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扁谢“瑜亮情结”备受关注

(2006-08-22 16:28:37) 下一个
扁谢“瑜亮情结”备受关注 2006-06-16 12:06:40 转寄 列印   【本报台北16日讯】谢长廷,1946年5月生于台北市,少年时曾是体操选手。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后在日本京都大学修读法哲学硕士及法哲学博士课程。谢长廷是民进党创党党员之一,与陈水扁是“并驾齐驱”的中生代政治明星,而谢、扁之间的“瑜亮情结”也一直是台湾政坛关注的话题之一。   1970年,谢长廷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便当律师。1986年,谢参与民进党的筹组工作,“民主进步党”的名称即他所建议。1992年,谢当选第二届立委,并于该年底,整合党内中间人士成立了“福利国联机”,成为党内派系龙头之一,培养了不少自己的人脉与班底。在1994年的台北市长选举中,谢在党内初选中败于陈水扁。   1995年,谢当选第三届立委。1996年3月,谢长廷以民进党“副总统”候选人身份与彭明敏一道竞选台湾第九届“总统”惨败,陷入政治生命的谷底。为东山再起,谢长廷毅然南迁,积极部署参选高雄市长。最后以微弱优势击败当时的市长吴敦义,开创政治生命第二春。在陈水扁当选“总统”前,谢长廷是党内最高行政首长,政治前途一片大好,但陈水扁当选后,谢长廷反而变成陈水扁掌握庞大行政资源下的“地方父母官”之一。自去年2月起接替游锡□担任“行政院长”,至今年1月,因总预算复议案未获陈水扁支持而请辞下台。   与陈水扁的强硬相比,谢长廷的政治风格不但柔软、细腻,而且处处留有余地。陈水扁强调的是“冲突、妥协、进步”三部曲,谢长廷讲究的则是全盘关照、见缝插针与以柔克刚。长期了解谢长廷的民进党人士指出,谢长廷的问题在于“太过聪明”,因此也容易衍生为“太过自信”,这也相对使得谢长廷较不注重细节、花较少时间进行沟通,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判断与决定,但也相对容易发生误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