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美贸易: 美高官中国“赶集”
(2006-08-22 16:28:25)
下一个
看好中美贸易 美高官中国“赶集”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看好中美贸易 美高官中国“赶集”
“不到最后一分钟,谁也说不好法案能否通过。” 昨日,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在美国驻华大使馆面对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两位喜欢掀起中美贸易风波的美国参议员今日将离开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到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和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继续访问,而专门研究东亚事务的美国贸易副代表巴蒂亚昨日抵达北京进行访问,紧接着代表美国贸易最高权威的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和副部长雷文凯下周也将来华。这些美国贸易高官陆续来华“春游”,可没有欣赏“早春三月”的心情,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的博弈并不轻松。
舒默、格雷厄姆:对华实施惩罚性关税
看好中美贸易 美高官中国“赶集”
在过去几个月中,纽约州参议员舒默不仅给美国选民,也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舒默为强压人民币升值,和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联合提出“舒默议案”,声称中国如果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据了解,美国参议院定于3月31日对该法案进行投票。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舒默和格雷厄姆在上周末抵达北京,开始对他们的议案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他们在几次同中国政府的会谈沟通后表示,中国领导人需要了解美国希望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决心。但是他们并未明确阐述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美国加征惩罚性关税的报复行为。
在美国国内对于舒默和格雷厄姆提交的法案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近日在北京访问的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就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对中国商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的提案如果得到通过对于美国经济无异于自杀。
对于罗奇的此番观点,舒默和格雷厄姆在昨天记者招待会上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摩根士丹利的看法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不过,他们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市场经济政策上的改变,特别是把市场决定汇率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条,是符合全球贸易的总体趋势的。他们认为,此次中国之行是很有成就的,他们看到了中国在改善贸易环境中的努力。而对于他们关于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的法案,舒默和格雷厄姆表示不到最后表决,谁也说不好法案能否通过。
巴蒂亚:中美不会爆发贸易战
看好中美贸易 美高官中国“赶集”
“如果有人问我美国正在实施的政策会不会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甚至引发贸易战,我的答案是不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副代表巴蒂亚近日在上海访问的时候,肯定了中美双方的贸易合作关系。
在这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专门负责东亚事务的贸易副代表的眼中,中美之间的贸易矛盾并没有那么严重。巴蒂亚说,中国加入WTO后,已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很多货物的关税都从25%降低到10%,许多进口许可证被取消等。但很多美国人关心的是,美国已经履行了对中国公司开放市场的承诺,中国还有部分承诺没有履行。
巴蒂亚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表示乐观,认为两国之间不太可能出现贸易战。他说:“只有当没有争论解决机制时才会出现贸易战。积极参与贸易争论的解决反映了各国已经在积极成熟地参与世界经济,以及营造和维持多边贸易体系。”
古铁雷斯、雷文凯:将再掀中美贸易谈判高峰
看好中美贸易 美高官中国“赶集”
记者昨日从美国大使馆获悉,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和副部长雷文凯将在下周访华,界时他们将同中国商务部等部门进行会谈,美国商务部两位高官的同时访华,又将掀起中美贸易再一次“高潮”。
据了解,最新公布的美国贸易赤字已经达到7258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赤字据称已达到2016亿美元。为此,美国国内对华贸易进行限制的呼声鹊起。
正是面对着国内的巨大压力,美国商务部的两位高官不得不来到中国,同中国政府进行谈判沟通。双方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汇率、关税、汽车和软件等产业的贸易壁垒及其知识产权等“老生常谈”的中美贸易的主要矛盾点。
实为开放市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认为,近期美国人接踵而至,这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密切、中美贸易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发展基础。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大的贸易战,否则对双方利益都有损失。
而对于舒默和格雷厄姆拿人民币汇率做文章,李雨时则认为,其实质还是希望中国多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在包括旅游、金融、运输、保险等服务贸易方面,美国对全球的逆差高达1000亿美元。中国2005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39亿美元,为此商务部近期专门增设了服务贸易司以扭转服务贸易下滑状态。
还是看好中美贸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还是看好中美贸易。他认为,虽然长期来看,随着国内消费的兴起以及亚太内贸易量的增加,中美之间贸易的重要性会降低,但其绝对优势量并不会改变。
对拿汇率问题做文章的人,梅新育认为是运用这种手段抬高身价,如果真的因为汇率问题将中美贸易推向悬崖边缘,美国国内“沉默的大多数”便不会再保持沉默了。
商报记者 朱裴 杨雪婷/文
王晓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