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子

苗子的成长,是从小苗子开始的。在不同的年代,苗子有不同的经历。家长: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老师:要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
正文

《70 年代“飘”北京--------北京顽主史册》

(2006-10-30 13:16:03) 下一个

特别声明

赠送给所有“飘”过的人们

《 70 年代“飘”北京

--------- 北京顽主史册》

从李自成到拿破仑,乱世出英雄。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每当社会的动荡,都会产生新的人物,而后人就把他们写进了历史里。但是有这么一份社会的产物,即没有被定性,也没有被历史记载。在中国近代史中,发生在北京的一段特殊的历史,又由特殊历史而派生出的特殊人物,这就是在 70 年代风靡京城的,自生自灭的,自发自愿的,“飘”在北京的,享有领袖般荣耀的顽主们和他们的故事。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文革后期,开始复课闹革命,上山下乡属多数学生的毕业出路,社会治安由首都工人民兵负责。

有上山下乡没走的和走了又跑回来的无业青年;有在校没心思读书者(而其中不乏学习骄娇者和学生干部及共青团员)。由于有不能回家的,就有了“刷夜”的在民间流动住宿和在城区内游走,带动了一些青年人走上街头,北京大串联出现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街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由这么一些青年人,热衷于穿着各式军服,三五成群的游荡在城区的主要街道上。有骑车的,有走路的,相遇时,或各自彬彬有礼,握手,递烟,互道番号,字号;或横眉冷对,恶语相向。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年轻人,牵制了当时社会治安,着实地让北京城麻烦了几年。这就是当时流行的“飘”。而“飘”的代表人物就是顽主。一时间,大大小小的顽主,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北京城区生长起来。他们中,年龄稍大点的,是刚刚离校的毕业生,而多数参与者则仍是在校读书的中学生。他们延续了文革的无政府行为,但无政治色彩;继承了文革的传统,尤以穿各式军装为荣;派系斗争的后遗症,单纯的进行着以地域自居,自成派系,结帮称霸。

此书集中地介绍在 70 年代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中的代表人物及又以时令在 50—60 年代出生的青年人自发的社会活动。具体的说就是时常出现在大街,小巷里的所谓的典型人物:有小混蛋,韩老六,黑秃,等。 其中分几类人物:一是,地区闻名。主要以在居住地所在的城区内,或在一些居住的大院内比较有名的人物;二是,全市闻名。是除了活跃在本居住区内,同时,又在全北京市内大大有名的人物,如:小鸽子,等。从着装,到分派,从相识,到谈吐;从中央,到地方,从军届,到海派;风流人物,不胜眉举。不知何种原因,何种目的(问题)而发起的自发的走上街头,自成一派,不为利意,只为名气,独具特色。时常出没在北京的主要大街小巷,由其是在王府井南北等地区,美术馆,北展,西单,前门,天安门,等。人物当中有当时的“老炮”(问题:泡,)即,岁数以上学为标准,超过了。或者是其年龄仍在学龄范维内,但其人的资格已是老了。从事的活动有:具在一起,谈论(问题:什么);见面后,一种是犯照,即相互不正眼看对方,然后问对方:你呀哪的,外交部的,认识寒流吗? x ,是哥们。而后发烟,或去餐馆吃,喝,聊天,或约人打群架,。打架,“茬”架(问题: cha 的真正含义的字)。吃饭:以西餐为主,必须有啤酒。当时主要餐厅有:(问题)老莫,和平。“拍”婆子,(问题 : 此句话的来头出自何处。)偷东西 ( 问题:有无 ) 。“刷夜”(问题:为何为)。滑冰,(问题:具体的场所有:什刹海,八一湖等。飞帽子,扒衣服。打架的形式有:群架,主要有事前约定的,某时,某地,主查者,召集人等。还有就是随意的发生的小型的打架。报派名(问题)如:外交部的,永安里的等。对后人的影响和后人了解那一段历史,由于当年血气方刚,逞强好胜,有人劳教,判刑;有人身留残疾;有人献出生命;有人离家出走;有人,,总之是付面的多。

对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影响,对各自家庭都多少造成损害。(未整理)



写给能帮助我的人:

 

多年以来,每当我想起70年代学生时代的后几年里,在北京所经历的那段特殊日子,那是一段前无例人,后无仿者的岁月。那就是以北京市学生为主的社会大串连。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我一边上学,一边“飘”在北京,认识了不少的顽主,也经历了那激情岁月。

特别想好好地回忆一下,特别想和有兴趣的人分享一下,特别想到故地重游一下,还特别想知道当年的他们如今都混得怎样?!

所以翼想天开地想编一本书,70 年代“飘”北京 ---------北京顽主史册》,

把所有有共同经历的他们都收集在里面。书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借书寻友:寻找当年有同样经历的人们,倒叙一下共同的经历;二是充实历史:让《飘》以史纪的形式,记录下一段历史和人物。

我的灵感是来自王朔的小说,还有《梦从这里开始》和《血色浪漫》影片,在我心中焕起的共鸣,以及在近来日渐增多的电视节目中的怀旧节目和一些老人物被发掘。有:老知青,老演员,老名人等。他们有怀旧,我有补 充历史。与日聚增的勇气,激励我要实现梦想。

但是,如此一本空白的书,要想把它添满,谈何容易。在他们中有我认识的,有听说过的,还有其他不知道名的。寻找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贡献出一张照片,一个绰号,一段经历,告白社会,留给世人,将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当初想通过认识的人,再找认识的人,以老鼠会的形式,花上几年功夫,总能找到不少他们。后来一想,傻死了,就没有这么干的。当今是数字化时代,信息在空中飞舞,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新闻媒体加网络,寻找他们就容易得多了。

当然,目前为止,仅仅是我个人的单相思,不一定每一个他们都像我一样对当年的经历留有兴趣,认为是傻孩子淘气,不值得再提。不!那是一段伟大的历史,是一段社会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是从学校到社会的处世哲学的课堂,是人生从幼稚到成熟的教科书。当年的经历具有对未来人生极为重要的启示。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钩魂式的启发引导,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地宣传方式,把激情送到他们怀里,就一定会使他们吃无味,睡不香,渐入状态,参与其中。我知道当他们重温那段往事时,都会心潮澎湃,都会有许多故事。王朔就是榜样。如此大好机会,即无破费,又流芳百世,何了而不为。

今天,如果能把他们找到,我想把每一个人都见上一面,不论见面时间长短,几句交谈:为书表示感谢;看上一眼;如果他们愿意,日后倾听他(她)英勇的当初和一路的走来。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极度的怀旧和无限的期盼。让书成为历史,把理想变为现实。帮帮我,好心人。

 

苗子       

10/02/06     于旧金山

 

------------------------------------------------------------------------------------------------------------

------------------------------------------------------------------------------------------------------------

 

发起人

 

发起人是现在祖国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飘”在北京的苗子。

当初看了王朔的小说,有身临其境的感慨,后来看了《梦从这里开始》和《血色浪漫》影片后,产生了的冲动,在蕴酿了多年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发起为那一段前无例人,后无仿者的岁月,更具有特殊使命的历史而证明。

年至半百的苗子,现在唯一的心愿,是要有一本书,一本龙虎榜,一本史册,记录下30 多年前的一段岁月。让所有当年“飘”过的人通通记录在内,哪怕是只有一张照片,一个绰号,一段简单的介绍,那都将是对世人的一个交待,对那一段历史的交待,对自己家庭的交待。

苗子当年正执初中学生,亲身经历了“飘”的全过程。一边上学,一边“飘”在北京,也相识了众多的“顽主”,自己也小有名气。在70 年代以后,苗子凭着当年“飘”的资历,驾驭了工农商学兵政党等诸多社会工作,在那里,他都是成功者。在事业的巅峰时刻,命运又把他“飘”移到了海外。

不“飘”不知道。苗子的心中时常泛起当年的情景,特别怀念当年的岁月。有许多熟悉的身影,曾经“飘”过的地方,时转天移,数十年过去了,年已50岁的苗子非常想念曾经“飘”过的顽主们。


祥情请看网站: www.geocities.com/bj70piao/beijing1970.html  

回邮信箱:                  bj70piao@yahoo.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