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冷眼集》都怪…總統級人才太多 ???

(2006-08-22 16:28:05) 下一个
冷眼集》都怪…總統級人才太多 2006-01-18 00:24:28 轉寄 列印 記者李濠仲/特稿 謝長廷突如其來宣佈23日提內閣總辭,雖然他選擇性「說明真相」的舉動讓府方頗不以為然,但另個面向,其實也讓陳水扁終於可以擺平「如何請謝長廷下台」這顆燙手山芋。不過,就在一切走向明朗的同時,大家也更清楚地了解,民進黨執政近六年諸事不利,怪不得別人,要怪,就怪黨內有太多「總統級」人才。 謝長廷「諏嵉摹裹c出了他與陳水扁,以及他與其他黨內巨頭之間的權力矛盾,想起這些人一路走來,開口閉口所謂「承擔責任」、「為國為民」的一堆漂亮話,到頭來恐怕只剩下「肉麻」。而民進黨執政這盤棋由五個人同時下,也難怪民進黨這幾年的施政路會如此曲折難行。 尤其,當「行政院長」成了「總統」的跳板,全國最高行政機關,成了全國最誘人的權力舞台,「做院長」這件事,當然也就跟著變質成了「演院長」。配角先演得好,就有機會進一步去演「總統」這個男主角。 遇到執政後期,扁可能也未料及,自己的權威會每下愈況地這麼快。雖然閣揆選角的權力在他手上,但這一次卻是他執政六年來首次遇到最複雜的狀況。陳水扁在「呂、游、謝、蘇」之間打平衡的如意算盤,結果發展失控,四人之間竟然在扁執政最低潮期,逕自發展出「游蘇同盟」、「呂謝合流」,然後回過頭來反給陳水扁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 謝長廷「選擇性的諏崱梗?炎屝姓?洪L一職變得一文不值,因為「院長」再下來的每一步,都會被導向是朝2008邁進,那接下來他所有的施政內容,也就自然喪失了執政的原意。如此一來,謝的「回馬槍」不止是衝著扁而來,還直接對準向2008最有可能的競爭對手蘇貞昌射去。陳水扁應該始料未及自己大玩平衡遊戲,結果卻是這樣的結局吧。剩下兩年半任期,只能說前途堪慮。 【2006/01/18聯合晚報】 兩岸時評:陳水扁能撐多久? 2006-01-18 05:58:46 轉寄 列印 胡忠信 陳水扁的任期到2008年5月,但全世界恐怕沒有一位“政府”領導人,信譽如此之差,說話已沒有人當一回事,而且人民對未來兩年多不再抱以任何期望。哪怕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稍有上升,從10%升到13%,但五十步笑百步,如此超低的支持度,究竟有何意義?台灣人民想問的是:陳水扁的意志與“政權”還能撐多久? 陳水扁閉門思過一個月,提出充滿戰斗氣息的“元旦文告”,由于內容不甚了了,媒體還以“文旦原告”加以反諷(編按:台灣稱柚子為文旦)。 陳水扁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政策,並且認為“台灣如還過度向中國傾斜,就是一種慢性自殺”。何以陳水扁如此自閉,如此罔顧政治現實? 對于一個心中只有權力的人而言,面臨愈來愈大的卸任壓力,向“台獨”基本教義派表態,與基本盤相互取暖,成為一種有效的補償作用。即使如此,“台獨”教父李登輝一樣不領情,認為翻來覆去的陳水扁已不值得信賴。李登輝如此,更何況早已對陳水扁失去信心的一般平民百姓? 去年12月3日的“三合一”選舉,是對陳水扁“執政”五年的不信任投票,陳水扁當然知道人民的意向,但他經過身心煎熬以後,卻以更強硬的態度面對內外“敵人”。 陳水扁的目的非常清楚,回去固守基本盤,才能穩固自己的權力基礎,避免提早“跛鴨”。一句話,陳水扁起心動念,只有“權力”兩字,這種極端的自我中心,正是政局動蕩的根源。 以陳水扁有意換人“組閣”為例,陳水扁舍正道不由,卻是透過“立法院長”王金平傳話。陳水扁在去年12月3日大敗以後,也看出自己的劣勢,才會急于找王金平脫困。 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率先提出罷免陳水扁的訴求,雖然獲得若幹“立委”連署,但由于罷免門檻極高,通過幾率極小,而且罷免連署極可能帶來政黨對立升高,即使馬英九也不敢輕易擔保。 高捷弊案是民進黨敗選的主因,“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陳哲男、“總統府”現任代理秘書長馬永成炒股票也引來人民的義憤填膺。 台灣政局需要穩定,政黨需要對話和解,生產力需要重新啟動,兩岸關系需要解套,面對上述大趨勢,陳水扁卻以自己的立場加以審視,完全罔顧政治現實,正如《傲慢與偏見》這本小說的書名,台灣真正的問題正是來自陳水扁的領導力,“由馴鹿所領導的獅子軍團,就再也不是獅子軍團”。 陳水扁本來有大好機會,建功立業。台灣人民本來期許陳水扁建立現在邁向未來的橋梁,但陳水扁卻落入了過去的泥沼。當人民忍無可忍,用“人民力量”發出怒吼,陳水扁能撐到任期屆滿全身而退嗎?千萬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夏天/編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