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英九:「片面分離主義將召喚劫難」

(2006-08-22 16:28:14) 下一个
「片面分離主義將召喚劫難」 2006-02-13 12:23:23 轉寄 列印 特派記者范凌嘉/倫敦十三日電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演講中指出,「片面的分離主義行動,只是一帖召喚劫難的藥方」,將升高台灣內部對立,重啟兩岸內戰。 而且,他說,這場內戰將是全面的戰爭,既危及台灣的生存,也重創大陸現代化努力;且因美國、日本將無可避免被捲入台海衝突,這帖分離主義的藥方不僅危害台灣利益,也勢必動搖整個區域安定與世界和平。 馬英九一再強調國際場合不會批評國家領袖,但他在倫敦政經學院發表專題演講時,對於陳水扁總統執政後的作為,仍有明顯的批判。 馬英九從一八九五年費邊社領導人創建倫敦政經學院、滿清簽訂馬關條約兩件歷史的交會談起,自「歷史交會與三民主義」,談到「國民黨在台灣的治績」,最後強調兩岸應跨越對立,開創由新願景、新典範所啟發的新時代。 馬英九指出,近年來一些台灣的政治人物主張台灣應該藉由制憲正名、切斷與中華文化的臍帶、升高內部的省籍對立、挑起兩岸間民族主義式的仇恨、壓抑兩岸交流、與對岸軍備競賽等,遂行單邊的分離主義計畫,但他完全無法認同這種思維。 他認為,世界正快速全球化,分裂或分離主義絕非是確保政治民主、社會與經濟繁榮的唯一方法。台灣理所當然要確保其民主的成就,但這項考量卻不應該與台獨分離主義混為一談,反而應該盡力與大陸達成可能的和解,「確保台灣民主成就的關鍵在於對話,而非分裂。」 馬英九說,過去兩岸政治關係因一九九六年的飛彈危機與一九九九年的兩國論而停滯不前,政黨輪替後陳水扁總統為討好民進黨內部分離主義者的種種舉措,導致兩岸關係雪上加霜。所幸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和平之旅大幅消解緊張,也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奠定基本方向。 馬英九直言,台灣希望被承認的心理需求不能用來合理化片面分離主義行動,因為少有國家願意就此挑釁中國;但任何兩岸和平框架要可長可久,「都必須充分確保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自由」。 他說,國民黨是根植於台灣的政黨,有清楚的台灣認同,既不會令其自閉鎖國,也不會隨分離主義起舞。 馬英九認為,東亞人民可從歐盟汲取寶貴經驗,進行和解試驗,並思索主權共享及開放型區域主義的可行性,以促進區域內外和平、繁榮與民主的開放型區域主義;他認為應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勇於面對、檢討、反思歷史上發生的血淚與謬誤,如此才能超越現今的仇恨與對立,並共同探索以未來為導向的東亞和平願景。 【2006/02/14聯合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