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扁治台走黑道

(2006-08-22 16:28:43) 下一个
扁治台走黑道 2006-07-17 01:15:36 转寄 列印      图片来源:华夏经纬网   “黑道”不仅仅属于电影中的香港,还属于现实中的台湾   “不许出这个头,否则就别怪兄弟不客气了”、“这是什么你很清楚,别逼我拿到电视上”,在什么地方我们能听到类似的话语?这个问题对喜欢看香港电影的人来说,是很容易回答的──“黑道”电影上。   陈水扁的江湖手段   岛内媒体最近曝光陈水扁曾多次恐吓“立法院长”王金平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所用的手段和电影中“黑道大佬”毫无二致。从“拿出包括新瑞都案与王金平身边人士等司法资料共13件,要求王金平不要担任2004年连宋竞选总部主委”,到“趁李登辉身体不适时,私下前往探望,并拿出一张有李登辉五个人头秘密帐户的‘恐吓字条’”,陈水扁对待政敌或者“前辈”的江湖手段,怎么看怎么像是从香港电影中学来的。当然,这不过是句玩笑话,陈水扁根本不需要向别人学习如何恐吓别人,他本人就是在政治生活中引进“黑色艺术”的个中高手。陈水扁2004年1月30日对人称“台南地下市长”的博彩集团大老“南门王”王振铿的“拜访”、随后发生的“319枪击案”,以及后来台湾司法部门对王振铿之子王伯群的改审重判,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反黑斗士”陈水扁反的不过是“蓝黑”,对“绿黑”却是甘之如饴。   台湾弊案为何总办一半   中国人传统的神佛观念中,有一句话最不符合逻辑,那便是所谓“重塑金身”的许愿。这句话的隐含逻辑不啻于对神佛的变相威胁:要是许愿不灵,是不是就不给神佛换衣服了呢?虽然陈水扁对自己的血统素来有点认识不清,但对这句话的隐含逻辑却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的江湖手段正是遵循着这一逻辑。不妨设想,如果王金平和李登辉真地就范,陈水扁是不是就不会继续侦办前者的新瑞都案以及后者的秘密帐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难从陈水扁主政以来检调部门对几乎所有弊案的侦办进程中看出端倪。客观地说,多年来台湾牵涉到政治上层的弊案,没有一件水落石出的。这并不能怪罪台湾检调部门办事不力,而是由于台湾“最高行政权”的掌控者总是在案件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来或踩剎车、或打方向盘。当然,这和陈水扁为人的“宽宏大量”毫不相干,实际上在他所有性格中,宽宏和诚实一样都是需要用显微镜寻找的。台湾当局检调部门每每半途而废的原因,在于办到一半的案子最有利于主办者要挟涉案人,这和许诺中的赏赐最有利于激励臣属是一个道理:被逮到监狱里的政治人物是不怕威胁的,当然,也没有任何威胁的价值。   政治是“可能”的艺术   政治是“可能”的艺术,这句话陈水扁有着不同于一般理解的认识──“可能”动手,也“可能”不动手,全在“你兄弟”的态度──这对表面上最讲义气实际上不知义气为何物的“江湖大老”来说,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对于一个社会的统治者而言,却肯定不应该将这句话奉为圭杲。因为,政治固然是“可能”的艺术,但法律肯定不是。在现代社会,几乎人人都知道每个人权利和福祉的最低保証决非满天神佛,而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权力的公正。而陈水扁治理台湾的“黑道模式”,恰恰是在埋葬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秩序保証。当然,这些话对陈水扁来说,不过是三家村学究的呓语而已。台湾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陈水扁,当然知道什么是公权力,什么是公权力得以行使的前提和基础,只不过这位在“美丽岛事件”中声名鹊起的律师,在迈进凯达格兰大道的时候,就已经把他那些在法庭上的宏论全都拋到爪哇国去了,而且只在此后向政敌下手的时候才捡回来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叶海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