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大臭臭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2016-06-21 04:42:40) 下一个

                             

黄昏时分,北京五环外的一处建筑工地旁,55岁的老范坐在马路边上吃着他的晚饭:三个馒头、一袋混合着豆腐干、花生米和零星肉食的小菜,共价值5元。路边熙来攘往的车辆扬起的灰土,被他就着馒头咽进了肚子里。

像老范这样的农民工——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劳动者——在当下并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一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打工者的人数为27395万人。

这是一个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群体:

在这近3亿打工者中,8400万人从事着制造业,我们穿的、用的都是他/她们制造出来的;

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我们住的房子、走的公路铁路都是他们建造的;

2000万人从事家政工作,她们照顾着别人的孩子、别人的老人,却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和父母。

这还是一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群体: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6102.55万,全国农村流动儿童也高达3600万.在农村的他/她们(儿童)见不到父母,在城市里的他/她们(还是儿童)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权利。

今天,大多数农民工们面临着这样的烦恼: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最近,一位名叫陶崇银的农民工在给《北京青年报》的信中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生存现状的:

可以说,很多年以前我从乡下到城里打工,就怀揣着一个梦想——能在城里购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里有很大的落差。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现在一些人的收入并不低。就拿我们工地上的扎钢筋工来说,一个月出满勤有60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但是,心里还是感到不踏实。

首先是缺乏一种城市融入感。在很多人看来,我们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里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显然,这种社会偏见,对我们是一种变相歧视与不公平。

其次是孩子教育和城市的隔阂。在城里买了房子,孩子肯定要进城上学。但是,我们的孩子因为长期在乡下小学上学,让他们到城里来有很大程度上的不适应,比如语言上的交流、知识面的狭窄以及一些农村生活习惯等等。

最后是老人的养老问题。乡下老人到了城里生活,除了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如何生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些老人不能自己种菜,没有退休金,没有医疗保障,他们即使到了城市,也不能像城里老人那样享清福,有的甚至认为成了子女的累赘。

那么,回到农村去呢?

跟在城里打工比起来,种地收入低。据中国农业网此前的报道,在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村民董维红介绍说,他2010年种了24亩玉米,收获玉米约3万斤,销售收入3万元,种子化肥等成本投入1.3万元,如果计算上每天的劳动力成本70元至80元,一年到头净收益几乎没有。

湖北省滨湖村农民算了一笔账:好年景种植1亩双季稻,购买种子、化肥至少需要400元,购买农药也需要50元,这还不包括请人帮工等其他支出;而两季稻谷最多收获1500斤,市场价不到1800元,相当于外出务工1个月的收入,一旦遇到干旱、病虫害等情况,算上抽水的电费、油费等开支,种田还要倒赔钱。

现在,很多农村父母已经不希望自己孩子的未来栓在土地上,就像城里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出国一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人間的盒子'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及留言.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韭菜' 的评论 : 谢谢来访.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aoermama'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及留言.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对啊,谢谢留言.
人間的盒子 回复 悄悄话 农民工进城,确实象我们出国,未必都满意,但也回不去,因为每个选择本来就是有原因的么。
山韭菜 回复 悄悄话 有同感!祝周末快乐!
baoermama 回复 悄悄话 是啊,到哪里都有这样的问题。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农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最悲催的一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