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灯影里看凤城

点点滴滴记录自己在他乡的生活,学习,不求文字的华丽与工整,但求真实地记录这一段异国求学的日子。
正文

余秋雨谈读书(转载)

(2006-10-08 21:03:02) 下一个

文/余秋雨
与研究生谈读书,我问他们:如果你明天就要投入一次为期长远的跋涉,行箧中将带一本什么书?

    抗战时期,许多学者轻装逃难前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带了《庄子》,有人带了《剑南诗稿》,有一位教授在简薄的行囊中硬是塞进了一部《红楼梦》……

    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匆忙间的选

择,不仅温暖了这些学者生命史上荒寒的岁月,而且往往决定了他们后半辈子的学问走向。因为这种选择中凝聚着他们的见识和裁断。

    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读书人:他们勤奋地借书、买书、藏书、啃书,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么多年读下来最喜欢哪几本书,最敬畏哪几本书,对自己的人格学问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位作家,他们往往答不出来。倘使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类四处点头握手、广撒名片的人物,他们没有知己、没有深交。读书的无效和无聊,莫过于此。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在书海中寻找值得深交的对象呢?

    一、寻找对象,也就是寻找自己。要相信,茫茫书海中,只有那么一小块,才与你的生命素质有亲切的对应关系。要凭着自己的人生信号去寻找这一部位,然后才可能由此及彼,扩大成果。完全脱离了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任意冲撞,读书就会因失去了自身生命的濡养而变得毫无乐趣可言。

    二、寻找自己,也就是塑造自己。应该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书,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这样,阅读才能导致我们向大师们逼近,我们的生命内涵也才能因此而获得提升。

    三、学习上的寻找没有终极性的对象。时代的前进,使得今天我们必须推进阅读的速度与广度,加快更换精读对象的频率。我们的行箧中,如果长久只有那一、两本书,那么,我们的人生旅程,很快就会枯窘。在这一点上,我们比前辈学者们既幸运得多,也艰难得多了。

    (选自《百位名家谈读书》 曹正文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出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