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77級校友自駕游美50天(轉載)(十二)阿米什人

(2014-09-28 06:42:06) 下一个

2013年9月17日

 

上午参观兰卡斯特阿米西人村庄。阿米什人是美国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群基督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以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过简朴生活为宗旨,组成的传统、严密的宗教组织。他们主要由德裔瑞士移民组成,他们不从军、不接受社会福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帮助,将讲的是独特的高地德语方言或阿勒曼尼语方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康涅狄格和印第安纳等20个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大约居住着20万阿米西人。美国全国共有三处阿米西人聚集地,这里是其中一处。

清晨,阳光和煦,抱着好奇、怀疑的想法我们来到阿米西村庄参观游览中心,这是一栋白色的,美国常见的住宅。房屋端头书写着“AMISH VILLAGE”的艺术体英文字。边上有一个停车场,大约有十几辆前来观光的小车停在这里,看来到此游览的人还是挺多的。房屋后方是一个小院,有仿阿米西人生活的建筑。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这个旅游中心是谁办的?是阿米西人自己,但这与阿米西人行事低调,不希望外界打搅他们宁静的生活,所以拒绝与外界沟通的宗旨相悖。是当地政府?好像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政治包容性,没有干涉阿米西人的信仰自由,同时还容忍了他们拒绝接受现代教育、拒绝服兵役、拒绝纳税等看上去有些过分的生活准则,应该不会专门为阿米西人操办旅游业。最有可能得是第三方,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办了这个旅游项目,吸引具有好奇心的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从中获得利益,反正也不打扰阿米西人的家庭。我努力寻找旅游中心建筑中包括的现代文明元素,房屋是木制结构,外墙保护是木板,好像还说得过去。进入游览中心,房间不大,摆满了各种具有阿米西特色和标识的纪念品。有一个小小的柜台,既是接待处,也是小商店收银台。办好手续,我们先去村庄实地考察。

乘坐旅游中心提供的车,进入阿米西人居住的区域,道路是很好沥青路面,时而有阿米西人的客运马车和货运马车经过。不过,马路跑马车,是阿米西人使马路回归原意了。我拍到一辆货运马车,三匹健壮的马儿拖着一个平板车,两个高大帅气的阿米西年青人站在马车上,驾驭着车辆。小伙身着短袖衫,穿着背带裤,头戴宽边礼帽,都说阿米西人身着传统服装,我怎么都觉得两个小伙打扮既传统也时髦。平板车不像中国古代车辆,木轮、木架的。轮子明显是铁制的,车轴估计也不是木头做的。车厢框架是角钢,中间铺木板。不借助现代化工业技术和产品,我看阿米西铁匠和木匠很难造出这辆车。由于马车是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阿米西人家庭都有几辆马车,有前面说到的运货车,还有种类繁多的人员出行用车。有单排坐的,双排座的;有敞篷的,也有厢式的,和几个世纪以前在伦敦街头行驶的马车样子差不多,美观结实。

道路两旁是成片的玉米等农作物,高高地玉米根部叶子黄了,中间叶子还是绿色,顶部的花絮也呈现黄色,远远望去,高差不一的土地生长的玉米,似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彩带,横亘在广阔的田野。农田间,星星点点分布着阿米西人的房屋,这是阿米西人家庭的房屋。房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座高高耸立的圆柱形粮仓。一家人的房屋集中在一起,住房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但没有更高的楼房。除了住房外,有的家庭还间有宽敞的一层房屋,没有机会造访阿米西人家庭,估计这不是仓库,就是工场。其实阿米西人还是十分友好的,我们在路上看见一座漂亮的风景,很多人想停车照相,正好路旁有一户阿米西人房屋,我们2辆车全部拥进人家院坝里,主人只是看了看,没说什么。正是玉米收割季节,我们还见到由四匹马拉的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秸秆,收割机采用畜力,由四匹健马拉着。但割断玉米秆的旋转刀具好像是用的柴油机,因为我看见那里有轻微的柴油烟子冒出。

在路边还间到了阿米西人的学校,这是一个不大的由木栅栏围起来的校园,只见到两个孩子逗留。有说阿米西人的孩子在当地自荐小学中,学习到小学毕业,回家干活,学习技能;也有说阿米西人也接受现代方式教育,但一般只读到中学二年级就回家干活了,具体情况无法深入。但据说阿米西人有唯一的一位大学毕业生,现在是阿米西人研究的学者。

我曾经看到一篇国内南方某报纸刊登的一片文章,说在美国无比繁华的背后,也有像阿米西人一样的贫困人群,家里很穷,家里什么也没有,没有电、没有任何家用电器芸芸。而且觉得“自已有理由去关心一下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真的很好笑,阿米西人每家都有祖传下来的几十、上百英亩土地。如果按市场价格计算,他们都是几百万美元的富翁。他们坚守的只是一种信念,他们相信电是连接物欲世界的载体,用电会使人沉湎于物质的享受而破坏简朴的生活。

在阿米西人居住地区转了一圈,始终没有与真正的阿米西人直接接触,因为阿米西家庭根本就不接受访问,不希望有人打扰。在阿米西村庄的中心地段,还有少量沙石马路,沿着沙石路,我们在一处出售阿米西人手工制品的小商店前停留了下来。在周围看了看风景,只见旁边一辆马车与汽车停靠在一起,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无限。一户人家屋外,拉着长长的晾衣绳,上面挂满了白、红、黄、蓝各色衣物,我想这应该不是阿米西人的,不符合阿米西人讲究朴素衣着的习惯。最后选购了几样阿米西人的手工工艺品,留作纪念。返回游览中心后,我们参观了模拟的阿米西住宅及家庭,负责讲解的是一位美女,穿着现代。本想问问她是不是阿米西人,可又一想,不用问,肯定不是。阿米西女子一般身着长长的素色布衣、头戴布质无边软帽,身系围裙,很少外出。借助蒋翻译,也没听懂多少她介绍的内容。模拟场景陈列了一些阿米西人常用的家具,自制的桌椅、衣柜、床等等,桌上摆着照明的油灯和磁器。还有一个很大的厨房及各种炊具。从这个屋子出来,后面是一个小院子。这里有滑轮式晾衣绳,酒房、牲畜房、商店、铁匠铺、一个房间的学校等。院子还有象征牧场的带有围栏的草地,路边有家用马车。

阿米西人来源于欧洲,说是为了躲避严厉的宗教迫害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大陆。但他们也是传统、严密的宗教组织。既是一个组织,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比如,有没有教主,教内等级、教规及惩罚、议事方式等等。最少也该有个长老会什么的才符合逻辑。都说阿米西人过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强调谦和、宁静、重视邻里互助,以辛勤劳动和节约为美德。他们信奉上帝,认为:上帝第一、他人居中、自己最后。有事大家帮,让我想起,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岛”。不同的是乌托邦岛是公有制,阿米西是私有制。阿米什人、阿米什现象,实际上是另类信仰的产物,是基督教中分化出来的,对当时传统教义不满的、试图用极端方式坚守自已信条的一部分人组成的团体。老毛说过: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耶稣基督名下有太多的教派,多一个阿米西派也不足为奇。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阿米什人已有分化的迹象。首先欧洲的阿米西人已完全消失。而美国和加拿大的阿米西人,开始分为若干个团契,保守团契仍遵循旧教条;新教团契开始使用汽车和电话,但是他们仍认为自己是阿米什人。同时最保守的阿米西教义也开始松动,比如:重病时开始求助现代医学;允许一个地区的族人在其没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中寻找配偶;给与年满18岁青年“徘徊”期,即给1年时间走出村庄体验外面世界,然后作出自主选择:是否愿意承诺继续做阿米西人。不过一旦告别阿米西村庄,意味着永远无法回来。老一代的阿米西人去世,下一代有的选择离开;新一代阿米西人诞生了,有的又虔诚回归。让步、变化、坚守、抗争,繁衍在悄悄进行。现代文明的压力仍在持续加强,要想完全脱离现代文明,在这个年代视乎已不太可能。阿什米人依靠宗教信念支撑的生活方式能存在多久,我心存疑问。倒是利用阿米西人和事,进行炒作,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把阿米西行为变成商品,正在蓬勃开展,不知阿米西人能否从中获得收益。

参观完模拟村庄,发现里面有不少供游人使用的休闲桌椅,而且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早就到了午餐时间,利用这优美环境,方便的桌椅,吃午餐再好不过。

告别阿米西村庄,离开达兰卡斯特,经272 N转30 E再上I-76 E,驱车从纽约北部掠过,前往往普林斯顿。我们直接把车开进了普林斯顿大学球场边的停车场,参观这所有名的大学。一下车,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很大的体育场。绿绿的,像绒毯一般的草坪,谁都想到上面跑跑。球场上有两对橄榄球队员在进行对抗训练,一些助威的、看球的人在球场边聚集。高高的升降架上有两个人,不知是摄影师想留下球队的史料,还是学校记者想报道精彩的瞬间。

普林斯顿地处纽约和费城之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乡村都市,小城位于新泽西州西南的特拉华平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东濒卡内基湖,西临特拉华河。普林斯顿的景色幽雅,四周绿树成荫、绿草遍布,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小城静静流淌;普林斯顿人口约为3万,大多市民生活富裕;小城交通方便,距离纽约和费城只需大约1小时车程。加上有名校普林斯顿大学落户在此,小城恬静而又安详的生活,浓浓的文化氛围笼罩下的贵族气息,使普林斯顿成为美国上层人士青睐的居住地。普林斯顿历史悠久,1783年夏,大陆会议决定普林斯顿为国家首都,不过只持续了四个月。

由曙光长老会创立的普林斯顿大学原本是为培养长老而建立的。起初校址设在新泽西州伊丽莎白镇,校长为乔纳森·迪肯逊,原校名新泽西学院(有人提出以当时的省长乔纳森·贝尔切命名,但被否决)。新泽西学院第二任校长是老阿伦·布尔,第三任是乔纳森·爱德华兹。1756年,新泽西学院迁到了普林斯顿。整个学院唯一的建筑是英王威廉三世命名为House of Orange-Nassau 的拿骚大楼(Nassau Hall)。1783年夏,大陆会议就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拿骚大楼举行的。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普林斯顿被双方来回争夺、占领。

拿骚大楼也遭到炮轰,后又经历了两次大火,Nassau Hall也被几乎完全摧毁。现在的Nassau Hall是由约瑟夫·亨利·拉特罗布、约翰·诺特曼以及约翰·威瑟斯普恩重建的。几个世纪以来,Nassau Hall的角色从多功能建筑、办公楼、宿舍、图书馆,到专用的教室,一直演变到今天的行政大楼。讲历史悠久,普林斯顿大学是全美第五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第一为哈佛大学,第二为威廉玛丽学院,第三为耶鲁大学,第四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些都是美国的顶尖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堪称是美国政治家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两位总统和44位美国州长。

我们在体育场边的停车场边坐上服务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免费公车-老虎运输,绕道校园南面,然后沿华盛顿路,向北行。路的两边全是茂密的森林,空气清新、呼吸畅快,令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我们在南校园站下车,向西漫步,先游览西校园。西校园有很多后哥特式的建筑,大多数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建的。下车左转是一条步行道,上面是第一校园中心(First Campus center),这里是博士背景学生做研究的地方。下方是一个教学医院和学生健康中心(Princeton Teaching Hospital and Students Health Center)。直行来到威尔逊住宿学院,建筑墙面看起来好似久经风霜,但很结实,它们大多有70~90年的历史,虽不算普林斯顿大学的老房子,不过也有些年头了。威尔逊住宿学院就是利用这些旧房改建的。过了威尔逊住宿学院向西北是一片绿地,草坪间有些树木。绿地右边是琼斯大楼(Jones Hall),普林斯顿大学亚洲部就在这里。左边有一幢看起来饱经风霜的建筑,介绍说它始建于1903年,有110年历史了。继续沿着步道向西北斜穿过去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据说艺术博物馆大约有六万件藏品,从古代到现代的艺术品都有收集,并主要集中于地中海、西欧、中国、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作品。建立目的是给予学生直接、亲密、长期的对世界级美术作品的接触和熏陶,也可以对学校美术系的教学和研究起到补充的作用。

前行,是普大研究院(Graduate School)。经过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后,有一栋属于新泽西州政府的大楼,过了这栋大楼是一块校园草坪,一个现代抽象雕塑立在草坪之上,这是亨利.摩尔的作品。草坪西边是一栋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弯曲的拱顶,这是Alexander Hall。里面的里查森会堂(Richardson Auditorium)可以举办音乐会,也是演讲的礼堂,很多名人在里面演讲过,包括克林顿夫妇、科菲安南、赖斯、鲍威尔等。从草坪往东是著名的拿骚大楼。从侧面绕到正门,门边各有一个绿色老虎,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吉祥物。拿骚大楼西北是斯坦若普大楼(Stanhope Hall),意译两轮马车楼。拱形门窗,藤蔓附壁,绿树掩映,只有砖墙的色彩显现着它不同凡响的经历。斯坦若普大楼是仅次于拿骚的普林斯顿大学古老建筑。它建于1803年,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第2栋建筑。建这个楼时,Nassau Hall被第1次大火烧残了,但尚未被1855的年第2次大火烧毁。可以想见,在残壁断垣的拿骚大楼边,斯坦若普大楼当年该有多么威风。斯坦若普大楼向北穿出拿骚门(Nassau Gate),就是拿骚大街 。这一扇不起眼的小铁门,是普林斯顿大学真正意义上的校门。美国大学都与城镇居民区融合在一起,有个小门已经很不错了。顺着拿骚大街向东,再折向南走几步,可以看见普林斯顿大学坠石图书馆(Firestone Library)。燧石图书馆,是普林斯顿大学主图书馆,1948年开馆,藏书600万册,全校其他图书馆全加起来,也就500万册藏书,比它少100万册!里面有挑高空间的阅览室,据说还有为大四学生写论文准备的单人房间。不禁想起我们当年写毕业论文的情景:有的到图书馆抢有限的坐位查资料,有的趴在狭窄的宿舍过道摆放的桌子上写文章。我为了取得随动系统飞升曲线,背着3个馒头,在实验是调整模拟计算机不断飘移的各种参数,整整18个小时。这学习环境也差得太远了。在图书馆旁边的校园里,我们发现了John .Witherspoon的雕像,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第六任校长,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人。

从燧石图书馆前行,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堂,尖拱门、尖拱窗,高高耸立的塔楼,精美的罗马式雕塑,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是全美大学教堂中第三大的,它每周有不同的礼拜活动,也是普林斯顿大学举行典礼活动的地方,普大人也喜欢在这里办婚礼。

继续前行是景观花园(Prospect Gardens),旁边是景观别墅(Prospect Hall), 有90年的时间,它一直是普大校长的住所。建筑物后面的花园是由伍德罗·威尔逊的妻子艾伦·威尔逊设计的。在她的丈夫威尔逊担任校长期间,他们一直住在这儿。从1986年开始,普大校长已不再住在校园内。现在,景观别墅成了教职工餐厅。在西校园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下车的地方,刚到华盛顿路边,就看到几个靓丽的女大学生从对面走来。要知道,普林斯顿大学原来是不招女生的。虽然在1887年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在Evelyn街开办过独立的Evelyn女子学院,但10年后关闭。82年后的1969年,校方提出了一个五年男女同校计划,并拨款780万美元,计划于1974年吸收650名女生。但1969年4月,计划还没完全实施,普林斯顿大学就向女生发出了录取通知。1969年9月6日,148名女生,包括100名1年级女新生和一些其他年级的女生,在媒体的关注和审视中进入了普林斯顿的校园。 不是那时校方的明智之举,我们今天恐怕无缘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见到靓丽、活泼的美女大学生了。

东部校园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筑,没有时间去探寻。如 “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Woodrow Wilson School)大楼,为了纪念威尔逊而命名。它是由曾经设计纽约双子大厦的著名设计师山崎实指导建造的。都说大学因出名人而闻名,那么威尔逊就是让普林斯顿大学文明的最重要名片之一。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级知识分子,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1912年总统大选中,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迄今为止,他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前4位与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齐名。

又如路易斯科学图书馆(Lewis science Library),在我们等车的路边可以见到它的一角。这个新建的科学图书馆是2008年9月11日,普林斯顿大学学院年时开放的。它由Frank Gerry设计的87000平米的多层建筑。它包含了很多学院的科研机构、技术部门,也含有学习、研究、教室的空间。建筑的外表采用不锈钢、钢、粘土砖、玻璃和粉饰泥灰组成;屋顶、钢梁分开制造,拼装成弧形。采用工业建筑用的固定缝金属屋面系统,在屋顶和部分墙面使用了一种称为ZIP-RIB(零膨胀普瓦松)的新材料。用它来装饰不锈钢,是其看起来像亚麻布一样有一个溢美的外观。建筑物正面2英寸高的拱肋投下的阴影横跨在表面,有一种鱼鳞般的质感。按设计师Frank Gerry的说法:这是高雅、细致的不锈钢和应用于工业的粗糙表面的双重解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