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惹奴布什,后果严重:包道格調離,布什重整美兩岸事務團隊

(2006-08-22 16:28:07) 下一个
包道格調離台北布什重整美國兩岸事務團隊 2006-02-06 01:39:42 轉寄 列印 小布什終于從反恐戰爭衍生的一系列複雜內政中騰出手來,開始對其兩岸事務團隊進行調整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李燁報道 1月25日,掌管“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將印長達三年半的包道格,終于摘下了那頂連他自己都早已厭煩了的烏紗帽。 三年多來,他里外不是人。 包道格辭官從商 其實包道格想離開台灣的消息,在他到任不久就開始傳開了。 包道格本來是希望到韓國擔任大使的,無奈形勢不如人,加上擔任美國駐外大使須經過國會任命聽証,被貼上“親中”標簽的他投鼠忌器,最後只得勉強接受台北辦事處處長的差事。 如果風調雨順也就罷了,偏偏包道格所在台灣的三年里,風雨交加。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2004年台灣“大選”時兩顆子彈帶來的選舉爭議、同年“立委”選舉中“正名制憲”的說法,加上懸而未決讓美國人徹底失去耐心的軍購案,都讓包道格尷尬地夾在台北與華盛頓之間,里外不是人。尤其是軍購案,包道格身為美國駐台代表,必須親自游說台灣“朝野立委”,這又讓他陷入台北的政治漩渦中,爭議不斷。 此外,包道格過于強勢的個人行事風格,在事事講求圓融委婉的“外交圈”顯得格格不入。美國國務院總督察室去年7月完成的一份評鑒報告,直指包道格的行事風格有缺點,導致台北辦事處士氣極低。台當局高層官員中,願意和包道格打交道的已屈指可數。 終于,“美國在台協會”1月17日宣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25日離職,重返民營企業。據悉,台北辦事處處長一職內定由美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楊蘇棣接任。 兩岸事務團隊調整開局 包道格此次離職原因,媒體多歸結為如前所述的“軍購案或個人作風強悍”。然而若將之與1月15日透露出的“美主管兩岸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接薛瑞福懸缺”這則消息聯系起來,進一步檢視包道格離職前後的時空背景,可以看出──小布什終于從反恐戰爭衍生的一系列複雜內政中騰出手來,開始對其兩岸事務團隊進行調整。 其實,小布什的兩岸事務團隊,一直處于真空狀態。國務院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及台北辦事處處長這“四大金剛”,盡管人選已經內定,但懸空已久。其一,國務院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一職,自前任薛瑞福于去年五月隨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離任以來,懸空8個月。 據了解,白宮與國務院就該職繼任人選存在不同看法。由于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已由職業外交官希爾出任,白宮希望具體負責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人選,能通過政治任命接任,國務院則希望由目前代理該職的前駐香港總領事祈迥浇邮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