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份“国安报告”: 渲染大陆威胁 (图)

(2006-08-22 16:28:35) 下一个

首份“国安报告”出炉 渲染大陆威胁 2006-05-20 18:33:42 转寄 列印      12日公布的台湾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指出,当前台湾在“国家安全”上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主要仍来自大陆,其次是全球化与内部变迁的挑战;建议两岸应可“建立可能的政治关系”,现阶段讨论内容可包括彼此承认司法权、不干涉对方的外交事务、国际组织会籍问题及双方在国际社会的互动规则。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二○○六国家安全报告”长一百五十五页、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前言、台湾的新安全环境、“国家安全”的内外在威胁、“国家安全”策略及结语等,是“国家安全会议”首次提出的“国家安全报告”。“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邱义仁表示,报告具有对“行政院”制订政策的“法定约束力”。   报告强调,大陆的军事崛起,对台湾安全与区域和平都带来重大的冲击。   台海若能稳定08年裁军十万   在预防两岸发生军事冲突方面,报告认为,为降低台海紧张,双方应思考设立非军事区,移除战斗人员、设备与部署的飞弹,创造时间和空间缓冲地带、採取预防军事冲突的措施、禁止施行军事与经济封锁、订定规范海上渔业活动的规则与公约、订定双方军事演习的规则与公约、以适当形式进行军事人员交流及设立一个独立的监督委员会。   报告认为两岸可以共同商讨划定军事缓冲区,并寻求建立海上事件谘商机制,进而建立台海军事安全谘商机制,逐步形成“海峡行为准则”。   报告又倡议两岸考虑设置“军事热线”,避免意外军事冲突发生;推动两岸军事交流,增加两岸军事事务透明化;建构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并在此架构下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与合作,促进东亚区域的繁荣发展。   报告中表示,为表达政府维护台海和平的决心,只要台海情势稳定,依正在推动的“精进案”,“国军”预计自二○○八年起将义务役役期缩短为一年,并至二○○八年底完成裁军十万人。   认知大陆立场谋求政治互动   在两岸关系议题上,报告提出两岸可以基于历史、文化、血缘的特殊关连,建立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并能促进两岸互动的政治关系。现阶段的讨论内容,可包括彼此承认司法权、不干涉对方的外交事务、国际组织的会籍问题,以及双方在国际社会的互动规则。   在基本原则部分,报告中指出,双方对两岸关系各有定义,定义问题的核心就在主权。两岸有必要整理出一套普遍适用于所有关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对两岸进程发展出更明确的具体规则,包括和平解决争端、协商的义务、衡平与正义及相互尊重。   报告指出,两岸应建立“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并至少应包括管理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贸易与经济、预防军事冲突措施、协商机制及建立可能的政治关系。   报告表示,充分认知北京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愿不设前提、条件,在“九二香港会谈所获成果”基础上,促进两岸政府与政府间协商对话,积极寻求建立互动交流有效机制,消弭歧异、增进互信、解决问题。面对目前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封锁”,报告提出,台湾必须以灵活务实的“外交”新思维来因应,建立明确的“外交”战略目标,配合“多元外交”策略,巩固现有“邦交国”,并积极拓展与非“邦交国”及国际社会的关系。   承认经贸交流欲破“外交封锁”   在贸易与经济部分,报告中指出,经贸往来是两岸交流主要环节,为符合双方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义务,两岸有关贸易与经济议题的双边讨论与措施,可在WTO多边架构下及APEC的区域架构下进行,双方也可选择依WTO与APEC的规章与精神为指导原则,另外推动双边进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