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我亲历门卫实录及思考

(2006-10-17 17:41:26) 下一个
我亲历门卫实录及思考

张明道

    今年夏天,我回国从珠海到上海,从南京到北京,去了一些地方。看到很多漂亮,豪华和宏大的大门,但是,进了一些之后,我感觉进门比入关还难。我认为华丽的外表掩盖不了管理,观念及行为的落后。人的素质和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本质。
八月的一天,珠海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太阳火热的照着大地,我去一个创业园拜访一个“海龟”朋友。坐车到了那儿,门很大,还有大花坛,大楼造型特别,如同博士帽,我就在门前下车拍照。见别人都自由进了大门,没人问,我就随大流往里走,可是刚才对进门小车举手敬礼的门卫先生,却大声把我拦下。我问:“何事?”他说:“要登记。”
我就跟着他到窗口登记。坐在里面的一位门卫就对我说:“身份证!”我说:“对不起,我没有。”他讲:“没证,不能进。”我就和他解释:“我来访一个老总晁先生,他在这个创业园开了间影视公司。我们约好现在见面。”他还是讲:“没证,不能进。”我就和他再解释:“我出去十几年了,身份证早过期了。我给你签上我的名字,写上电话行吗?”他说:“不行。”“麻烦你行个方便,给晁先生打个电话,证实一下好吗?”他说:“不行,不能打电话。”

我看时间过了,就有点着急:“那你告诉我,怎样才能进?”“按规定,没证,不能进。”我就问:“我没看见哪有,你把规定给我看。”他说:“我这没有,上面讲的,没证,不能进。”“我能给你们领导打电话吗?”他说:“不行,没电话。”我站的地方没树荫,珠海的太阳火辣辣的晒了我十几分钟,旁边有块宣传板写的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之类的。我就指着对他说:“要以人为本,我来这,就是客户,哪有把客人拦在外面的道理!”他不以为然:“我按制度办事。”我有点激动,讲话声就大了。另一个门卫就用对讲机说有人在门口闹。我猜他给领导打报告,就让他给我对讲机我来讲。结果我猜对了,正是负责人,我就把情况如实的告诉他:我来访晁老总,他就让门卫放行了。
    见了朋友,我就向他抱歉,来晚了,并讲了我的原因。他说:“我从来没有被查过证件,你要穿西装皮鞋就没人问。”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穿的太土。
    不过,我转念又想:争平等,要自由,干革命了几十年,官兵平等的光荣传统全没了,白费力气;一切回到解放前。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悲哀,社会的倒退。当年鲁迅曾有类似经验,他去旅馆拜访一个友人,结果让门房拦住,一定要他从服务人员的侧门进,原因是他穿了件旧长袍。我自认为我穿的并不差,我在美国见过比尔.盖茨,他和我同样爱穿T恤:美国牌子,中国造。我在纽约的大街上走,觉得和大家穿得差不多。我去任何地方的自由和权利也和大家一样:大家都被检查的时候,我也被检查;大家都能进的地方,我也能进。我觉得被拦是歧视,但是大部分国人习以为常,这才是真悲哀。
在中国,我遇到多次类似的经历在不同的城市和地方,比如,有次我去武汉大学的一个小区看房,门卫一定要记录我的证件号码。我拿着相机,他说不许照相;我问为什么,他说照相侵犯隐私。按理说,照相只能在公共场所,记录证件号码才真的侵犯了个人隐私。另一次,我去武汉的一个高级小区--丽岛花园,拜访一个老教授。中午时分,艳阳高照,四十多度高温,我打的(出租车)到了大门口,看见前面有辆卡车停着,我就下了车,想走进去,省点时间。进门时,我见门卫正在盘问司机,并没管我前面的人,他却拦下我,要我等在一旁登记。正要办时,来了几辆小车和出租车,门卫就站岗敬礼,而我就被晾在一边被烮日烤得汗流浃背。我感觉他目中无人,只有车。
我把这些小事和朋友们讲了,很多人都有同感,但是无可奈何。有个朋友就讲,中国人不把人当人。他在各处排队,都按美国的习惯,站在人后一步远,却总有人不把他放在眼里就到他前面插队。佛说众生平等,神说博爱世人,可是,中国现在是目中无人。
原来以为大家都无可奈何,不当回事,可我最近在网上看到,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因乘大巴进入厦门大学时遭遇门卫“挡驾”,他只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题为《威风八面的厦门大学门卫殿下》的文章,暗讽厦大“只不准大车进入,小车就畅行无阻”,有皇家的威严,反响很大,我查了一下“阅读全文(12045)回复(629)”。大部分是厦大学生对他口诛笔伐,说了许多难听的话,没有多少道理,更少反省的;只有厦大外面的少数人写打抱不平的文章。我就想这是以小见大的事,由此可见中国人素质和心态的一斑。觉得还是有写点感想的必要了。中国以前因闭关锁国的观念而落后挨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各地还这么封闭,对人不平等,实在不可忽视。这从小的来说,影响个人生活,公司生意:时间就是财富。大的来说,关系地方和国家的形象和社会风气:封闭,不平等,攀比外表。
   


    看厦大学生发表的评论,实在不懂中国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优良传统还要保持稳定多久?这曾是皇家的尊严,难道也是厦门大学的尊严?大学是大家的,它不是衙门,更不是列宁的保密局。大车小车都是车,为何小车可进是方便,大车就不是?县官不如现管,自古一个道理。保安、城管和门卫都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惯了。门卫殿下当然要保厦门大学的尊严。我建议那些人去借几本鲁迅的书,看看中国有多大进步。鲁迅说:“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有人在博客上发表的评论:“我对忠于职守的厦门大学门卫肃然起敬,我对喜欢听喝的国人表示同情。贾桂说,奴才站惯了。你大约也是听喝听惯了。还肃然起敬呢。”这和鲁迅当年谈中国人愿当奴才有何不同?
    门卫承担安全保卫是本分,可是滥用职权方面,我觉得更多。门卫的职责极为有限,主要负责将一些可能违反规定的车辆和人员挡在门外,维护安全,关键是规定合理,一视同仁。可是我们也知道,很多的不满是因为不平等待人。门卫的滥用职权行为以及领导对这样的门卫不给予训导,都反映了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美国很少有围墙,当然也很少有大门。在中国,没有大门,没有门卫,简直不敢想像;不过,门卫形式上很森严,实际上管不管用,看看各家的防盗网就知道了:因大门严,小门,后门松。门卫遵照规定是不是真的,就只有天知道了,它表面上看程序规范,秩序严谨,实质上他们常自己划分了人的属性,并歧视对待。实际上,门卫的责任就是安全保卫,方便大家,应当为人服务;他没有权力拒绝任何一个客人,可一些门卫就成了阻碍交流的一堵墙,甚至将责任转换成权力而耀武扬威,或者借助“按规定办事”来为难客人,以满足自己的不健康心理。
    中国改革开放多年了,大家会首先想到她应该是开放与宽容的。然而,现实呢?小小的一个门前岗,何尝不体现着闭锁的滥权观念?门卫不过听命行事,管理方式和社会心态才是应该改变的。理想来说,一切带有公共性质的地方都应该向人民开放,向社会开放。维护公共场所的安全,靠的不是围墙和门卫,靠的是社会大众的公德心,法律和警察。









附网上检索结果:


yahoo 1 - 10 of about 261 for 威风八面的厦门大学门卫殿下 - 0.40 sec.

google  1 - 10 of about 677 for 威风八面的厦门大学门卫殿下.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804篇,用时0.042秒    
访问通用网址威风八面的厦门..

厦门大学 http://www.xmu.edu.cn/
,共0页 搜索结果     2006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文章标题含有 威风八面的厦门大学门卫殿下 的文章

没有或没有找到任何文章

厦门大学风光在外,内部无声。哪位厦门大学人能否告知一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