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着扁走?台灣,小心淪為下流社會!

(2006-08-22 16:28:32) 下一个
台灣,小心淪為下流社會! 2006-04-17 08:34:03   鳳凰衛視4月17日消息 據台灣媒體報道 中時電子報今天發表文章問:“台灣人,你怕不怕淪為下流社會!”   文章說,在全球化的趨勢浪潮推引之下,已開發國家均陸續出現“中產階級快速消失”的現象,日本社會觀察家三浦展去年出版《下流社會》一書,在日本引爆話題,書中指出年輕世代因為缺乏企圖心,因而導致中產階級快速的往社會的底層移動。如今回頭來看台灣,51萬卡奴已成為龐大的社會負擔,年輕人寧做地攤族、網拍族也不願意成為上班族,台灣似乎也將步上日本後塵,社會階層下流現象浮現。   台灣立法委員雷倩表示,高失業率其實反映了全球經濟的變遷,二十一世紀以來,在WTO、全球化、高油價等變素之下,政府之間競爭,已經不再是GNP和GDP等數字的競爭,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每個公司可以選擇在任何地方經營,因此,二十一世紀政府的競爭在于能夠創造多少工作機會。   雷倩指出,台灣政府在轉型中犯了幾個錯誤,第一、就是在轉型陣痛中所必然產生的失業,卻沒有在仍有資源和能力時去創造替代就業機會。第二、是我們容許太多的學校存在,因而把“下流”的現象用高學歷隱藏起來,形成教育和工作的失衡。創造了更多的人在學校里面花了更多的時間,也讓相對沒有學位的人喪失了競爭的機會。因此,雷倩建議政府應該用更前瞻性的眼光,不論是和美國、中國大陸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或是將台灣定位成為投資之島,總是需要擬定策略,才能提供年輕人更大的舞台。他相信,只要年輕人知道發展的空間如此之大時,移民之島幾百年來向外拓展的精神將會重生。   摩根富林明投顧董事長胡德興則是認為,台灣現在出現的一種“心貧現象”,只看現在不看未來;過渡消費不重投資;只看外表,不重內在。因此,摩根富林明曾在去年推出了“RICH”活動,R是Reading,要閱讀;I是Invest,要投資;C是Career,要規劃生涯發展,要規劃生涯發展;H是Health,心理和生理都要健康。   胡德興也以業者自身經驗期許當政者,學習企業界聆聽客戶的聲音、維護客戶的權益、滿足客戶的需求的原則,多聽聽人民的聲音、想想人民要些什麼,以此作為制訂政策的出發點,只要能夠開始,永遠都不嫌晚。   天下雜志副總編輯吳韻儀分析,年輕人之所以會淪為絕望一族是因為看不到未來,所以才不去拼,因為拼了也沒有用。固然年輕世代不像過去的人那麼積極,但是沒有願景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擺地攤並沒有錯,但是擺地攤應該是一個起點,如果可以從擺地攤而發展成為一家公司,甚至往全球發展,那擺地攤反而是好事。怕只怕一輩子安于擺地攤,少了作夢的勇氣。天下雜志曾經做過亞洲六國年輕人的比較,就發現台灣的年輕人相對沒有國際視野,現在企業都是全球征才,競爭的對手不是同班同學,而是全世界的年輕人。   文章說,下流社會已是個全球化的現象,並已經蔓燒到台灣,我們的政府、企業、人民都需要有危機意識,怎麼避免台灣中產階級在這種趨勢中蒸發,大家都應該好好的思考,找尋因應之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