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过去博客里的文章“12月19”谈到了生死的问题,读后颇有感触,留言以求生命的意义之答案, 感谢回应:
未来的过去原文:(参见:http://guoxuexixue.blog.sohu.com/74119502.html)
加缪说真正的哲学问题是关于死亡的问题,不过按照我的阅读,很多哲人似乎更偏爱世界的本质,认识的可能等问题,休谟的经验论,康德的理牲批判。胡赛尔的现象学。死应该是论理学的范围。维说死不是人生中的事,大多哲人更关切人生于是将研究的重点投在了逻捐、本质、认知上。孔子也说未知焉生知死。可见生最迫切。
人生可能大部分时间是机械的。意义的提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无意义的情况下提出的。失落、空虚、无聊,不过这似乎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心理问题又是个个别问题,个别问题,又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由此对意义的追问也不重要。何况意义很多时侯是符号化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或者我们至少在亨用一成不变。但人的内心总有反生活的想法。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是满意的。生活是由别人参与才得以实现的。而我们尤其容易不满意别人。于是也就不满意自己当下的生活。不满意是否就会去改变。很难。人很少反抗自己的生活。因为你不能改变参与到你生活中的人。逃离生活可以。比如出家。
艺术为什么能引起人的共鸣,因为它要不夸大生活,要不反抗生活。这些都不属于生活。不属于生活的才有吸引力。
回答江涛:
问题之为问题必存在解答或可能的解答,有问无答的问题只能是半个问题。死亡作为本体问题的解决不在生活里。即便解决也要伦为宗教要不论为病理对象。我们能够见证别人的死而无法体验自己的死。死是别人的事。
意义属于未来的概念,不属于过去和现在。意义总是指向未来的。意义总是不可能的可能性。意义不属于必然。人的生活里要不要意义?要也可不要也可。生活是不能追问的。一追问就不值得过。加缪是搞文学的,文学可以提前把生活过完。
文学是一种想象,死也就成了想象。
未知生焉知死不是个因果逻辑。不能推。知生不一定知死。生里面很多东西是知识性的而死里面没有知识。生活里的东西是丰富的死不丰富。生总是优先于死。
生容易形成一个范围把死包括进去。如普通人说的推委的话“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一死”。生总能把死作为借口来逃避。给出最后的一个解缓理由。
人不能绝处的。绝处蓬生只能算概率事件。而人迷恋必然胜于概率。死则不行。死不能有后序的借口。死找不到推委的理由。
游子问:
“生死的问题总是那样折磨人。 未知生焉知死。人最终都有一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死是别人的事, 可是见到自己的同学,兄弟早早撒手人寰, 不免就问自己:活着为什么? 假如我自己明天死了,这一生有意义吗?死也是自己的事情啊。那么现在到底要怎样活着? 死是可怕的事。你相信永生吗?要是相信有永生,死后去天家,你还会害怕吗? 不光要弄清楚生还得考虑死,太折磨人了。生是未来的过去的事,死是过去的未来的事。 随他去吧。”------- 关中游子
未来的过去:生死是个大问题
生活的神奇之处就是它生产你在活着状态里的一切所需。(你可以高尚到济世救民,也可以逍遥快活到风花雪月)。由此大多数人对生的焦虑只是个生存焦虑,只是觉得想过个更如意的日子。另外生活是重复的,重复的生活麻痹了那失去的唯一性,似乎你所经历的是一直会有的,给了人虚幻感与安全感。
而死不同。死没有模仿者存在,因为死一点也不诱惑,太平等了,生可以因为不平等而增加优越和攀比,死没有,死取消了人所有的心理问题。生有迹可寻,死没有,死一开始就结束了。生是个时间范畴,在时间里可以有计划和梦想,死取消时间。死缺乏想像。而且我们也缺乏对死的教化和训练。 假设有一个社会,全体对死是美化和认可的。认为死才是人最好的归属。(宗教就是这样的),那我们的焦虑至少比现在少得多。 可惜的是我们除了掩藏死回避死漠视死什么也没做。仿佛人只是活过并没有死过一样。为活着开辟了太多的内容,死关注的太少了。最好的方式是引入宗教。当整体社会没有一个良好的宗教环境个体的救赎是较难实现的,因为你至少有怀疑,有反抗有认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