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似乎天生就有着对生活的无限思考。从普通的一日三餐中,他们也能感悟出不少“哲理”。“多进食,损身体”就是每位父母从小教给孩子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长寿秘诀。
埃及近代有一个名叫法鲁克的末代国王,他被推翻后流亡罗马期间,养成了大量吞食食物的习惯,造成体重直线上升,后来更被活活撑死。死前那顿饭,他吃了12只大龙虾、10颗牡蛎、8条鱼、5碗炒米饭,还有数不清的奶酪、果酱、大饼、豆类、蔬菜和水果。这也许是父母用来教育子女的极端事例,但在现实生活中,“吃饱了”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撑着”,这种“满腹”状态如果长期持续,就会加快人体老化,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时间大大提前。
相反,如果吃得少,不使胃内积累太多不必要的食物,胃的负担就减轻了,可以流畅、高效地“工作”,把健康回报给它的“主人”。科学家还拿两组老鼠做过实验:让其中一组只吃半饱,另一组由着性子使劲吃。结果,前一组老鼠的寿命比肚子吃得滚圆的老鼠寿命要长1.5倍以上。科学家还发现,猴子如果吃得大腹便便,还会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比起处于饥肠辘辘状态的同类,寿命要短得多。
那么,节食能延年益寿是不是有科学道理呢?据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很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会随着人体吸入热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即如果吃得少,热量低,这一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就会明显增加,从而有效起到遏制细胞早早死去的“缓冲器”作用,使人的寿命得到延长。
当然,阿拉伯谚语并不是号召人们一味盲目地节食,而是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去吃那些少而精的食物,让胃对下一顿饭满怀“憧憬”,而不是被压得喘不过气。大家切忌矫枉过正,那样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反倒无益于身体健康了。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