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的另一面 ---- 编者 周文 2005-5

(2006-05-22 17:38:02) 下一个

毛泽东的另一面

编者  周文

20055

  

 

编者的话

第一篇                     帝王思想,暴君作风

第一章                     水秀山灵,孕育帝王胚子

天时地利,铸成九五至尊

第二章                     游湘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怅寥廓,沧茫大地谁主沉浮

第三章                     词抒情,历代帝王于己均逊

诗言志,今朝君主非我莫属

第四章                     称救星,敢冒天下大不韪

呼万岁,掩耳盗铃欺世人

第五章                     树权威,大搞个人崇拜

立偶像,鼓吹神人和一

第六章                     愚化黎民,设置各种禁锢

强化统治,采取阶级斗争

第七章                     阶级斗争,惨绝人寰

草菅人命,残害无辜

 

第八章                     飞扬跋扈,暴君作风终显露

独断专行,帝王姿态现原形

第九章                     遵帝王陋习,终生制如愿

沿封建旧制,世袭梦难圆

第十章                     欺世盗名,想做明君

弄巧成拙,却是暴君

 

 

 

 

 

 

 

 

 

 

 

 

 

 

 

 

编者的话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公认的。他的伟大在于,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两千多年来,从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历次农民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也未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只有毛泽东就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他伟大的一面。可以肯定的说,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毛泽东还有其不伟大的一面,即是有功也有过。

对于毛泽东的功过是非的评论,历史自有公论。但评说不一。1981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作出的评价结论是:“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对毛泽东的功过作了“七三开”的评价。

在《红墙纪事》一书中记述了中共十大元老之一的陈云对毛泽东的功过作了“五五”开的评价。他把毛泽东一生分成三个阶段:从1927年到1949年建国,是完全正确的;从1949年到1966年一半是正确的,一半是错误的;从1966年到1976年,是完全错误的。这个评价有其历史性,客观性。这是陈云站在领导阶层的高度,从宏观方面作出的理论性的评价。

编者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对民间实情的了解,窃以为,毛泽东的功过只能是“三七”开。一般的老百姓对毛泽东都认为是“开国有功,建国无能”。但是一提到苦日子的切肤之痛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无不谈毛色变,不寒而栗。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最讲实际,有吃有穿,自由安定,这是老百姓的企望,谁能做到这些,谁就是好皇帝,好领导。而毛泽东统治的二十七年,一样也没有做到。所以,老百姓的评价是最实在最公平的。因此,根据以上的情况,我认为,毛泽东的一生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27年到1949年建国,大部分是正确的,小部分是错误的,其正确的一面前面已经述明,其错误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中央苏区处理“AB”团的问题上,过“左”过激,滥杀了数万无辜。其二,他的生活作风给党内外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三,在延安整风和抢救运动中,他怀疑一切,排除异己,闹得延安遍地是特务。纵容康生胡作非为,错整错杀了不少好人,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使一些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和归国华侨对共产党丧失了信心。第二阶段是从1949年到1957年,毛泽东的想法是正确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想实现耕者有其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在土改中采取了惨绝人寰的残酷的阶级斗争的手段,没收了地主除土地以外的所有财产,侵犯了人权及生命财产。复查土改又把富农化成地主,中农化为富农,扩大了专政对象。他想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了镇压反革命,但在镇反运动中,搞扩大化,滥杀无辜。他想发展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想一不登天,实行“一化三改”,农,工,商业全部实行公有制,大大打击了民族资本家,工商业者和农民的积极性。结果适得其反。第三阶段是从1957年到1966年,是完全错误的。从1957年起,毛泽东开始向“左”转。从此以后,他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所开展的一切政治运动都是过“左”过激的,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全中国一百多万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致使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大大受损。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得不偿失,经济损失惨重。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打倒了党内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批老领导老干部。使党的事业严重受挫,毛泽东未能采纳彭德怀的意见,继续一意孤行而酿成了1960年饿死几千万人的大祸。接着又是反“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四清”,“社教”。搅得广大干部群众不得安宁。第四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6年,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十年,毛泽东不只是在犯错误,简直就是在犯罪。在这十年中,他不断制造分裂,挑起武斗,诛杀忠良,残害无辜,肆意破坏生产,毁灭文明。十年文化革命,就是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的损失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痛苦,磬竹难书。

伟人犯错误与凡人犯错误是有天壌之别的。罪大恶极的犯罪,也不过是杀人放火,强奸掳掠,贪污盗窃,如此而已,其涉及面和造成的各种损失是有限的,伟人犯错误就大不相同了,其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损失之大,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例如,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由此而带来的三年苦日子,全国饿死,病死的老百姓数以千万计。文化大革命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元,受迫害致死,致残,各派武斗致死,致残的干部,群众数以百万计,受诛连的人数以千万计。科技,教育,文化几乎毁灭殆尽,生产停滞,经济萧条,人才青黄不接,几乎到了亡党亡国的边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即是贤者。古代虚心纳谏的明君,如齐威王,唐太宗等,他们贵在有自知之明,自察之明,自纠之明,自正之明。毛泽东犯了错误,则不能自知,自察,即使能自知,自察,也不能自纠自正,而是一错再错,直至不可收拾,以致酿成灾祸,产生悲剧,更可悲的是,毛泽东犯了错误,不能由别人指出,更听不进别人善意提出的改正错误的意见。如果有人指出,他就犯了杨修洞察曹操肺腑之大忌。毛泽东就要像曹操对待杨修一样地对待提意见者。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彭、黄、张、周就是杨修式的悲剧人物。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威,他可以置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生命财产于不顾,并且不择手段地把提意见者整跨,甚至整死。三年苦日子,饿死人了,他还要坚持“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搅得全国乌烟瘴气,他还要坚持下去,并且说过十年,八年还要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扬言谁要反对“文化大革命”,就要砸烂谁的狗头。真是不可理喻。

外国人对毛泽东的评价,见仁见智,总而言之,他们大多数是根据与毛泽东短暂的接触和一些文献资料来对毛泽东作出评价的。这样,他们见到的只是毛泽东伟大的一面,而对毛泽东不伟大的另一面是不甚了解的。但是,也有的把毛泽东与周恩来对比,相形见拙,使毛泽东不伟大的另一面略有显露。例如,197618日和99日,周恩来和毛泽东相继逝世。而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为他下了半旗;毛泽东逝世时,联合国总部则没有下半旗。联合国总部为周恩来逝世下半旗致哀,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为此愤愤不平并措辞激烈地向总部提出质问。出来回答质问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站在总部门前的台阶上,只说了一分钟,便让所有激愤的外交官们平静下来,他们哑口无言,继而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是这样说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了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存款;二,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的一条,在他逝世的时候,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

这说明毛泽东确实没有周恩来伟大。并且他不伟大的一面,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这就是我编写这部书的原因之一。其次,写毛泽东伟大的一面的书实在多于牛毛。如《毛泽东》,《毛泽东传》,《晚年的毛泽东》,《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我眼中的毛泽东》,《掌上千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斯大林莫斯科会晤前后》,《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领袖泪》,《毛泽东和他的继承者》,《走向神坛的毛泽东》,《毛泽东的孩子们》等几十种都是首版发行几万乃至几十万册的书籍。还有〈〈毛泽东的光辉〉〉,〈〈天上太阳红彤彤〉〉,〈〈读毛泽席的书〉〉,〈〈毛泽席著作像太阳〉〉等几十首歌颂毛泽东的歌曲唱带。这些都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佳作。我认为应该以毛泽东自己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对毛泽东作“一分为二”的剖析,让人们了解其不伟大的一面,这是我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再次,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毛泽东进行反思:既然毛泽东所发动的一系列运动,如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等都被彻底否定了,为什么对毛泽东本人就不能作批判性的评论呢?因此,开始出现一些纪实文学和理论专著,如〈〈红墙纪事〉〉,〈〈特写中南海〉〉,〈〈四人帮全传〉〉,〈〈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风云七十年〉〉,〈〈文化大革命间史〉〉,〈〈红卫兵祭〉〉等。这些作品虽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毛泽东的评价和批判,但是措辞委婉,语意含蓄,有的还没有脱离伟大光环的窠臼,甚至说毛泽东犯错误其出发点是好的,犯了错误也是伟大的。有的只是从宏观方面作了理论性的阐述,毛泽东犯错误只是对国内,国际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有的则沿用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评论说: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我认为这都没有击中要害。作为共产党的领袖,做一些共产党所不容许做的事情,犯一些共产党所不容忍犯的错误,难道这还有什么好的出发点?这还有什么可辩解,可原谅的吗?这正是本书所挖掘的根源。

本书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从四个方面的描述来反映毛泽东的另一面:一是帝王思想,暴君作风;二是荒淫无度,乱纲乱伦;三是不懂经济,无视科学;四是残害异己,诛杀功臣。这四个方面基本上是毛泽东犯错误的历史动因和思想根源。

本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有关重要历史事实,本人不敢杜撰,又不可能查阅重要档案和采访相关人物,只好取材于各大家之作。有的直接引用,有的则取其意而未引其文,所以没有逐一注明出处。

  第二,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社会现实,本人经历了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上世纪60年代为避难而“流窜”过西北,中南,华东十几个省,所见所闻,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虽然是发生在一时一地的事情,但也可见一斑。

第三,是本人根据史实和社会现实所作的评论,难免有偏颇和过激之处,但绝无恶意攻击和无理推断。所作评论,有理有据。

毛泽东辞世已近三十年了,虽已寿终正寝,但还阴魂不散,一些靠阶级斗争吃饭,靠造反起家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英雄”们还念念不忘毛泽东时代的辉煌,作威作福的好处。绝大多数在毛泽东时代吃尽苦头身受其害的干部群众,虽还心有余悸,但对痛楚已经渐渐淡忘。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有大跃进,苦日子,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史实。一旦跟他们提起,他们认为简直是天方夜谈。我认为,作为毛泽东时代的见证人,有责任,有必要将这段历史如实地留给后人。以告戒后人,警示后人。                 周文  20055

 

第一篇   帝王思想  暴君作风

    把毛泽东从其高筑的思想祭坛和缔造的主义神殿上请下来,作为一个凡胎俗子来描述,再透过一系列历史事实,不难看出:毛泽东原是个激烈的封建主义的造反者,却又不自觉地建立了自己比封建王朝还封建的新王朝。他奋斗一生也没能战胜他为之深恶痛绝的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却以三千年的文化根基战胜了他,塑造了他。使他从一开始革命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建造自己的神坛而苦心经营。他从来不读马列的书,而是对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情有独钟。据称,他对此书阅读了二十余遍,并圈圈点点,密密麻麻的作了批注。〈〈资治通鉴〉〉是记述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历代帝王成败的历史巨著。司马光编著此书的目的是要发挥“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毛泽东读此书的目的则是“善可为法,恶亦为法”地全盘继承了,可他学习明君不足,仿效暴君有余。对他来说,这本书确实发挥了以史为鉴的“功能”。可见,毛泽东是一个地道的封建主义者,从来就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一部〈〈资治通鉴〉〉造就了他的帝王思想和暴君作风。他比秦皇还秦皇,比汉武更汉武。这也决定了他和他的同事们,统治下的黎民们的悲剧关系。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从毛泽东的诸多诗词中反映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有了主宰世界,指点江山的帝王思想。随着革命事业的进展,政治上,军事上的得意,这种思想更为显露。早在1936年陕北瓦窑堡时就与女作家丁玲谈起了如何封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事情。当确定了他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便开始玩弄权术,为巩固自己在党内的最高领导地位,不择手段;特别是入主中南海之后,处处事事,惟我独尊,颐指气使,搞一言堂,家长制,独断专行,骂人训人,霸道成性。他听不进半点不同的意见,他总是使别人处于服从和歌颂他的地位,他并且有病态的疑心,谁提出不同的意见,就认定谁是“抗旨不遵”,想夺自己的权,必将致于死地而后快。他毫无愧色地接受“救星”,“万岁”,“红太阳”等称号,贪天功为己有。

毛泽东不但搞终身制,还想搞世袭制。生活不能自理,行动要人搀扶,说话口齿不清,还要主持中央工作,躺在龙椅上不肯退位。直至驾崩才宣旨传位。他很想搞世袭制,但天不由人,使他的梦想破灭。

 

 

 

 

 

 

 

 

 

 

 

 

 

第一章                   水秀山灵  孕育帝王胚子

天时地利  铸成九五之尊

韶山冲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山灵水秀,气宇轩昂,有桀骜不训,无往不胜的气势。确有滋生帝王之灵气。当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参观了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后,感慨万千,欣然挥毫题词: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1963326日,身为毛泽东靡下的元帅叶剑英亲临韶山,观现地奇景,思往昔岁月,也欣然命笔赋诗:

六亿同胞呼万岁,五洲志士称导师

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风物耐人思

吴玉章的题词和叶剑英的赋诗暗示了这块风水宝地注定要出毛泽东这样胜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风流人物。这虽然是事后之言,马后之炮,但是说明了正是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毛泽东这颗帝王胚子。

18931226日(农历1119日)辰时。毛泽东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里降生了。毛氏家族源远流长。相传最早的毛姓为周武王灭商之后,他封自己的弟弟叔陈为毛伯。毛伯的子孙世袭其土地,故被称为毛氏。从毛伯到毛泽东一共九十二代,即是说毛泽东是毛伯的九十一代孙。与毛泽东构成直接血缘关系的祖先,则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的战乱时代。

元朝末年,各地反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内)的青年农民毛太华因迫于生计,投奔了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随军远征至云南。朱元璋令其长子朱英亲率部分远征将士驻守云南,以图世代治滇。毛太华也随之被派往边远的谰沧江边(今云南谰沧拉古族自治县)驻守。不久,毛太华便在当地娶妻生子。至明洪武13年(1380年),年过半百的毛太华因长期戍边,屡建军功,遂被封官,携妻子王氏,长子毛清一,幼子毛清四,迁入湖南省湘乡县城北门外缔紫桥。十余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移至湘潭县韶山冲。此后毛氏便在韶山冲一带繁衍生息。毛太华也因此而成为韶山冲毛氏家族的第一代祖先。由毛太华至毛泽东时隔五百余年,相传二十代。整个韶山的毛氏家族从第一代至第六代都没有固定的谱系。直到清乾隆二年(1737年),才第一次修了谱系,并制定了从第七代开始,可延续二十代的固定谱系,即:

玄显荣朝士,文方远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很显然,毛氏第一次修谱的族长早已期待着毛氏子孙出现光宗耀祖的伟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在原订谱系的基础上,又续订了二十个,即:

 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凤雅列明章。

果然不辱祖先期待,在谱系第十四代“泽”字辈出了一位光宗耀祖的伟人毛泽东。真乃帝王有种,将相有根。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母亲文七妹,曾生有两个孩子,不幸夭折,毛泽东是第三胎,文七妹惟恐毛泽东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把他抱到外祖父家唐家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当地龙潭中的一块巨石为“干娘”,寄名石头,又因毛泽东排行第三,故取名“石三伢子”。寓意坚如磐石,希冀长命百岁。谱名“泽东”,便有了泽润华夏大地,恩惠东方的深刻含义。毛泽东后来取润之为字,泽与润字义相近,均含有雨露滋润之意,其名乃父母所赐,其字是自己所取,从其名字,就可看出,早年毛泽东就有成为一代“救世主”的想法。

在毛泽东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边读书一边放牛,读书是好学生,放牛是“牛司令”,毛泽东在孩提时代,与同龄人打娃娃仗时,就自称为同龄人的“首领”了。

毛泽东自幼就喜欢那些造反的绿林好汉,藐视权威,不畏强暴,敢于造反。

毛泽东在读私塾时,老师邹春培要他起来背书。毛泽东望了望老师,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觉得自己有理,便说:“老师坐得,为什么我坐不得。”

有一次,他为同学打抱不平,老师要罚他。他拎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课堂,还说:“我要找一个不打人的地方读书去。”他不敢回家,因为父亲的巴掌比老师的戒尺还厉害。他想到县城去,可又找不到去县城的路,只好在大山中乱转,饿了捡野果子吃,渴了喝山泉水,天黑了就躲进山洞里睡觉。三天后,才被家人找了出来,他原以为肯定要挨一顿揍,出乎意料之外,父亲没有打他,反而比过去更亲热些,老师也未责备他,还客气地拍拍他的肩膀。

还有一次,毛泽东十三岁时,父亲在众多客人面前给他难堪,骂他“懒而无用”。这种羞辱激怒了毛泽东。他当众同父亲顶起嘴来:“说我懒,年纪大的应该多做事,你年纪比我大两倍,应该比我多做两倍的事。”接着,他愤然离家出走。父亲出来追赶,责令他回去。他便跪在水塘边,威胁说:“你在追打,我就跳塘。”父亲被儿子的话吓住了。只好提出条件讲和,要他向父亲下跪磕头。毛泽东也提出,只要不再打他,他可以跪一条腿磕头。结果双方妥协才平息了这场父子风波。

通过这两件事,毛泽东尝到了反抗强暴的甜头。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此事时说:“我从这两件事中认识到,用公开的反抗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时,对方就会妥协。”

毛泽东时常回忆儿时的故事。从中吸取生活的哲理,并把它升华到理论用于他的政治斗争之中。

毛泽东的恩师李清先生曾传授毛泽东做人做事的真谛:       硬就硬,莫激烈;软就软,莫投降。

毛泽东把这两句话加以发展,并赋与了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毛泽东创造的斗争哲学。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由此决定了他斗争不息的一生。他过不了平静的日子。老百姓想安居乐业期望和平,他认为这是修正主义的和平演变。他想方设法发动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搅得老百姓不得安宁。

这就是韶山冲的“山川”所“资”的“俊杰”。

有关“风水”一说,我倒碰到一位风水先生,他的解说令人信服。1964年,我在江西省乐安县修乐(乐安)谷(谷冈)公路。一次到县城挑米,中途遇雨,走进一家农舍避雨,走进大门,只见一副醒目的中堂:“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农家主人是一位年逾古稀,风度翩翩的白发老头。我很有礼藐地说:“看来,老先生家庭一定是书香门第。”他也很谦虚:“哪里哪里。称呼“先生”不妥,还是称‘同志’好。我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对《幼学》特别感兴趣,地理风水略知一二。”他见我是修路工人,就毫无拘束的摆起龙门阵来。我也顺势问起一些事情。他如数家珍似地从大革命谈到当时正在进行的社教运动。

他说,毛泽东是真命天子。在反围剿时,几次遇险却能化险为夷。我们江西老表不惜身家性命跟着他出生入死闹革命,也就是指望后来能过上好日子。解放后也确实好了两三年。1953年,开始搞统购统销,以后接着就是合作化,大跃进,三年苦日子,反“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现在又搞“社教”,打53年起,老百姓就没过一天安稳的日子,没有吃上一顿饱饭。……毛主席登基后,变了!历朝历代。开国天子总是要大赦天下,休养生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毛主席却反其道而行之,恐怕是不顺天时,不得人心,气数将尽。……1950年县农协组织我们去参观了韶山。那地方确实是山灵水秀,气宇非凡,是出真命天子的地方,但我仔细一看,后气来势较弱,腹地比较狭窄,朝向不是很开阔。后气来势较弱,说明天子的气数不远;腹地狭窄,印证天子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俗话说,将相项头堪跑马,公侯肚里可撑船。作为天子,那器量就更大咯,我看毛主席的器量还比不上咱老百姓。朝向不开阔影射天子目光短浅,没有放眼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大志,只顾自己的权力不受影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听了他的一席话,我觉得很有道理。雨停了,我挑米上路,边走边想。根据过去的社会现实,老人的话已经得到了验证。今天看来,老人的话更是有先见之明了。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顶天立地的“俊杰”“英雄”,固然受“山川”所“资”,也离不开“时势”所造。他领导的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顺了“日寇侵华”之“天时”,占了“陕,甘,宁”边区之“地利”,得了期盼翻身的四万万工农大众之“人和”,在与蒋介石争天下时,顺而利之地夺得了九百万平方公里的江山。真是时势造英雄,天时,地利,人和,使他成就了帝王大业,位处九五至尊。这也是他后来滋生“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心理资本。导致他后来注定的悲剧结果。

对于顺了“日寇侵华”之天时,毛泽东自己也深有体会。当时蒋介石虽然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但其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到了攘外方面。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血战和蒋光鼎,蔡廷锴指挥的十九路军保卫上海之战,在当时是震惊世界的。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与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西安事变后,更迫使蒋介石全力抗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如鱼得水,迅速发展,直至彭德怀在中原打了个百团大战,蒋介石才如梦初醒。此时来对付共产党已为时晚矣。毛泽东曾因此而迁怒于彭德怀,言其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彭德怀也因此获罪于毛泽东。

1972年,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正式恢复邦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领日本政府代表团访问北京,据说集体借了四十亿美元的侵华战争赔款,准备赔偿给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以求得中国人民的宽恕从而发展邦交。当时。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要什么战争赔款?日本人不侵略中国,我们早叫蒋介石吃掉了。我早就对日本公明党,社会党的朋友们讲过了。作为共产党,我们要感谢日本军国主义呢……”毛泽东把日寇侵华的惨痛历史时期,作为发迹的大好机会,视亿万中华同胞惨遭蹂躏的痛苦为儿戏,还大言不惭地说要感谢日本军国主义。真是丧尽了民族气节和天理良心。更严重的是当年签订的〈〈中日友好条约〉〉中有放弃战争赔款一条。此条协定比〈〈南京条约〉〉的割让香港,《马关条约》的割让台湾的卖国罪行还要罪加三等。割让的国土在国力强盛时尚能收回。而放弃“战争赔款”是出卖了日寇侵华战争中被杀戮,被蹂躏的四万万同胞的灵魂和血肉,这是永远也收不回的。至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数千万军民都成了冤魂。数十年后,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三十多万遇难同胞的亲属,全国各地被蹂躏,摧残的慰安妇,松花江上被日寇遗弃的化学武器造成终身残疾的船工,乃至200384日,齐齐哈尔发生的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泄露事件,造成1人死亡,40多人受伤的恶性事件,其亲属请律师控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方正式向受害者谢罪,提供医疗援助和赔偿,都被日方法庭以“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款”为挡箭牌遭到拒绝。当年毛泽东为攫取慷慨大度的个人名誉,而出卖中国人民的灵魂和血肉,真是卑鄙至极,可恶至极,将会遗臭万年,遭后人唾骂。还是中共十六大产生的领导集体力挽狂澜。以“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款,而民间并未放弃战争赔款”为由,才使得中国公民因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泄露而中毒的受害者得到了一定的赔偿。但在八年抗战中,人民遭受的惨重损失却是永远也无法追回了。

至于占了“陕,甘,宁”边区之地利。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经过整整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十多万主力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时,只剩下三万多毫无战斗力的老弱病残了。如果没有刘志丹,高岗早早开辟的陕、甘区根据地,这三万多人到何处落脚安身。不也早成了国民党,马家军阀的锅中肉吗?西安事变后,实现国共合作,形成了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取得了合法地位,领着蒋介石的俸禄、军饷,却发展自己的割据势力,陕北地处抗日大后方,日寇侵华势力鞭长莫及,八路军迅速发展,“地利”是一大有利条件。

件头寝

得了“人和”,就更不用说了。穷苦的工农大众,只有革命,才能翻身。尤其是小生产者有依靠“救世主”、“大救星”的传统心理和习惯。红色思想的广泛宣传、鼓动和教育,使这些人跟定了共产党和毛泽东,并且英勇战斗,奋不顾身,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因此说,天时,地利,人和使毛泽东成就了帝王大业。

                      

 

 

 

 

 

 

 

        第二章   游湘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怅寥廓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出身农家子弟,少年时代随父学农三年,1910年春,到韶山东茅塘私塾`师从堂叔毛钟麓。毛钟麓曾在云南蔡锷将军麾下供职,是一位见多识广又颇有主见的秀才。他不仅向毛泽东讲授了《纲鉴类纂》,《史记》,《日知录》等书本知识,而且传授了一些时论,提供了一些新书。毛泽东开始确立救国救民的志向,便离开闭塞的韶山,前往东山高等小学求学。这是毛泽东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言志”。时任东山高等小学校长是李元圃亲自阅过毛泽东的作文试卷之后,禁不住大加赞赏。除此以外,毛泽东还写过《救国图存论》,《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