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哀伤凄婉的小提琴独奏曲《叙事曲》等两篇美文--by 悉尼骆驼祥子

(2007-10-15 22:53:55) 下一个
1.薛伟版

 


2.乐队伴奏版(演奏者不详)

  

  
太美了,第一次听此曲记得是看罗马尼亚电影<<奇普里安.布隆拜思库>>.当时就连看两遍.每想到此正再想看,那怕就看一遍也行.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Ciprian Porumbescu,1853-1883),罗马尼亚作曲家、小提琴家。生于摩尔多瓦,自幼学习小提琴,对民间音乐有较深的研究。1879年曾赴维也纳学习音乐,布鲁克纳是他的主要导师之一。波隆贝斯库因积极参加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进步文化活动,被奥匈帝国当局逮捕入狱。获释回国后以中学音乐教师终其身。作有轻歌剧《新月》,爱国歌曲《联合之歌》、《罗马尼亚人的心》、《三色旗》等。《三色旗》于1977年经填写新词后,被定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1883年在贫病中去世,年仅三十岁。

波隆贝斯库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罗马尼亚民间风格和深刻的内容。他曾积极参加罗马尼亚争取民族独立的进步文化运动,被罗马尼亚人民称为“杰出的爱国主义音乐家”,是罗马尼亚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罗马尼亚新国歌就出自他的手笔。代表作品为歌剧《新月》、小提琴独奏曲《叙事曲》等。

波隆贝斯库的《叙事曲》,音乐哀怨缠绵、如泣如诉。七十年代国内曾放映过一部他的传记电影,以致他的名字在大陆人中风靡了好一阵子,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乐迷应该听到这首曲子便会找到当年的感觉。

作为一部描写作曲家的传记片,它似乎和赵丹主演的中国影片《聂耳》很相似,其主人公也是自己祖国国歌的作曲者。影片巧妙地把昂扬的革命激情和细腻动人的爱情描写熔为一炉,并且还有一个杜鹃啼血、令人扼腕的悲剧性结局。当时人们皆誉之为“外国的《红楼梦》”,“罗马尼亚的《梁祝》。”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波氏的代表作《叙事曲》在其中反复出现,推波助澜,为烘托渲染影片悲凉凄丽的浪漫情怀着实增色不少。回想当年笔者为了多听几遍《叙事曲》,竟然在一个月内看了四遍电影,其中有一次因影院满座,我是从头至尾站了两个钟头才看完的。

二十多年后,重听此曲,乐曲的伴奏改成了钢琴,短短7分43秒的乐曲音域宽广,起伏跌宕,时而悠长伤感、愁绪绵绵;时而急速的华彩走句灿灿煌煌,熠熠生辉,时而那一串串流动的三连音纯朴明朗,清澈亮丽,似微波涟漪,缓缓流逝,音乐形象丰富多姿。而薛伟的演奏却力避表面化的恣意狂放和过于直白的炫技煽情,采用一种质朴、徐缓、流畅、淡雅、平和而富有内涵的整体性艺术处理,以着力表现乐曲的歌唱性、抒情性和忧郁诗化气质。乐曲中许多装饰音、三连音和附点音符,薛伟拉得非常漂亮。大段的炫技性华彩段落,也举重若轻,从容有致,精彩得令人惊叹。这样,碧水微谰的宁静湖面下才会蕴藏着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屏声静息听完这首凄婉艳丽至极的曲子,我竟然会独自一人久久地呆坐在那里,眼中情不自禁地噙满的晶莹的泪水。

《叙事曲》数日来一直萦绕耳际,袅袅不绝。当年影片中诸多场景历历眼前,挥之不去:作曲家因参加爱国运动而身陷囹圄,为了把音乐作为武器向奥匈帝国占领者示威,平安之夜,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衣衫褴褛的革命者带着乐器纷纷前来探望。波氏拉起了心爱的小提琴,漫天风雪中,铁窗内外共同奏响了《叙事曲》。余知天命之年重聆此杰作,更觉其悲凉之气仿佛易安居士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仿佛潇湘妃子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波氏早逝如莫扎特和舒伯特,晚年虽染重疴仍作曲不辍。影片结尾,其临终口吐殷殷热血染红了黑白琴键,染红了作曲稿纸,笔下的纷纷音符顿时化作喀尔巴仟山麓绿色草原上的似锦繁花,璀璨夺目,千秋万代,永开不败。

http://wjwen.cn/music/哀伤凄婉的小提琴独奏曲《叙事曲》.wma

怀念一部可能已经永远消失的红色经典电影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鱼龙混杂的视频文件充斥着各种大大小小的音像店的时候,当各种形形色色的电影横行音像市场和网络的时候,却有一部优秀的电影却可能已经永远地消失了(??)。现在我们只能凭着电影中小提琴奏曲《叙事曲》的流行,怀念这部对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强烈感染力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现在也许你再也不能看到这部影片了,二十多年来,我同许多同龄人一样苦苦地寻找它(网上也有不少与我一样苦寻这部电影)。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深圳、从海南、成都到西安。跑过了许多省会城市的音像店,各类罕见的版本的电影都找到了,但是,多年来《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始终没有出现。据说,有人找到罗马尼亚大史馆,他们也没有能找到这部电影的半点踪影。现在我们只能凭着记忆和电影录音怀念这部精典的优秀罗马尼亚电影。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其人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Ciprian Porumbescu) 1853年10月14日生于罗马尼亚北部的摩尔多瓦地区,卒于1883年6月6日,病逝时不到30岁。他生活在哈布斯堡王朝反动统治年代。出生于原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布科维纳的苏恰尔农村(现在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境内。位于罗马尼亚东北部和乌克兰西部)他有八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父亲是一个牧师,又是作家、作曲家,母亲是钢琴家,弹一手好钢琴。他1871年在中学时就开始创作了他的第一个歌曲《斯特凡大公颂》。在中学时期,他的家迁往斯杜普卡——一个居住着许多茨冈人的古老村庄。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他从民间歌手伊林卡•茨冈卡手中学到了大量民歌。1873年中学毕业,进入了布科维纳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切尔纳乌茨希腊东正教神学院。1875年12月22 日,成立了罗马尼亚第一个学生会,并以古老的地名命名学生会——“阿尔博洛阿沙学生会”。他当选了学生会主席。曾因从事爱国活动,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仍坚持斗争,坚持创作。26岁(1879)出狱后,曾赴维也纳学习音乐,师从布鲁克纳等音乐家。三年后,返回祖国。回国后在布拉索夫的一所中学任教。他爱上了牧师的女几贝尔塔。但贝尔塔的父母以宗教信仰不同而拒绝他的求婚,并强行将贝尔塔送往英国读书。波隆贝斯库抑郁成疾,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后去意大利内尔维治病,他念念不忘祖国,要求将他的小提琴运来,后他时常撑起病体来到海边演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多依那》,由于意大利出版商的把稿费压得很低,他已无力支付昂贵的治疗费,不得不一些饭店的大厅演出。最后终因病重无钱治疗,不得不回到他的故乡斯杜普卡村,1883年6月6日这个不到30岁的伟大的天才音乐家竟在贫病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世界。他的一生共著有音乐作品有歌曲:《斯特凡大公颂》、《三色旗》、《把联合写在旗帜上》、《罗马尼亚人的心》、《临终的贝尔切斯库》、《罗马尼亚祖国》、《这就是带硬领、穿燕尾服的的老爷》、《打铁要趁热》、《普勒文》、轻歌剧:《新月》乐曲:《罗马尼亚狂想曲》、《叙事曲》、《骑兵进行曲》、《被压迫者的霍拉舞曲》等250部(首)。当他病逝时,年仅29岁。成千上万的罗马尼亚人为他送葬。葬礼上,当人们听到贝尔塔悲痛欲绝地读着用血泪写成的“献词”时,人们无不为之流泪。
他是一个音乐奇才,罗马尼亚十九世纪杰出的爱国主义作曲家,也是罗马尼亚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后来他的《三色旗》曾被重新填词作为罗马尼亚国歌。《把联合写在旗帜上》成为了阿尔巴尼亚的国歌。他的音乐创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波隆贝斯库以音乐为武器,号召人们起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电影《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zt



电影是著名编剧:维塔尼斯库根据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真实经历改编的,中文版译得不错,男女主角分别由配音大师徐雁、向隽殊配音。这个出演波隆贝斯库的是一个英俊异常的青年,出演女主角的贝尔塔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这部电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常常的印象。电影的改编应该说在传记影片中是比较成功的一部。
第一次看《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这部电影,是在1978年,准确的说是1978年秋天,那是"文革"后第一批进入学校的第二个学期。78级刚刚进校,那时候外国电影刚刚解禁,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优秀影片时,给我们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记得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是在电视上看的。那个时候,学校仅有一部十四寸的电子管电黑白电视机。整个大礼堂中至少有四五百人,大多是英文系和中文系的同学。礼堂中前面坐的是老师,后面的同学就站在位子上看,因为我们一行人来得晚了一些,就只能从公共教室抬了课桌,站在上面看。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故事情况基本没有看明白,但是,电影中的音乐特别是《叙事曲》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没有想到今天《叙事曲》再次成为网上热捧的MP3)。当年那哀怨缠绵、如泣如诉小提琴声,打动着我们"文革"后第一批踏进大学的青年。
后来电影公演后,我们外国文学的教授打断了上课的进程,破天荒地给了我们上了一堂罗马尼亚历史,这对于我们认识的理解这部电影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英文系和中文系的同学们不知看过多少遍。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震撼。这震撼和共鸣并不是偶然的。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候的小提琴有多么流行,以至于我本人在进校的时候,除了一床破绵絮和一床草席外,也随身带了一把指板已经磨出很深坑的小提琴。对于我等大山深处的乡村儿童来说,对于我们知青点上的知哥、知妹们来说,能拉《北风吹》和《开塞练习曲》已经是非常少有的了。但是,除了在自己装的超外差收音机上听过不多的红色精典外,基本上没有听过国外大师们的小提琴独奏曲。第一次听到《叙事曲》那样的美伦美奂的乐曲,心情是无法形容的。除了电影的音乐,电影的结构也是极其完美的。它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崇高的爱情、完美叙事结构,简洁的对话,唯美的电影画面于一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翻译和中文配音都是一流的)。
对于这样一部影响极大的电影,今天许多青年或许都是听他们的知青爸爸、妈妈们讲述而知道的(如果你是知青的后代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部电影。试试问问他们)。但是,我敢肯定当今的青年们始终没有能够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买到过一张塑料唱片,上有《叙事曲》,但没多久就被唱针划坏而无法放了。九十年代,我就在网上寻找过许多遍,终于没有能找到《叙事曲》的半点踪影。2003年偶然在网上发一贴,终于有一个神秘人物回贴给我,找到了日思夜想的《叙事曲》(现在网上随处都可以找到了)。但是,电影录像带、VCD、DVD则找遍中国各大城市的音像馆至今仍然杳无音讯。网上也有不少网虫至今还在痴痴地寻找和等待着奇迹的出现。凭我的经验,凭我托了许多电影家协会内的同仁们多方查找都无果而终的情况,这部红色经典可能真的永远不会再有人看见它了,因为这部反对帝国主义题材的,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期的红色经典,如果说在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的大本营中,都难以找到它的踪影的话,恐怕它真的是永远离我们远去了。特别是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保护意识。同时也没有保护的手段的情况下,我估计这部片子可能真的永远消失了(??)。
为了让那感人的经典不至于被我们真正的忘怀,我愿意能凭记忆,写下那感人的故事(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网友指正。特别是人名和地名)。电影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故事在一声长长的号角声中开始,穿着罗马尼亚民族服装的人们向一个教堂聚集过去,纪念罗马尼亚伟大的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斯特凡大公于1457年即位,史称斯特凡三世。15世纪七十年代,侵略成性的奥斯曼帝国在征服巴尔干其他民族后,疯狂地向罗马尼亚进行挑衅,并派遣他的12万大军进犯摩尔多瓦,强令摩尔多瓦公国割让白堡和基利亚等城市,遭到摩尔多瓦君主斯特凡大公的严正拒绝。在奥斯曼帝国横行东欧的时代,斯特凡大公领导人民反抗土耳其人的统治为了保卫祖国,说服统治阶级的上层,打击主张投降的地主,处决叛徒卖国贼,斯特凡大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侵略战争,终于打败奥军,取得胜利。维护了罗马尼亚和自由和独立。斯特凡大公修建了“布斯那”修道院,点他亲手点燃的圣火至今未熄。

然而,同样的灾难于400年后又降临在这个国家,奥斯曼帝国重新侵略和统治了摩尔多瓦。故事从当地的群众借纪念斯特凡大公逝世400周年的节日开始,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布斯那” 修道院集会,高唱着《斯特凡大公颂》(这是波隆贝斯库的第一个作品)的歌曲,表达对侵略者奥斯曼帝国的反抗。在纪念大会上,神父回忆起400年前斯特凡大公点燃永不熄灭的圣火。神父说:“谁要是扑灭这圣火,我们就要让他来来无回。”

集会从修道院一直延续到山坡上,在由三十名小提琴手组成的乐队伴奏下,人们跳起了罗马尼亚民族的“霍达”舞(一种手拉手的圆圈舞)。纪念活动开始不久就受到了侵略者的阻止,提琴手分利莱茵被奥斯曼帝国的军官抓走,波隆贝斯库接过他的提琴继续演奏。他满怀激情成功的演奏之后他高兴地说:“我为达吉亚人演奏了,我死了也值得了。”

人们纷纷感谢这位用音乐表达人民之声的青年人。这时候,女主角上场了,一个波隆贝斯库深爱的姑娘——贝尔塔同她的父亲来到了“布斯那” 修道院,出演贝尔塔的姑娘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演员。大大的眼晴,温柔的面宠,美丽得体的打扮,时常引得电影观众们唏嘘不以。贝尔塔的父亲高尔公牧师来到波隆贝斯库身边要他向他父亲问好,他们虽然都是牧师,但由于教派不同,有一些往来,但只是礼节性的交往。然而,贝尔塔和波隆贝斯库却在私下里如火如荼地热恋着。高尔公牧师也很喜欢波隆贝斯库这个青年人,他真忱地邀请波隆贝斯库去他家作客。当然,这是两人非常高兴的事。波隆贝斯库依依不舍地看着他心爱的姑娘远去了,才回过神来。

回到家后,当他们正要吃饭的时候,一位叫喀金夫的老人来到波隆贝斯库的家,拿出了一把古旧的小提琴,他要把这把小提琴送给这个被人们传颂的小提琴手。他说:这是多年前一位年轻人送给他的,因为他的歌声打动了他它的心,他说这琴声不知使多少人陶醉流出喜悦和心酸的泪。只有你才能配得上它,只有你,才能用这把琴向全世界演我们的“呼拉乌曲”和“卓依拉”。

第二天,波隆贝斯库就带着这把精美的小提琴,翻过山头,来到高尔公牧师的家,过去他经常来高尔公牧师家练琴,今天,除了练琴他更希望见到他的贝尔塔。高尔公牧师同波隆贝斯库合奏,引得贝尔塔同她母亲新不自禁地来到窗前倾听着那美妙的乐曲(电影中的乐曲选的真的很好!!以至观众也与演员都有同感)。吃饭的时候,波隆贝斯库想与贝尔塔说说话但,看到她父母的神情但不知道该说什么。电影中有几句精彩的台词:

贝尔塔的妇妈妈说:这是牧师最喜欢的甜品,是贝尔塔在林子里采的野莓子。

波隆贝斯库:你不怕熊吗?熊是不喜欢人去采莓子的。

贝尔塔:我最怕熊了,我采莓子的时候总是带着糖。

这时,波隆贝斯库的妹妹带着一帮青年来找波隆贝斯库,大家一起跳起了“霍达舞”。欢快的舞曲乐使人想起罗马尼亚的《云雀》。正当他们跳得很带劲的时候奥匈帝国的宪兵又赶来了。青年们不顾军警的阻拦,继续跳舞。他们是抓人去当兵的,被抓的人们母亲拉着孩子,妻子拉着丈夫。波隆贝斯库目睹了这凄惨的画面。

一天,他们来到一个茨冈人居住的村子里,听着民间艺人在唱着悲伤的民歌:“万恶的军队给我带来了悲伤和辛酸,大兵过了境,房舍空荡荡,田园荒芜,满目凄凉。父母望儿痛断肠。”

波隆贝斯库提议将要成立的学生会要做好收集民间歌曲,保护民间宝贵音乐财富和民族精神使它们发扬光大。为民族独立而战斗。一年后波隆贝斯库进了神学院,他公开表示了对奥匈帝国的敌对态度。

一天,同学们为庆祝学生会的成立唱起了《五月之歌》。

五月的阳光格外明亮,

照耀着茅屋的教堂。

啊,终于迎来了五月的阳光……

罗马尼亚第一个学生会成立会上,人们一致推选波隆贝斯库为学生会主席。在学生会中,他写诗,创作乐曲,指挥样样都有是行家里手,才华出众。这个时期他写的《三色旗》在学院流行各班。

一天他正在写一篇《外国统治的一百周年》的演讲稿的时候,同学们敲门,他不想打乱思绪,同时们推倒了他的门,同学们给他带来了许多消息,当局要来此地开一个并入奥匈地国的庆祝会,皇帝也要来。同学们建议不去参加,而是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举行一场演讲会。以《外国统治的一百周年》为演讲内容。同学们分头准备演讲会的工作。


一个同学告诉他,他那把琴拿给一个大师看后认为这是一把无价的,极其珍贵的古琴,是1626年克里摩纳的名琴。他们还给他带来了一个令他十分兴奋的好消息:他的贝尔塔来了,就在城里,她是同妈妈和姑妈一起来的,但牧师没有来,同学们说服她参加他们的舞会。波隆贝斯库虽然很急切地想见到她,但演讲稿还没有写完,他只好放弃当天见面的机会。

“睡吧安睡吧,进入甜蜜的梦乡,

睡吧安睡吧,进入甜蜜的梦乡。”

电影采用浪漫的手法,幻化出两人在梦中相见的情景,这一段唯美的音乐,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甜蜜的爱情,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看得如痴如醉。

“我常在梦中见到你,我常常为你而歌唱……

第二天,演讲会上这篇《外国统治的一百周年》的演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演讲会结束后晚会才开始,波隆贝斯库这才与贝尔塔跳了一支圆舞曲。如果仅仅说男才女貌,那也是不够的,电影中的男女主都是那么英俊、美丽、漂亮。在家都想选贝尔塔为舞会皇后,但她的姑妈确要贝尔塔离开。最后她还阴阳怪气地说:“贝尔塔,我们家的家教是很严的。是吗。”

当贝尔塔同她姑妈、母亲刚刚离开会场,帝国的军官们就来到了会场。要求同学们去参加庆祝大会,同学们群情激奋,高唱起了《三色旗》的爱国主义歌曲。军警们气极败坏地阻止学生们的行动。俄国同学、波兰同学都支持他们,都不去参加庆祝会。

军警们没有办法,又派出特务收集学生们反对皇帝的材料。军警头目要他们把学生头目波隆贝斯库抓起来。

此时,波隆贝斯库正在与高尔公牧师一起练琴,在一旁听琴的贝尔塔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高尔公牧师认为波隆贝斯库的进步太惊人了,他非常激动,他对这个具有艺术天才的学生感动高兴和喜悦。贝尔塔高声对他父母说,我找女伴完去了。波隆贝斯库知道她一定会在老地方等着他。

牧师对波隆贝斯库说,我们太眇小了,我们无法抗拒上帝和皇帝的意志,他担心学生们离开城里会惹火当局。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

波隆贝斯库走出牧师的家门,来到树林里,贝尔塔已经在那里等它了。他们激烈地拥抱,双双从山上滚到山下。在那个年代这一段经典的爱场面,我们这一代人见得非常少,我们时常为之激动。特别是双双相拥而座,两人朗颂《新月》的那一段真是令人陶醉,自今令人记忆犹新:

波隆贝斯库:晚霞漫山,号角含着哀怨,

贝尔塔:羊群踏上山峦,星星闪烁天边。

波隆贝斯库:贝尔塔,我真恨那座山。

贝尔塔:因为把我们分开了,放心吧,什么也不能把我们俩个人分开,永远不能!

波隆贝斯库:无论高山,还是大海,无论太阳。

贝尔塔:还是无边的大地,什么也不能!

波隆贝斯库:听,长号声。

贝尔塔:是你想像的。新月升起来了。

波隆贝斯库: 新月,爱情的使者。

贝尔塔:新月,欢迎你。

正当他们憧憬未来,享受甜蜜的爱情的时候,军警抓走了波隆贝斯库。并将他投入监狱。

他的父母和同学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冲破种种阻力前来探监,贝尔塔和她的妹妹瓦利瓦娜也一同来到监狱。监狱每次只能进两个人,人们让贝尔塔和她的妹妹瓦利瓦娜先进去看望波隆贝斯库。看着波隆贝斯库憔悴、苍白的脸色,只有那双深情的眼睛还是那样的有力。贝尔塔忘记了是在监狱,她仿佛还沉浸在那个美丽难忘的夜晚。

贝尔塔喃喃地说:“什么也不能把我们分开。来管是狂风还是巨浪。”

波隆贝斯库:无论是高山,还是太阳。

贝尔塔:晚霞漫山,号角含着哀怨,

波隆贝斯库:羊群踏上山峦,星星闪烁天边。

狱警粗爆地将她们分开,同学们来到里面,告诉他外面的消息。学校的同学们要他保重身体。在出庭的时候大家都会来为他辩护。一个同情学生们的看守,巧妙地将波隆贝斯库在狱中写的一首歌交给他父亲,要他交给他们的同学。这是一首名叫《联合写在我们的旗帜上》的歌曲。

在开庭的时候,波隆贝斯库义正严辞地说:“我所创作的歌曲表达了人民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对国土和自由的热爱。我歌颂这神圣的土地,因为她只能为我们开花结果,如果我知道她要永远丢失,我们宁愿亲手把他沉入大海。如果有人想要消灭我们这个民族,不可能,永远不可能!”

法庭外,学生们高唱起波隆贝斯库在狱中写的歌曲《联合写在我们的旗帜上》歌中唱到:

团结在战斗旗帜下,

发出庄严的誓言:

同心一意战胜敌人,

为祖国解除优患。

武器在我们手里发光,

保障着国土的安宁。
保卫我们为主权斗争,

抵抗每一个敌人。

坚持战斗,

保卫主权,

人民公敌陷于孤立。

英雄把生命献给祖国,

视死如归,

英勇无致。

高昂的歌声响彻法庭内外,法官吓得悲恐万状,只得草草收场。后来他们千方面计隔绝波隆贝斯库与外面的联系。再也不许外面的人来探监了。

在严寒的冬天,监狱内外大雪茫茫。在圣诞夜,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衣衫褴褛的革命者带着乐器纷纷前来探望。温比莱乌大叔带着人们绕过监狱,来到关押波隆贝斯库的牢房窗口,他带来了乐队,他们用音乐来向波隆贝斯库祝贺新年。狱中,波隆贝斯库也拿起了心爱的提琴,铁窗内外响起了催人泪下的音乐声,在漫天风雪中,共同奏响了《叙事曲》(这就是今天网上流行的著名小提琴奏曲《叙事曲》)。。一曲终了,监狱中的政治犯们都感动得流泪,波隆贝斯库由于身体虚弱,剧烈地咳嗽起来,大口的鲜血从口里涌了出来,提琴摔在地上。

在狱中波隆贝斯库虽然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他坚持斗争,写出了《被俘者的感叹》、《被压迫者的霍拉舞曲》等歌曲。侵略者怕引起更大的骚动,只得释放了波隆贝斯库。波隆贝斯库出狱后,他急切地奔向他同贝尔塔约会的地方,他知道贝尔塔一定会在哪能里等着他。贝尔塔真的在那里等着她的波隆贝斯库。

贝尔塔:我每天晚上都梦见你,有时候,我看见他们在打你。他们打你了,我恨他们!

波隆贝斯库:醉人的清香,把大地托上了云天。

贝尔塔:犹如一遍白色的野花。

波隆贝斯库:贝尔塔,你知道你是什么人吗?

贝尔塔:什么人?

波隆贝斯库:你是花的皇后,跪下,我为你加冕。用鲜花做成的皇冠,我把鲜花当作宝石,献给花的皇后。

波隆贝斯库:现在你要在神父面前发誓。

贝尔塔:我发誓。

波隆贝斯库:在上帝面前同他订婚。

贝尔塔:我发誓。

波隆贝斯库:永远不分离。

贝尔塔:我发誓。永远。

波隆贝斯库:永远。贝尔塔我哪里也不去了,就留在你们村当教师。

恋人相见有说不完的情话,但导演用简洁的语言和无声的亲密肢体语言来表现这段缠绵悱恻、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

这个时候,他们听见了贝尔塔的母亲呼唤女儿的声音。他们只好分离了。在家乡同学和乡亲们都在等待着他,迎接他回到家。在这三个月的监禁中,他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残。出狱后,才知道学生会已被解散,他们又组织了爱国青年协助会(后称青年党)。

后来学校得到了一笔资助到维也纳学习的经费,波隆贝斯库被推荐去维也纳学习音乐。在维也纳学习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创作的轻歌剧《新月》的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他在学校继续参加进步、爱国学生活动,学业未完就被当局驱出学校。波隆贝斯库回到学校后,回来家乡,在一个中学教孩子们学习音乐。一天,他来到贝尔塔家,贝尔塔已经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手了,两人合奏了一曲罗马尼亚的乐曲。在音乐声中彼此感觉到,他们的感情已经与音乐一样合二为一了。他们的心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他鼓起勇气向高尔公牧师说明他们俩相爱的情况,要他们同意他同贝尔塔的婚事,但贝尔塔的父亲认为他们俩家在宗教上有不同的信仰,要同意他们是不可能的。波隆贝斯库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打击,贝尔塔也非常悲伤。
贝尔塔的家人为了不让他们再往来,便强行将贝尔塔送到英国去读书。不久波隆贝斯库抑郁成疾,他的肺病又犯了。由于病情严重,教师和同学们建议他到意大利去治疗。来到意大利后,他还是不停地写作,经常靠写乐曲维持治疗和生活,但由于意大利出版商对他的盘剥,只给他很少的稿费。他不得不带病到一些洒店去演出。在病重的时候,他非常想念祖国,想念他那把随他多年的提琴。他要他的同学把他的琴运到意大利来,当他重新拿起他心爱的提琴的时候,他来到海边,拉起了他非常喜爱的罗马尼来经典乐曲《多依那》。
随着低沉、浑厚的一段《多依那》的主旋律,银幕上出现了一个海边的画面,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从多彩的朝霞中透过云层,大海被染得一遍火红。岸边,一个穿黑色中长呢大衣的青年在海岸边如诉如泣地拉着小提琴。海风吹动着他那卷曲的头发,黑色的大衣在海风中猎猎飘起。琴声时而忧怨,时而激奋。瘦削的脸上带着深沉的神色,笔直的鼻梁上方,一对明亮的眼睛在浓密的眉宇间闪现着刚毅的光芒。
他的病情越来越糟,他不但无法付清治疗费用,就连每天一餐的面包都难以维持。人们只好把他送回家乡。当贝尔塔得知波隆贝斯库回到家乡后,从英国赶了回来看望他,但当他回到波隆贝斯库的身边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这个天才的音乐家--波隆贝斯库一生写下了250多首音乐作品,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
在波隆贝斯库的葬礼上,贝尔塔含着悲痛的泪水,倾诉了他对在波隆贝斯库的爱。那一篇充满血泪的"献词",打动了整个参加葬礼的村民,同时也打动了许许多多电影院内的观众。
这部电影的导演采用了非常经典、简洁的蒙太奇结构,精练的对话,完整的故事情节,完美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的同时,还演译了一个令人陶醉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同时天衣无缝地将罗马尼亚经典音乐用在电影之中。与时下我国流行的这些搞笑的、无聊的、商业化的电影比较起来相距何止千里。
从这部电影中,使我们这一代真正认识了罗马尼亚这个民族,提到这个民族,至今笔者也还因此而对他们拥有这样的天才而肃然起敬。不知为什么,这样的电影却在社会主义历史长河中默默地消失了,也许我们真的再也见不到它了,我们只有守着电影的录音和它的灵魂(叙事曲),默默地怀念着它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NYTalker 回复 悄悄话 Who wrote this: "而薛伟的演奏却力避表面化的恣意狂放和过于直白的炫技煽情,采用一种质朴、徐缓、流畅、淡雅、平和而富有内涵的整体性艺术处理,以着力表现乐曲的歌唱性、抒情性和忧郁诗化气质。乐曲中许多装饰音、三连音和附点音符,薛伟拉得非常漂亮。大段的炫技性华彩段落,也举重若轻,从容有致,精彩得令人惊叹。这样,碧水微谰的宁静湖面下才会蕴藏着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 Very professional and touch the spot! Solute!
NYTalker 回复 悄悄话 I saw this movie part on CCTV in early 1990s: The violiniest Porumbescu stood by the sea "一个穿黑色中长呢大衣的青年在海岸边如诉如泣地拉着小提琴。" If anyone has a link to CCTV, it may be a good place to get this movi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