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谷的回音

我的风格, 就是这东西南北无处不在的风, 有时会吹得你晕头转向, 有时会吹得你神清气爽, 但你永远不用怀疑风的真实, 与不羁。
正文

皮毛之日本, 日本之皮毛 -- (三)京都篇 2.1

(2006-12-07 13:05:14) 下一个

(这两篇2.1, 2.2原稿中我用了很多图片说明。 但是贴图上网暂时有些困难,所以先把文字放出来。 似乎我过于借重图的效果了,文字自己读着也觉得有些变样, 慢慢改吧。)

第二天 

从北美到亚洲的时差给人的好处, 就是早晨起得特别早, 精神还特别好。 

是个很好的天, 今天的行程是在京都东山一带。 

(一)

出得宾馆, 昨晚晕晕乎乎时走过的街道在阳光下显得有几分不真实。 还是很安静, 虽然多了车, 也多了行人。 这一带正好倚着山, 马路和人行道都很宽, 地面不见任何杂物。 迎面走来一位妇人, 淡粉红的和服, 脸上着淡妆, 举着阳伞,微垂眼帘, 移着碎步, 好像踩着音律而行。 

走上一条小路, 静悄悄没有人影。 路边是青瓦白墙的庭院, 墙不高, 繁茂的树木层层钻出来, 几乎要压到墙外的花坛。  一家小旅馆, 二楼的窗户外挂着好几大张的竹帘子, 突然就想到童年的夏天, 这样的竹帘挡日, 简朴实用。 一时有些恍惚,不知道黄灯初上时, 竹帘高卷,背后该有怎样的巧言欢笑。

走不多远, 松柏围绕,路开阔了不少, 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黑色庙门, 同样的青瓦白墙, 上书白字 大本山南禅寺。  实在是不起眼,没有任何兜售香烛纪念品的摊头, 也没有什么售票亭。 这看上去不起眼的南禅寺, 却是一个重要禅宗系(临济宗南禅寺派)的大本山,在日本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年亀山天皇爱上了这片山地的美丽, 1264年在这里建造了皇家离宫。 1291年,天皇将这座宫殿奉献给了禅宗,南禅寺由此而来。

寺院内, 建筑的风格和色调都是一致的以原木, 乌瓦白粉墙为主,与一路看来的民居店铺和谐,或者说,是它周围的建筑都主动与之保持调和。 随处可见郁郁葱葱, 庭院受着精心的布置打理,然而毫不娇柔做作。 没有艳丽的鲜花, 四月底的樱花大部分已落, 撒了一地, 也无需特地的清扫。和为泥土,化作来年的花肥。 

南禅寺保存了中国与日本曾经的文化交流的许多足迹。元成宗曾派遣高僧一宁禅师等为使者,出使日本。后宇多天皇对一宁十分尊敬,将一宁留下担任镰仓建长寺的主持。一宁也就留在日本弘扬佛法,在镰仓、京都等地广泛地弘扬禅风。一宁所创的法系也成为日本禅宗的"二十四流派"之一。1317年,一宁在南禅寺圆寂,被天皇尊为国师。他的塔祠至今仍存于南禅寺。 明朝以后有好几位僧人也东渡到南禅寺做住持。 王国维于辛亥革命后在京都居住的几年间, 住在南禅附近的永观堂,有一说他常来南禅查阅大藏经, 这个未可考, 但是大学者对于这一片文化清幽之所在的喜爱却是无疑的。

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曾一度打击佛教, 为了表示对佛门净地的“藐视”, 特地将附近的琵琶湖水利疏通工程从寺院内穿过, 然而佛教没有被打击,到如今颇为美观的工程也成为南禅一景, 这估计是任何试图破坏的人未曾料到的。

南禅寺庙没有一个完整的围墙, 走着走着似乎就离开了。 也许对于参禅之人, 本不需要一个围墙, 来框住某个定义, 想走出去时, 自然就走了,想回来时,它永远静静在此等候。

(二)

接下来想找的是银阁寺,据说有一条山间路连接南禅和银阁, 这条路的名字叫“哲学家之道”。 

通往哲学家之道的途中见到一所学校, 正在造新的校楼, 这算是附近看到的最高和现代的建筑了。 有人说现代日本最好的大楼是学校, 这话虽然夸张, 却也有些道理。 学校的旁边是一个神社, 不知是何背景, 一眼望进去是同样的青翠欲滴, 地面上的水泥方砖是同样的干净。

所谓哲学家之道, 是一条沿着琵琶湖疏水分流渠而行的小道,长约2公里。 道边布满了樱花树, 和极有特色的店铺民居。  初春花开之时,花影密密摇摇, 点点飘落道边水面。 

它因当年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常在这条路上散步思考而得名。西田几多郎本身向心于佛教,但是并不局限于仅对佛教的研究。 他的思想曾在战前的日本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问西田“宗教和哲学是一种什么关系”,西田说,“两者的关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很难合而为一”。 在著作《善的研究》中,他说,“社会上往往有人问为什么宗教是必要的。这个问题同为什么需要活着的问题是一样的。宗教不是离开自己的生命而存在的,它的要求就是生命本身的要求。”最后的那一句可以称之为西田思想的核心部分。

宗教和哲学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但是走上了哲学家之道, 我却能理解为什么哲学家爱在这里思考。 

由于一路没有太多的标志,正在我们犹豫何处正确方向时, 眼前出现了一条上山的大路, 两边全是朴素到家的木屋小房, 盆盆罐罐也很多,随处可见盆栽的花草,都码得整整齐齐。 门框木头柱子就算失去了原来的色彩,洗刷得发白,也不失其本身的庄重   在一户人家的院落外,地上树着小小一块界碑 “哲学的道”, 指出了方向。 

找了一家小饭馆吃东西,里面不超过10张小桌子。 都是简单的饭菜,咖喱饭,凉面。 边上的2个桌子拼在一起,挤了45个穿着笔挺制服的男学生, 134岁的模样,都埋头吃,多是在吃荞麦面 捞出的面条,加点类似酱油的调料。 有一个吃得特别快,坐在他对面的同伴就把自己的面条挑给他点,送了好几筷子,每一筷子那接受的男生就赶紧点头说声 “哦,多谢多谢。”

山路边的店家,不论门面大小,都有“新撰组”的纪念品出售。“新撰组”是幕府在后期,维新派渐成势力,常在京都刺杀幕府人士时, 招揽浪人武士组成的武士道警卫组织。 这些人除了对付维新战士,也在京都维持治安,口号是“诚”。 这个组织反对明治维新, 坚持袭击反幕府浪士,加入幕府参与和新政府军的战争, 明治政府以后很长时间把它作为反面教材。 但是在京都看到大家对新撰组似乎依然很尊重, 不知道是以“尊重”的借口生财, 亦或是真尊重他们当年提倡的“诚”, 还是尊重新撰组严厉的武士道精神。

往山上走不多远, 就看到了琵琶湖分出的水流。 道上绿意浓浓, 可惜不见花容,错过了季节, 只能想象正当那时的艳丽,游客们年复一年的惊叹,道路周围不变的时光, 和脚下潺潺向前的流水。 

花开缤纷是美丽的, 气宇轩昂的亭台楼阁也能给人震撼, 然而大多数的热闹, 都有一个过期的期限,或长或短。 一路沉淀下来的,究竟会是什么? 

狭小的生活空间,屋棚一家挤着一家,偶尔也会见到一家占地稍多些的院子,门前布置着精心修剪的花木, 紧连着的隔壁又是简朴的木楼,其间并没有多余的空当。  还是那句话,螺蛳壳里做道场。 做大做小,都清清爽爽。 但是小巧精致但又朴素寂静的生活,会不会也终有一天让其中的人厌倦呢? 到那个时候, 人的生命本身的要求, 会起怎样的变化?踢破螺蛳壳,杀将出去, 还是意识到花开终有花落?

在水边,不知哪个好事的人,设了一个小小的长椅,上面坐着的,是一对玩具熊公公和婆婆,依偎在一起,拿着鱼竿,愿者上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风谷 回复 悄悄话 小艾, 你说得对的。

我也想到这一点了,所以才觉得这2篇实在有点“偷懒“ -- 因为写的时候好些地方都仗着有图, 就潜意识不下笔描述了。 等把图拿掉一读, 自己觉得有点粗糙。=))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小风,想过没,就算不放图片,也是一种游记的写法啊,你看我们古人的游记,哪里有什么图啊,但读起来历历在目,反而扩展了想象的空间。

不过,话虽如此,我还是想看看图:))
风谷 回复 悄悄话 从这天开始的游记,写的目的不仅是到此一游, 也是希望从个人了解的角度--资料,眼见--来介绍一些日本的文化,以及和中国的文化渊源。

为此,其中包含的硬性的数据(及历史来源)就多些。不能算是纯粹的散文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