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就”溶入主流社会”而感

(2006-11-01 16:09:12) 下一个

很诧意地看到博客小放的杂文我的理想生活化做一碗炸酱面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各种感慨,很明显他的观点触动到了一些敏感的神经。

说到溶入主流社会,文学城内的观点大多出自在美华人,很少听到欧洲这边的声音。在英国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我,觉得有必要趁此机会谈谈我的看法。

两个关键词:“主流社会”和“溶入”

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定义及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大家都认可的典型的美国梦:自由社会,那怕白手起家,只要经过一番苦干都可以成为财富过人的成功人士。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美国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在统一的美国梦的表层下,流动的是来自各个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移民不同的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

既然是移民社会,溶入就应该不难。当然语言很重要因为顺畅的交流是溶入的必要条见,但是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道歉,却是大可不必。溶入需要在适当的时候随乡入俗,但是不等于一定要否认和放弃自己的过去。生活在海外的华人移民对与所谓的寄居社会看法比较磨棱两可,一方面需要溶入主流社会,一方面又要照顾多少年来形成的中国习惯。各种习惯中,饮食方面的需求最为突出,毕竟中国文化是以吃为重心的文化。中国人化在吃方面的功夫和心思,实可谓世界领先。切不说小放的赤着膊蹲在地上吃炸酱面啃生蒜头的一幕是否具有代表性,但是那种只能从吃中得到的琳漓尽至的快感的经历却是很中国化的。

传统的中国观念对于所谓的洋人以及洋人社会的看法一向是很矛盾的:虽然骨子里很是崇洋媚外,嘴头上还是要尽可能地捍卫中国人的尊严。但是老主宗传下来的这种看到洋人就底气不足自认低人一等的条件反射,实际上是把洋人神话了的结果,大家一定看到了,所谓的金发碧眼高鼻子的典型洋人在国外实属少数民族。

还有就是阶级,在美国可能不够明显,但是在英国就不一样了。主流社会按阶级可以分成好多层,大致说来有:工人阶级(足球流氓之类),中下,中层,中上阶级,明星另类(看情况分为有品味的明星和被嘲讽的明星,小贝和麦当娜就属于被嘲讽一类),和贵族皇室阶级。阶级不单单是按受教育层度和收入多少来划分的,更重要的是对精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层度。精典文化包括古典音乐,歌剧,戏剧,油画,有深度的幽默,文学创作,电影,电视节目等等。所谓深度,是由一批公认的资深批评家讨论后决定的。英国的批评家是牙尖嘴利,令文人艺者最为畏惧的一族。不是我偏向英国,但是经常可以看到英国批评家有理有据,灵牙利齿,口才一流地把很多美国流行文化批评为天真和浮浅。 

相比之下,中国的孙子兵法,中国古典文化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却是令英国批评家不地不对中国文化另眼相看的原因。很可惜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目前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在英国,美食美酒也是文化修养之一。中国的饮食文化注重种类和花样,英国的饮食文化和阶级挂钩,数量不用太多,品味和精道重于一切,当然还要有好酒相配。香槟一般餐前喝,红白葡萄酒应食物的色泽,味道来搭配,讲究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总得说来,英国上等文化(这里不谈主流文化了,因为主流已经被美国化成浅薄和低俗了)尊重真才实学,看重文学艺术的成就(当代艺术不算)。感观和精神上的享受绝对不可以流于浮浅,一定要是充分体现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高水平文学艺术作品--时时刻刻在精力集中地思考人生,这其实是一种在平常人看来很辛苦的活法。

 当然,英文里有句说法,"The choice is your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