翼插入了地面,几乎支撑着整个尾翼的重量。从右侧水平舵首先接触地面到左翼几乎垂直插入土中,整个机身至少向左拧着旋转了120多度到480度左右。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知道林彪飞机是使用了多长时间走完了最后500米是必要的。时间和速度是对孪生子,也是小学生和博士生必须面对的算术题。三叉戟设计速度最高是每小时1000公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妨推算一下,看哪个速度段比较可靠。下面所罗列的是十中不同情况下的假设。如果,时速为1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18.00秒。(太慢,排除)时速为2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9.00秒。(太慢,排除)时速为3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6.00秒。(有点慢,排除)时速为4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4.50秒。(有点慢,排除)时速为5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3.60秒。(保留)时速为6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3.00秒。(保留)时速为7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2.57秒。(有点快,排除)时速为8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2.25秒。(有点快,排除)时速为9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2.00秒。(太快,排除)时速为1000公里,林彪飞机飞完500米需要1.80秒。(太快,排除)要是详细说明为何排除或者为何保留的原因的话,那是太长了,在此省略。在这里,排除慢和快的速度,取其中间值,我们可以估计林彪飞机最后500米的旅程大概耗去了3秒左右(再长一点或者再短一点并不影响判断的大局)。以时速500公里在低空中飞行前进,走完500米大概需要3秒左右,对于林彪飞机来说还是有可能的。在3秒的时间以内,油箱爆炸力所推动的飞机旋转,由右侧向左侧旋转120度似乎太小了一点,而旋转480度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强了。假设林彪飞机最初的着地点(即檫痕的起点)为0米点的话,那么,林彪飞机主要残骸的分布由北向南可以简单梳理顺序如下。再次审查林彪飞机残骸在现场的分布特点,不难发现,所有的残骸可以分作三个大的基本堆积区。第一残骸堆积区,从0米点到50米的范围,在这里比较大的残骸有,属于起爆原点的左侧机翼(保留“56”字样),右侧发动机喷口和包皮,机身的蒙皮等。第二残骸堆积区,从50米点到460米的范围,发动机外壳,写有“旅客止步”的内舱门,写有“中国”字样的右翼外展部分,三个座位架子等等。第三残骸堆积区,从460米点到500米的范围,机头的仪表架子,机尾,舱门,九具尸体,起落架,写有“民航”字样的右侧机翼翼根部分,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反推动力装置等等。第一堆积残骸堆积是林彪飞机刚刚爆炸之后马上形成的,堆积物基本上是靠近爆炸点原的东西(如左侧机翼),或者是飞机在第一次落地时被挤压松动了的设备(如右侧发动机喷口,右侧机翼外展部等)。这一瞬间林彪飞机刚刚开始腾空旋转,机体离开地面不是特别高远,掉下来的残骸虽然惯性很大,但是很快即着落与地面,故将这处残骸堆积物的位置理解为林彪飞机的起爆点问题不会太大。第二残骸堆积中的遗物是从机身爆炸洞后所形成的洞穴中漏掉出来的东西。林彪飞机爆炸造成的洞穴口应该是很不小的,许多像座位架子,内舱门等物体由于重量大,不太容易马上跟得上机身的旋转,在飞机开始旋转后的一段时间内,自然地从机身的大洞就漏掉落在地面上。同时,已经折断的右侧机翼的外展部分(写有“中国”二字)撤断了与翼根的最后联系,也掉落在这一残骸堆中。由于飞机仍然在惯性的推动下前行,所以很多残骸的落地时间也有前有后,从而形成滴滴拉拉羊屎蛋儿似的分布状态。这时后的林彪飞机,已经在空中从右向左翻滚旋转了360度,飞机腹部的爆炸裂口应该冲向地面。第三残骸堆积区内的遗物几乎全是飞机的最重,最主要的核心部件,如机头,机尾等等。由于重力的作用,林彪飞机在这里完成了它最后的旋转,突然接触地面而停止,将所有的飞机部件连同机内的尸体,在一瞬间抛摔到了飞机中轴线的左侧。至此,林彪飞机的全部航程彻底结束。这就像拧麻花那样,将整个飞机在大约3秒的短时间内拧了个粉碎。在这种状态下,林彪飞机无疑已经变成了一部巨大的超级离心机,飞机在强烈旋转的时候,林彪等九位成员似乎还可以随着离心力贴在机舱上随同转圈儿,过过生前没有尝到的那云霄飞车的瘾,但是,一旦飞机第二次着地停止旋转,飞机上的所有金属结构连同乘员们的肉体,在突然中止的离心力的面前,显得极其脆弱而不堪一击。无论三叉戟造得多么结实坚固,还是坐在飞机中的人物生前是多么地英武地不可一世,全都抵抗不了那要命的离心力而飞了出去。从而形成了林彪等九人尸体的排列和飞机残骸的排列,皆位于中轴线左侧的奇怪而壮观的布局。林彪飞机能够以37吨之重量,完成480度的超级大旋转,除了飞机本身的惯性和油箱爆炸力的生猛之外,尚有左侧机翼早早地被炸掉有关。由于左侧机翼在爆炸之初已经脱落,林彪飞机的形状已经变成了一只40米长的巨型圆筒,连带着右侧短短的机翼根部,在超低空中的旋转起来阻力小,速度大,故落地后的破坏性也极其巨大。所以,如果左侧机翼没有脱落,林彪飞机也前行不了500米,更不可能旋转480度,恐怕早早地因为机翼的阻力而快速着地了。既然林彪飞机第二次腾飞的运行速度是每小时500公里上下,时间是3秒左右,在超低空中转了480度,那么,我们自然会问,林彪飞机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从理论上说,林彪飞机油箱的爆炸力主要的作用是把即将彻底接触地面的飞机又抬举了起来,至于在抬举起来之后飞机在空中的速度,应该还是接近林彪飞机在第一次着陆后,还没有被消耗完的惯性速度,即使爆炸力能给于飞机一定的加速度,由于油箱爆炸的力学方向是垂直的,所以应该不会给于机体太大的推进加速度。既然林彪飞机在第二次落地速度大概是500公里的时速,那么,考虑到林彪飞机在第一次着陆已经挤瘪了右侧发动机,右侧水平舵也在地面上也耕划出了沟槽,右翼已经折断等等因素,等于给了林彪飞机一定程度的摩擦阻力,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刹车的作用,必然使飞机速度在原来的基础有所减缓。但是,距离彻底停车的距离尚远。换句话说,林彪的飞机在第一次落地时的时速必须高于500公里。高于时速500公里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因为501公里是高,1000公里也是高。有看官会聪明地说,麻子就是仅仅根据这些就能判断出林彪飞机落地时的速度吗?那也太漫无边际了。且慢,好在林彪飞机在第一次落地时留在地面的檫痕,它的长度是公认的,有29米长短。再做一次博士水平的算术难题,如果,时速为500公里,林彪飞机摩擦出来29米的檫痕至少需要0.20秒。时速为600公里,林彪飞机摩擦出来29米的檫痕至少需要0.17秒。时速为700公里,林彪飞机摩擦出来29米的檫痕至少需要0.14秒。时速为800公里,林彪飞机摩擦出来29米的檫痕至少需要0.13秒。时速为900公里,林彪飞机摩擦出来29米的檫痕至少需要0.11秒。时速为1000公里,林彪飞机摩擦出来29米的檫痕至少需要0.10秒。这样算是很难的,难就难在我们还是无法断定林彪飞机在着陆时的准确速度,但是,我们却知道林彪飞机在第一次着地的时候,它的速度是介于每小时500公里到1000公里(三叉戟的设计速度)之间。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有时间值在引导着我们前进。无论林彪飞机的速度是时速1000公里也好,还是500公里也罢,它完成29米的檫痕所用的时间年仅仅在0.1秒和0.2秒之间。0.1秒或者0.2秒,也是破坏强度较高金属结构所必须的时间。在很多的事故测验中所显示的事实是,金属完成折断或者弯曲这一过程,大概需要0.1秒至0.3秒之间,林彪飞机当时的右翼折断和右水平舵边沿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都比较大,它的卷曲,最快也可能是经历了0.1秒或者0.3秒那么长短。这个时间的长短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快得可以说肉眼根本不可能看出来,假如有哪位看官身临其境的话。如果时间太长,不但整个金属部件的结构被摧毁,而且机身业已完全着地,即使油箱的爆炸力无比强大,也只能在地面摊作一团,别说再前进500米之遥,就是来个前空翻50米也是不可能的。(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