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扁口才好,但人格真可怕!

(2006-08-22 16:28:37) 下一个
扁口才好,但人格真可怕! 2006-06-21 21:02:31 《联合报》今日发表的社论说,一场两个小时的电视独白,陈水扁展现了极佳的口才,竟将“立院”罢免案的“十大罪状”,倒过来说成了他的“十大功勛”;但最脍炙人口的,却是他为“礼券案”及“陈由豪案”提出的最新版本。   陈水扁口才好,好到了“可怕”的地步。两个小时,滔滔滚滚,逻辑细密,拿捏精准,连水都未喝一口,口才真好;但在被这样好的口才临场洗脑之后,稍一回神,立即令人警觉,说话者的人格底蕴竟然是如此可怕!   社论说,先看他如何将“十大罪状”说成“十大功勛”。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藉“立院”罢免案的“十大罪状”为架构,分散焦点,模糊焦点,转移焦点,发动一场“乌贼大战”:   例如:一、只说一半的故事:硬说他任命“少数政府”是“遵守宪法”;但是,他却不说,其实“宪法”亦未禁止他成立“多数政府”;他若任命“遵守宪法”,也一样是“遵守宪法”。二、坏事都是别人干的:他说,杜正胜与李登辉比较熟,却不说陈哲男、马永成是谁的人马?也不说宗才怡的“经济部长”与罗太太丈夫的董事长又是由谁派任?三、把黑的说成白的:听他的说法,他在“外交”上功勛卓着,处理两岸关系也是成就空前,但如何解释美国径指他为“台独分子”?四、别人比我更烂:以前国民党的丑事更多,连李登辉也有“国安密帐”……但是,就算这些都很烂,又岂能为你陈水扁洗刷?   五、把乌鸦说成凤凰:明明是五鬼搬运,却说成金融改革;妻子吴淑珍介入太百事件,则说成不忍见商家倒闭。问题是:马永成凭什么“关切”金融、百货事务,吴淑珍更是何德何能?六、张飞打岳飞:竟说经济不好是因国亲不参加“经续会”,孰其能信?七、玩弄文字游戏:否认说过“台独是自欺欺人”,其实是说过“正名制宪是自欺欺人”;但虽“没有说过台独是自欺欺人”,难道“台独就不是自欺欺人”?八、公然掠人之美:台湾的新闻自由是新闻界在强大的政治压迫下辛苦争取来的,如今却说成了好像出自陈水扁所赏赐。陈水扁难道忘了,他是第一个动用“国安局”查扣杂志的领导人,也是第一个查禁电视台的领导人?何况,倘若陈水扁如此尊重新闻自由,何以在“向人民//报告”的记者会上,将记者当成政治道具,竟不准记者提问?   社论指出,最滋物议的是陈水扁对弊案的解释。关于太百礼券,陈水扁原来的说法是:没有收过李恆隆等四人所赠礼券,否则他就辞职下台。这次的新版本却是:吴淑珍没有“直接”拿过李恆隆等四人送的礼券。新版与旧版比较,多出了“直接”二字。那么,吴淑珍是否“间接”取得了涉案礼券?   如果吴淑珍透过任何“白手套”,“间接”取得了涉案礼券,难道陈水扁就不该下台?退一万步说,倘若真如外传吴淑珍收到的礼券竟以百万元计,则不论张三李四所赠,亦不论直接间接,恐怕陈水扁都该下台!   平白多出“直接”二字,且陈水扁说了两遍,这当然有“用一个谎言,去修补另一谎言”的嫌疑。甚至令人觉得,莫非检调单位已经摸到了“间接收到礼券”的証据?然则,倘若陈水扁自认只要不是“直接”就可过关,那么检调单位也就不必客气了!   社论再指出,异曲同工,陈由豪案也出现“直接╱间接”的罗生门。旧版是:未见面,未收钱。新版则是:未见面,但“从来未否认收过钱”,也就是收了钱。依陈水扁的逻辑:当初咒誓当面“直接”收钱就下台,如今却是未见面“间接”收钱,所以就可不下台!如此这般,市井流传的“口才极佳,人格极低”之说,在此又添一例。   问题是:礼券案加了“直接”两个字,但倘若是“间接”,难道就可以不下台?至于原先说“未见面,未收钱”,叫陈由豪去跳楼;如今却成了“未见面,有收钱”,则究竟轮到谁该去跳楼?这种出尔反尔的言词,究竟是口才好,还是人格可怕?   社论总结说,口才好是一回事,谎言遁词则是另一回事。再好的口才,也不会使谎言遁词成为真话。说谎者的口才愈好,只会令人觉得其人格愈可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