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5)
2009 (4)
2010 (3)
2023 (284)
2024 (73)
2025 (1)
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社媒早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经常浏览中国大陆网的读者,一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五花八门的网络用语,经常已经不是国文功底深厚的人可以解释其意了。
出于种种原因,网络用户并不好好使用国文规范,各种类犬缩语新“成语”。诸如,十动然拒、喜大普奔、人艰不拆、不明觉利,社病我药、火钳刘明……,等等,完完全全将成语的精髓与斯文,扫地一塌糊涂。
流行事件和影视片断之断章言词,甚嚣尘上,让人如坠云端。这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与默契,其实也反映了一种社会思潮或现象。代表就像,“我爸是李刚”、“元芳,你怎么看”、“你只需要记住,我叫叶良辰”、“厉害了我的哥”、“我可能是喝了假酒”。
此外,拼音、数字、外文裹夹的新创,像,9494、1314、8K7、V587、小P孩,幸福ing,咋一看,似乎有点加码中文的味道。
其实本文最感兴趣的网络现象,还要数“滥用”别字。首先解释一下国文关于别字的界定与用法,当文章中出现形或者音相同的汉字,但产生意义辨别错误的字就是别字,而白字亦是别字。国文有“通假”之说,通,乃通用,假,乃借用的意思,至于是有意如此还是误写,各说不一。比如,“指挥”一词,其中的挥,其实就是别字,假借它替代的本字应该是麾字,麾是军旗调令,而挥只是摆动、舞动,这么看来,你觉得“指麾”还是“指挥”呢?更进一步,古人的通假是有意创新,还是人为书写错误呢?
很小的时候,学习中文过程中,父母和老师给我们展现的中文魅力至今难忘。文言、古诗、书法、史籍……,其工整、严谨、意境、乃至形像,都算得世上各种语言及文字之上乘了。年幼学国文,除了繁体方块字,最具挑战的当属避免文章书写别字或白字了。文章中一旦出现别字,非要国文水平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辨别,也是体现汉文水平的一种衡量参数。本文虽短,有兴趣的读者,也不妨试试自己的国文功力,看看能够找出几多别字也未可知哩。
看到网络上如此之多的别字使用现象,条件反射就是中华文化是否衰落的担忧,如果主流社会开始不关心国文的严谨,开始不要“循规”,开始逆反,好像并不是事么好事。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前面我使用了“滥用”而不是滥用二字来探讨别字现象,自然我并不认为网络行为完全是负面的。
先看一些例子:
蓝瘦香菇、驴友、摔锅、童鞋、杯具、神马、灰常、酱紫、酿紫、蛋定、砖家、叫兽、霉体、妓者、鸡冻、埃踢、肿么了、稀饭、油菜花、光腚种菊、河蟹、鹿死、休仙、盐轮籽油、毒菜、……
这些别字用法主要采用谐音,不光音谐,同样写者要透出诙谐、幽默与调侃,为高速科技运转的社会机器增加润滑,隔出一片年轻人打拚闲暇网上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自娱,老一代人越是不懂越好,完全找不着北最好。可以看出年轻人在争自由,北漂、魔都、海龟,争职业生涯一席之地的自由,争网聊自己的语言环境的自由,争违背父辈希望远离相亲会的自由,争形形色色一切打破循规蹈矩的生活习俗、社会意识、文言方式、思想交流、敢于创新的自由。
那些带有政治目的的别字也是在争自由,言论自由受到现代技术制约的时候,埃踢理科生们煞费苦心编织的伟大防火墙,正在经受着同是理科生们的翻墙挑战,外加文科生们拿起的特有别字武器挑战,他们不翻墙,他们捉迷藏,他们玩文字游戏,像在自由浩瀚海洋遨游的鱼儿,躲屏蔽、躲搜索、蒙网管,即便耗费巨资的网络天网,也难捕捉藏在别字中的创新,鱼不死,网就得破。
网络别字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现状、社会、时代的态度,其发展速度和网友市场需求,像井喷一般猛烈,任何规范限制、网络语言的措举绝非易事。全球化的进程已经在经济、贸易领域被中国接受,同样的民主、政治、网络自由趋势也在全球化着,无论接受与否。别字现象也许是网民们自发的行为,因其符合全球化的潮流,一定会越来越多,一定不会受限于任何一本网络规范词典。读者如果能够读懂前例网络用语,说明还有希望与时俱进,不会掉队。
别字,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