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冷眼集》当马教授遇上陈律师…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2006-08-22 16:28:37) 下一个
冷眼集》当马教授遇上陈律师… 2006-06-21 14:34:48   记者 范凌嘉   继陈总统向人民//报//告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昨天也上电视与陈总统隔空过招。马英九用“马教授”特有的风格与节奏,像是在课堂上讨论宪政原理;与“陈律师”前一天的法庭辩论演出相比,显然不够刺激,并没有掌握球场上“后攻”者应有的优势。   马英九“动之以情”意味十足,意在切割陈总统与民进党,他回忆民进党的光辉历史,指国民党与民进党是“相互督促的伙伴关係”。这虽从民进党立场出发,是感动人心的好观点,但放在蓝绿已紧绷动员的脉络中,根本无法打动铁了心肠的泛绿阵营。   罢免案只是倒扁运动的第一步,连马英九都知道不会成功,他昨天说“六月廿七日股市就会改变”,似乎也点出罢免失败的宿命。蓝军大战略是让陈总统与民进党在罢免案成为“共犯结构”,赋与倒阁案更大动能,但民进党阵仗已经摆开,情势早已改变,现阶段切割战术意义大减。   马英九最大失言,不是“子弹已上膛”或“死得很难看”,而是“罢免案须总统本人违法失职”,以及“倒阁案对象是苏揆、无法惩罚做错事的陈总统”,这两句话都是基于错误的宪政认知,终将限制国民党未来的策略空间。   罢免案追究的本来就是政治责任,因为总统除犯内乱或外患罪外,非经罢免或解职,不受刑事上之诉究;倒阁案则是针对违反“多数党组阁”的错置现象,对民进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这与苏贞昌有没有犯错没有关係,马英九当初不该画地自限。这两句失言,未来一定不断被拿来检验马英九,也影响国民党採取任何行动的正当性。   现在看来,真正“谋定后动”的人是陈水扁,而非马英九,国民党进不足以倒扁,退不足以保马,泛绿反击已让蓝军深陷泥淖;另一方面,宋楚瑜又先抢倒阁头香,还率众静坐,国民党主动权尽失,落入拿香跟拜的窘境。   【2006/06/22 联合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