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暗藏两记杀招反制罢免案
(2006-08-22 16:28:38)
下一个
扁暗藏两记杀招反制罢免案
2006年06月26日20:42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郑震宇报道进入6月中旬,在台湾岛内“倒扁”声浪前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陈水扁,打响了“龙椅保卫战”,“319枪击案”后的十八般“保座”拳法都一一施展。由于受到美国的严厉警告,陈水扁暂时没敢打出陈式“保座拳”中的绝招——“台海搅局掌”。但是,如果因陈水扁不敢“顶风作案”捋美国的虎须就以为他已是困兽,除了向蓝军领袖吐口水、向美国靠山倒苦水再无别招,可就大错特错了。
陈水扁的手段并不永远需要聚光灯的配合,暗地里的一系列招数也已经或即将施展。台湾舆论日前对“总统紧急命令权”的关注以及台湾军方的一系列人员变动,使人们看到陈水扁在扮可怜背后的另一副脸孔。
紧急命令权的“法律”灰洞
律师出身的陈水扁深知按照台湾的相关规定,罢免门槛之高不是蓝军能够轻易逾越的。何况他还早已暗藏杀招,那便是“总统紧急命令权”。
台湾相关规定中的“紧急命令”,相当于许多国家宪法的“国家紧急状态”——“总统”颁布“紧急命令”以后,行政权可以超越相关“法律规定”,甚至终止某些“法律”的执行。
根据所谓“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二条第三项”,“总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的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议发布紧急命令,为必要之设置,不受“宪法”第四十三条之限制,但须于发布命令十日内交“立法院”追认。如“立法院”不同意时,该紧急命令立即失效。这一条文为陈水扁在“罢免案”即将成功时给予致命一击提供了可能。
不论“罢免案”进行到何种阶段,陈水扁都可以唆使属下的黑手制造小规模的暴力事件,然后借机宣称“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冻结包括“罢免案”在内的一切政治活动。尽管陈水扁的“紧急命令”最多只能持续10天,但政治上的10天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70多年前的魏玛共和国实施“政治自杀”的法案,就是在反对党社会民主党的大部分国会议员都遭到监禁的情况下通过的。即使在台湾,动用“紧急命令”阻止政党活动也有先例可循。1978年,当时的台湾当局就曾以此“冻结”了“立委”的补选活动。台湾“921”大地震时,李登辉也曾颁布该项命令。虽然大地震确实属于“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的天灾,并非人力所为,但是,火灾、爆炸、暗杀等不也同样可以成为“紧急命令”的前提,而且比地震要容易策划得多吗?
“扁氏锦衣卫”刀剑出鞘
当然,仅仅有一纸“紧急命令权”,并不能保证陈水扁在大难临头时逃过一劫,毕竟还得有人在随后的群众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中,保障“总统”安全以及贯彻 “总统”不怎么光明正大的政治企图。这便是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频频着手于台湾军方、特别是台湾“宪兵部队”的原因——陈水扁正在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锦衣卫”。
今年7月,台湾“国安局特勤中心”副主任许立孟将被晋升为“宪兵中将”,此举是陈水扁新近打造“扁氏锦衣卫”的举动之一。许立孟和宪兵出身的陈水扁“侍卫长”何雍坚、“宪兵司令”卢台生,“军情局局长”沈世籍,连同台军“后备司令”余连发一并被称为“宪兵保扁五将”。“宪兵”在台湾军中虽然堪称精锐,但其指挥人员的地位和尊荣却和传统的陆海空三军将领们不可同日而语。“宪兵五虎”能有今日的地位,完全凭借陈水扁的一手提拔。
而且,陈水扁在犒劳具有军方背景的“有功人员”方面,从不吝啬。“319枪击案”后不久,陈水扁就向理论上应该为枪击案承担失职责任的军方警卫将领颁发勋章,其中就包括时任玉山官邸“外卫室”主任的许立孟。
台军“宪兵部队”从陈水扁手中得到的,绝不仅仅是勋章和军衔,更有管辖权扩大、装备更新和人员扩充等实实在在的利益。“宪兵部队”不但得到了“国防部警卫大队”的指挥权以及台湾军用机场的警卫权,还增设了炮兵和装甲部队,实力之强远远超过了内卫性质。经过6年的渗透和改造,“宪兵部队”在成为“扁氏锦衣卫”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