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方时事解读: 宋楚瑜那番“指槡骂槐”到底在“骂”些什么?

(2006-08-22 16:27:57) 下一个
东方时事解读 宋楚瑜那番“指槡骂槐”到底在“骂”些什么? 2005-12-07 01:39:36 点击:1686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2005年12月05日 亲民党面临立委出走 泡沫化危机 【台湾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3日投票最后一刻,家住北县的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选前二天宣示为选举负责,促使泛蓝选民“弃橘保蓝”,弃保作用发酵下,亲民党这次仅守住连江县,原本寄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全告失败。面对小马哥魅力横扫 ,加上选制变革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亲民党未来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窘境,更要防堵破沫化的危机。 选前亲民党看好刘文雄当选基隆市长,但随着马英九喊出“抢救马英九”,并多次以具体行动替党籍候选人许财利辅选,基隆浮现弃保效应,选情一夕崩盘;同样的情况,也在花莲发生。 即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向幕僚表示,这次失利完全是“非战之罪”,然而选举结果不如预期,却让亲民党不能不先面对党内立委出走的危机。 立委选举过后,亲民党立委周锡玮、李庆华先后投靠国民党,退出亲民党的邱毅也在稍后加入国民党团运作,其他蠢蠢欲动,想弃橘投蓝的立委更不在少数,只是碍于主席宋楚瑜过去的恩情,许多人都暂时按捺出走的意图,预备等“适当时机”再投奔国民党。这点宋楚瑜自然心知肚明。 根据宋楚瑜自己评估,扣除7名不分区立委,选后能坚持留在亲民党的立委只剩3席;即使宋楚瑜坚称,就算十席也是关键少数,也无法阻止党内分崩离,对亲民党及支持者造成的伤害。 这次县市长选举大胜,不只证明马英九顺利跨过浊水溪,成为泛蓝选民在2008年寄予厚望的对象,也显示宋处瑜“省长光环”不再,未来亲民党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面对单一选区两票制带来的冲击,将是亲民党能否存续的关键所在。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 ●宋楚瑜所说的“2日太多人哭”、是在“暗骂”马英九的“落井下石” 显然,宋楚瑜所说的“2日太多人哭”、是在指槡骂槐、是在“暗骂”马英九的“落井下石”。 我们知道、马英九于选前两天的时间里、是登高一呼,喊出了“抢救马英九”这种纯粹“煽情”式的“竞选广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情急”之态、是与先前陈水扁“口不择言”地公开动员“泛绿”去“买票”、颇有相提并论之处。 事实上,就选举而言,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事先并没有太大把握大胜。根据我们的观察、就台湾当时的选情而言、并没有出现国民党大幅领先“泛绿”、且“领先到民进党再耍流氓手段也都不怕”的地步。 ●马英九的“倾情表演”,的确为国民党的这次“大胜”立功不小在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口口声声要“为选举负责”多日之后,马英九才公开宣示为选举负责,“说我如果输了这场?一声为“选举负责”的“后续动作”、就是马英九随后抛出的、并亲自登台、“倾情表演”的“抢救马英九”这一幕。 ●宋楚瑜的那番“指槡骂槐”、到底在“骂”些什么? 不过,客观上讲,马英九的“倾情表演”,的确为国民党的这次“大胜”立功不小,我们也认为、单纯就这场选举而言、“抢救马英九”倒也不失为一手“力作”、从效果上看,就是如同新闻中所说的:促使“泛蓝”选民产生了“弃橘保蓝”的“弃保”效应。 其实,宋楚瑜的那番“指槡骂槐”、就是在痛骂这一点。就目前而言,因“抢救马英九”而促发的“弃保”效应,令亲民党这次仅拿到了台湾连江县这“可怜的一席”,而原本寄厚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也是全数归了事前声称“会帮助”亲民党的国民党。 宋楚瑜近乎一年的布局与精心盘算终于落花流水 2005-12-07 01:41:34 点击:2184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2005年12月05日 ●马英九在“贴出”“抢救马英九”之“广告”的背后、事实上就“同时写着”“抛弃宋楚瑜” 另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之前马英九的国民党与陈水扁的民进党已经进行了“通力合作”、将台湾的选制“变革为只利于国民党、民进党这些‘大党’、而不利于亲民党、台联党这些‘小党’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因此,选后的宋楚瑜、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尴尬之外”,更要面对被“泡沫化”、“边缘化”的危机:道理很简单,马英九在“贴出”“抢救马英九”之“广告 ”的背后、事实上就“同时写着”“抛弃宋楚瑜”。 ●“抢救马英九”这一“落井下石”招术的“功效”发挥过后、其“后遗症”也就成了必须警惕的焦点 因此,在选举过后、也就是说在马英九发动“抢救马英九”、这一“落井下石”招术的“功效”发挥过后、其“后遗症”也就成了我们必须警惕的焦点。 在首席评论员看来,要说清楚这个“后遗症”,还是得从宋楚瑜和马英九的“个人抱负”说起。 ●在去年立法委员选举时,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判断 事实上,就在去年年底、早在台湾“立法委员”选举之前,我们就曾经说过,“选举过后”最激烈的斗争将不在“蓝绿”之间,而在“泛蓝”内部。结果,也是在“泛蓝”胜利之后、在那时就被“蓝军战友”--国民党抢走众多选票的亲民党、其党主席宋楚瑜就是在一气之下跑到华盛顿“小住”了近一个月的。 ●宋楚瑜曾经一气之下、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换戴”了一条“不蓝也不绿”的“橘色领带” 众所周知的是,在美国待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宋楚瑜、一回到台湾、就立刻搞出了个让“深蓝”选民惊讶得“口都合不拢”的“陈宋会”,并气哼哼地、却又理直气壮地、将一度“比国民党连战还要蓝”、也坚持“配戴”了多年的“深蓝色领带”、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给拽下来、换成了一条“不蓝也不绿”的“橘色领带”。 ●宋楚瑜的“个人抱负”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当时的宋楚瑜、其算盘“不可谓之为不深”,他搞“陈宋会”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为了实现“第一个访问大陆”的历史伟绩。不过,就如我们之前多次所于的那样,宋楚瑜之所以如此在意这个“历史伟绩”,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什么“两岸统一”、而是着眼于2008年的台湾大选、是为了08年成为所谓的“台湾总统”这个最终目标。 显然,有如此“个人抱负”的宋楚瑜、如何及早布局,从而尽一切办法、去率领亲民党在当时还有一年、到今天才刚刚结束的这场地方选举中“显示实力”,尽可能地多捞几个台湾县市的“治权”、也就犹显重要。 只是结果显示,宋楚瑜近乎一年的布局与精心盘算,今天终于成了“落花流水”。 ●如果能坐上“头班飞机”、那么,宋楚瑜的那一套还真是不错 想当初,宋楚瑜那种、因欲取得“第一个登陆”的“飞机票”、而“圆滑”地在华盛顿的“指点”下去搞“陈宋会”;客观上讲,如果能坐上“头班飞机”、那么,宋楚瑜的那一套还真是不错:既先企图借“陈宋会”捞取陈水扁政权签下“两岸和平使者”的”授权书”;再转过头来借“登陆”之机、再捞取大陆方面的“再背书”,最后,宋楚瑜就可能从“立法委员选举”的败局中走出来,并摇身一变、变成了早前“心怀新加坡私利、顺畅穿行于两岸”之间的李光耀了,有了“台湾的李光耀”这种身份、定会让宋楚瑜的政治收益极其可观。 在“摆完”这些事实之后,宋楚瑜之所以甘当“变色龙”、让亲民党从比国民党的颜色还要“蓝”的“深蓝”、一夜之间就变色为“不蓝不绿”之“橘色”的“来龙去脉”也就一清二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