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联合早报:陈水扁的自毁冲动 拉全台湾人民当炮灰

(2006-08-22 16:28:07) 下一个
联合早报:陈水扁的自毁冲动 2006-02-06 07:56:34 点击:618 联合早报:陈水扁的自毁冲动 2006年02月06日 农历大年初一,按照人情世故,应该是说吉祥话、祝福平安的日子,但陈水扁却利用与台南乡亲聚餐的机会,说出“认真考虑废除国统会、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此话立即引来美国的强烈不满回应,认为陈水扁的谈话有“撩拨”与“改变台海现状”之虞,台美关系又进入另一波震荡期。 陈水扁何故大地一声雷,在毫无迹象情况下,突然做出上述大动作?主因当然与陈水扁的心理态度有关。 任期只剩两年的陈水扁,历经去年12月3日县市“三合一”选举的大挫败以后,加速内心的高度不安全感,为了避免自己跛鸭,只有向“台独”基本教义派靠拢。废除“国统会”、“国统纲领”,以及用“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一直是“独”派的基本思维,哪怕“独”派对陈水扁不再相信,“台独教父”李登辉也与陈水扁翻脸,但在“宁可信其有”、“喊爽也好”阿Q心理之下,陈水扁的喊话仍有“止跌回升”的作用。 陈水扁执政将近六年,可说招数出尽,已无牌可打,最后他用苏贞昌出任“行政院长”,也是无人可用下的最后一张王牌。众所皆知,陈水扁一向对苏贞昌无信任感,两人“八字相冲”、“火车对撞”是早晚的事,尤其暗中支持苏贞昌的新潮流系已改变两岸策略,逐渐往“大胆西进”倾斜。如今陈水扁又频频“爆料”,苏贞昌形同吃了闷棍,一向粗鲁且率性的陈水扁,发表谈话完全未照会府院党高层,苏贞昌只能扮演救火队。请问,陈水扁放火,却要部属灭火,天下有这种怪异的领导人吗? 按照常理或体制,陈水扁至少要照会“国安会”、“行政院”、“外交部”、“陆委会”,经过论辩与决策以后,分析利害得失,再进行政策宣示。陈水扁不此之图,突然呛声放话,搞得刚上任的“内阁”人仰马翻,大年初一就有如此“不祥之兆”,人民如何放心?官员岂不“挫在等”,不知陈水扁何时再出状况? 苏贞昌急就章上任、即使大年初一也上紧发条冲冲冲,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问题是“内阁”团队大都由陈水扁亲挑,苏贞昌只不过背书而已,苏贞昌主见极强,如果他与陈水扁意见相左,“内阁阁员”心存观望,吃亏的必然是苏贞昌。 谢长廷下台前,坦白说自己在两岸问题是少数派;在重大政策有歧见,“行政院长”去职已成惯例,陈水扁6年用了5个“行政院长”,不是最好的说明?苏贞昌如果表现杰出,生性嫉妒的陈水扁必然加深疑虑;苏贞昌如果表现差劲,陈水扁心生不满,也会加快苏贞昌去职。干得好、干不好,苏贞昌都有困境;尤其陈水扁心无定见,耳朵极轻,苏贞昌又与党内第一大派系新潮流结盟,陈苏的“蜜月期”有多久?实在不令人看好。 更复杂的形势是民进党四大接班人已各就各位:游锡堃在陈水扁暗助下抢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已有最庞大的行政资源;吕秀莲在“副总统”位置持盈保泰;谢长廷则重回高雄另起炉灶。但陈水扁为了保持自己定于一尊,必然会保持生态平衡,或暗助某人,或挑拨离间,这种内乱,将使民进党难以凝聚团结对外战力。 相对于陈水扁的无能无用,以及民进党的士气低迷,马英九成为不满民众所投射的新希望。当一个人手气顺,说什么、做什么都对,光环就愈亮,人气就上升,马英九成为“泛蓝最后希望”。无党人士、亲民党人士赶搭“四月条款”,在封关前赶搭加入国民党的巴士,就是“马英九效应”的号召。 开春以后,人民期待“政府”成为火车头,在行政绩效、政治清廉有所作为,苏贞昌当然希望有所突破,但拖得动包袱深重的陈水扁吗?尤其陈水扁的“自毁冲动”,似乎要将两岸问题往战争边缘行进,有如此领导人,你又能多期待苏贞昌“内阁”什么呢? 来源:中新网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内容有删节)作者:胡忠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