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機
(2007-06-15 15:06:25)
下一个
小時候,小時候喜歡搞無綫電,有如參軍一般,一級一級往上升,從士兵開始,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最早的產品是礦石收音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8分錢買只礦石,做檢波器,再找一可變電容,高阻耳機,天地綫一接,連電源都不要,就可以聽到北京的聲音,神了。
裝礦石機,最重要的步驟,不是別的,關鍵是地綫,只要地綫接得好,收到的聲音又清晰又洪亮,經過很多次摸索,發現理想的連接點,就是家裏的自來水龍頭。當然這是城裏的條件,農村其實也容易,俺下鄉時試過很多地方,最好的就是稻田,埋根鐵棒在稀泥裏,就搞定。農村還是天綫更重要,也許是信號弱的緣故,天綫不像城裏,隨便甩銅綫就行,硬是要用銅綫繞個蜘蛛網,插在草房頂才成。
後來二極管便宜了,就用它取代礦石,效果一樣,整機的體積大爲縮減。接下來又買三極管,整一個單管幾,開始嘲笑裝礦石機的人了。記得,當時專賣市面上常見的一種小塑料肥皂盒,有各種樣式和各種顔色,天綫也不再是一根老長的辮子了,用了一種約2寸長的扁磁棒,買來九股(開始是七股)沙包綫自制天綫綫圈。先用牛皮紙做天綫骨架,不松不緊,軟硬合適,要能在磁棒上滑動,以便調機。再用紗包綫按事先計算好的匝數繞制,特殊方式打好結,最後融掉蠟燭將其固定。根據肥皂盒的尺寸,剪一塊膠木版作底板,打上一些銅鉚釘,一只五號電池夾也同時釘在底板上。10000歐姆的萬里耳機不用了,體積更小的1500歐姆的耳塞取而代之。這種單管機,俺作了不下數十個,大部分都用來送人了,女同學特別喜歡,也許是因爲喜歡那小巧可愛的肥皂盒吧。那時裝收音機,就是依樣畫葫蘆,照着電路圖,小心接好綫就成,全凴經驗,原理一概不懂。
隨着晶體管價格的進一步降低,開始學習收音機的基本原理,檢波、混頻、調諧、放大,扔掉高阻耳機,用低阻揚聲器,做出了像模像樣的收音機了。第一台收音機,是三管來復式,聼起來與一般的半導體收音機已沒有什麽區別,除了噪聲大點,外加特別費電,其它也說不出有什麽不好的。這種機子,沒裝機個,大概就裝了個三管和一個五管的,下一步開始向超外差式的領域邁進了。
超外差式半導體收音機,俺是從五管開始裝的,六管、七管、九管的都裝了幾個。這時候送人,再不是同學了,而是一些成人,或者是親戚,結果後來人家要訂做了,花錢買來零件,就等俺出活兒了,裝收音機裝到這個份上,俺的興趣就開始減退了,後來就不輕易答應人家了。轉而指導有興趣的初學者了。後來也就是替人家修理半導體了,其實修不是自己裝的機器,要比裝機器挑戰多了,修得越多,見得也就越多,技術提高也就越多。那時候,電臺裏除了東方紅、國際歌、五心紅旗迎風飄揚外,也開始有些像交響樂之類的音樂了,俺的興趣又慢慢轉到了交流電子管上了。
俺最喜歡的牌子是紅燈,也找了很多其他的電路來實習,像美多啦、飛樂啦、熊貓啦、凱歌啦、牡丹啦、上海啦,都是當時所熟悉的牌子。自己則開始由小到大,從三燈開始,裝了六燈和七燈三种,爲了音響效果,功率也越裝越大,調試期間,鄰居們沒少抱怨的。當然在音箱上也沒少下功夫,買了本音箱設計的書,照本宣科就干上了,麻雀雖小肝膽俱全,聲學原理,波動的原理全都用上了。五寸、六寸、八寸、十二寸的喇叭,普通紙盆,橡皮邊都用過。各種頻道的分頻器也是自制的。那時的俺也賊膽大,安裝的時候,拔掉電源插頭,也不等電解電容放完電,就伸手進去,經常遭打。有時焊錫過多,不小心滴在不該有的地方,不等它冷,伸手就將它拈出來,結果俺的手指頭,經常都是糊的。
上大學前,計劃裝台黑白電視。材料都買好了,底板鍍鋅,繞中周,制高頻頭的工作都完成了。突然,鄧大爺說要高考了,結果爲了復習,俺的計劃全部泡湯,現在想起還後悔,最終還是沒能自製一台電視機。對鄧小平的不滿,這算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